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大户李明瑞:科学减损有妙招(种粮大户的信心与底气)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种粮大户李明瑞:科学减损有妙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种粮大户的信心与底气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种粮大户李明瑞:科学减损有妙招 ♂
种粮大户李明瑞:科学减损有妙招粮食安全与减损工作关系到普通百姓,也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10日,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在济南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专门向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发来贺信,一下子吸引了山东省各地种粮食大户的广泛兴趣。
“当我看到今天在省城召开的国际粮食减损大会盛况时,更加坚定了我种粮食的信心。”当时,正在田间观看玉米长势的莱州市沙河镇杲村李家村种粮大户李明瑞激动地说,从去年冬小麦的播种到今年的三秋生产,我就学会并运用了一系列科学减损的办法,真还管用,现在周围不少人前来向我打探秘方。
粮食损失和浪费既涉及生产、加工、流通、存储、消费等多环节,又涉及到农户、企业、消费者等多主体。粮食安全,节粮减损是重要途径,李明瑞所说的科学减损的秘方,就是农业农村部门今年极力推崇的小麦减垄增地种植技术与粮食机械化收获前后所开展的减损工作。
小麦减垄增地种植技术也称小麦“双宽”种植技术,通过增加畦宽与苗宽有效实现减垄增地,畦宽了就没这么多畦背(垄)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苗带宽了,播种的小麦数量增多,籽粒分布均匀,通风透光,分蘖好,避免了缺苗断垄和疙瘩苗的现象,同时有利于根系发育,增加小麦抗倒伏能力。李明瑞今年通过这项技术种植的700多亩小麦每亩多产粮食100斤。
机械化收获前后的减损工作包括小麦、玉米机械化联合收获与粮食烘干等工作。他说,在机械化收获作业时,“机”不择“时”也会造成损失,收获过早,小麦、玉米灌浆不充分,籽粒不饱满,影响产量;收获过晚,容易落粒折穗,千粒重低,丰产不丰收。
今年有些地方雨水较大,后期有可能出现玉米倒伏情况,针对倒伏玉米收获时,在操作上,要适当降低割茬来减少漏割,拔禾轮要适当前移。除此之外,在机器上要安装专用的扶禾器,以增强扶禾能力,对倒伏较严重的玉米,要采取反方向收获,降低作业速度或减少喂入量。为防止玉米霉变,还要利用烘干设备及时将粮食进行烘干储存。
种粮大户的信心与底气 ♂
种粮大户的信心与底气浸润在春的氛围里,一望无际的田野,绿葱葱的麦苗正返青“起身”,把莱州市城港路街道大朱石村覆盖在茫茫绿野中,连成一片热切的期望。
眼下,烟台各地已进入春耕备播的忙碌时节,农民抢抓农时、翻整田地、播种育苗,今春农业生产新图景正有序展开。
做好春耕备播工作,对于全年粮食丰收至关重要。放眼广袤田野,新的耕耘已经开始,新的丰收正在孕育。
春耕备播按下“启动键” 粮食生产开局好势头
“苗好三成收,秧好一半功。这季小麦苗高苗壮,苗情好于上季。”望着高标准农田里整齐均匀的麦苗,莱州市宏大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成军对夏粮丰收充满信心。
作为种粮大户的王成军总结出两点原因,一是今年无旱涝天气,墒情适宜,小麦发芽率高,二是采用了良种良法,进行宽幅精播、机械化耕种。
王成军的判断,在莱州市诸冯村登海种业第19试验场同样得到了印证。
绿色的试验田里,麦苗高10多厘米,行列均匀间隔6公分左右,长势喜人,大马力的麦田镇压机正往来穿梭进行压苗。“早春镇压可压碎土块、弥封裂缝,沉实冻融疏松的土壤,改善墒情,使根土密接,有利于根系水肥吸收。”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高科技研究院副院长翟冬峰介绍。
“试验田采取智能水肥一体化喷灌、宽幅播种,减垄增效。每亩地22斤播量出了50多万穗,穗子大小差异不大、穗粒数均匀、无病害,都是一类苗标准,具备高产稳产基础。”翟冬峰随手拔出几棵麦苗,看到苗大分蘖有3至4个,苗根粗壮、次生根喷出。
“今年的苗情基础好,无论是群体长势还是个体指标,都明显好于去年。”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推广研究员王廷利说,“当下小麦正值生长关键期,也是麦田春季管理的重要关口。麦田管理需要分类分区,科学运筹肥水,培壮促弱控旺,防范‘倒春寒’备战‘防春旱’。”
据农情调查显示,莱州市冬小麦播种面积约58.6万亩,一二类苗占比约88.1%,实现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增加。春播作物主要为春玉米、甘薯、花生等,预计播种总面积约28万亩。
收成有指望,备播不误时。今年,王成军家100多亩春播地备播种植大豆和五彩糯玉米。“灭茬旋耕后,进行4行大豆带与4行玉米带复合种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利用作物高低位受光空间,实现‘一地双收’。”
农资储备“跟得上” 农业也有“黑科技”
稳产丰收,莱州市种粮大户有一份从容的底气。
瞄准良种,田野孕育好收成。
“地力是基础,良种是加持。我们有千亩试验田,每年都会向农户推荐高产且综合抗性好的品种,像丰产潜力品种登海206,2022年获全省小麦高产竞赛第一名,创全省小麦高产记录。”翟冬峰说。
2022年莱州市粮食种植面积125.1万亩,占烟台市粮食种植面积的27.414%;粮食总产量53.4万吨,占烟台市粮食产量的28.92%;其中,小麦面积和产量分别占烟台市的30.41%和31.59%,玉米面积和产量分别占烟台市的27.38%和29.19%。
农资储备足,绿色生产是关键。
“推广高效低毒生物农药、配方肥、生物有机肥、生物可降解农膜、0.01mm以上可回收标准农膜等优质农资及施用技术,促进化肥、农药施用减量增效,提高农用地膜回收利用率,有效防控种植业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莱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王仁山说。
良机助力,春耕跑出加速度。
如今,数百亩粮田里,只见农机少见人。自走式收割机、精量播种机、无人植保机、远程操控卷式喷灌机、背负式追肥机……科技已为农业生产每一个环节蓄满动能,提供有力支撑。“这台大马力拖拉机带北斗导航,设置好作业面积和路径就可以无人自动驾驶,避免重复,最大误差也就5厘米左右。”莱州市源禾农机专业合作社原岗说,“以前100亩田碎秸秆、深耕,小型机械需要3到5天,现在大型智慧农机只需一天多,节省人力的同时提高了效率。”
一旁,田地里的桁架式自走卷盘喷灌机引人注目,26米宽幅,白色架式两翼结构,一边各有9个喷头。“这台农机浇地浇得透,像下雨一样均匀且节水,两个人能开4到5台,一天能浇100亩,但没有机器,人工放水一天只能浇几亩。”原岗说。
当前,莱州全市智慧化农机保有量400多台套,现代化农机大显身手,成为农户们的好帮手。
政策兜底保效益 粮农吃下“定心丸”
在莱州市金仓街道大沙埠庄村,原岗的合作社里有农机60多台套,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无人机等现代化农业机械一应俱全。“最大马力260迈,合作社还进行农机手培训。”
如今,很多种粮大户添置农机,除了自用,还承包经营机播、机收、采购、秸秆回收加工等社会化服务,投入产出正在形成良性循环。
自2014年起王成军开始规模化种田,从一开始的1200亩流转到现在2000多亩,种粮效益逐年提升,合作社也走向了机械化的种植道路。王成军介绍,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把耕、种、管、收等生产细节融入到产前、产中、产后的标准化流程中,“现在种地还有政策补贴,农业保险兜底,干劲更足了!”
去年以来,种粮农民收获了四波政策“大礼包”:以种植面积为依据,第一次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小麦每亩补贴134元;第一批种粮农民给予一次性补贴,小麦每亩补贴25元;第二批以小麦和玉米面积为依据,每亩补贴4.5元;第三批一次性补贴以小麦、玉米(纯作)、水稻、大豆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为依据,每亩补贴7.5元,另外大豆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每亩补贴20元。
王成军掰着手指头算了算,春耕备播后,流转的土地能领到补贴约38万元,“现在,农民种粮很有奔头,我们做好了充足准备迎接今年的‘开门红’!”
除了各项耕地补贴,农业保险也有效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民一亩地只需交7块2,国家给你补五分之四的完全成本保险,而且损失达到10%就赔付。”莱州市农业农村局张鑫介绍。
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技术政策推广……今年莱州市春耕备播一线,科技与技术给田野带来丰收的希望,为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贡献力量。
种粮大户的水稻丰收季 ♂
种粮大户的水稻丰收季9月17日,安徽霍邱县范桥镇种粮大户戚仁杰组织收割机收获水稻。
地处淮河南岸的安徽省霍邱县是产粮大县,今年全县195万亩水稻丰收在望。种粮大户、范桥镇双元村村民戚仁杰2010年流转1200多亩淮河行洪区的水田,成立众乐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全机械化作业,连年取得好收成,今年亩产达到700多公斤,总产粮食80多万公斤。
种粮大户退租信号:辛苦一年,不如外出打工两个月 ♂
种粮大户退租信号:辛苦一年,不如外出打工两个月“一年两季,理论上一亩地净收入110元,实际上遇到天气影响,再加上管理不善,就要赔钱。辛苦一年,不如外出打工两个月。”部分粮食主产区新型经营主体退租现象增多。
新型经营主体大量退租,一些土地再回到多年不种地的农民手里,缺少种地经验和农业技术,有可能造成粮食产量下滑。
6月13日,农民在山东省高青县常家镇麦田里作业 张维堂摄
山东省高密市种粮大户王翠芬的麦子今年喜迎丰收,平均亩产约1100斤,但她却高兴不起来。 “人工费用、农业投入都高了不少,去年人工约90元一天,今年涨到了130元。”这位当地闻名的种粮大户,从1997年开始流转土地种粮,最多时种了5000多亩麦子,今年种了约3000亩。
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山东、河南、黑龙江等粮食主产区调研发现,因粮价下跌、自然灾害、流转价格居高不下等多重因素,部分种粮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面临亏损,种粮积极性受挫,退租、减少租地规模现象在多地上演。
针对部分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退租的现象,基层干部和专家担心,这会对土地流转、农业规模经营形成冲击,并有可能引发土地流转纠纷等等。 他们建议,对“退租”现象要高度重视,不断深化粮食价格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规模经营风险防控机制,提高种粮积极性,防止退租现象增多。
新型经营主体退租频现
王翠芬告诉记者,这些年不少人都不干了,收完这3000亩她也不想种了。记者在山东、河南、黑龙江等粮食主产区采访发现,部分新型经营主体面临经营困难,退租、减少土地规模并非个别现象。沃野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河南省社旗县规模最大的农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从2013年起流转承包土地,一直按照每亩地850元的价格流转,经营规模最高时超过3000亩,今年只种了2200亩小麦。
“都是一个村的父老乡亲,我也想让大家多赚点,但现在实在顾不过来了。”沃野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唐道丽说,正常年景小麦亩产能超过1400斤,但前两年灾害多,不赚钱还赔钱,去年不得已退掉将近400亩排水条件不好的土地。
豫北一家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2014年承包了2500多亩地,当时承包价格是一亩地826元,涉及到300多户村民。 但是连着几年收入不好,特别是2018年受灾亩产减产了近50%,合作社实在承受不住亏损,退租了800多亩地。两年前,当地一家曾承包了1.7万亩地的大型工贸公司也退出了粮食种植。
在全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也出现一些新型经营主体退租、减少耕地流转规模的现象。黑龙江省嫩江县宝全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流转了3万亩旱田,比去年减少了3000多亩。“退掉的部分,农民自己种了一部分,一部分又流转给了别人。”合作社理事长常保全说。黑龙江省桦川县苏苏村种粮大户史忠伟今年种了170多亩水田,去年种了300多亩,“130多亩都退给村民了, 不敢种那么多了。”
退租冲击规模经营
记者调研发现,退租频现,一方面因为粮价下跌,种粮成本上升;另一方面的因素主要是自然灾害加剧种粮风险,部分新型经营主体亏损严重。 基层干部和专家担心,新型经营主体退租现象增多,可能对农业规模经营进程带来冲击,甚至影响粮食生产。
粮价下跌,土地流转价格不断上涨,让部分新型经营主体“望地却步”。唐道丽说,种粮成本上涨太厉害了,化肥一吨涨300~400元、农药涨了30%、人工费翻着倍涨,如果地租不降实在是干不下去了。唐道丽预计,租地价格如果能降到500元左右,种粮大户还能接受,如果还是维持800元以上,基本上收入难以覆盖成本。史忠伟说,今年水稻价格可能还会降低,人工成本却不断上涨,只能退了一部分。
王翠芬说,2000年左右人工一天10元,现在是130元;土地租赁费从每亩104元涨到1000元,但小麦价格只翻了一倍。常保全说,退租主要因为去年冬天以来,气候比较干旱,加剧了种植风险,另一方面土地流转价格超过了心理价位。“这几年粮价下降,根本不挣钱,每年都或多或少遇到自然灾害,稍微严重一点就亏损。”最近嫩江县遭遇强降雨,常保全经营的不少耕地被淹,“今年指定赔了”。
山东省高密市大牟家镇姜家庄子村村民刘庆强算了一笔账:小麦亩均投入共1140元,亩产1000斤,价格1.17元/斤,利润每亩30元;玉米亩均投入共1000元,亩产1200斤,价格0.9元/斤,利润每亩80元。“一年两季,理论上一亩地净收入110元,但实际上遇到天气影响,再加上管理不善,就要赔钱。”刘庆强说,辛苦一年,不如外出打工两个月。
山东、河南、黑龙江多地基层农业干部担心,新型经营主体退租现象加剧将对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带来冲击;一些土地再回到多年不种地的农民手里,他们缺少种地经验和技术,恐怕会造成粮食减产。
“退租”现象还有可能带来土地流转纠纷。记者在基层调研发现,种粮大户、合作社和农民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有的是一年一签,有的一签多年,部分经营主体亏本退租,有的还在签约期限内。 退租与不接受退租的矛盾有可能带来土地流转纠纷。
采访中,有农户表示,当初是种粮大户要流转土地,大户赚了钱不吭声、亏了就要退租,合同哪能想改就改?
多措并举防控退租风险
针对部分粮食主产区出现的退租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建议,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建立健全规模种植风险承受评估体系,引导鼓励适度规模经营,限制超大面积的规模经营,降低规模过大的经营和金融风险。
山东省委农工办原副主任刘同理建议,继续推动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和临时收储政策改革,发展目标价格保险等市场配套政策,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调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推动储备调节从单纯干预价格向供求关系的调节转变。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分析师申洪源建议,针对新型经营主体的补贴政策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这样更有利于鼓励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种粮队伍中,提高种粮积极性。
申洪源认为,种粮大户效益低的原因之一是粮食结构问题,国内市场优质小麦需求量在逐年上升,但种粮大户基本以普通麦种植为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收益。建议鼓励引导种粮大户率先调整种植结构,以高质量的市场需求为导向,增加种粮收益。
完善农业保险政策,特别是极端灾害性气象条件下保险理赔制度,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黑龙江省嫩江县宝全种植专业合作社去年参加了“保险 期货”创新试点,规避了自然灾害和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合作社理事长常保全说,试点面积小,不少农民想加入,申请不了。希望扩大“保险 期货”试点,提升农民防范市场风险能力,这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种粮收益,提高新型经营主体种粮积极性。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5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