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共耕农业“试验田” “双昌”带富边远村(川渝将共建四大机制 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川渝共耕农业“试验田” “双昌”带富边远村(川渝将共建四大机制 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川渝共耕农业“试验田” “双昌”带富边远村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川渝将共建四大机制 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川渝共耕农业“试验田” “双昌”带富边远村

2、川渝将共建四大机制 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

3、川渝青年齐聚荣昌 共话数字乡村建设

4、川猪产业集群建设迎“大考”——川猪产业集群入选全国首批50...

川渝共耕农业“试验田” “双昌”带富边远村

川渝共耕农业“试验田” “双昌”带富边远村

  两个都是边远山村:一个是重庆市荣昌区安富街道的普陀村,一个是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市石燕桥镇三合村。  ?

  2月1日,记者在这两个毗邻的村庄采访时发现,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川渝合作的“前沿阵地”,两省市打破界限,正在这里深耕一块农业“试验田”。?

  两村共同出资建标志性建筑 ?

  这块农业“试验田”就是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双昌”合作园区,于2021年10月正式启动建设。普陀、三合两村位于“双昌”合作园区的先行区。?

  如果不是当地村民提醒,外来人员很难看出这是分属两个省市的两个村:新修的水泥公路连接了两个村庄,高标准农田一块连着一块,连田坎坡面砌着的六角砖也一模一样。?

  略有不同的是:三合村的人居环境更统一,白墙灰瓦,围了围墙,种了花草;普陀村更为“原汁原貌”,大多只在砖墙或石墙上刷了一层清漆。?

  两村之间没有界碑和界限,却有两个标志性建筑以示区分:一个是“双昌”合作园区科技文化馆,一个是“双昌”智慧猪场,一南一北,正好位于两村的交界处。?

  而这两个标志性建筑也是由两地共同出资建设、共同经营管理的。?

  其中,科技文化馆展示了“双昌”合作园区的发展规划与荣昌、隆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方面出了建设用地和30%的建设资金,隆昌方面出了70%的建设资金。?

  “双昌”智慧猪场由隆昌和荣昌的4家公司共同组建重庆双昌生猪养殖有限公司作为项目业主统一实施。目前,两栋猪舍已经封顶,预计今年4月建成投产。届时,荣昌白猪和内江黑猪,一黑一白将在此安营扎寨。?

  按照“七统一”合作机制协同推进 ?

  记者采访时发现,这两个村庄之所以相似,就在于“双昌”合作园区是两地按照“七统一”合作机制协同推进的。?

  “七统一”即统一园区名称、统一主导产业、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政策标准、统一管理服务、统一技术服务。?

  其中,荣昌方面,已累计在普陀村投资1.3亿元,改造了2000亩高标准农田、1000亩宜机化农田,建成了20公里水泥公路和5公里生产便道,新建了水利灌溉设施及3.6公里水渠等。?

  不同的是:普陀村主要采取引进业主的办法进行规模化经营。目前,该村已引进5名业主,共流转了2500亩土地经营稻虾、蔬菜产业。三合村则成立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农民土地入股,由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进行统一经营,目前其经营规模已达4000亩。?

  相同的是,村民都从这种规模化经营中获得收益。?

  聚焦产业和“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

  “‘双昌’合作园区现在还是刚刚起步!”荣昌区农业农村委发展规划科科长席小莉说,随着“双昌”合作园区的深入推进建设,普陀、三合两村还将发展深刻变化。?

  其一就是正在建设的“双昌”大道将大幅提升两村的区位交通优势。“双昌”大道连接荣昌和隆昌城区,途经普陀、三合两村,共长36.5公里,目前已完工荣昌城区至安富街道段,建成后,普陀、三合两村将成两城重要乡村旅游地。?

  即将建成投用的智慧猪场,采取全自动饲喂系统、全自动环境控制系统、全自动种猪性能测定系统、个体体温采集分析系统等,作为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示范猪场。该猪场将通过“公司+合作社+集体经济+农户”方式,与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增收。?

  两地还将联合打造“双昌”稻渔公用品牌,将优质稻米卖出好价格。?

川渝将共建四大机制 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

川渝将共建四大机制 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

  4月12日,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在蓉签署《共同推进川渝地区农业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聚焦农业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领域,川渝两省市农业农村部门将建立联席会议、信息共享、技术交流和宣传培训四大机制。

  农业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主要涉及秸秆综合利用、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等方面。

  按照《协议》,川渝两省市农业农村部门今后每年将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研究重大事项、解决重大问题。具体工作中,川渝两省市将打破省域限制,建立横跨川渝的农业生态环境与资源质量监测网络,及时通报区域内的重大农业污染事故、重大危害外来物种入侵等信息。同时,整合优化两省市的科研资源,共同开展农用地安全利用、秸秆综合利用、外来物种入侵防控等问题联合攻关,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此外,川渝两省市还将在两地开展全民科普教育,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对农业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意识。

川渝青年齐聚荣昌 共话数字乡村建设

川渝青年齐聚荣昌 共话数字乡村建设

  数字化如何赋能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4月28日,来自重庆市荣昌区龙集镇和四川省隆昌市石碾镇等乡镇的数字化建设青年人才代表齐聚龙集镇,共同探讨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为加快数字化发展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增添青春动力。?

  本次论坛以“共绘数字乡村建设实景图”为主题,旨在通过数字化赋能乡村人才振兴,推动青年与乡村“双向奔赴”。?

  龙集镇地处荣昌西北部,毗邻四川省隆昌市普润镇、石碾镇。近年来,该镇与毗邻乡镇交流数字化建设经验,着力打造数字化应用场景,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数字化成为乡村振兴新动能。?

  在参观和交流的过程中,数字龙集“一张图”系统引起了青年代表们的关注。该系统通过遥感影像、三维模型,直观地展示了龙集镇全域党建统领、经济生态、平安法治、公共服务四大板块内容,配合30个线下执行网格,组成了龙集镇“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总体架构。论坛以“云地同频”的方式,青年人才代表从农文旅融合发展、数字乡村建设、青年人才发展等各个方面,为川渝两“数字乡村”发展建言献策。?

  来自龙集镇的综治专干贺敬分享了自己的团队以视频产品、网红孵化模式展现龙集之美的案例,鼓励青年人才为乡村振兴集思广益。来自四川省隆昌市石碾镇的青年干部梅江宽以石碾镇数字化赋能当地农产品产业园建设、基层志愿服务案例,分享了数字化建设如何更好助力乡村振兴。“此次论坛搭建了让我们两地数字乡村建设青年代表实地交流的平台,学到了毗邻乡镇的数字化建设经验。”梅江宽感慨地说。?

  “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是龙集镇‘突围’之道。”龙集镇党委书记朱芸锋说,“数字化场景的打造先行,带动了小镇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此次论坛为乡镇数字化发展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增添了青春动力。下一步,我们还将推动龙集镇传统产业数字化建设,打造一支‘数字’工作队伍,走好农文旅融合路子,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川猪产业集群建设迎“大考”——川猪产业集群入选全国首批50...

川猪产业集群建设迎“大考”——川猪产业集群入选全国首批50...

  看背景

  2020年?

  为加速四川由生猪生产大省迈向生猪产业强省?

  川猪产业集群申报并成功入选全国首批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

  集群建设之初?

  选定绵阳的三台县、江油市、梓潼县,广元的苍溪县和剑阁县5个县(市)为项目县(市)?

  看成效?

  2022年川猪产业集群项目区生猪存栏284.71万头,能繁母猪存栏27.18万头,出栏444.25万头,同比分别增长31.84%、35.26%、31.62%。?

  截至目前——?

  绵阳市项目县(市)生猪年综合产值257.02亿元,比建设前新增95亿元?

  广元市项目县生猪年综合产值超90.58亿元,比建设前新增17.47亿元?

  “收官之年,还没有完工的项目一定要加紧实施,争取4月底前全部完工,确保通过验收。”近日,川猪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培训会在绵阳举行,再次向5个项目实施县(市)强调了截止时间。四川是全国生猪生产大省,也是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2020年,为加速四川由生猪生产大省迈向生猪产业强省,川猪产业集群申报并成功入选全国首批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集群涵盖302个子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标准化生猪养殖基地等,今年即将迎来验收。集群建设近3年,成效如何?会上,5个项目实施县(市)给出答案。?

  稳?

  通过产业集群建设?

  进一步稳定生猪保供能力?

  “设备进场速度要再快点!”近日,位于绵阳市三台县芦溪镇的生猪智慧养殖一体化平台建设项目点,项目负责人杨增祥再次对项目设备进场进度进行了规划。根据安排,这一项目必须在4月底前全部完工。

  绵阳的三台县、江油市、梓潼县,广元的苍溪县和剑阁县是川猪产业集群建设启动之初选定的5个项目县(市)。“选定这5个地方,就是要通过产业集群建设,进一步稳定生猪这一重要农产品的保供能力。”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林胜华说。

  今年,全省定下6000万头以上生猪出栏任务。如何稳供应?规模化养殖是重要路径。

  以三台县为例,2019年至2021年,三台县连续3年生猪出栏数、母猪存栏量位居全省第一,规模化养殖进展明显。“依托项目建设,三台新建了18个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高标准、集约化育肥场,带动全县再新增年出栏2000头以上的标准化养殖场45个,全县规模化率由项目实施前的54%提升至70%。”三台县副县长钟蓓介绍。

  会上,绵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均沛带来了两张表——一张项目表、一张进度表。“两张表一对比,涉及绵阳3个县(市)的项目完成进度一目了然。”王均沛介绍,绵阳共计104个子项目,总体建设进度已达到91.5%。目前全市生猪规模养殖场保有量1100个以上,规模化比重达到71%以上。

  按照《四川省“十四五”生猪产业发展推进方案》规划,到2025年,四川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要达65%以上。“规模化养殖已是大势所趋。”林胜华说,通过集群建设层层深入推进,加快落后产能淘汰进程,实现四川生猪产能提质增效。

  数据统计,2022年川猪产业集群项目区生猪存栏284.71万头,能繁母猪存栏27.18万头,出栏444.25万头,同比分别增长31.84%、35.26%、31.62%,为恢复生猪生产和稳产保供发挥了重要作用。

  补?

  面对产业链共性短板?

  项目县(市)给出“先行者”经验?

  “推进农业现代化,生猪产业现代化必须走在前列。”今年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再次明确了生猪产业引领四川农业现代化的重任。

  在农业农村厅总畜牧师李春华看来,川猪产业集群建设就是要在整个产业链中找准短板,下功夫“补链、强链”。

  生猪屠宰加工能力怎么提升?品牌建设如何突破?面对产业链共性短板,项目县(市)给出了“先行者”的经验——

  “‘产+销’一体化是我们的打法。”苍溪县副县长翟广生介绍,通过项目建设,苍溪全县生猪年屠宰加工能力达到125万头,比项目实施前提升了10.42%。新注册了“嗨充食”食品商标,创建了“翼博牌猪肉”“品可品罐头”等品牌,通过农产品展销,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

  绵阳则给出了一套“市级区域公用品牌+县级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品牌打造体系。通过项目建设,目前全市新增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共13个。在屠宰加工能力方面,绵阳通过关停并转散乱企业,创建部级、省级标准化生猪屠宰企业,加速扩增标准化屠宰和精深加工能力。

  部分项目县(市)区域内产业链融合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台县以集群项目为依托,支持铁骑力士生鲜食品园、良沃60万头A级屠宰场、生猪主题公园等二、三产项目建设,生猪全产业链总投资达3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突破百亿元,梅林、杨大爷、蜀腊记等品牌迅速打响知名度。2021年,三台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生猪全产业链典型县。

  集群建设效益如何?一组数据为证。截至目前,绵阳市项目县(市)生猪年综合产值257.02亿元,比建设前新增95亿元。广元市项目县生猪年综合产值90.58亿元以上,比建设前新增17.47亿元。

  “项目实施,建设了一批高标准生猪养殖场,提档升级改造了一批生猪屠宰场,培育培养了一批猪肉及相关制品精深加工企业,一些新的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得到更好运用。”李春华说,3年集群建设,不仅为全省生猪稳产保供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为下一步探索生猪产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试验研究的平台。

  “在集群建设中期考评中,川猪产业集群考核结果位列首批50个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第5名,先期经验是扎实的。目前整个集群项目进度已经超过90%,川猪产业一定能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对收官之年即将迎来的项目验收,林胜华充满信心。

标签:建设   产业   项目   生猪   农业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5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