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膜回收,全程机械化中不容忽视的环节(段树峰:探索新型合作社发展之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残膜回收,全程机械化中不容忽视的环节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段树峰:探索新型合作社发展之路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残膜回收,全程机械化中不容忽视的环节 ♂
残膜回收,全程机械化中不容忽视的环节残膜治理问题由来已久,如何解决这白色污染,时至今日仍旧困扰着很多农业工作者。
如今,主要农作物的全程机械化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而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等西部地区,要想作物生长的好,保水保墒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地膜覆盖就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但难题又来了,大面积覆盖后的地膜如何处理面临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是农户购买残膜回收机投资大且回收难,另一方面是残膜加工企业不能长期得到残膜原料,无米下锅的情况屡见不鲜。二者信息不对等,且缺乏中间环节等问题拦住了残膜回收的推进。
针对这一问题,记者早在2014年10月走访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了解残膜机械化回收情况,时间过去两年多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残膜回收事业”发展如何?本报记者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机化技术推广站副站长万平了解到了一些情况。
现状:大力推进机械化残膜回收
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主导产业,玉米、马铃薯、瓜菜等作物的全程机械化水平与全国其他地区实现了同步提升,但由于自然条件的特殊性,地膜覆盖种植技术早已在这里生根发芽。
据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膜覆盖种植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覆膜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推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的农民脱贫、保障全区粮食安全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推广站副站长万平介绍,宁夏回族自治区有近300万亩地实现了地膜覆盖,占农作物面积的20%以上。其中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覆膜玉米、马铃薯种植约150万亩,中部干旱带硒砂瓜约50万亩,全区覆膜蔬菜种植面积约100万亩。
“据测算,通过广泛使用地膜,农作物普遍增产30%—40%。但由于很多地区使用的地膜较薄,加之如此庞大的覆膜面积,经过数月的风化,残膜回收难度可想而知。”说起残膜回收,多年从事农机事业的万平显得心事重重,“要想实现残膜的回收只能借助机械的力量。”他告诉记者,人工捡拾残膜效率低,每人每天只能捡拾1—2亩,劳动强度大、环境差,同时只能捡拾地表残膜、耕层残膜存留多,拾净率低。
相比人工捡拾,机械化回收残膜的优势更为突出,单机每天可作业30—50亩,选择适宜机型,可同时完成地表和耕层内残膜,拾净率高。
为了让农户用上更为放心的产品,2012年—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先后下达项目资金497万元,引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山东、河北及宁夏回族自治区本区9家制造企业的10种型号的残膜回收机114台开展多点试验示范,综合考量性价比、作业效率、拾净率、作业成本等因素,确定弹齿式和滚筒式(铲运分离式)两种机型较为适用,适于推广应用。
“为了提高残膜回收机残膜回收率和残膜杂物分离效果,2014年以来,依托自治区农牧厅、财政厅、科技厅项目支持,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联合区内3家农机制造企业、2个基层推广机构合力研发了3种新型残膜回收机械,其中研制的2种残膜回收机既能有效捡拾地表的残膜,又能捡拾被压埋在土壤耕层内积攒的残膜,且残膜杂物分离效果好。”万平说。
关键:回收网点与加工企业形成合力
要想实现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要有质量过硬的农机与之配套研发生产。万平认为,要想持续发展机械化残膜回收,除了选定适合的残膜回收机械外,还需要各个环节通力合作。
据了解,目前,宁夏回族自治区已总结推出“补贴残膜回收机具+鼓励农机作业公司回收和分拣作业+扶持残膜企业造粒利用”的运行模式。
记者还记得在2014年参观宁夏回族自治区鑫泰残膜加工厂时,只见一座座小山似的农用残膜堆放在厂房外,旁边的简易棚中有六七位中年妇女正忙着挑拣手中的残膜的情景。
当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最大的难处在于原料无法保持长期供应,主要是苦于无人回收。据了解,截至2016年底,固原市彭阳县推动建立起了覆盖全县12个乡镇的“企业牵头、网点回收、农户参与、政府监督、市场运作”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并在覆膜面积较大的村扶持建立“三统一”(统一标识、统一价格、统一管理)残膜回收网点30个;支持县内7家残膜回收加工企业引进新设备、新技术和新工艺,改造升级作业线,企业产能达到6000吨/年以上。
据统计,彭阳县共投入残膜回收机具520台,12个农机服务组织、82个农机大户、96个经纪人参与农用残膜回收与利用,形成了覆盖乡村的残膜回收网。
从这些数据上来看,彭阳县残膜回收的试点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是值得高兴的。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只是数个残膜回收示范县的其中一个。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了推动残膜回收的发展进程,宁夏回族自治区各地还将覆膜保墒与残膜回收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围绕“源头控制、残膜回收、残膜交售、残膜加工利用和残膜无害化处理”5个关键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以旧换新”工作力度,切实做到应收尽收,确保了2016年农用残膜回收利用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彭阳县、同心县2公斤旧膜换1公斤新膜。其他县(市、区)按照每公斤残膜0.8—1元的价格进行回收,给予各回收网点每吨600元的运输补助,加工企业建厂给予10—15万元的补贴,造粒1吨给予800—2000元的补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残膜回收网点及残膜加工企业的积极性。
“总的来说,这些年残膜回收成效显著。”万平满心欢喜地说,“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共有残膜回收网点217个,残膜造粒加工企业29个,残膜回收机械保有量1260台,回收残膜15112吨,加工造粒3022.2吨,残膜回收率达到90%,基本实现了每个县(区)有回收网点,有加工企业,有回收作业公司或合作组织。”
突破:要让企业、农户都赚钱
残膜回收整个循环圈要想实现良性发展,必须要达到农户有钱拿,企业有利图的平衡。目前,宁夏回族自治区按照“覆膜与回收挂钩、回收与利用兼顾”的原则,以“机械化覆膜面积与用膜量、机械化回收残膜面积与残膜收集量、残膜交售量与加工量”三个双约束作为检查验收标准,实行属地化管理的方式,严格验收考核,落实奖励措施,农田残膜污染治理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据了解,目前宁夏回族自治区现有的残膜加工企业大部分设备简陋、工艺落后、生产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全区残膜生产的现实需求。同时,残膜收购网点少,且大多距村庄地头相对较远,给农民交售带来了诸多不便,影响了农民交售的积极性。
据相关加工企业反映,残膜回收网点没有足够的收储场地,由于水电费用支出大,加工一吨颗粒成本在4500元左右,而市场售价在4200—4300元,严重影响了残膜加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因此,要想实现残膜回收利用形成系统化、规模化,两条关键路径要并举。一条是农用残膜的再利用,回收是前提和关键。
目前,残膜污染严重也正是基于残膜回收网点不健全,加工转化跟不上导致。
为此,万平认为,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结合新农村建设试点和农村清洁工程项目建设,抓好农用残膜收购网点合理布局建设。同时,要坚持市场化运作,鼓励扶持加工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和能人大户在农村开展残膜收购。
另外,要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结合地膜补贴开展“交旧领新”或“以旧换新”工作,引导和动员农民清理残膜,积极交售残膜。
另一条路是再生资源利用,关键要建设回收加工企业,以回收加工企业带动农用残膜回收利用。“采取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相结合的办法,对一些加工量大、产品前景好、带动农户多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真正把我区农用残膜加工企业发展好。”万平解释到,要及时制定信贷支持、土地利用、税收优惠等政策,加大对新建企业的支持力度,扩大生产规模。
同时,要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和引进推广利用废旧农膜再生加工技术,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产品附加值。“只有让企业和农户都实现盈利,机械化残膜回收事业才能发展。”万平说。
段树峰:探索新型合作社发展之路 ♂
段树峰:探索新型合作社发展之路“我们都信任他,因为他这个人实诚,是个干实事的人。”提到段树峰的名字,吉林省公主岭市双城堡镇黄花村的村民反映到,“将土地流转给段树峰,我们不用操心也不用下地干活就能拿收成,而且他给的价格比市场价还高。”这就是村民眼中的段树峰——吉林省公主岭市双城堡镇瑞宏种植专业合作社(瑞宏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从不被认可到全省领军
村民口中实诚、能干的段树峰于2013年成立了瑞宏种植专业合作社,不仅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和信任,还与中国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走出了一条农业合作社的新型发展之路。目前他的合作社流转土地规模达到1000多公顷。
“遇到很多复杂的问题,没想像中那么顺利,只谈下了35公顷。”回忆起合作社成立的头一年,段树峰表示,拿到土地经营权是最大的难题,“村民没接触过合作社这种新形式,也不了解它的优势和好处,所以就不愿意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
农民合作社是规模化生产的必经之路,但是许多农民并没意识到这一点,不知道集成农业和规模化生产的好处,段树峰只好挨家挨户进行走访,将合作社的优势向村民仔细耐心地讲解。一部分村民们在充分了解合作社的好处后,终于同意将手中的土地经营权交给段树峰的合作社。这来之不易的35公顷土地掀起了段树峰农业生涯的开端。
相较于流转土地遇到的困境,农机的选择上简单了许多。教师出身的段树峰十分重视科学种地,深知农业机械化,尤其是高端农机的重要性,经过对周围农户详尽的询问、比较后,最终在众多农机品牌中选择了约翰迪尔。合作社成立当年购入的2台320拖拉机和1台Y210玉米收割机,让段树峰感受到了约翰迪尔的魅力:做工精良、品质优异、性能强劲、故障率低。正是凭借着约翰迪尔设备优越的作业效果,让先前持怀疑态度的村民也逐渐接受、认可了段树峰和他的合作社。第二年,合作社流转的土地规模增加到130多公顷。
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加,农机设备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大。“约翰迪尔设备技术先进,皮实耐用,省心省油,不光是质量出色,故障率低,关键是操作性能好,作业效率高,买迪尔农机肯定能赚钱!”尝到甜头的段树峰,2014年毫不犹豫继续选择约翰迪尔的设备,加购了3台320拖拉机、1台1354拖拉机、1台Y210玉米收割机和1台C100玉米籽粒收割机。
其中C100玉米籽粒收割机不仅给段树峰和他的合作社带来显著的收益,更是当时吉林省的第一台玉米籽粒收割机,对吉林省玉米籽粒收获起到了引领作用。
为未来发展做足准备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户认可、信任段树峰和他的瑞宏种植专业合作社,也更是清楚地看到规模化种植带来的好处,合作社从农户手中流转的土地面积逐年增加,规模也越做越大。就在2017年,合作社拥有的流转土地面积达到370多公顷,相较合作社成立之初的35公顷,仅用4年光景便实现了10倍以上的高速增长。对于段树峰和他的合作社来说,2017年不仅是种植面积有了大幅提高,就连农作物的产量也有所提高,并且农作物价格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小幅提高。收益颇丰的段树峰趁热打铁,又购入了一台迪尔1404拖拉机,为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做足了准备。
这台新购入的6B1404可选配暖风系统,改善寒冷天气驾驶环境,对于段树峰这样的东北寒冷地区用户来说犹如雪中送炭。“总的来说就是动力强效率高品质好,感觉物有所值,而且长时间驾驶也不觉得累。”
让段树峰感觉即使长时间驾驶也不劳累的原因,除了舒适的驾驶环境,还与1404拖拉机配备的约翰迪尔AutoTrac自动导航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前用别的导航,出农场基站50里地就不行了,迪尔这个导航好使,走遍全国都能用!” 段树峰如是说,“功能还齐全,不光AB线走的直,一趟下来就连作业面积、时间、油耗也都一清二楚”。”
权威机构 企业背书
探索新型农业合作社发展之路
认可段树峰和他的瑞宏种植专业合作社不止是流转土地给他的村民,更有中国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和中粮信托等知名大型企业。他们之间的合作,更像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为粮食生产增加了科技含量,同时也为粮食产品销售拓宽了出路,探索出了农业合作社新型发展之路。
有了这些权威机构、企业的背书,更多村民选择将自己手中的耕地交给段树峰和他的瑞宏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经营。目前合作社拥有流转土地面积达到1000多公顷,农机设备也随之进行提升。
2018年上半年,段树峰购入3台迪尔554拖拉机和1台1404型拖拉机,并且计划下半年加购10台554拖拉机用于中耕、打药和播种机动力牵引,以及1台大功率7M2204型拖拉机。
采用国三标准发动机的迪尔7M2204机型采用全新电子泵技术,动力性能强劲。“这款机器特别实用,全功能一机多用适用性非常广,播种、深松、耙地、耥地及植保都能干,满足了我全部的需求,等到货了可得让它大显身手,将来就指着它赚大钱了。” 段树峰对这台“全能手”的作业和收益能力满怀信心。
当问起为何对约翰迪尔设备如此钟情时,段树峰答道:“从事农业生产5年来,一直用的都是迪尔,都用出感情了!” 他告诉记者,买农机千万不能将就,一分价钱一分货。约翰迪尔的机器不仅整车质量好,故障率低,皮实耐用,耗油率低,关键是作业效率还特别高。
谈到合作社今后的发展,段树峰表示,目前需要把团队建设作为首要任务。他说:“我觉得目前最需要的还是自身的提升。提高生产能力,将科学技术进一步与农业相结合,按照规划稳步前进。”
“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来了,确实不容易。”说这话的时候,段树峰谦逊地笑了,但他的眼神很坚定——他不后悔。既然选择了创办合作社这条路,无论前方是荆棘还是玫瑰,段树峰都将带着对土地的热爱、对农机事业的执着坚持走下去。
段贤稳:舒城县新型职业农民的典范 ♂
段贤稳:舒城县新型职业农民的典范从农业机械化的“门外汉”,到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从服务农业到经营农业,从普通农民到新型职业农民,凭着勤劳、朴实、好学和敢于拼搏的精神,他走出一条农业机械化全程服务经营的成功之路。
他就是省级示范农机专业合作社、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舒城县童畈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董事长段贤稳。
段贤稳1973年出生于舒城县千人桥镇童畈村,中学毕业后,随着20世纪90年代经商热潮,与同乡一道奔赴上海从事水产批发业务。经过几年的打拼,事业上有所成就,对经营管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段贤稳回到家乡面对一望无垠的田野,面对农村日益减少的劳动力,面对庄稼“靠天收”的现状,他时常想到要是能成为一名新型农民,一名农村实用人才,掌握科学机械化种田技术,倒也是一条不错的发展之路!
2010年9月,段贤稳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上海的事业,满怀建设家乡、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美好愿景,创办成立了舒城县千人桥镇童畈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并出任理事长兼法人代表。
一、潜心学习,练就过硬技术
合作社成立之初,面临资金紧缺、生产技术缺乏的问题,段贤稳考虑,要想发展壮大,必须练就过硬技术。他从自身做起,积极组织并带动社员参加省、市、县的业务培训和学习,社员们都获得了“新型职业农民证书”。
结合农事农时,他聘请各级农机农艺专家到合作社授课;为一台新机械购置,他不惜远赴生产企业,潜心学习机械性能、操作规程及维修保养知识。
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训,他很快掌握了适宜本地的工厂化育秧、机耕、机整、机插、机收等一整套机械化操作技术和流程,探索出育种、壮秧、分蘖、除草、防虫等各环节技能,专业技术、业务技能以及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段贤稳十分关注国家的惠农政策及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合作社于2015年成立党支部, 段贤稳积极要求进步,2018年成为共产党党员。
二、抢抓机遇,提升服务能力
在全面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合作社在段贤稳的带领下,抢抓机遇,不断谋划,多方争取各级政府、农业农机部门的扶持,积极开展实施工厂化育秧、部级水稻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项目、省级优质水稻种子栽培、不同栽植密度对比、机插秧与机直播对比等多项试验。
2017年,依托合作社成立了舒城县童畈综合性全程农事服务中心,整合优化服务资源,加强社会化服务能力,完善全程农事服务中心各项功能和运行机制。农事服务中心占地1.2万m2,办公设施设备进一步充实和改善,农业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大提升。
为发挥农事服务中心场所、机械设备等优势功能,合作社主动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提供学员实训场所设备,协办承办各类新技术、新机具现场会。2018年共举办培训会议3场,培训农民220人,发放材料300余份,其中培训贫困户30户。
邀请县农机主管部门从购机补贴政策宣传、农机安全生产、农机操作技能、农机维修等多方面进行授课,耐心回答农户提出的问题,并利用适用新机具现场进行教学,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三、扶贫攻坚,勇担社会责任
经过几年滚动投入、稳步发展,合作社逐步壮大,目前有入社成员112人,核心成员46人,拥有植保设备12台(套),育秧、插秧机、联合收割机、大中型拖拉机65台(套),谷物烘干、精加工设备等12台(套),总资产近900万元,年作业服务面积1333.3hm2(2万亩),全程机械化服务面积466.7hm2(7000亩)。
“一花独开不是春,万花齐放春满园”,合作社发展的同时,为了让贫困户在产业链中实现脱贫致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长期雇用贫困户,与企业和农户签订订单,无偿或减免费用为贫困户开展农机作业服务。
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代耕代种、土地入股等形式,不断扩大经营范围和生产模式,不仅推动了本地区和周边农户农机作业水平的提升,同时也带动了全程机械化的发展。
未来,段贤稳信心满怀,将带领合作社成员继续前行,以生产健康、安全、绿色农产品为己任,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扶贫济困、共同富裕做贡献。
每亩30元,每年挣10万,农机手王志强的跨区生意这样做 ♂
每亩30元,每年挣10万,农机手王志强的跨区生意这样做2019年3月,来自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白塔埠镇的王志强来中国一拖参加工厂体验活动,作为一位有着深深东方红情结的农机手,王志强最早听说东方红是因为听《东方红》这首歌,长大后下地干活知道有一款国产拖拉机品牌也叫东方红,那一刻,民族自豪感像潮水一样在他年轻的心中澎湃。
自己虽然开过市面上大部分品牌的拖拉机,却唯独对东方红这一品牌情有独钟,自己买的几台拖拉机全是东方红,村里东方红拖拉机有15台左右,都是超过150马力的拖拉机,足足占了全村的半壁江山。
此次来中国一拖参加工厂体验活动,亲眼见到中国一拖繁忙的生产线,目睹了中国一拖强大的实力,受到中国一拖工作人员热情的招待,使他对东方红这一品牌又多了几分信赖。
王志强今年三十多岁,是一名跨区作业农机手,自从2003年以来,王志强每年有三四个月的时间都要在山东、安徽、江苏、河南等省份驾驶拖拉机长途跨区作业,作业内容主要包括旋耕、播种等,每亩作业的成本大约在15元左右,每亩利润大概有30元,干活起早贪黑一年能赚10万元左右。
他自豪地说,自己的跨区作业范围差不多有500公里,这些年可是去了不少地方嘞。每年农忙时节,自己就和妻子一起坐上东方红拖拉机跨区作业,自己负责驾驶拖拉机进行旋耕、播种等大活,妻子则是帮忙擦洗保养拖拉机,量土地、算工钱。
虽然有时候一天要连续作业超过十个小时,从日出到日落几乎没什么时间休息,晚上睡觉有时也只能在拖拉机边上支个帐篷,但是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也是很高兴的。
王志强说,因为跨区作业路程远,工作量又特别大,所以对拖拉机的要求相对更高些。跨区农机手在外作业,不怕苦不怕累,就怕拖拉机出故障。一旦拖拉机坏了,不仅自己急,农户也急,农忙时节就那么一阵子,弄不好生意可能就没了。
他从2003年开始,一共买过4台拖拉机,分别是ME504、LY1004、LX1204、LX1804,这些车虽然型号各不相同,但王志强的总体感受是扎实耐用,可靠性强,简直是为跨区农机手量身定做的。
作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农机手,王志强说东方红拖拉机还有个特点是保值率很高,花十多万买一台东方红拖拉机,用个大概两年左右,如果想卖掉的话,折价三万就能出手,在他们这边,别的拖拉机还都享受不到这种“待遇”。
他还坦言,如果把驾驶室做的再大一点,最好再装个躺椅、设计个卧铺之类的,能让跨区机手躺在驾驶室里休息,那就更完美了。
在会议室听完中国一拖工作人员介绍拖拉机后,王志强和其他农机手一起乘坐大巴车来到中国一拖厂区内的一片空地,旁边依次停着大中小不同型号的拖拉机和一台收获机。
农机手看着一台台崭新的拖拉机,纷纷走上前去和一旁的中国一拖技术人员咨询有关情况,王志强试开了大中小多个型号的拖拉机,还和一起来的伙伴坐在驾驶室里飙车,他们驾驶一台LF2204动力换挡拖拉机,开足马力在场地内连跑了十来圈才停下来。
和同伴走出驾驶室后,王志强一脸兴奋地说:“这台拖拉机坐着舒服,提速快,性能屈指可数。美中不足的就是高科技有点驾驭不了,不需要手动挂挡,全程电控,开起来没有直杆式那么直接,缺少了开车的体验。就像开轿车一样,新手一般都选自动挡,老司机却喜欢手动挡,你懂我的意思吧。”有的农机手则表示自己喜欢电控的,省事就好。
被问到有没有心仪的机型时,王志强想了想说:“我们跨区作业对拖拉机除了质量方面要求比较高,也对拖拉机油箱的大小比较重视,有的拖拉机油箱太小特别耽误事,远距离跨区作业拖拉机最好有300升以上的油箱。2004E有310升的油箱,我打算这两天重点了解一下,为今年的跨区作业做好准备。”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5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