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部长杜青林解读世贸组织香港会议农业谈判(农业部部长赴兰考调研农业产业扶贫工作)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农业部部长杜青林解读世贸组织香港会议农业谈判(农业部部长赴兰考调研农业产业扶贫工作),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农业部部长杜青林解读世贸组织香港会议农业谈判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农业部部长赴兰考调研农业产业扶贫工作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农业部部长杜青林解读世贸组织香港会议农业谈判

2、农业部部长赴兰考调研农业产业扶贫工作

3、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两会记者会回应热点话题

4、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人民日报撰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部部长杜青林解读世贸组织香港会议农业谈判

农业部部长杜青林解读世贸组织香港会议农业谈判


  经过六天的各方艰苦谈判,世界贸易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18日在香港闭幕。香港会议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在农业和非谈判模式、服务和发展等领域达成更多的共识和一致,为今后的谈判提供清晰的指导路线图。农业部部长杜青林19日接受记者采访,就会议的农业谈判进行了解读。
  
发展中成员利益集团力量凸现
  
“这次会议在农业问题上有所突破,为建立一个市场导向的、公平的世界农产品贸易体系总体目标打下一定基础。”杜青林说,坎昆会议前后形成的20国协调组(G20)和33国协调组(G33),在经历两年多谈判后日臻成熟和强大,加上成型已久的非洲集团、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国家集团、最不发达国家集团和90国集团,改变了WTO谈判格局。
  
会议期间,这些成员集团相互之间频繁沟通、通力合作,使长期以来发达国家主宰谈判的局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通过发表共同宣言,求同存异,以维护发展中成员共同利益为大局,使发展中成员的普遍关注在《部长宣言》中得以体现。
  
“中国是发展中成员谈判方G20G33的核心成员。中国与发展中成员携手并肩,既巩固壮大了依靠力量,也为发挥作用提供了舞台。”杜青林说,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参加了G20G33各自单独召开的数次部长级会议和G20G33与其他发展中成员联合召开的部长级会议。在“绿屋”等会议内外利用各种场合,密切与一些国家部长的沟通协调。
  
为争取香港部长会议有实质性进展,代表团紧紧把握贸易谈判各方的立场特点,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谈判策略,积极探求各方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缩小分歧点,扩大共识点,寻求平衡点。
  
杜青林举例说,在发达成员取消出口补贴的最后期限问题上,欧盟与多数成员分歧很大,甚至不希望在《部长宣言》中提出具体时限,而多数成员希望明确在2010年。在各方争执不下的情况下,中方建议在适当严格和明确其他条件的基础上,可以接受欧盟提出的2013年取消出口补贴意见,得到了印度、墨西哥等“绿屋”会议成员的赞成。
  
香港会议实现中国参加农业谈判既定目标
  
杜青林说,西雅图会议和坎昆会议或是由于非政府组织的抗议、或是由于发展中成员与发达成员的分歧太大而归于无果而终。而香港会议有全球近万名代表参加,期间示威游行不断,均未影响会议的正常进行,充分显示了香港特区政府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和香港市民的良好素质。通过香港会议,实现了中方进行农业谈判的既定目标,争取到四个令人欣喜的结果——
  
出口竞争方面,《部长宣言》明确了所有出口补贴应在2013年底取消。这一成果有利于改善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也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
  
国内支持方面,发达国家将在今后实质性削减其扭曲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国内支持,而中国8.5%的微量允许免予减让承诺,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预留了较大的支持空间。
  
市场准入方面,香港会议明确了发展中成员可以自主指定适当数量关系到粮食安全、农民生计与农村发展的产品为特殊产品,可以有比其他产品更大的灵活性。这为中国关系国计民生的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提供了一定的保护空间。
  
新加入成员待遇方面,中方要求对新成员的特殊情况给予特别关注,这一主张得到认可并正式写入《部长宣言》。中方还充分利用作为正式成员所拥有的权力参与制定规则,有助于为今后的谈判争取较大的回旋余地和主动权。
  
中国农业发展仍将面临三大挑战
  
杜青林同时分析说,从目前达成一致的条款看,对中国农业发展可能形成的挑战至少包括三个方面:
  
——由于我国农产品关税结构简单,约束与实施关税相同,绝大多数产品关税的实质性削减,必将使国内市场对外开放度进一步扩大。
  
——蓝箱、绿箱等国内支持政策使用纪律加严,使政策选择受到很多规则的约束。
  
——其他成员降低关税、减少国内支持和取消出口补贴,在技术和动植物卫生检验检疫等方面非关税壁垒将会变本加厉,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对我国产品质量和卫生标准等要求将会更高。
  
对此,杜青林认为,要根据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方针政策,围绕“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农产品国际贸易新规则制定的需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加强重大课题研究,重点突出研究三大课题:新成员具体的特殊待遇的实现途径及谈判策略;扩大农产品出口的战略措施及布局;新规则下保护支持“三农”的重大措施。
  
按照入世承诺,我国一些过渡性措施将逐步取消。杜青林就此提出,要在充分利用多边贸易体制规则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同时,尽快建立起农产品贸易预警机制和产业损害调查程序,防止其他国家对我国进行农产品倾销,维护成员应有的权利,并建立起产业损害转移支付机制。
  
(信息来源:<?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20051219 新华网)<?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农业部部长赴兰考调研农业产业扶贫工作

农业部部长赴兰考调研农业产业扶贫工作   韩长赋实地调研了兰考县坝头乡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工作,并与张庄村村民深入交谈,了解当前农业生产情况,走访慰问困难群众。韩长赋表示,农业部将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兰考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两会记者会回应热点话题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两会记者会回应热点话题

  3月7日上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就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热点话题作了全面回应和介绍。

  改善粮食供求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全局性、方向性的问题。韩长赋说,粮食“十二连增”后,我国农业总量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比如,一般农产品不缺、优质绿色农产品不足,品种总体上供大于求、但有的品种供给不足等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

  “为此,我国将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着力巩固当前农业的好形势。”韩长赋说,“过去调整农业结构,是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进行的,主要通过行政推动;这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用市场的手段和改革的办法、通过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来实现”。

  去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十二年来的首次减产,减少104亿斤。对此,韩长赋表示:“减的主要是玉米,也是我们主动调整结构的结果。粮食产量根据当期供求适当增减是正常的,将会成为一种常态。”

  盘活土地资源

  “土地问题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根本问题,推进农村改革,仍然是以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主线。”韩长赋说,让土地作为生产性要素流动起来,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方向。

  目前,我国土地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35%左右。韩长赋说,土地流转过程中尤其要保护好农民利益。为此,我国去年实行了“三权分置”,确实权、颁铁证,使集体、承包农户和流入土地者的权益都得到保护、能够平衡。

此外,我国在土地使用权方面也进行了多种探索。比如,当下正在进行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流转土地后,使用权可以抵押,但使用权的实现不能侵害承包权和所有权。如何保证?韩长赋说:“要靠合同约定,承包农户和流入方有合同,这个合同要在农业部门进行鉴证,双方权益都要得到保障。一方面,引导合理的土地流转费,保障农户权益;另一方面,也要保障流入方的权益,使土地流转健康发展。”
?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人民日报撰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人民日报撰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资料图

习近平同志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推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实现了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收入持续提高、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业农村形势好,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了基础支撑。

同时要清醒看到,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村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城乡差距依然较大。要采取超常规振兴措施,在城乡统筹、融合发展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创新上想办法、求突破。

习近平同志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是一个重大战略思想,是党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导向和农业农村短腿短板问题导向作出的战略安排,表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要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真正摆在优先位置。

贯彻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指导思想,要进一步调整理顺工农城乡关系,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源条件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短板,显著缩小城乡差距。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兴旺,就是要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引导和推动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旺盛活力。

生态宜居,就是要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大力改善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建设,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乡风文明,就是要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推动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治理有效,就是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弘扬社会正气、惩治违法行为,使农村更加和谐安定有序。生活富裕,就是要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宽裕,生活便利,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在实践中,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必须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现农业农村优先原则;必须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保留乡村特色风貌。

不断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乡村振兴,根本要靠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文件,作出了长远性、战略性制度安排,农村改革“四梁八柱”基本建立起来了,今后关键是抓落实、抓深化。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习近平同志指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这一重大决策意味着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从第一轮承包开始保持稳定长达75年,彰显了中央坚定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决心。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时间节点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相契合,既可以稳定农民预期,又为届时进一步完善政策留下空间。

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大创新,实现了土地承包“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回应了社会关切,满足了土地流转需要。要按时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三权分置”多种实现形式,真正让农户的承包权稳下去、经营权活起来。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是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后农村改革的又一项大事,目的是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抓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把集体家底摸清摸准;稳步扩大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范围,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提高农村各类资源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多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总的方向是适应市场化、国际化形势,以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为核心。主要是改革完善财政补贴政策,优化存量、扩大增量,更加注重支持结构调整、资源环境保护和科技研发等,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利益补偿机制。以市场化为方向,深化粮食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减少对市场的直接干预,保护生产者合理收益。完善农村金融保险政策和农产品贸易调控政策,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习近平同志强调,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现代农业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当前,农业现代化仍是“四化同步”的短腿。

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确保到2020年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迈入世界农业现代化强国行列。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解决好十几亿人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是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要巩固和提升粮食产能,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保护耕地,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保护提升耕地质量,提高农业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水平。

加快划定和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

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是现代农业的“三大支柱”。

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农业服务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服务农业,用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提升农业科技和装备应用水平,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机械化和信息化,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调整优化农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促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销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强化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程化监管,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放在突出位置,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当前要以玉米为重点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以生猪和草食畜牧业为重点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以保护资源和减量增收为重点推进渔业结构调整,以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双创”为重点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

同时,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农业节水行动,强化湿地保护和修复,推进轮作休耕、草原生态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加快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

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新型经营主体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转方式、调结构、走向现代化的引领力量。要积极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主体,推行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联耕联种等多种经营方式,提高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

我国国情决定了在相当长一个时期普通农户仍是农业生产的基本面,要保护好小农户利益,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让小农户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进入规模经营、现代生产,分享农业现代化成果。

要大力发展多元化的农业生产性服务,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探索建立公益性农技推广与经营性技术服务共同发展新机制。

加强农业农村基础工作

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以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根本目标,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实现农村长治久安。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三治结合”是加强乡村治理的思路创新。

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推进村务公开,发挥社会各类人才、新乡贤等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推进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建设,开展突出治安问题专项整治,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守法用法,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风尚,依托村规民约、教育惩戒等褒扬善行义举、贬斥失德失范,唱响主旋律,育成新风尚。

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干部的培养、配备、使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强化党的“三农”政策宣传和专业知识等培训,提升指导服务“三农”的本领。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县乡党委、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

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村官工作,抓好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的力度。“三农”工作队伍要对农业农村农民有深厚感情,传承“三农”工作的价值理念和优良传统。

标签:农业   农村   发展   农民   土地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5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