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向年产六百亿斤粮挺进(吉林:告别"提篮小卖",走向"现代棚膜经济")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吉林:向年产六百亿斤粮挺进(吉林:告别"提篮小卖",走向"现代棚膜经济"),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吉林:向年产六百亿斤粮挺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吉林:告别"提篮小卖",走向"现代棚膜经济"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吉林:向年产六百亿斤粮挺进

2、吉林:告别"提篮小卖",走向"现代棚膜经济"

3、吉林:品种与机械协调改进

4、吉林:四套“组合拳”打赢农民增收“仗”

吉林:向年产六百亿斤粮挺进

吉林:向年产六百亿斤粮挺进

韩长赋介绍建设规划及实施进展情况



  就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内外40多家媒体的70多位记者到会。省长韩长赋、副省长王守臣在会上介绍了建设规划及实施进展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韩长赋说,吉林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加强农业、促进粮食生产作为重大任务。去年初,吉林省着手研究制定《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审议通过,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吉林省发展的支持和期望,也体现了吉林在国家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韩长赋说,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规划》后,吉林省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热情高涨、干劲倍增。吉林省提出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绝不是停留在规划和一般号召上,而是要真干、实干、快干,增产目标要落实到项目上、政策上、措施上,扎实有效地加快推进。

  韩长赋介绍说,吉林省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实现《规划》目标。吉林省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生产基础好,人少地多,土质肥沃,有丰富的后备耕地资源和大量可供改造的中低产田。吉林省是东北地区主要江河的发源地,水资源丰富,有增产粮食的水资源保障。吉林省农业科研院所比较多,有较强的农业科技实力支撑。吉林省是全国唯一的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农业机械装备水平较高。

  更为重要的是,吉林省农民珍惜土地、会种粮食,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始终坚持狠抓粮食生产,已经形成一套有效的工作机制和政策措施。在国家大力支持下,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如期实现增产百亿斤商品粮的目标。

  韩长赋说,国务院制定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确定到2020年全国增产800亿斤粮食,并提出要集中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和粮食调出量多的核心产区,着手开发一批有资源优势和增产潜力的后备产区。吉林省是国家粮食的核心产区,也是后备产区。实施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国家粮食战略工程的重点工程。我们将举全省之力,全面完成目标任务,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的规划目标是,用5年或稍长一点时间,形成新增玉米60亿斤、水稻40亿斤的生产能力,使吉林省粮食生产水平由目前的常年500亿斤提高到600亿斤以上。这新增的100亿斤粮食可以全部作为商品粮调出,支持全国粮食供求平衡。

  总体思路布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内涵挖潜为主、提高单产、合理开发、协调推进,实行提高中部粮食生产核心区、主攻西部粮食生产后备区、稳定东部产粮区的布局,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提高现有土地单产增产80亿斤,通过整理土地扩大面积增产20多亿斤。

  主要建设内容是,实施“十大工程”,包括兴修水利、中部黑土地保护和西部土地整理、标准粮田建设、良种研发、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生态保障等工程。

  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目前已由规划阶段进入实施阶段。省政府制定了具体实施意见,成立了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落实了工作责任,拟定增产措施,积极筹措建设资金,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条件成熟的项目已开工。生态农业、节水农业、全程农机化和农业科技4个示范区开始启动建设。引水工程、黑土地保护等19个项目取得积极进展。未启动工程将于明年陆续实施。

吉林:告别"提篮小卖",走向"现代棚膜经济"

吉林:告别"提篮小卖",走向"现代棚膜经济"

家住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双营回族乡尹家村朱家平房屯的农民朱宝华在自家1.8公顷的耕地上建起了12栋蔬菜大棚,用哈密瓜根做砧木,用八里香和白糖罐品种做穗进行嫁接,颇有科技含量。“我这甜瓜是栽种一茬收三茬。”他说,第一茬收获之后,在不破坏根、茎、蔓的情况下进行整地施肥浇水,甜瓜的根、茎、蔓大约休整一周后又开始生长,并开花接瓜,第三茬也是如此。

“以前,我们这地种的是玉米,满打满算一年一公顷地纯收入才1万块钱,而种甜瓜的收入每公顷是种玉米收入的20倍以上,去年我们家12栋甜瓜大棚纯收入达到70万元以上。”朱宝华高兴地说。

近年来,吉林省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实际,经过大胆探索和实践,为全省广大农民找准了棚膜经济发展的切入口,为农民持续增收、绿色增收打下了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双阳区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梅花鹿之乡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省级棚膜园区8个、国家北方冬季棚膜蔬菜试点基地2个,棚膜面积发展到2.6万亩,年产值达到5.5亿元。预计到2020年,全区棚膜经济规模发展到5万亩,产值达到12亿元,并全部实现绿色无公害以上标准生产。

——明确发展方向。双阳区着眼于满足城乡市场需求,规模化发展绿色有机精品果蔬、香瓜、特色山野菜,努力打造长春最大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副食品生产供应基地和业态丰富的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系。

——明确发展布局。双阳区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打造都市“小菜园”、观光采摘园为特色,以奢岭、双营、平湖3个果蔬基地为带动,重点在龙东、龙双、奢新3条主要公路沿线集中连片开发建设棚膜产业园区,构建了条块结合、成区成片、特色鲜明的棚膜果蔬产业发展格局。

2016年,梨树县喇嘛甸镇王家园子村带领村民投资400万元,兴建了高标准土堆式冬暖型日光土温室棚膜瓜菜园区,园区建有温室21栋,室内净面积56亩,6月下旬种植的秋茬番茄,每栋温室收入5万元,11月末种植的黄瓜和豆角,春节前上市,每栋温室收入近10万元。在这个园区的带动下,2017年全县有7个合作社申报了建设高标准冬暖型日光土温室园区项目。

2015年,梨树县被农业部确定为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试点县。2016年,全县棚室总量达到31500栋,面积38550亩,棚室瓜菜播种面积8万亩,产量39万吨,产值11亿元,百亩以上规模棚膜瓜菜园区达到了75个。今年,全县计划新建标准棚室2700亩,简易棚7600亩。梨树县编制了《梨树县梨喇棚膜园区发展规划》,以梨树镇、喇嘛甸镇为中心,涉及24个村,大力发展棚膜经济。规划区内有温室大棚25400栋,面积30900亩,占全县温室大棚总量的80%以上,年产蔬菜31万吨,产值9.3亿元。

为了加快棚膜经济建设,今年5月9日,吉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棚膜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刘丰艳解释:“棚膜经济是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是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促进农民增收就业的重点产业。”

俗话说,一亩园十亩田。从吉林省当前生产水平看,发展1亩棚膜经济相当于1公顷玉米收入,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较高的,1亩棚室收入可达到3-5万元。为做好棚膜经济这项工作,《意见》指出,对建设蔬菜大棚用的生产资金给予贷款贴息、担保费补贴、保险费补贴和贷款风险补偿金等政策支持。

发展棚膜经济一定要坚持农民自愿,发展什么、发展多少都由农民自己说了算。《意见》提出新建棚室140万亩,其中,100万亩是经济实用简易棚,简易棚主要是指在农民房前屋后建设的非标准、小规模、低矮的棚室,农民守家待地,管护方便,这些棚室很多是当年建设、当年拆除,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船小好调头。

吉林庆丰园区搞大樱桃采摘,春节前后上市,每市斤卖到198元。很多园区搞草莓采摘,每市斤卖到50元以上,远远高于市场销售价格。

现在,吉林省的棚膜经济已经由蔬菜生产向南菜北移、瓜果、食用菌、山珍、花卉苗木扩展,产品也由传统的“提篮小卖”向采摘、休闲观光、农趣体验等“现代棚膜经济”转移,生产模式多种多样,销售模式各具特点,线上线下同步运营,棚膜经济发展的弹性、空间都很大,效益很显著。刘丰艳说:“这类模式主要特点是冬季能正常生产、投资大、效益高,每栋温室投资25万元左右,一般1年半左右的时间就可收回建设成本。”

目前,吉林省标准化温室大棚发展到114万亩,规模化园区470个。冬季能够正常生产的高效节能日光温室,1亩温室能收入10万元以上,要是搞采摘和会员定制,收入能达20多万元。吉林省为农民简单算了一笔大账,全省到2020年新增140万亩棚室,平均每亩收入1万元的话,就可以增收140亿元,带动70万人就业,年人均收入2万元,相当于全省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吉林:品种与机械协调改进

吉林:品种与机械协调改进

?  秋末冬初,东北大地又到了收粮晒粮的时节。“让玉米在地里再站上七八天,等水分降降再收。”以往每到秋收季总要为找车、找晒场而忙碌的吉林省榆树市天雨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丛建,今年他却淡定自若,“自从种了籽粒直收玉米,改收棒为收粒,不用晒粮,而且省时省工效益高。”

?

资料图

?

今年7月底,农业农村部公布2018年十项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包括玉米籽粒低破碎机械化收获技术、小麦节水保优生产技术、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等。“今年,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指导和帮助下,吉林省建立了榆树、公主岭和九台3块‘玉米籽粒低破碎机械化收获技术’集成示范区。”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张永林告诉记者,“旨在示范展示以籽粒含水量、植株抗倒伏和适宜收获机械选择等三大核心技术为要点,结合提升三大核心技术相关性能指标的品种选择、收获机械选择、田间栽培管理、植保土肥技术、烘干设施条件等方面的配套综合技术。”

11月3日,玉米籽粒低破碎机械直收技术示范推广现场观摩会在吉林省榆树市环城乡平安村召开,近百位来自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和黑吉辽蒙等省(区)的专家学者和项目负责人与会指导,1500多位来自黑吉辽蒙等省(区)的种粮大户、合作社负责人和经销商代表到场观摩。

近年来我国玉米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较快,机械播种率达80%,但机械收获率仍较低,2016年为66.68%,且以摘穗为主,直接粒收的比例不足5%,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3-5积温带和内蒙古东北部玉米产区。

“在榆树市、公主岭市和九台区3个示范点,共展示了2015年以来通过玉米籽粒机收项目筛选出适合籽粒机收和国家籽粒机收组审定的优良品种38个(次),总示范面积达600亩。”吉林省种子管理总站站长郑清介绍,“榆树市建立了展示8个籽粒机收优良品种示范田240亩,设立同一品种不同收获机型对比区、同一收获机型不同品种展示示范和集成技术示范区,通过玉米籽粒机收集成技术的示范推广,助推了品种、技术和收获机械之间的协调改进,促进了玉米产业链条对接发展,受到农民的高度关注和认可。”

在榆树市五棵树镇广隆村的玉米地里,一棵棵玉米在寒风中挺立着。“2016年,我社种植365公顷玉米,全部采取籽粒直收收获,籽粒进行烘干出售,上车价每吨1500元,当时中粮收购价是每吨1410元,每吨多卖90元,每公顷多收入千元左右,总计增收37万多元。”丛建的合作社自2016年开始全面种植籽粒直收玉米,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人工收获玉米每公顷费用3000元,果穗收割机收玉米每公顷需要1300元,托费600元,籽粒直收每公顷约800元,所以籽粒直收不但可以增加每公顷1100多元的收入,还减少田间工作时间,余下时间去做零工增加收入。

“自2016年以来,我社玉米收获一直沿用籽粒直收加籽粒烘干技术,不但增加合作社的收入,而且对周边农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他们真正认识和了解了合作社是真正干实事的,增强了对合作社的信任感,能够放心地把资金和土地投入进来,积极主动参与到合作社的经营中来。”丛建告诉记者,“2016年末,合作社的股东从原来11名增加到40名,股金从365万元增加到1000多万元。”

品种是核心,机械是保障,产销对接、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是玉米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玉米籽粒低破碎机械化收获技术包括适宜粒收品种选择、合理密植、机械精量播种、病虫害防控、收获期确定、籽粒机械收获、秸秆还田、烘干等环节。”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种业信息与技术处副处长宁明宇告诉记者,“选择耐密、抗倒、后期籽粒脱水快、适合籽粒机械收获的玉米品种,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和后期脱水快是关键。”

良种还要配良法,有了新品种和新设备,还要有配套技术才能在面对各种情况时都保持稳产丰产。“榆树市今年发生严重春旱,50天无有效降雨,玉米出苗比历年延迟10-15天,有效积温严重不足,致使玉米不能完熟;而进入10月以来,我市又发生持续雨雪,致使玉米后期脱水慢,含水量高。面对这些不利情况,我们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为试验示范区玉米的正常生长和项目成功示范创造了条件。”榆树市农业局局长张武介绍,“下一步,我们要立足农业资源优势,认真总结试验示范及现场观摩会的成果,梳理田间管理经验,在全市重点推广玉米籽粒低破碎机械化直收技术,减少损耗,提高效率,节约用工,真正实现节本增效,真正实现榆树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吉林:四套“组合拳”打赢农民增收“仗”

吉林:四套“组合拳”打赢农民增收“仗”

7月11日,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分析形势,找准问题,拿出“实招”,全面发力,确保农民收入增长提速,全国排名争先进位。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李德明强调,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提升认识的高度、重视的程度,增强农民增收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夯实农民增收各项措施。马宏山副厅长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民增收,是念兹在兹的大事要事。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农业强省的基本要求,是乡村全面振兴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吉林省农民收入增速连续多年滑坡的态势,与我们农业大省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不相匹配。促进农民增收,既有挑战和压力,也有潜力和机遇。全省农业农村部门要主动扛起农民增收工作的牵头责任,下定决心、下大力气扭转这一局面,客观分析好当前面临的形势,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今年全省农民增收的主要目标是:在实现“两个高于”(农民收入增速高于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的基础上,切实扭转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不断拉大的局面。重点要打好4套“组合拳”:打好产业发展“组合拳”。重点围绕“土特产”这3个字做文章,把乡村产业发展起来。“土”:以农文旅融合为主攻方向,让农产品就地卖上“景区价”,让农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特”:围绕地域特点,突出优势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把特色产业变成富民产业。“产”:聚焦“十大产业集群”建设,提档升级农产品加工、仓储保鲜、运输销售等环节,推动产业集群化、园区化、规模化全产业链发展。打好农村改革“组合拳”。

一是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与小农户合理管用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二是通过资产租赁、资源开发、投资入股、兴办产业等形式壮大集体经济,促进集体资产运营效益最大化。

三是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开展农家乐、果蔬采摘、休闲康养、特色餐饮、民宿客栈、乡村文化风俗演艺等项目建设,拓宽增收渠道。

打好农民素质提升“组合拳”。在提升农民从业素质上,用足用好高素质农民培育政策资金,优化教学课程,强化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在提高农业本领民就上,采取“订单”“定岗”“定向”等方式送培训下乡,通过以干代培、实岗实训等方式,快速提升农民技能。在搭建农民创业平台上,充分利用好农村创业园区(基地)等孵化平台,持续开展跟踪服务,推动创业项目落地实施,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带动农民在“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中获得更多收益。打好政策资金“组合拳”。要完善政策资金落实机制,加强政策资金系统集成,用活用足金融政策资金,放大政策带动效果,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会议强调,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把农民增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组织推动、沟通协调、分析研判和考核指导,主动作为、担当尽责,咬定增收目标任务,以有力举措、务实作风、决战态势抓好农民增收各项工作。

会上,长春市、延边州、白城市、长岭县、伊通县、靖宇县围绕本地区农民增收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下步工作举措发言。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在省主会场参加会议。全省各地分会场约1000人参加会议。

标签:农民   吉林省   玉米   农业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4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