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互联网+农机工业之路有多远(砥砺十载,顺邦农机十周年庆典活动启示)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砥砺前行,互联网+农机工业之路有多远(砥砺十载,顺邦农机十周年庆典活动启示),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砥砺前行,互联网+农机工业之路有多远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砥砺十载,顺邦农机十周年庆典活动启示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砥砺前行,互联网+农机工业之路有多远

2、砥砺十载,顺邦农机十周年庆典活动启示

3、砥砺奋进 谱写为农服务新篇章

砥砺前行,互联网+农机工业之路有多远

砥砺前行,互联网+农机工业之路有多远

近期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东方红-LW4004重型拖拉机作为唯一的农机装备代表,与“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模型、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模型等众多高科技成果同台展出,在农机行业传为佳话,成为无数农机人的骄傲,也极大地激发了农机人的自信心与使命感。

笔者怀着敬畏之情参观了整个展览,感受最深的是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个行业,尤其在装备制造业领域更为明显。

农业机械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装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更需要借助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来提档升级,补齐短板,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

中国一拖集团率先在国内建设了首个新型轮式拖拉机智能制造工厂,形成年产4.5万台的生产能力,实现7大系列、800多种机型轮式拖拉机的定制化混流生产,满足产品设计、工艺研发、制造、检测、物流以及智能服务等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智能化要求。

以中国一拖为代表的极少数企业通过提升设计智能化、制造智能化、产品智能化和服务智能化等智能化水平,如通过实现产品设计数字化、制造过程数控化,大幅降低了产品研制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等,在个别方面已跻身世界先进水平行列。

但不可否认,我国农机工业与世界先进农机工业相比,整体处于跟跑阶段,在产业组织、制造水平、技术水平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在产业组织方面,国外已是集团化运作,从数字化设计到高端制造,形成专业化分工配套协作的全产业链;我国的农机工业共性技术缺失,创新投入严重不足,产业化组织程度低。在制造水平方面,国外是数字化设计,柔性制造,开发周期短,可靠性高;我国农机企业大部分还是沿袭传统的设计制造方法,产品开发周期是国外的1~2倍,而可靠性水平仅是国外的1/3左右。在技术水平方面,国外农机产品是智能化技术引领,复式联合精准作业,节能减排;我国农机产品是单一作业环节为主,半机械化为主导,能源资源消耗大。

全球农机工业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渗透到农机工业从研发、生产、销售直到服务的每个环节。我国农机工业才刚刚步入这一场变革之中,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随着《中国制造2015》战略的实施,农机装备制造业将向数字化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将为农机装备制造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业内专家表示,互联网+农机工业将推动农机生产制造模式的变革,推动农机工业组织形式的创新,推动农机工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推动农机工业创新方式的变革。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可以提高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效率,提高生产制造信息化水平,通过搭建农机智能化生态圈,实现互联网思维下的全面质量管理。

但目前在农机行业内,对于智能制造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如智能制造应代表无人化;只要实施了各个软件系统,实现底层全自动化就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可以解决所有的质量问题。

对此,业内专家解释,智能制造在于人机协同,无人化不是目的;智能制造是硬件系统、各软件系统的集成与协同,并体现先进工艺技术、先进管理理念,对生产过程实施真正有效、快速的运行管理;没有智能制造也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但智能制造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产品质量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全面实现智能制造需要对传统的制造模式进行变革,不仅需要引入智能装备、嵌入式智能、预测性分析、云计算技术,更需要的是互联网思维,新的生产模式将把智能制造生态系统转变为全互联和全集成的系统。

智能农机制造,将是机械化、自动化到数字化、网络化,再到智能化、知识化、服务化的变革,技术实现方式是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这是新标准+新模式+新业态的创新。

要想满足用户的需求,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我国农机工业只有依靠创新。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便捷的工具,改善业务模式,促进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学习互联网的思维,学习互联网创新、开发等一系列成功的经验,使农机工业与互联网真正结合起来,推动农机工业的转型升级。

我国农机工业目前正在经历着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阵痛,但是,依然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唯有变革,唯有创新,砥砺前行,才能实现从农机制造大国向农机制造强国的蜕变!

砥砺十载,顺邦农机十周年庆典活动启示

砥砺十载,顺邦农机十周年庆典活动启示

2020年6月25日,四平市顺邦农机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邦农机)成功举办了庆祝顺邦农机成立10周年庆典,活动主题为“顺邦十年,感恩有你”,全场共500余人欢聚一堂,共同见证这特殊的时刻。

参加活动的有顺邦农机全体员工,部分供应商、经销商、用户和媒体代表,都是顺邦农机的“家人”。庆典活动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通过四平市电视台、农机TV、顺邦农机抖音和快手直播,让更多的合作伙伴通过直播在线观看,与大家相聚在云端。

十周年庆典活动主要分为“顺邦从这里走来”“我在顺邦的日子”和“放飞梦想”三部分,展现了顺邦人的多才多艺。活动还对与顺邦一路同行,见证顺邦十年发展的优秀经销商、售后服务之星、资深用户和荣誉员工进行了表彰。

顺邦农机创始人魏德胜回顾了发展的十年。回眸往昔,十年创业的心酸和眼泪,成功与快乐,让这位堂堂七寸男儿流泪,了解他的人都深知取得今天成绩实属不易。

“创业之初,步履维艰。回想2011年顺邦农机成立到2016年,前三年因为车间小根本就没有办公室,后三年因为办公室太狭窄没有放办公桌的地方。六年时间我都坐在沙发上办公,工作累了就在沙发上和衣而卧。尽管前路漫漫,考验重重,但我们心中只有梦想的蓝图,夜以继日,迎难而上,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弥坚,奋斗的收获也让人倍感欣慰。”魏德胜如是说到。

十年来顺邦农机深耕探索,不畏艰辛,从最初的几个人到现在400余名员工;从最开始一台简单的电焊机,到现在的数台自动化工具及高端检测设备;从最初30平方米的狭小车间,逐步发展到现在数万平方米的车间流水线;从2013年的两位用户,到现在数以万计的用户朋友;从星星之火的东北平原市场,到远销全国各地;从单一产品到打造一条秸秆高效、绿色、生态循环利用完整的产业链模式。

魏德胜从一名木匠华丽转身到农机事业,带着他的工匠精神,砥砺十载,打造了一支拥有400余人的团队,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4亿元,年产销秸秆打捆机5000台的成绩,在秸秆打捆机市场处于领军地位,成为一匹真正的黑马。

自2014年顺邦农机研发出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秸秆饲料打捆机,经过不断改进提升,已更新至第九代产品,一次次完成打捆机领域技术突破。目前,秸秆饲料打捆机分别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十四项实用新型专利,2020年秸秆饲料打捆机荣登央视《我爱发明》栏目,并实现连续三年销量排名第一。

砥砺奋进,不忘初心。顺邦产品不断创新,十年九代,引领行业潮流。从发明自动打包机,到改进除尘工艺;从升级打捆方式,到打包方式改进,无不体现着市场导向下的技术创新驱动。

不畏行业艰苦,不畏同行模仿,不畏事业艰辛,始终围着让秸秆有用、让用户致富,做成了行业标杆的目标。

在魏德胜看来,未来的中国本土化就是全球化,中国市场处于国际市场竞争格局之中。这是中国企业的机遇,也是顺邦农机的机遇。仅吉林省年产农作物秸秆4000多万吨,丰富资源让顺邦农机拥有了广阔的市场。大力实施乡村推兴,构建秸秆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解决秸秆焚烧环境污染,深入实施秸秆养殖变肉工程的战略部署,更是让顺邦农机找到了发展契机。

最后魏德胜表示 ,“一路走来,顺邦的今天凝聚了所有志同道合的顺邦人智慧与汗水,感恩大家的帮助和鼓励,更要感谢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与信赖。顺邦没有成功,顺邦只是在成长。明天,顺邦奋斗路上我们还要一路同行,坚定赋予秸秆更高价值的初心,为国产农机插上“智慧”翅膀的信念与使命,扛鼎担当,引领着饲料打捆机行业一个新的征程!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为合作伙伴共赢,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国家农业机械化贡献蓬勃力量。

砥砺奋进 谱写为农服务新篇章

砥砺奋进 谱写为农服务新篇章

?  党的十八大以来,吉林省供销合作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省“三农”工作大局,着力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着力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社有企业经营服务体系和联合社机关行业指导体系建设,在构建同农民利益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运作更有效的合作经营组织体系及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农服务的根基进一步夯实、为农服务的领域进一步拓展、为农服务的手段进一步丰富、为农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为农服务的实效进一步增强,全省供销合作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2013年至2017年,全省供销合作社销售总额、利润总额、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分别由236亿元、1.69亿元、95亿元、19.9亿元增加到499亿元、4.66亿元、120亿元、43.9亿元,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居全国前列,在全国供销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中的名次逐年提升。省供销合作社领导班子在省委组织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等次。

  这是吉林供销合作社发展的最好时期,综合改革赢得了党委、政府的肯定、农民的认可、社会的认同,经济发展速度之快,经济运行质量之好前所未有。累累硕果的背后,是吉林供销社人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的气魄担当,是吉林供销社人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拼搏奋斗,是吉林供销社人为农、务农、姓农的宗旨与初心……

  积跬步以致千里 从试点到推开

  ——全力打造为农服务生力军和综合平台,综合改革不断深入

  全力高位推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将其作为全省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纳入全省深化改革重点工作目标。省委、省政府相关领导多次做指示、提要求、听汇报、抓落实,为深化综合改革奠定了重要基础。各级党委、政府认真履行责任,将供销合作社的重点改革事项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畴,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改革方案,强化督促落实,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提供了坚强保障。

  强化顶层设计。2015年10月,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同年11月,省“两办”《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的实施方案》印发,吉林省成为全国第一批出台《实施意见》和《试点方案》的省份之一。为确保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的切实落地,省供销社连续制定了电子商务、社团组织、土地托管、市场建设、社有企业改革、基层社建设等事关综合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政策文件,出台了社有资产管理、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等系列制度性措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突出试点引领。2014年,省供销社确定了四平、榆树、蛟河作为先期试点单位。为探索更多切实可行的改革路径和实践经验,2015年,在省两办《试点方案》中,又确定2个市(州)、2个扩权强县和10个县(市、区)进行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试点面扩大到17个。3年多来,各试点单位不仅在开展土地规模经营、发展农村电商、市场体系建设、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社有企业改革、基层社建设等方面为全系统改革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也引领了系统经济发展,17个试点单位社有资产总额增加了9亿元,提升了系统发展水平。2018年上半年,销售总额152亿元,同比增长27%,完成全年的60%。

  加强统筹指导。省供销社切实履行职责,定期检查督导,先后在长春、吉林、四平、辽源、榆树、东丰、前郭召开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和基层组织建设、社有企业、土地托管、电商发展、市场建设等综合改革现场会,推动综合改革。实行领导分工包保制度,每年集中开展2次以上调研督导活动。2015年,省政府督查室对省委11号文件、“两办”42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开展了专项督查。建立综合改革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把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各项任务列为党组会、主任办公会重点内容,定期调度,督办落实。

  全面推开综合改革。2018年7月,全省全面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助力乡村振兴视频会议召开,标志着吉林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已经全面推开。

  辟源头以引活水 从创新到谋远

  ——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新兴业务不断发展壮大

  积极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大力开展以土地托管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全省供销社秉持“农民进城打工,供销社给农民打工”服务理念,以市、县供销合作社为主导,以系统生产、流通和加工型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专业合作社、基层供销合作社为服务载体,联合村两委,以土地流转、全托管、半托管、菜单式服务为主要形式,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提供全过程、专业化、系列化服务,多种形式开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目前,服务规模达到181万亩,全省39个市县供销社开展了土地规模经营服务。

  积极顺应“互联网”时代浪潮,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认真落实省委关于推进数字吉林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电商的部署,以服务农民生产生活为根本,以打造“网上供销社”为方向,以农产品电商为重点,着力打造供销合作社电商的核心品牌,加快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构建具有强大实力和网络优势的供销社电子商务经营服务体系。目前,建成专业电商企业33家,开展电商业务社有企业107家、农民专业社204家,物流企业30家,规模化电商市场园区13个,电商协会7家,省、县、乡一体化电商经营服务体系初步建成;探索形成了东丰县“双网双轨双融合”、集安市“公司+基地+农户+O2O社区店”、四平市“互联网+基地+配送中心+物流”等一批具有吉林供销特色的电商发展模式,培育出了“御品堂”“原生部落”等50多个具有吉林特色的电商品牌。从2015年的零起步,到2016年的近1亿元,再到2017年的13亿元,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电商销售额年年迈大步,供销合作社成了全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生力军。

  顺时势以固根本 从优势到强势

  ——着力巩固提升和做大做强,传统领域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加强新农村流通网络建设。采取典型引路、龙头带动、项目拉动、联合共建等有力措施,推进“新网工程”提质增效。“新网工程”网点发展到11682个,覆盖全省近80%的乡镇、50%的行政村,带动城乡劳动力就业10万余人。2018年上半年,全系统农业生产资料销售额、农产品收购额、日用消费品零售额、再生资源回收额分别增长19.1%、20.3%、34.1%、26.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3.1%、4.2%、20.1%、29.1%。

  全面改造提升基层社。多措并举恢复基层供销社经营服务功能,强化与农民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组织上、经济上、利益上的联结,积极探索基层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三位一体”运行模式,实现基层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融合发展。目前,全省基层社发展到616家,乡镇覆盖率达99.5%,高出全国4个百分点。永吉县北大湖供销合作社等13个基层社被评为全国基层社标杆社。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领办、创办、协办等多种形式,积极兴办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市县供销社主导,社有企业、基层社、行业协会等牵头成立专业型、产业型、区域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推动实现更高层次的联合合作。全省供销社领办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297个,入社社员14万人,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78个,辐射带动农户近12万户。东辽县顺禾乌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等6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国供销社系统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汪清县天桥岭新农黑木耳专业合作社等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加快建设农村综合服务社和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坚持经营性与公益性相结合的原则,采取与村委会共建、社会资金联建、职能部门合建以及筹措资金自建等方式,积极创办农村综合服务社(社区服务中心),广泛开展农技推广、农机维修、庄稼医院等农业生产服务和商品供应、休闲娱乐、婚丧嫁娶等社区生活服务,建成农村综合服务社(中心)5930个,覆盖全省64%的行政村,发挥了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的作用。

  深化社有企业改革。主动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聚焦提质增效转型,不断推进市场化经营机制和资产管理模式创新,拓展经营服务领域,创新经营业态,加快转型发展,社有企业经营规模、效益、实力显著提升。吉林省供销集团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开始运营。长春地利果品、吉林莲花日杂等一批具有一定辐射带动功能的社有骨干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全系统社有企业发展到377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47家,年经营额超5000万元以上的达110家。2017年,全系统社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4.84亿元,利润4.66亿元,社有资产总额119.97亿元,所有者权益43.9亿元,可比口径分别较2013年增长52.8%、118.7%、44.86%、143.21%,社有企业支撑系统经济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健机制以促发展 从助农到兴农

  ——聚力乡村振兴,多措并举助农增收

  扎实推进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强化规划导向和政策引领,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产业化模式,加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密切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全系统农产品生产、购销、加工、服务性企业和专业合作社1630家,农产品行业协会185家,农产品经纪人协会226个。全系统改造新建农村集贸市场3家,年交易额18亿元;改造新建农产品批发市场25个,年交易额达88亿元,为解决农民卖难卖贱难题、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作用。

  全面优化农资经营服务。深化“吉林供销农资联盟”合作,在永吉等7个县市开展农资物联网试点,积极创新农资供给服务。充分利用全系统19个农资储备库、68个配送中心以及遍布全省的4200多个直销网点抓好农资供应,平抑价格,稳定市场,保证农民优质低价用肥;充分发挥全系统433个庄稼医院的作用,搞好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综合服务。全系统年销售化肥360万标吨,占社会化肥销售总量的60%以上,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为吉林省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大力宣传推介“吉字号”农产品。组织系统农产品经营企业、专业合作社参加海南、上海、长春等地10余个国内大规模、高档次的农产品博览会,举办了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社产品展示交易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推介活动,助力“吉字号”农产品走向全国市场,在解决农产品卖难及助农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第17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上,省供销社举全系统之力,打造供销社主题馆,召开首届供销特色农产品展销会,大力开展供销社系统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和宣传推介活动,展示在助农增收、推动乡村振兴和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中的供销社力量。

  积极开展新型农民社员培训工作。以农民实际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供销合作社的教育培训资源,开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民技能培训,共培训新型农民社员近万人,培养了一批有闯劲、有知识、有诚信的农民致富领路人和新时代的新型农民。

  发挥多种优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责无旁贷的重大政治任务,发挥供销社独特优势,在贫困地区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421个,带动农户5万户,在贫困地区开展土地托管服务面积达4.87万亩,发展各类连锁经营网点1885个,农村综合服务社1245家,恢复重建基层社21家。全系统建设完成产业、教育、科技扶贫项目近20个,投入扶持资金2000多万元。已帮助2232户贫困家庭、4414名贫困村民实现脱贫,省社定点帮扶工作连续2年被省委组织部评为优秀等次。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新作为,全省供销人正以全新的姿态、创新的精神和昂扬的斗志,砥砺奋进在为农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标签:农机   合作社   农民   服务   制造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6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