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结合循环农业试点政策种养结合循环农业项目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种养结合循环农业试点政策种养结合循环农业项目,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种养结合循环农业试点政策种养结合循环农业项目

温馨提示:文章已超过117天没有更新,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摘要: 今天给各位分享种养结合循环农业试点政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种养结合循环农业项目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1、...

今天给各位分享种养结合循环农业试点政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种养结合循环农业项目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各部委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了哪些举措
  • 2、农业补贴政策
  • 3、什么是新农业创业项目
  • 4、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新模式,种养结合的关键是什么
  • 5、请高手详细解释一下“十四五规划”中“藏粮于外”的含义和规划策略?
  • 6、农业农村部对农村养殖有什么宽松的政策?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以下简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试点政策,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2、基本原则。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探索不同地区、不同产业融合模式。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强化利益联结,保障农民获得合理的产业链增值收益。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坚持改革创新,打破要素瓶颈制约和体制机制障碍,激发融合发展活力。坚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相衔接,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引导农村产业集聚发展。

3、主要目标。

到2020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更加协调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活力显著增强。

二、发展多类型农村产业融合方式:

1、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等集中。加强规划引导和市场开发,培育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专业特色小城镇。强化产业支撑,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稳定吸纳农业转移人口。

2、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以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加快发展绿色农业。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推广优质饲草料种植,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合理布局规模化养殖场。加强海洋牧场建设。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推进农林复合经营。推广适合精深加工、休闲采摘的作物新品种。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建设,严格生产全过程管理。

3、延伸农业产业链。

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开展代耕代种代收、大田托管、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市场化和专业化服务。完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扩大实施区域和品种范围,初加工用电享受农用电政策。加强政策引导,支持农产品深加工发展,促进其向优势产区和关键物流节点集中,加快消化粮棉油库存。支持农村特色加工业发展。

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支持优势产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推进市场流通体系与储运加工布局有机衔接。在各省(区、市)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产地批发市场等辅助设施建设。健全农产品产地营销体系,推广农超、农企等形式的产销对接,鼓励在城市社区设立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

4、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家乐,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旅游村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有序发展新型乡村旅游休闲产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智慧乡村游,提高在线营销能力。

加强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合理开发农业文化遗产,大力推进农耕文化教育进校园,统筹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农业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参与农业科普和农事体验。(农业部、旅游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文化部、民政部、林业局等负责)

5、大力发展农业新型业态。

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鼓励对大田种植、畜禽养殖、渔业生产等进行物联网改造。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改进监测统计、分析预警、信息发布等手段,健全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

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完善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发展农田艺术景观、阳台农艺等创意农业。鼓励在大城市郊区发展工厂化、立体化等高科技农业,提高本地鲜活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租赁业务,积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

6、引导产业集聚发展。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效衔接,完善县域产业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通过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土地整治等新增的耕地和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形成农产品集散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展销中心。

扶持发展一乡(县)一业、一村一品,加快培育乡村手工艺品和农村土特产品品牌,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院校和“星创天地”,培育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企业集群。

三、培育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1、强化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基础作用。

鼓励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拓展合作领域和服务内容。鼓励家庭农场开展农产品直销。引导大中专毕业生、新型职业农民、务工经商返乡人员领办农民合作社、兴办家庭农场、开展乡村旅游等经营活动。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优先承担政府涉农项目,落实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农民合作社、形成资产转交合作社成员持有和管护政策。开展农民合作社创新试点,引导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引导土地流向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2、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引导其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电子商务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并通过直接投资、参股经营、签订长期合同等方式,建设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带动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龙头企业要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加强产业链建设和供应链管理,提高产品附加值。

鼓励龙头企业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健全农产品营销网络。充分发挥农垦企业资金、技术、品牌和管理优势,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推进垦地合作共建,示范带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3、发挥供销合作社综合服务优势。

推动供销合作社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对接,培育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健全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支持流通方式和业态创新,搭建全国性和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拓展供销合作社经营领域,由主要从事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在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农村服务等重点领域和环节为农民提供便利实惠、安全优质的服务。

4、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教育培训和品牌营销作用,开展标准制订、商业模式推介等工作。在质量检测、信用评估等领域,将适合行业协会承担的职能移交行业协会。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涉农院校和科研院所成立产业联盟,支持联盟成员通过共同研发、科技成果产业化、融资拆借、共有品牌、统一营销等方式,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

5、鼓励社会资本投入。

优化农村市场环境,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利用农村“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滩)资源发展多种经营,开展农业环境治理、农田水利建设和生态修复。国家相关扶持政策对各类社会资本投资项目同等对待。

对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连片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高标准农田、生态公益林等,允许在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利用一定比例的土地开展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加工流通等经营活动。能够商业化运营的农村服务业,要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积极引导外商投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四、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

1、创新发展订单农业。

引导龙头企业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与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合理确定收购价格,形成稳定购销关系。支持龙头企业为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资助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鼓励农产品产销合作,建立技术开发、生产标准和质量追溯体系,设立共同营销基金,打造联合品牌,实现利益共享。

2、鼓励发展股份合作。

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到户、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户。地方人民政府可探索制订发布本行政区域内农用地基准地价,为农户土地入股或流转提供参考依据。

以土地、林地为基础的各种形式合作,凡是享受财政投入或政策支持的承包经营者均应成为股东方,并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形式,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探索形成以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的股份合作社、股份合作制企业利润分配机制,切实保障土地经营权入股部分的收益。

3、强化工商企业社会责任。

鼓励从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工商企业优先聘用流转出土地的农民,为其提供技能培训、就业岗位和社会保障。引导工商企业发挥自身优势,辐射带动农户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管理水平。完善龙头企业认定监测制度,实行动态管理,逐步建立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强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激励机制,国家相关扶持政策与利益联结机制相挂钩。

4、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稳定土地流转关系,推广实物计租货币结算、租金动态调整等计价方式。规范工商资本租赁农地行为,建立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分级备案制度。引导各地建立土地流转、订单农业等风险保障金制度,并探索与农业保险、担保相结合,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契约意识,鼓励制定适合农村特点的信用评级方法体系。制定和推行涉农合同示范文本,依法打击涉农合同欺诈违法行为。加强土地流转、订单等合同履约监督,建立健全纠纷调解仲裁体系,保护双方合法权益。

五、完善多渠道农村产业融合服务:

1、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以县(市、区)为基础,搭建农村综合性信息化服务平台,提供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农业物联网、价格信息、公共营销等服务。优化农村创业孵化平台,建立在线技术支持体系,提供设计、创意、技术、市场、融资等定制化解决方案及其种养结合循环农业试点政策他创业服务。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引导其健康发展。采取政府购买、资助、奖励等形式,引导科研机构、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提供公共服务。

2、创新农村金融服务。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优化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布局,推动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综合运用奖励、补助、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推广产业链金融模式,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信贷支持。推进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试点,稳妥有序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

坚持社员制、封闭性、民主管理原则,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鼓励发展政府支持的“三农”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服务。鼓励开展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融资租赁业务。积极推动涉农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融资。加强涉农信贷与保险合作,拓宽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范围。

3、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

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各类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到农村创业,实施鼓励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和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开展百万乡村旅游创客行动。

鼓励科研人员到农村合作社、农业企业任职兼职,完善知识产权入股、参与分红等激励机制。支持农业企业、科研机构等开展产业融合发展的科技创新,积极开发农产品加工贮藏、分级包装等新技术。

4、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统筹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继续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中低产田。加快完善农村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建设持续健康和环境友好的新农村。

统筹规划建设农村物流设施,逐步健全以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为支撑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完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道路、供电、供水、停车场、观景台、游客接待中心等配套设施。

5、支持贫困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支持贫困地区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农村服务业,实施符合当地条件、适应市场需求的农村产业融合项目,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关扶持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鼓励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合作,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资贫困地区农村产业融合项目。

六、健全农村产业融合推进机制:

1、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支持地方扩大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行业范围,完善农产品初加工所得税优惠目录。落实小微企业税收扶持政策,积极支持“互联网+现代农业”等新型业态和商业模式发展。

统筹安排财政涉农资金,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投入,中央财政在现有资金渠道内安排一部分资金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中央预算内投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倾斜。创新政府涉农资金使用和管理方式,研究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基金、贷款贴息等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向农村产业融合领域。

2、开展试点示范。

围绕产业融合模式、主体培育、政策创新和投融资机制,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积极探索和总结成功的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加快发展。

3、落实地方责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要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探索融合发展模式。县级人民政府要强化主体责任,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产业融合集聚。

4、强化部门协作。

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精神,抓紧制定和完善相关规划、政策措施,密切协作配合,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1、种养结合与轮作种养结合循环农业试点政策的农户为了保护土壤的肥力种养结合循环农业试点政策,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试点政策,国家提倡种养循环以及种植与农牧的结合,例如粮豆轮作的补贴面积为一千万亩。粮改饲试点已扩大到四百多个县。2、种植者目前的农业补贴包括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补以及农资综合补贴三项,这三项合并成了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其用意就是为了促进种养结合循环农业试点政策我国的耕地保持以及粮食产业的规模经营。以前都是补给土地拥有者,以后则会补给种植者,也就是说补给种地的人。包括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以及合作社等。3、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的经营者国家对京津冀和东北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补贴,补贴标准是每亩地25元。4、畜禽粪资源化利用经营者目前我国正在推动五十一个奶牛、肉牛、生猪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补贴整县试点。5、购置农机的经营者国家鼓励机械化生产,无论什么机械,只要有利于农业的规模化以及绿色化发展,国家都会支持,并且也给予补贴6、开展深松整地

的经营者目前这项补贴主要针对东北和华北地区,例如我国的甘肃,每亩地的补贴是40元。7、生态畜牧的牧民这个主要针对的是草原地区,为了保护草原的生态环境,国家也对保护草原的牧民给予补贴。8、开展重金属治理的经营者我国一些地区的重金属污染严重,针对从事这方面的企业国家也会给予补贴。9、开展残膜回收利用的经营者。

《财政部贯彻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加快构建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落实《国务院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意见》(国发〔2017〕54号)部署,组织开展改革督察,加强跟踪调研和指导,抓好改革任务落实。一是适应新一轮机构改革总体部署,深入推动相关涉农资金源头整合。进一步理顺资金项目管理职责,加快实现农业投资、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整治、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资金归口管理和统筹使用。二是落实完善“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机制。与资金同步下达任务清单,合理划分约束性任务和指导性任务,进一步明确划分依据,提高任务清单制定的科学性。

新农业又称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新农业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的管理方法的社会农业,相对于分户的小规模生产形式的传统农业,它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形态。

近年来,国家一直持续鼓励农业创业,现代农业持续快速的发展,形成了粮食、蔬菜、果业、养殖、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等主要创业类型,他们之间又以现代农业服务为中心联系起来。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农业创业项目主要包括:规模种植业、规模养殖业、设施蔬菜、现代果业、加工农产品、休闲农业。

扩展资料

农业+是新农业创业项目成长服务平台。农业+由一群互联网人和资深农业人创立于中关村创业大街,农业+坚持“真诚,扶持,同享,共生”的价值观,为新农业创业者服务。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中第二十二条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农业服务平台,加强产销衔接。推广成熟可复制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发展精准化生产方式。大力实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加快推进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质量安全追溯等领域物联网示范应用。加强粮食储运监管领域物联网建设。

支持研发推广一批实用信息技术和产品,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强化农业综合信息服务能力,提升农业生产要素、资源环境、供给需求、成本收益等监测预警水平,推进农业大数据应用,完善农业信息发布制度。大力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研究制定农业信息化扶持政策。加快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

《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第十九条提出,要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按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深入推进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创新效率。第二十条则指出要加强农业种业体制改革。关于模式的转变和推广,政策中更是提到了七处。

第十八条中提到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落实畜禽规模养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启动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推广畜禽规模化养殖、沼气生产、农家肥积造一体化发展模式。第十四条鼓励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面向市场需求,加快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开展优质饲草料种植推广补贴试点,引导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提高种植比较效益。

加大对粮食作物改种饲草料作物的扶持力度,支持在干旱地区、高寒高纬度玉米种植区域和华北地下水超采漏斗区、南方石漠化地区率先开展试点。统筹考虑种养规模和环境消纳能力,积极开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试点示范。发展现代渔业,开展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示范,推广稻渔共生、鱼菜共生等综合种养技术新模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新农业

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新模式指的是将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作为种植业的肥料来源,而种植业则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并解决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使物质和能量在动植物之间进行转换的循环式农业,可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竞争力,治理农业生态环境。种养结合的关键是选用生态适用、运行高效、经济可行的种养业废弃物处理措施,实现秸秆和禽畜粪便的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利用。

一、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新模式

1、定义

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新模式是将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作为种植业的肥源,而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并消纳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使物质和能量在动植物之间进行转换的循环式农业。

2、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新模式的意义与重要性

(1)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发展种养结合循环新农业,进一步优化种植业、养殖业结构,开展规模化种养加一体建设,逐步搭建农业内部循环链条,可以促进农业资源环境的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2)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①种养业生产废弃物可以用作肥料、饲料、燃料以及其他工业化利用的重要原料。

②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纤维素、粗蛋白、粗脂肪和氮、磷、钾、钙、镁、硫等营养成分,可以用作饲料、燃料、肥料、造纸、建材。1000kg干秸秆相当于50-60kg化肥,饲料化后可以代替250kg粮食,能源化后可以代替500kg煤。

③禽畜粪便中含有农作物所需要的氮、磷、钾等多种营养成分,用作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的使用。1000kg粪便相当于20-30kg化肥,可以生成60-80立方米沼气。

(3)提高农业竞争力

合理布局养殖场,配套建设饲草基地和粪污处理设施,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的现代农业结构,带动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稳步发展,进一步提升农业全产业链附加值,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

(4)治理农业生态环境

①据统计,2012年,全国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600.5万吨,总氮排放量为317.0万吨,总磷排放量为31.9万吨,2014年我国化肥施用量达到5996万吨,而年出栏万头猪的规模化养殖场每年能够产生2500吨固体粪便,5400立方米尿液。

②在粮食与畜牧业生产重点地区,优化调整种养比例,改善农业资源利用方式,促进种养业废弃物转变为有机肥料、燃料或饲料,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人居住环境,降低种养成本。

二、种养结合的关键是什么

1、种养结合的关键是选用生态适用、运行高效、经济可行的种养业废弃物处理措施,提升工程处理能力与技术水平。

2、秸秆:加强秸秆青(黄)贮、炭化还田改土、秸秆加工商品化基质工程的建设,实现秸秆的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利用。

3、粪便:加强沼渣沼液还田工程、有机肥深加工工程的建设,实现禽畜粪便的能源化、肥料化利用。

古语说:仓廪实、天下安。粮食生产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

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我们只有坚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毫不放松地发展粮食生产,才能确保饭碗永远端在自己手上。

然而,当前,我国除了“人多地少”之外,还存在耕地质量偏低、污染损毁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粮食安全。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坚守耕地红线就是守住13亿人的口粮底线”的观念,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促进种地养地结合。统筹考虑种养规模和环境消纳能力,积极开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试点示范。

根据《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要按照“政策目标明确、分配办法科学、支出方向协调、绩效结果导向”的原则分配、使用和管理。

一、2020年农业补贴重点补贴这九类人

① 种植者

所谓的种植者指的是实际种地的人,主要是和地主区分,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土地的肥力以及农作物的规模化经营范围,这个补贴就是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今后谁种地就补谁。那些通过土地流转获得土地经营权的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种粮大户等都能够拿到补贴。

② 轮作与种养结合

目前国家提倡种养循环以及种植与农牧结合等,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粮豆轮作的补贴面积有一千万亩,粮改饲也扩充到431个县。

③ 秸秆综合利用经营者

京津冀地区和东北是我国秸秆综合利用补贴的重点,补贴标准为一亩地二十五元。

④ 畜禽粪资源化利用经营者

目前我国正在推进五十一个肉牛、奶牛以及生猪养殖县的畜禽粪资源化利用的项目补贴项目。

⑤ 购置农机的经营者

今后农业将要向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国家支持机械化的作业方式,农民进行农业劳动时所需要的农业机械,只要合理,国家都会给予购买补贴,所有的费用都由国家财政支出。

⑥ 开展深松整地的经营者

深耕土地的补贴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北,例如在甘肃省,每亩地的补贴标准是40块。

⑦ 生态畜牧的牧民

为了保护草原上的生态,国家对于保护草原生态的牧民也给予补贴。

⑧ 开展重金属治理的经营者

对于一些金属污染地区,国家会大力支持相关企业进行污染治理,并给予相应的补贴。

⑨ 残膜回收利用的经营者

农村有很多残存的地膜,在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因此国家支持残膜的回收,目前已经有一百多个县出台了相关的政策。

二、2020年农业补贴强力扶持这5类项目

①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只要创建通过,国家先行补助10亿元,用于园区建设。目前,全国一共创建了62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到2020年一共要创建300家,还要再创建238家。

② 田园综合体项目

田园综合体无疑是继发展特色小镇之后农村发展的又一“新蓝海”。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每年6000-8000万连续三年。比如河北迁西县花香果巷项目,第一批8000万资金已经到位。省级田园综合体:3000-6000万,根据各省具体情况,比如江苏省2017年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资金各3500万元,其中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别为3500万元、400万元。

③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均作出了部署,特别是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支持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创建通过国家给予5000万元补助资金。

④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项目

以前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从2018年开始,每个创建通过的先导区,国家将给予2000-3000万不等的补助资金。

⑤ 对养殖基地与农产品流通设施的扶持

这些补助范围比较广泛、具体可大致分为对经济林发展、农业种植、畜禽水产养殖,以及农产品加工、储藏、批发等流通设施有关的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农业企业进行补贴,对于合作社补助的金额在5—150万元左右,而对农业龙头企业补助金额则为1—300万元。

三、领不到农业补贴的五类人

1、土地荒废三年以上者

2、从事非农生产者

3、生产造成严重污染者

4、用地未经审批者

5、套取和冒领补贴者

各地区补贴政策都存在差异化,申报农业补贴项目和标准,请以当地最新出台的实际政策为准。

四、补贴申请技巧

① 查条文,筛信息

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时关注科技、发改、财政、农业、商务、林业、供销总社、水利、工信九大部委及其相关的省、市部门网站农业补贴类信息。

② 申报材料结合当地,突出带动性

申请补贴需要提交申报材料,因此项目申报准备工作应该从人员安排,文件解读、规划计划、机构对接甚至资质准备等都需要合理的安排时间进行准备。

③ 多找政府,加强沟通

项目要提前立项给政府报告,项目实施过程要汇报,加强政府相关部门沟通,验收工作也做充分,补贴类都是"先建后补,先干后奖",验收关系到最终补贴是否能最后到账,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做好信息畅达。

五、哪些农业主体可以申报

① 家庭农场

据资料显示,我国现阶段已有家庭农场超过90万家,年均纯收入在33万左右,比普通个体农民收入要高出很多。

② 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联合社)

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依法登记的合作社有210.2万家,加入其中的农户超过了1亿人,占比全国农户总数的48.3%。

③ 农业企业

农业企业拥有的权限和经营范围足以支撑其拓展产业链的上下游,并打通整个产业链中以农业生产和商业销售为代表的各个环节,单纯就盈利性而言,农业企业是三者中最高的。但农业企业申办补贴过程相较而言更为复杂。

六、申报大额补贴三个侧重点

① 往大项目靠拢

目前,国家补贴农业项目资金最大的几个项目分别为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等。要知道,每年补贴农业的资金总量是固定的,除去必要的农业基础设施补贴,留给农业项目专项补贴资金本就不多,因此大额的农业扶持、补贴自然也主要集中在以上项目中。

② 发展联合体项目

要往大额资金的项目上靠拢,相对的审核要求也会更高,而单独的企业或者合作社达不到预定的规模,不妨考虑发展联合体项目,抱团申报大额农业补贴资金;而这也顺应了国家对大额农业补贴资金的申报不能一家独大,要多主体联合申报的要求,可谓一举两得。

③ 参与创建地方政府打造的项目

有不少针对开展乡村振兴的补贴项目是以各级地方政府为申报主体去申报,而农业企业及农业合作社可以作为实施主体参与项目的创建。那么国家补贴作为参与创建的主体农业企业及农业合作社等也是可以享受的,因此要积极参与到地方政府打造的项目中来。

七、对经营主体的建议

1、根据自身情况来自主申请,不要贪图高额补贴而去虚假申报!

2、如果既种植也养殖,种类很齐全,可以尝试着注册合作社加农业公司的形式,这样补贴额更高一些。

3、如果只是种了十几亩地,不妨成立一个家庭农场,这样能领到一部分补贴,减少成本投入。

转自:甘肃省农业农村厅

种养结合循环农业试点政策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种养结合循环农业项目、种养结合循环农业试点政策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农业   发展   农村   产业   补贴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82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