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稳住农业“基本盘”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近年来,六盘水市水城区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战略,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水城区认真贯彻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成立以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为常务副组长,区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各乡(镇、街道)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粮食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试验示范、项目推进、技术服务、政策落实、农机推广、农田建设、督促调度等,“清单化”厘清任务目标。区农业农村局将水城区乡(镇、街道)划分为5个片区,实行副科级领导包片。选派56名专业技术骨干蹲点驻各乡(镇、街道),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粮食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工作。成立区级农业技术专家服务总团1个,下设粮油、畜牧水产(家禽)、经济作物(特色产业)3个专家服务团和7个专家服务组,分别负责相应榜单的组织、审核、指导、验收等工作。共有10个团队参与“揭榜挂帅”,其中:粮油产业4个。主要涉及水稻、玉米高产示范等,4个团队全部完成揭榜指标,有效提高粮食单产,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提高粮食单产。采取区领导领衔包保农业适用技术示范点,打造副县级以上领导包保农业适用技术示范点30个,由1名县级领导包保1个示范点,选派16名高级农艺师、10名农艺师负责对示范点的品种布局、现场培训、技术指导等相关工作,示范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玉米分带轮作栽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水稻旱育稀植、马铃薯栽培等技术,完成示范面积3659.28亩。
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工作。
强化耕地保护与建设,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这一总体目标,聚焦“宜机化建设、排灌设施提升、耕地质量提升”三大工程,将高标农田建设与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有机结合起来,助推水城区粮食安全。截至2021年底,水城区共建成高标准农田26万亩,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按照“宜粮则粮、宜特则特”的原则,将撂荒地用于粮食生产,2022年全区共排查出撂荒地247.87亩,对已排查出来的撂荒地全部建立整改台账,并因地制宜种植玉米、马铃薯、水稻、大豆等粮油作物224.87亩,种植其他作物23亩。
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工作。
常态长效做好农资储备供应、农业技术指导服务、重点项目支撑等各项工作,保障粮食安全各项战略要素,做到“藏粮于技”。抓实农资储备,积极协调供销、市场监管、交通等部门,解决农药、肥料、种子等农产品在物流运输、销售、流通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农业生产物资供应。2022年发放大豆种子131吨、玉米种子44.9吨、水稻种子4吨、马铃薯种子297.06吨;发放复合肥55吨,尿素20吨,地膜12.5吨。专业技术骨干蹲点驻各乡(镇、街道),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了粮食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区、乡农技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任务指标落实到人到户到地块。共举办各种培训班40期,召开现场培训会700余场次,培训2.5万人次,发放资料3万余份,组织宣传3万余人次。投入中央财政资金750万元实施5万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项目,通过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实现玉米单产与净作基本相当,尽可能增加大豆产量。投入中央财政资金300万元实施2万亩玉米—油菜轮作项目,把油菜的种植与农业的观光、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提升油菜的种植综合效益。投入资金842万元实施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粮食高产示范项目,示范种植粮食面积4.2万亩。投入资金2250万元实施1.5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持续巩固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发放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1072.49万元、耕地地力补贴资金4645.6万元,全面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丰收。
聚焦水稻、玉米、马铃薯、大豆等粮食作物,集中打造一批农田旱涝保收、良种优质高产、农艺农机配套、主体带动力强、综合效益突出的粮油生产集成示范点,推动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提升粮油生产整体水平。合理选择适宜该地区推广的高产品种、技术,总结提炼并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粮油高产模式,确保实现“以良田出良产,让良种产良品,用良法求良效”。
2022年全区完成粮食大豆种植面积89.38万亩,其中大豆10.03万亩、水稻1.62万亩、玉米35.53万亩、马铃薯30.31万亩、小麦3.59万亩、其他作物8.3万亩,粮食产量达21.26万吨,粮食生产实现丰产丰收。(文/图 方梅、杨郁)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butie/22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