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水稻机械化是推广超级杂交稻最佳搭档(袁隆平:科学家育种和培养奥运冠军道理一样)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袁隆平:水稻机械化是推广超级杂交稻最佳搭档(袁隆平:科学家育种和培养奥运冠军道理一样),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袁隆平:水稻机械化是推广超级杂交稻最佳搭档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袁隆平:科学家育种和培养奥运冠军道理一样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袁隆平:水稻机械化是推广超级杂交稻最佳搭档

2、袁隆平:科学家育种和培养奥运冠军道理一样

3、袋栽食用菌生产关键装备现状及发展趋势

4、被2021中央一号文件刷屏,和农机相关的有哪些内容?

袁隆平:水稻机械化是推广超级杂交稻最佳搭档

袁隆平:水稻机械化是推广超级杂交稻最佳搭档

——袁隆平给农机企业奇瑞重工当顾问


  5月8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湖南长沙接受了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聘书,正式成为奇瑞重工的特别技术顾问。湖南省农机局局长王罗方、安徽省芜湖市副市长王沧江、奇瑞重工总经理王金富等领导出席了聘任仪式。

  促进农机与农艺融合

  袁隆平院士对奇瑞重工进军农业装备产业,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水稻生产机械化是配合超级杂交稻推广的最佳搭档,为农民兄弟提供高性能、高质量、高效率的收获机械,将有助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他非常愿意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推动水稻育秧、栽培和种植方式的改进,形成农艺农机相适应的技术体系,确保农民朋友丰产又丰收。

  目前中国的水稻种子技术已经达到全球领先的水平,然而农业生产包括选种育种、耕种收作业、农产品加工等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有机过程,单单解决一个环节,还不足以真正地实现振兴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现代化。在水稻生产方面,受困于农机农艺有效融合不足,水稻良种的效力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近年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近年来多次强调,要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没有农机农艺融合,就没有真正的农业现代化。有例为证:40多年前,我国农机工作者就发明了水稻插秧机,但没有注重与农艺结合,水稻生产机械化进展缓慢;反之,日本由于注意育秧与机插秧结合,成为了当今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提供水稻生产全套解决方案

  业内专家指出,袁隆平院士担任奇瑞重工特别技术顾问,对奇瑞重工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增强服务现代农业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袁隆平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水稻种植专家,通过与袁院士的合作,使奇瑞重工水稻机械业务一开始就站在了行业的制高点上。奇瑞重工聘请袁隆平担任特别顾问,表明其对水稻收获机业务的研究,已经从机械产品本身延伸到水稻的种植生产环节。奇瑞重工的水稻机械发展路线,不仅仅关注农机本身,还关注农机与农艺的有效链合,符合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基本要求。袁隆平院士在农艺方面的权威指导和奇瑞重工高性能、高质量的农业机械强强联手,将会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增产增收。

  奇瑞重工总经理王金富表示,奇瑞重工将致力于科技创新发展农业装备,在袁隆平院士的指导和帮助下,不断提高奇瑞农业装备产品作业的适应性,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更加专业的方案,为加强农艺农机融合、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以及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据介绍,作为国内农业装备制造业的新秀,奇瑞重工迅速崛起,其农业装备水田农业装备研发与制造业务涵盖水稻生产全程,产品覆盖水稻育秧机械、插秧机械、收获机械、烘干机械等领域。得益于奇瑞重工的品牌影响力和强大技术实力,目前奇瑞水稻收获机产品产销两旺。

袁隆平:科学家育种和培养奥运冠军道理一样

袁隆平:科学家育种和培养奥运冠军道理一样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

50年来,他将全部精力倾注在杂交水稻事业上,践行了他“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宗旨,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生产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先后荣获国家发明特等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20多项国际国内奖励,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科学家育种和培养奥运冠军道理一样

访谈实录

农民日报记者:您和水稻打了一辈子的交道,您觉得自己做过最正确的决定是什么?

袁隆平:我从事水稻的研究真正来讲是1962年,最后搞杂交水稻研究1964年,到现在有半个多世纪了,为什么选择水稻?

因为水稻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特别是我在湖南省工作,湖南省水稻的面积和总产量一直稳居全国第一,农民也好,省里各方面的专家和领导都重视水稻的生产,民以食为天,特别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饥荒的时候,我体会到粮食的重要性,真是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吃什么事干不出来,要饿死人的。所以说我就决定从事水稻的研究。

从1964年开始就研究杂交水稻,通过九年的努力杂交水稻研究成功,1964年到1973年研究成功,然后1976年就大面积推广,从1964年开始到现在55年了,半个世纪多了。

农民日报记者:袁老师,在水稻育种上你怎么协调高产和优质的关系?

袁隆平:我们原来在上个世纪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我们把产量放在第一位,品质不在我们研究范围内,只要产量高就行了,吃饱肚子。

但是现在到新世纪,21世纪,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他不满足吃饱要吃好,所以说我们在战略上也做了改变,既要高产又优质,但是我有一个原则,不以牺牲产量为代价来求优质,高产还是放在第一位,并且第二位优质,高产优质,他们原来认为高产不能优质,优质不能高产,这是片面的。

优质和高产没有对立的矛盾,只是难度大,就是要求得高产,又优质,但是,不是对立的矛盾,我们现在做到了。我们现在的超级稻米质都在部颁二级以上,产量大面积都是800公斤,示范田是过了1000公斤,最高的产量过了1152公斤。

但是它品质很好,是部颁二级优质米,日本一个最有名的品质好的米,品种叫做月光,它在北京超市卖80块钱一斤,去年我在青岛请日本稻米协会的一个副会长吃饭,就拿我们的超级稻请他吃的,我就问他这个米质怎么样?

他说可以和越光媲美。但是月光的产量800市斤大面积,我们是800公斤,要高一倍。高产优质我们还是做到了。

农民日报记者:袁老师,您的超级稻目前最高产量已经达到每公顷17吨了,向您表示祝贺。但是怎样才使农民的大田水稻也达到这样高的水平?

袁隆平:这个东西我跟你讲,我们示范田条件比较好,肥料、农药什么技术都是好,示范的树一个标杆出来,跟奥运会搞冠军,大家培养冠军的时候,给了它好多的条件,我们也是给它好多好田,一般的运动员达不到这样的标准,但是树榜样在那里,前提在那里,这是一个技术储备在那里,通过今后的努力改善各方面的条件农民(我们 )才能达的到,这是一个高产,做一个样本在那里。

以后农民熟悉慢慢逐步接近它,一去马上就达到17是不可能的。但是条件改善了,如果水利、肥料、机械化等等都达到了,是上台阶的。不能说你奥运会得了一个冠军,一般的运动员都要得冠军不可能的,我打个比喻给你。

(来源:农民日报)

袋栽食用菌生产关键装备现状及发展趋势

袋栽食用菌生产关键装备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前,食用菌在我国农业经济中仅次于粮、棉、油、菜和果,居第6位。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食用菌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产量和产值逐年增长,我国现已成为世界食用菌生产、消费及出口大国,工厂化瓶栽生产方式随着技术装备的引进吸收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我国食用菌目前主要的栽培方式依然是传统的袋栽方式,袋栽产量占整个食用菌总产量的70%以上。袋栽生产手段虽然从小规模手工生产发展到机械辅助的半机械化、机械化方式生产,但袋栽主要关键装备性能仍然满足不了袋栽食用菌发展的需要,同时分散的种植模式也限制了袋栽食用菌工厂化进程的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食用菌产业、装备技术发展状况和国外食用菌产业所走过的由手工分散生产到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及社会化的发展历程,提出目前袋栽食用菌关键装备需求和生产模式,实现我国袋装食用菌生产从分散到规模化、工厂化生产方式的转变。

1产业发展状况

随着食用菌行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进步,中国食用菌产业已经基本实现了生产规模扩增式产量增长阶段。全国食用菌总产量从1978年的5.8万t,仅占全球总产的5.7%,到1990年突破100万t,2000年以后进入行业发展黄金期,2000年全国总产量为660多万t,2018年发展到3 842万t,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如图1所示,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和消费大国。

特别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工程的实施,使得我国食用菌在2006—2013年总产量以年均10%的增长率增长,成为我国食用菌行业的高速发展期。2014年以后受原材料成本上涨、个别菇品产能过剩和市场疲软等因素影响,出现增长放缓,增长率下降到3%。2015年以后通过产业调整,增长率基本稳定在3.5%左右。

图1 2006—2018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

在工厂化生产上,2008年以来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据中国食用菌协会工厂化专业委员会调查统计,食用菌工厂化产量2006年仅8万t左右,2008年25万t左右,到2017年总产量已达256万t,如图2所示,占全国食用菌总产量的7%左右。

图2 2006—2017年全国工厂化生产食用菌总产量

金针菇为工厂化种植最多的品种,占45%左右,其次为双孢菇、杏鲍菇、真姬菇和蟹味菇。目前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属公司(上海、成都、山东、广东和长春)日产金针菇总计近400 t,武汉如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日产80 t左右,还有河南龙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成为国内主要的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企业。

从2018年金针菇产品市场需求来看,全国已出现产能过剩,主要表现在市场销售价格下滑,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企业出现亏损,甚至个别倒闭等现象。丰富产品品种、延伸产品链、产品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是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方向。

景全荣等:袋栽食用菌生产关键装备现状及发展趋势农业工程装备与机械化在种植的品种结构上,我国目前年产量超过100万t的食用菌有7个品种,分别是香菇、平菇、黑木耳、金针菇、双孢菇、毛木耳和杏鲍菇,成为我国食用菌主要种植品种。2000—2018年,香菇、平菇和黑木耳3种菌总产量平均占全国食用菌总产量50%以上,如图3所示。

图3 2000—2018年全国香菇、平菇和黑木耳3项产量占全国食用菌总产量比值

在栽培模式上,目前工厂化生产有袋栽和瓶栽2种生产模式。袋栽在我国食用菌栽培中是一个传统的栽培方式,瓶栽是随着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而引入,瓶栽比袋栽更适合工厂化生产中机械操作,便于规范化管理和节约人工成本,但栽培瓶和辅助器具一次性投入较高。袋栽一次性投入小,且更适宜平菇、香菇和黑木耳等主要食用菌的栽培,目前袋栽方式在我国食用菌栽培总量中占有70%以上的份额。

在菌种形态应用上,目前有固态和液态2种菌种。固态菌种由于其贮存时间长和制种设备投资小等优点,在目前我国食用菌生产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固体菌种存在制种周期长、隐性污染概率大和菌龄不齐难以标准化管理等弊端,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升高,生产风险加大。

液体菌种具有纯度高、活力强和繁殖快的特点,接入到培养基内具有流动性好、萌发快、发菌质量高及出菇周期短等优势,有着固体菌种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现阶段固液2种形态菌种虽并行存在,但随着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推进,液态菌种将越来越受到食用菌生产企业的青睐,成为食用菌菌种生产的发展趋势。

2生产装备国内外发展状况

食用菌产业的诞生和生产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食用菌产业无论从品种、栽培手段还是食用菌装备上来看,均伴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装备技术的提升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单产量和生产效率,工厂化生产的发展扩大生产规模,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环境技术等多种技术在食用菌生产中投入使用,把食用菌规模化、周年化、标准化及智能化生产的可能变成了现实。

目前工厂化生产食用菌的工艺流程为培养料制备(搅拌混合)→装瓶(装袋)→高温灭菌→自动化接种→发菌培养→后熟培养→搔菌(瓶栽)→催蕾→育菇→采收。按照生产工艺流程,食用菌生产装备主要包括培养料混合搅拌、装填(装瓶、装袋)、盖盖(瓶栽)、高温灭菌、接种、起盖(瓶栽)、骚菌(瓶栽)、挖瓶(瓶栽)和环境控制等关键装备。

2.1国外发展情况

国外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最早起源于1947年的荷兰双孢蘑菇栽培技术,随后德国、美国和意大利等国相继实现了双孢蘑菇的工厂化及规模化生产。

20世纪80年代末,亚洲食用菌产业崛起,日本食用菌栽培以木腐菌品种金针菇、杏鲍菇和蟹味菇等瓶栽方式为代表,其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生产过程中拌料、装瓶、杀菌、接种、培育、骚菌、出菇和挖瓶等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韩国于20世纪90年代引进日本的技术和设备,通过技术转化,实现技术设备自给,目前日本的工厂化产品占比90%以上,韩国则达到95%以上。

欧美、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地区和国家发展至今,食用菌生产已基本实现了全程工厂化生产。从发展历程上看,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促进了食用菌生产技术的进步,技术的突破促使食用菌生产发生质的变革。

日本株式会社千曲化成公司池田忠夫以金针菇为例阐述了日本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发展历程和业务模式,如图4所示。

图4 日本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历程

培养中心一开始是小规模种植农户共同出资组建,主要是应对昂贵的自动化设备。其功能是为培养料的集中制备,集中统一装瓶灭菌,菌种培养和接种培育,之后分散到小农户进行培养出菇,然后统一回收菌瓶和基料。目前日本食用菌生产已发展成为以大型培养中心为依托的中小型企业(或合作社)与现代化大型工厂并存的产业模式。

培养中心模式是小型分散农户进行食用菌种植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品种标准化、环节机械化和品质优良化的有效模式,是对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满足市场对高质量食用菌需求的有效手段,也是对经济水平难于达到大型工厂化生产投资阶段的有效过渡。

这些设备自动化程度低、成套性差、生产效率低且劳动强度大,难以满足工业化和产业化大规模生产的要求。近十几年来,我国在消化吸收日本和韩国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相继研制出了食用菌生产和加工关键环节的一些相关设备。

2.2国内发展情况

我国食用菌设备的生产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现有的一些食用菌设备生产企业,也基本是根据国内小规模和分散栽培模式而开发的小型半机械化半自动化设备。如小型培养料搅拌机,装袋(瓶)机、卧式半自动装袋机、半自动装袋插棒机、袋装窝口插棒一体机及固体菌种接种机等,为目前袋栽食用菌生产提供了培养料制备和机械化装袋装备,推动了现阶段袋栽食用菌生产的技术进步。以连云港国鑫食用菌成套设备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灭菌设备,灭菌效果显著,操作便利,不仅在袋栽食用菌生产上使用,瓶栽工厂化生产线也选型使用。

食用菌装袋机大多是采用螺旋或活塞式冲压装填,取袋、套袋及扎口需要人工辅助操作,袋装窝口插棒机,其窝口插棒均需人工操作。培养料搅拌混合机,搅拌效率低,培养料混合均匀度也无法做到标准化一致性;在接种环节中,袋栽液体接种过程尚处在人工接种状态,机械化程度低,很难保证接种时的清洁度,极易造成杂菌感染。技术装备的不匹配极大限制了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瓶栽食用菌产业工厂化生产技术还处于发展初期,其关键技术装备装瓶机、液体接种机、搔菌机及挖瓶机大多为引进韩国和日本设备,虽然目前国内瓶栽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企业的生产规模可达100 t/d,但国产瓶栽工厂化关键设备仍处在跟跑阶段。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设立了“温室食用菌智能化精细生产关键装备研发”课题,主要针对我国袋栽食用菌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低、基料装填一致性差、菌包接种易感染及菌丝培养生物学效率低等问题,以实现袋栽食用菌生产关键装备智能化和环境控制精细化为目标,按照基料装填、打孔接种和发菌培养生产3个关键环节,在智能化作业装备和菌丝生长环境控制实现技术突破,解决智能化袋栽食用菌培养环境控制、袋栽食用菌培养料装填和液体菌自动接种3个方面国内技术与装备空白问题。

目前承担单位对袋栽食用菌(平菇、香菇和黑木耳)关键装备进行了攻关研发,并取得成效,研发的袋栽食用菌高速膜式装袋机具备自动制袋、柔性装填、自动窝口插棒及自动码筐等功能,袋栽食用菌液体菌种接种机具有棒料智能排队输送、定位打孔、均匀接种和连续贴膜一体化作业功能,将填补国内袋栽食用菌规模化生产关键装备的空白,提升袋栽食用菌生产的智能化和精细化作业水平。

3发展趋势和模式创新

3.1发展趋势

袋栽食用菌是我国食用菌行业发展中的一种传统的栽培生产方式,产量已占全国食用菌总量的70%以上。袋栽设备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直接决定了我国食用菌生产技术水平。

袋栽食用菌生产相比瓶栽一次性投资低,符合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一定时期内,袋栽食用菌栽培方式仍是我国食用菌生产的主流栽培方式,因此高品质袋栽关键设备特别是高速装袋、接种等专用设备及适合于不同规模的袋栽食用菌配套装备技术已成为我国袋栽食用菌装备的重要研究方向。

3.2模式创新

从日本食用菌产业发展历程分析,日本食用菌“培养中心”的出现,是小型分散农户为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应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带来的市场竞争,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共同出资购置培养料制备、装填、灭菌、制种及接种等关键环节装备完成出菇前生产作业的一种模式,培养后的菇瓶分散到农户进行出菇和采菇作业,这样便将分散的农户生产化零为整,达到较高的现代化程度和技术水平,因此可以说这一模式本质是食用菌生产向自动化和工厂化转型过程的产物。目前这一模式仍在日本菌业中应用,与工厂化生产并行存在。

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特别是我国传统的袋栽食用菌生产,完全可以借用日本食用菌“培养中心”模式,促进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提升菌农的生产水平和管理能力。把关键技术和资金占用相对集中的关键环节,通过股份制公司制或合作组织方式成立袋栽食用菌培养中心,整合分散的种植模式,将培养料统一制备(配比和混合搅拌)、统一装袋制棒、统一灭菌、统一接种和统一培养,再分散出菇、采菇、菌菇回购和废料回收,如图5所示。这样既减少设备的投资,降低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又能保证菇品质量一致,设备产能最大化。

图5“培养中心+农户”生产模式

这一新型模式在我国已有雏形,河北平泉县食用菌生产模式就是公司组织前端生产和后期培养温室的建设,鼓励贫困农户承包温室(大棚)进行出菇管理和采收工作,公司统一回收菌菇产品进行对外销售。其本质就是“培养中心+农户”的生产模式。该模式具有可复制性,是我国袋栽食用菌快速走向机械化和工厂化生产的一条有效路径。

4结束语

我国食用菌的产量在不断稳定增长,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菜篮子,同时食用菌生产作为特色农业,也为农村脱贫致富提供了有效途径,随着国家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食用菌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降低成本、提高品质及统一标准是袋栽食用菌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分散的、多主体及多标准的袋栽食用菌生产模式可以借鉴“培养中心”模式,推动袋栽食用菌专业化生产进程,规范生产技术标准,降低袋栽食用菌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多品种、差异化种植和高值化综合利用是重点。结合当地的特色菇品种植,形成产业集聚,开展综合利用研究,保证食用菌产后增值。

袋栽食用菌装备技术的提升是保障。产业促进科技进步,科技推动产业发展。开展袋栽食用菌高品质快速装填设备、固(液)体自动接种设备及环境控制等关键生产装备与工艺技术的研发和制造已迫在眉睫,这样能够满足袋栽食用菌规模化、标准化及个性化生产需要。

(来源:《农业工程》2020年第4期

作者:景全荣,徐名汉,刘天舒,申文龙,燕晓辉)

被2021中央一号文件刷屏,和农机相关的有哪些内容?

被2021中央一号文件刷屏,和农机相关的有哪些内容?

?导读: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机械装备的支撑。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对于农机行业来说也是重要的信号灯。

  【农机网 政策导读】?近日,备受关注的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引发了行业人士和大量网民的广泛关注。这是新世纪以来的第18个以“三农”为主题的最高指示文件,可见国家一直以来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
?
  文件指出,2021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产量达到1.3万亿斤以上,生猪产业平稳发展,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
  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机械装备的支撑。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对于农机行业来说也是重要的信号灯。笔者整理了文件中涉及农机行业相关的内容:


?


 

  1、鼓励发展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饲料,稳定大豆生产,多措并举发展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
?
  2、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保护生猪基础产能,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积极发展牛羊产业,继续实施奶业振兴行动,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
?
  3、提高农机装备自主研制能力,支持高端智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制造。
?
  
?
  4、加大购置补贴力度,开展农机作业补贴。

?
  5、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推广保护性耕作模式。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
?
  6、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
?
  7、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
  8、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行动,加强可降解农膜研发推广。
?
  9、发展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
?
  10、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把农业规模经营户培育成有活力的家庭农场。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加大对运行规范的农民合作社扶持力度。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投入品、技术、装备导入小农户。
?
  11、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
  12、大力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保单质押贷款、农机具和大棚设施抵押贷款业务。
?
  可以看出,高端智能农机装备是未来农机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在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加速的当下,我国农业越来越撇弃了“一亩三分地”土地经营方式,从而越来越向欧美发达国家的规模化、自动化方式靠拢。在经历过最初高端装备依靠进口阶段之后,国产自主品牌研制能力大大提升,并且未来还将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由于我国70%的可耕地位于丘陵山区,因此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同样重要,这也是未来几年农机市场重要的增长点。
?
  此外,通过过去几年耕地相关的政策文件可以看出国家对耕地保护的重视程度,黑土地保护、耕作补贴等都是实实在在的措施。因此,保护性耕作相关农机装备是切实的市场需求。
?
  结语: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重中之重的战略,而农机装备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中之重。相信在国家政策的重力支持下,农机行业会再次迎来“黄金发展期”。

标签:食用   生产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4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