秋粮增产已成定局 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秋粮增产是如何夺取的① | 党政同责 利义双策)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秋粮增产已成定局 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秋粮增产是如何夺取的① | 党政同责 利义双策),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秋粮增产已成定局 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秋粮增产是如何夺取的① | 党政同责 利义双策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秋粮增产已成定局 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2、秋粮增产是如何夺取的① | 党政同责 利义双策

3、秋粮增产是如何夺取的② | 抓住要害 夯实根基

秋粮增产已成定局 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秋粮增产已成定局 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记者从10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秋粮收获近八成,近期的连阴雨对产量影响总体有限,秋粮增产已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三春不如一秋忙”。9月下旬以来,两轮强降雨给北方的秋收带来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秋雨连绵造成秋收进度放缓,据农情调度,截至目前全国秋粮收获75%,比常年慢了4个百分点,秋雨影响秋收主要在中西部的黄淮海和西北地区,对东北、华南、江南影响较小。另一方面,秋雨连绵造成了秋收成本增加。全国各地秋粮产量有减有增,增的比减的多,秋粮丰收已成定局。夏粮、早稻已丰收到手,合计增产约74亿斤,加上秋粮也是增产的,全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其中,夏粮量质并增,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37.3%。

据介绍,今年秋粮能丰收,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秋粮的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奠定丰收的基础;二是高产作物玉米面积增加比较多,加上光温水匹配较好,单产提高是丰收的关键;三是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局部灾情很重,但全国农业受灾程度轻于常年。据农业农村部调度,今年农作物受灾面积1亿亩左右,近十年平均每年农作物受灾3.6亿亩,从受灾面积和受灾程度看,今年农业的灾情是近十年最轻的一年。

据介绍,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季季接续、茬茬压紧、环环紧扣推进粮食生产。为了稳住粮食生产,在关键农时,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逐个区域、品种和环节加强防灾减灾部署;由于农资等价格上涨,中央财政安排200亿元左右资金,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发放补贴。国家还扩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

保障粮食安全的要害在种子和耕地。我国扎实推进种业振兴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据了解,1-9月已建成和开工在建高标准农田约9617万亩。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实施“十四五”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完成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面积7200万亩。推进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强化机收减损,预计全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1%,机收损失率较常年降低约1个百分点。

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还受农资价格高位运行、国际农产品市场波动等影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化肥市场形势跟踪分析,积极推动保障化肥供应,并提高企业产能利用率,强化储备调节作用,畅通化肥运输配送,维护市场流通秩序。同时,大力推进化肥减施增效,切实做好化肥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

针对秋雨对秋收秋种带来的不利影响和严峻挑战,农业农村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采取超常规措施,重点抓好秋收扫尾,抓好秋播秋种、力争冬小麦面积不下降或少下降,抓好冬前和早春的麦田管理。

据了解,农业农村部将指导山西、陕西等省份,抓紧组织抢收,继续调剂调运履带式收割机跨区作业,确保颗粒归仓。通过采取适宜的品种、精细整地、增加小麦用种量、增施底肥基肥等措施,科学指导抓好秋播秋种。同时,抓好田管,确保小麦安全越冬,增施返青肥,为明年夏粮丰收夯实基础。

秋粮增产是如何夺取的① | 党政同责 利义双策

秋粮增产是如何夺取的① | 党政同责 利义双策

?  春种秋收,天道酬勤。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和最新数据显示,秋粮增产已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连续七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十四五”开局之年,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意义重大。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将为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发挥重要作用。本报即日起开设专栏,探析秋粮丰收背后的困难与举措、经验与思考,敬请关注。

  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渐息,大江南北的田畴褪去金黄,我们迎来了又一个丰收季。

  近日,记者从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秋粮增产已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秋粮占全年粮食产量近3/4,全年粮食成败在秋粮。秋粮增产了,今年粮食丰收保卫战就赢了,全国人民的饭碗也就稳了。

  丰收来之不易,丰收意义非凡。今年的秋粮为何受到特别关注,有哪些政策引导和支持,又是如何落实落地的,记者带您一起探究秋粮丰收的政策“密码”。

  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国家粮食安全有保障,为什么还要强调“粮食生产必须年年抓紧”?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古往今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坚持不懈抓好粮食生产。如今,全国粮食生产即将实现“18连丰”,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人均占有量稳定在470公斤,远高于400公斤的国际平均水平;小麦、水稻自给率超过100%,玉米自给率超过95%。

  可以说,上述翔实的数字已经有力地证明:我国的粮食安全有保障,我们完全能端牢中国人的饭碗!

  那么,既然我们的粮食够吃,为何习近平总书记要强调:要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安全的弦要始终绷得很紧很紧,粮食生产必须年年抓紧。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世情国情农情来分析。

  从世情看,粮食安全仍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世界粮食计划署去年发布的《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天有8.2亿人在挨饿,另有1.3亿人走向饥饿的边缘。而当下的新冠肺炎疫情、冲突战乱和气候变化三大挑战,又让全球的粮食系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零饥饿”目标面临着严峻挑战。

  从国情看,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小康建成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在这个关键历史节点上,如果粮食出了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全面小康成色,影响全面现代化开局起步。因此,抓好今年粮食生产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从农情看,一方面,支撑粮食生产的资源愈发紧张。我国人多地少水缺,人均耕地和淡水资源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和25%左右。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口还将增加,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也将继续推进,耕地、农业用水空间将面临挤压挑战,对于增强粮食供给能力是不小的考验。

  另一方面,国内粮食需求量在不断增长。根据2006年发布的《全国粮食生产发展规划(2006-2020年)》,2020年我国国内粮食总需求将达到6.5亿吨,而2020年我国粮食实际产量为6.69亿多吨,供略大于需,处于紧平衡态势。

  要清醒看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全国粮食需求线必将持续上涨。因此,虽然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从中长期看,我们粮食供求仍将处于一种紧平衡态势。只有国内粮食生产保持足够的上涨劲头,才能稳稳端牢我们的饭碗。

  不过,也有人提出:国外粮食便宜,为何不通过大量进口国外粮食来解决国内粮食生产压力?其实,这个问题只需两个数字就看个一清二楚。

  有数据预测,世界粮食贸易总量到2021年估计达到5.76亿吨。而目前我国粮食需求量为6.5亿吨,远高于前者。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放弃粮食生产,即便全世界每年把用于交易的粮食都卖给我们,还有很大缺口。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两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以及国际形势不稳定性增加,导致国际粮价不断上涨,世界粮食贸易合作也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一有风吹草动各国先捂“粮袋子”,粮食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终极武器”,想靠进口端住饭碗太过天真。

  总而言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粮食“多了”只是“幸福的烦恼”,但“少了”就是“颠覆性错误”。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这始终警示我们,要坚持从政治高度把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摆上头等、首要位置持续抓稳抓牢。

  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种植结构调整追求效益的情况下,今年秋粮面积如何实现稳中有增?

  面积是粮食生产的基础,稳面积是今年秋粮生产的突出亮点。

  据介绍,今年秋粮作物面积超12.9亿亩,特别是玉米等高产作物面积增加超过2000万亩,奠定了丰收基础。加上夏粮和早稻丰收,全年粮食生产取得了三大作物各个增产、三季作物季季丰收的喜人成绩。

  这几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耕地面积呈现持续下降趋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显示,我国耕地在2009年到2019年的十年间减少了1.13亿亩。同时,个别地方在结构调整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调减粮食播种面积,改种其他作物。尽管全国粮食播种面积连续多年总体保持稳定,但稳面积的底线不容丝毫松动。

  稳面积,关键是“辅之以利,辅之以义”。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并首次提出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实行“党政同责”,真正压实了地方党委政府在粮食安全上的义务和责任。

  今年是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第一年,各地党委和政府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齐心合力抓粮食,并在全国形成了“五级书记抓粮食”的生动局面。

  作为全国秋粮生产的主战场,东北地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今年增产趋势明显。黑龙江省层层分解面积指标,签订任务书,确保秋粮播种面积稳定在2.15亿亩以上。吉林省成立了以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粮食安全工作暨黑土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加强粮食生产30条措施。辽宁省不仅将粮食播种面积、产量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地,并纳入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指标和全省政府系统绩效考核体系。

  而对于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而言,抓粮更是第一要务、首要职责。

  今年,农业农村部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季季接续、茬茬压紧、环环紧扣推进粮食生产,组织开展了粮食稳产增产五大行动,将国务院同意的2021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下达各省级人民政府,把粮食面积作为约束性指标,产量作为参考性指标,层层分解任务、逐级压实责任。

  为落实保面积提产量任务,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加强政策指导服务,推进关键措施落实,按照“土地不留空,季节不留闲,栽种不留缝,补贴不留洞”的要求,实现种足种满、应种尽种,补足补满、应补尽补。

  稳面积增产量,还要向耕地要潜力。今年,各地大力整治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同时狠抓撂荒地治理,将其作为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重要措施,整治力度空前。

  湖南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均成立以党政负责人为组长的治理耕地抛荒工作专班,指导推进耕地抛荒治理工作。同时,省里将耕地抛荒治理作为地方奖补和农业领域工作考核重要参考依据。截至目前,全省完成复耕面积100多万亩,其中复种面积95万多亩。福建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新增9000万元省级财政鼓励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复垦复耕、发展粮食生产,该省各地也陆续出台统筹利用撂荒地扶持政策,带动广大农民复耕种粮。重庆市一些区县落实乡镇长包片、分管领导包村、村党支部书记包地块责任制,全市今年实现59.7万亩撂荒地复耕复种。

  粮食生产社会效益高但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加上种植成本不断攀升,如何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秋粮面积上去了,彰显了各级党政部门的抓粮力度,但产量几何,效益如何,最终要靠种粮农民去实现。只有种粮农民不吃亏、得实惠,粮食生产势头才能持续向好。

  人们常说:粮食丰收是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政策摆在第一位。可以说,政策导向是风向标、信号灯,是决定粮食生产的第一要素。

  因此,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要在政策手段上想办法、出主意,让农民种粮有钱赚、多得利,这就是“辅之以利”。今年,为保障粮食生产,农业农村部门和各地方出台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拿出“真金白银”,激励农民种粮得实惠。

  农业农村部会商有关部门,推动今年小麦、籼稻最低收购价提高1分钱,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资金规模扩大,整合直接支持粮食生产资金440亿元,比上年增加260亿元。

  江西省今年下拨稻谷补贴资金14.46亿元、一次性种粮补贴资金6.45亿元、新增产粮大县奖励资金4.1461亿元,稳定了农民种粮增收信心。山东省今年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约92.84亿元,补贴标准由125元提高到146.3元,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亿亩以上。重庆市实施市级种粮大户补贴政策,对50亩以上种粮大户每亩补贴230元,调动了农民规模化种粮积极性,2021年全市种粮大户数量、规模种植面积比2020年分别增长26.7%、36.4%。

  实际上,补贴是为了让农民享受国家积极支持粮食生产的红利政策,释放国家重农抓粮的积极信号,但仅靠补贴还不足以从根本上唤起农民种粮的主动性,况且国家财政资金有限,一些人提出的“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或“让农民靠吃补贴种粮”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

  说一千道一万,要让“饭碗田”应种尽种、种满种好,最关键的还是要提高种粮效益。唯有如此,“米袋子”和“钱袋子”才能实现双赢。

  如何才能提高种粮效益?最根本的,还是要坚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绿色高质高效发展之路。今年,江苏省组织10个县实施部级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共落实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705个,集成推广一批节本增效的绿色生产技术模式,带动全省优良食味水稻品种推广面积1660万亩,而优良食味稻市场价较常规品种每斤普遍高0.1元,平均每亩增收130元。

  从产业化的角度看,做大做强粮食全产业链,是实现种粮高质高效的有效方法。今年,安徽省牢牢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机遇,加大优质专用粮食宣传推介力度,通过“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引进沪苏浙等地的龙头企业来皖签订生产订单,建设长三角绿色“大粮仓”,促进形成种粮农民和用粮主体互利双赢的局面。

  无论是提高种粮效益,还是做大粮食产业,都需要抓手。有了抓手,就能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四川省以粮食园区建设为抓手,今年集中打造200万亩酿酒专用粮生产基地、200万亩粮油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600万亩玉米粮饲兼用高效示范区、700万亩“稻香杯”优质稻生产示范区,不仅扎紧了全省“粮袋子”,也走出了一条粮食高质高效的特色之路。

秋粮增产是如何夺取的② | 抓住要害 夯实根基

秋粮增产是如何夺取的② | 抓住要害 夯实根基

?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而抓粮工作千头万绪。如何抓好粮食生产,是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的一道必答题。

  牵牛要牵牛鼻,抓粮需抓要害。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只有把粮食生产的这两个要害抓住了,才能从基础上根本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今年,各地着力抓好种子和耕地,采取硬措施、拿出实办法,持续激活粮食增产的“基因”,为粮食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夯实了根基。

  粮安天下种为基,种子是如何保障粮食增产的?

  农谚讲:“好儿有好娘,好种多打粮”。好种子,夯实了农业生产的基础,也绘就了粮食丰收的底色。

  今年,黑龙江省在每个积温带都推荐适区优良品种,如大豆由过去的注重“双高”更加注重高产,推广了“东农252”“黑农87”“东升17”等一批350斤以上的高产大豆品种,为“北大仓”粮食增产注入动力。安徽省则在全国首创制作并公开发布优质专用水稻种植电子地图,引导用粮主体实现“按图索粮”,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粮食生产,今年全省落实优质专用水稻占播种面积的63%。

  每一年的粮食丰收,都离不开一批新优品种的有力支撑。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5%。近20年,粮食作物单产累计增长约25%,年均增长达到1.2%左右。

  良种的诞生,源自品种突破。以我国主要秋粮作物之一水稻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为了解决国人的吃饭问题,我国水稻育种瞄准高产目标,从半矮化品种到杂交稻再到超级稻,经历三次“飞跃”,亩产由不足100公斤提升至800公斤。而一次次“高产再高产”的背后,品种突破是关键中的关键。

  不仅如此,每一个突破性品种的育成,不光直接带来产量、品质的提升,也将会对后续良种的选育产生“指数级”的“辐射效应”。

  举个例子。江西育成了我国应用时间最长、推广面积最大、适应性最广的不育系“珍汕97A”。我国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颜龙安在报告中指出,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统计,1982年至2003年,利用“珍汕97A”配制的组合就占到我国杂交稻总种植面积的47.59%,增产粮食1874.4亿公斤,为农民增收1499.5亿元。

  除此之外,再来看玉米。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李新海指出,“十二五”以来,全国审定玉米品种7915个,满足了我国玉米生产不同阶段的需要。2020年,我国玉米总产量为2.6亿吨,单产6.3吨/公顷,分别是1963年的12.4倍和4.7倍。在这份骄傲的成绩单背后,良种的贡献功不可没。

  纵观历史,每一次育种的突破都带来了粮食产量的跨越式提升。“郑单958”“浚单20”“京科968”“登海605”等“千万亩”级主导品种的育成和推广,更有效支撑了我国玉米单产连年增高。这几年,新品种的适宜机械化程度大幅增加,抗病性显著增强,也为农业提质增效作出了重要贡献。

  每年粮食生产需要大量种子,如何保障稳定、优质的种源供应?

  既然种子对粮食生产如此重要,稳定、优质的种源供应是如何保障的?

  ——种子基地。为保证农业用种安全,一直以来,我国大力推进国家现代种子基地建设,持续推进海南南繁、甘肃玉米、四川水稻等育制种基地,全面提升了高质量种源生产和供应能力。

  今年,为落实中央打好种业翻身仗的重要部署,加快提升种子基地建设水平,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了制种大县的支持力度,支持资金更是从10亿元提高到20亿元。

  作为良种供应的“大本营”,近年来,我国制种基地建设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提高基地减灾抗灾能力、单位面积产出能力显著增强。

  如今,制种大县奖励已推动基地成为集种子生产加工、科研选育、展示示范、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大平台。种子质量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年产种子满足了全国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用种60%以上,其中玉米、杂交稻供种量分别占全国的85%和75%,为实现粮食生产“十七连丰”提供了有力支撑。

  ——监管“利剑”。制种基地保障了供种源头,另一方面,市场的监管同样重要。

  为了不让假种子、劣种子坑农害农、扰乱市场,同时针对品种多、同质化等现象,农业农村部部署开展了为期3年的种业监管年活动和为期半年的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聚焦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重拳出击、整治到底。

  培育一颗好种子,离不开种业的原始创新。激发原始创新活力,实现种业振兴,保护知识产权是关键一环和基础前提。今年,为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农业农村部将加快立法、加强司法、严格执法、提高品种审定标准,开展登记品种清理、探索建立品种身份证等针对性举措,从根本上对育种原始创新采取最大保护。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牵头研究制定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7月9日经中央深改委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拟从资源保护、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和市场净化五个方面下功夫。行动的实施将为“中国种”的选育和发展打下一针强心剂,也将为这张农业“芯片”注入强大动能。

  我国耕地面积在减少,为啥粮食还能年年丰收?

  这些年,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但同时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于是有人问:为何耕地减少了,粮食还能丰收?

  其实,这个疑问在前不久国务院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就给出了一个间接的回答。他指出,从目前各地实践来看,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是弥补我国耕地数量不足的重要措施。“到2022年,如果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确定的10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通过提升耕地质量新增加的产能,相当于在全国新增加了2.75亿亩耕地。”

  一句话,是高标准农田为粮食丰收带来了信心和底气!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今年全国又将完成1亿亩建设任务,年初各地已陆续开工,加快建设进度,努力让今年的秋粮更多地种在高标准农田里,配合良种良技良机,保障稳产高产。

  高标准农田为何能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压舱石”?这是因为,它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和国家标准实施的重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据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负责人介绍,相较于一般农田,高标准农田具有四个“高”的优势。

  ——农田质量高。“地平整、土肥沃、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这是广大农民群众对高标准农田的生动总结,形象地反映了它具有基础设施完备、地块规模适度、生产便利等特点。

  ——产出能力高。这是最根本、最显著的特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认为,高标准农田亩均粮食产能一般增加10%-20%,为确保全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今年,济南市槐荫区通过项目建设,水稻单产由400公斤提高到450公斤,小麦单产由500公斤提高到520公斤,共增加粮食总产量60余万公斤。高标准农田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作用显而易见。

  ——抗灾能力高。高标准农田建成以后,由于设施条件大幅度改善,实现旱能浇、涝能排,稳产高产,大灾少减产、小灾不减产、一般年景多增产。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重点加强农田排涝降渍的设施建设。今年“烟花”强台风暴雨期间,项目区所有排涝机泵全力运行,闸口全力排水,大部分地区降雨均即时排出,近1000万亩在田作物受损甚微。宁夏回族自治区通过搭建灌区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供水智能化调度和自动化精准灌溉,显著提升了水资源配置精准度,在今年遭遇60年不遇大旱的情况下,发挥了明显的抗旱保灌减灾作用,为稳定粮食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资源利用效率高。高标准农田通过集中连片建设实现规模化经营,有效提高了规模效益,节水、节肥、节药、节人工成效明显,亩均节本增效约500元,对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具有较好作用。

  总而言之,高标准农田是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品,是巩固和提升粮食产能的关键举措,是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的现实最优解。

  面对严峻的耕地保护形势,各地如何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保障粮食丰收?

  粮食丰收需要风调雨顺,也离不开沃土良田。

  对于多数农民来说,相较于天气的变化多端、难以把握,固定的耕地更容易操控和使用。因此,他们把农业生产的重点放在耕地的保护和利用上,将耕地视为“命根子”。

  正是得益于农民在土地上的精耕细作,我国才取得了“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然而,成绩的背后是压力。要清醒看到,我国耕地保护和利用正面临着多重挑战,给粮食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致使我国耕地资源数量日益紧缺,从近期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来看,全国耕地在2009年到2019年的十年间减少了1.13亿亩,耕地面积减少趋势明显。我国耕地的质量总体还不高,中下等质量的耕地占到70%左右,后备资源不足。部分区域耕地质量出现退化,特别是南方耕地酸化、北方耕地盐碱化、东北黑土地退化等问题日渐突出。

  确保粮食安全,保护耕地刻不容缓。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这一重要指示为当前耕地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所谓“长牙齿”的硬措施,首先要牢牢“咬住”耕地数量红线不松口。今年,各地积极落实中央关于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地姓农”。浙江省出台专门意见,要求把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明确粮食生产功能区内每年至少种植一季粮食作物,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稳定在300亿斤、1500万亩和120亿斤以上。

  守住耕地数量,关键要有“管”的机制。今年以来,全国一些省市借鉴河长制治理水环境的成功经验,推出“田长制”保护耕地。山东省出台意见,全面推行“田长制”,要求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日常管护机制,充分调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积极性,做到“谁的地谁来管”,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耕地保护责任全覆盖,确保全省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

  “长牙齿”的硬措施还体现在,要牢牢“咬住”耕地的质量红线。今年,一些地方狠抓耕地质量建设提升,为粮食增产保驾护航。

  作为土壤酸化发生区,湖北省组织实施退化耕地治理试点项目,集中推广应用调酸控酸、培肥、降渍排毒等技术,建设退化耕地治理示范区10万亩,保障了全省粮食产量。

  作为“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地的保护是一件大事。今年,内蒙古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1116万亩,实施黑土地保护项目50万亩;辽宁在中央财政拨款1亿元基础上,省财政专门安排2亿元用于黑土地保护,实施160万亩黑土地保护项目。这些真招实措和真金白银,为今年“东北粮仓”的丰收筑牢了基础。

标签:粮食   耕地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4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