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金秋美如画 稻谷香里话丰年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信阳金秋美如画 稻谷香里话丰年,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补贴请查看:农机补贴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尹小剑实习记者翁应峰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行走在豫东南信阳大地上,到处是一派丰收景象:罗山县,大片的水稻已黄,农民们正忙着用机器收割;光山县,科技种田促增收,农户坐在家里就能监测庄稼的生长情况;潢川县,稻虾共作让农民尝到甜头,赚得盆满钵满;商城县,二茬再生稻长势喜人,正待收割……乡村田野,农家庭院,处处流金,农民们忙着收获果实,脸上洋溢着笑容,畅享着丰收的喜悦。

90后女孩办家庭农场,稻虾共作年入50万

罗娜的小龙虾喜获丰收

“起网了!”9月17日上午,在罗山县子路镇李楼村齐心岗组一块稻田边,一名短发女孩从稻田边水沟里拉出一个1米多长的地笼网,往地上盆中一倒,几十只暗红色的龙虾纷纷落入盆中。“好大呀!”一名围观的小伙拿起一只,惊讶地说。

“这种龙虾能卖30多元一斤!”女孩说,今年小龙虾市场行情好,她现纯收入有50多万元。

女孩名叫罗娜,1992年出生,父母经营了一家水稻加工厂,自家也种有一些田地,罗娜从小对种植行业并不陌生。后来,父亲的米厂生意不景气停业,就承包了周边的一些田地。那时,罗娜已经辍学,跟大多同龄人一样在外务工。

一次农忙时,罗娜回家休假,看到爸妈务农很辛苦,就留在家里帮父母干活,这一干就是3年。3年中,罗娜学习了不少有关于田地种植方面的知识,认为农业发展,最终要依靠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此时,她心里开始有了一个梦,这个梦就是“田间梦”。罗娜决定自己流转一部分田地来按着自己的想法去种植管理。

子路镇地处石山口水库下游,水稻自流灌溉,旱涝保收。罗娜说,她看到国家政策好,感觉集约化粮食生产有前途,便说服家人,2013年大胆流转附近村庄土地1600多亩,成立了金凤家庭农场,罗娜自己学会了开拖拉机、旋耕机、插秧机等多种农机具。

2015年,罗娜被罗山县县农业局推荐参加了CCTV7的《乡约》栏目,获得了90后农场主的称号。

2017年8月,罗娜在网上学会了养龙虾技术,又承包350亩低洼坑塘地,采取稻虾共作,开始养龙虾。

“虾稻共作投资少、风险小、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罗娜说,她利用稻田浅水环境,既种稻又养小龙虾(克氏原鳌虾),每亩可收稻谷500公斤、小龙虾150公斤,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

今年春季,每只龙虾长到1两多重,进入捕获期。罗娜每天早上摸黑到塘边收龙虾,经过分拣装箱,自己开车把龙虾送到信阳市区销售。她的塘里每天能收获200多斤成品虾,送虾小车后备箱空间小了,她又买了一辆崭新的小面包车。

罗娜说,稻虾共作不仅小龙虾获得很好收益,因为虾田水稻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纯天然种植生态环境下,生长出来的水稻加工出来的大米既天然又健康,虾田中的大米口味清淡,糯而不粘,入口回甜,现在水稻还没有收割,罗山满堂红米业就以高出普通水稻一倍的价格,全部预收购她的虾稻。

致富后的罗娜,不忘助贫扶贫,今年,她的合作社农场共帮扶280余户贫困户,鼓励农户积极融入产业发展,实现增收,在脱贫的道路中力争达到产业增效和农户双赢!

父子办合作社集约化粮食生产,成全国种粮大户

陈贵权用机器收割水稻

刚下过小雨,微阴的天空下,6台联合收割机,在金色的稻浪中来回穿梭,每割一圈后,装满稻谷的收割机来到田边,将稻谷倒进田埂边停着的运粮车上,然后拉走。一块10多亩的水稻,一会功夫就收割完了。

这里是罗山县子路镇朱湾村凡湾组,54岁的陈贵权,从2009年开始流转承包附近村民的土地,从事集约化粮食生产,逐渐壮大规模,滚动发展。

“以前,我的两个儿子在外务工,不愿意在家种地,后来看到国家一直鼓励农民发展粮食生产,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农村集约化粮食生产大有作为,他们纷纷放弃务工白领待遇,回家跟着我干!”陈贵权说,有了两个儿子助力,他随后成立了“子路问津种养植专业合作社”和“子路问津农机专业合作社”,流转4900多亩土地,购买了插秧机、旋耕机、收割机、犁田机等各类大型农机具38台,全年生产粮食859万斤,油菜籽31.5万斤,水产品20万斤,年产值1215万元,其中年产优质粳稻250万斤,双低优质油菜籽30万斤。2010年,陈贵权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大户”。

陈贵权还带动群众流转土地近2万亩,每年为附近村民增加务工和流转土地费用达250多万元,纯利润达60至100多万元。

2016年以来通过产业帮扶、到户增收、入股分红带动朱湾村、黎楼村、子路村贫困户172户461人,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通过技术培训200多人次,贫困户年均增长3000余元。

罗山县农机局副局长郑松楠介绍, 罗山县地处河南南部,是河南水稻主产区,全县水稻种植面积达102万亩,连续14年实现粮食生产稳增长,是著名的全国粮食生产大县,曾经6次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

目前,罗山县98万亩水稻陆续成熟,县农机部门根据各地水稻成熟具体情况,全力开展收割机跨区作业,确保水稻颗粒归仓。

“全县三秋共投入各类农机3万余台套,组织外地1500余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日夜奋战在抢收一线,同时建立移动通信平台,为全县农机手、农民朋友发布作业信息,有效调度好农机资源。今秋,全县机收面积预计在90万亩以上,机收率达97%。截止目前,已收割完成54%,预计在9月底,全县100万亩水稻可收割完成。” 郑松楠说。

数字化技术助力种田管理,农民足不出户尽知田间事

在办公室监测庄稼生长情况

“现在田间光照度是9690.0lum,空气温度是23.6℃,空气湿度0.0%,风速风向是东南风1.1m/s。”9月18日,在光山县罗陈乡青龙河农机合作社监控室,工作人员一边在电脑上操作,一边指着面前一个大屏幕向记者介绍,“我们采用全新的现代化农业管理方式,用数字农业技术,可以对田间农作物的土壤墒情、气象环境及生长情况进行监测。”

刘正礼是青龙河农业机械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据其介绍,合作社依托大田农社,实施数字农业技术,目前投资118万元,安装数字化设备20套,引入大田农社数字农业管理系统(DAMS), 通过对水稻田生产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实现农机作业、土壤商情监测、气候环境监测、病虫害监测等全过程现代化生产管理,确保机械化生产、作物生长过程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让农业生产过程可视化,让农产品实现可溯源,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管理效率,提高农产品品牌附加值。

“可以这样说,有了这种技术,龙虾咋样恋爱我们都知道!”合作社一名工作人员笑着说。

目前,该合作社年完成机插秧面积达5万亩以上,为1200多户农民提供了育秧、机插秧服务,形成了育秧、旋耕、机插、施肥、收割全过程机械化的现代农业产业链。

据了解,在实现水稻全程机械标准化生产的同时,刘正礼还与上海同济大学协作,开展富硒大米生产试验,建成了河南省农业标准化水稻生产基地,并为合作社“无公害大米”在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了“正礼”牌商标。2017年,围绕创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合作社倾力打造生态稻虾种养核心示范区1000亩、集中连片推广区2000亩,并与大田农社合作建设数字化农业云平台,实行统一种苗供应、统一订单生产、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生产管理、统一品牌创建、统一销售渠道,依托“正礼”省级知名品牌和溯源体系,推动“正礼”虾田米、“青龙禾虾”进超市,远销省内外,极大地提高了合作社农户种粮收入,带动了100多户贫困户增收。

稻虾共作田块亩均纯收入3000元以上,是一茬稻的4倍,实现了一亩稻田五亩收成的好收益。在刘正礼的带领下,乡亲们实现了田园化管理、机械化耕种,建成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1万亩。合作社年完成各类作业面积1.4万余亩,收入在790万元以上,社员年均纯收入3.6万元左右。2017年,他和合作社向国家交售粮食270多万公斤,成为名副其实的粮食生产排头兵、全国种粮大户。

油茶成摇钱树,带动300多家贫困户脱贫致富

“今天挣了70多块钱!”9月17日,在光山县槐店乡联兴油茶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万亩油茶园里,一名正在干活的农户高兴地说,在这里,他每月可拿到2000多块钱。

虽是秋天,漫山遍野的油茶树仍郁郁葱葱,站在高岗上向远处看去,丘陵起伏,一望无际,油茶花、油茶果缀满枝头。

总经理陈世法告诉记者,光山县地处油茶主产区的北缘地带,丘岗和浅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63.9%,丰富的林地资源及适宜的气候,赋予了光山县油茶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国家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政策的扶持下,2009年3月,他创办了光山县第一家油茶企业联兴公司,此后,连续10年,在流转土地、购买种苗、培训技术、支付工酬、购置设备等方面累计投入资金近亿元,带动全县油茶发展。

从几千亩到几万亩,基地油茶种植逐步扩大,每年培育油茶优良种苗400万株以上,精深加工能力也不断增强。目前,基地已成为全省唯一的油茶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成了“国家级油茶科技示范林”。陈世法说:“一亩地可以种100棵油茶树,一棵油茶树年产值100元,我们生产的油茶籽油,每斤接近80元,农民种植收入不断提高。”

陈世法给公司取名“联兴”,就是要与农民连心奔小康。

“油茶是10月份霜降以后采果,可以让老百姓把干农活的时间错开。”陈世法说,公司长年解决1000余名农民就业,带动周边298户贫困户增收脱贫,茶油加工车间正在兴建,产业链拉长将带动更多群众就业。

“宴岗村贫困户宴慎炳,家庭困难,为了帮助他脱贫,我们无偿捐给他一台旋耕机,让他在我们公司干活,我们付给他工资。公司没活时,他还可以给其他人耕地,让他多些收入。”陈世法说,通过这样帮扶,宴慎炳早已脱贫致富。

还有贫困户熊永叶,为帮助她脱贫,公司无偿送给她几十只种羊,又免费帮她建一个羊圈,让她发展山羊养殖,目前,熊永叶已经脱贫。

光山县宣传部一名负责同志介绍,光山县走市场带动的路子,以联兴、诚信等公司为龙头,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光山油茶产业迅速风生水起。

为支持油茶等本土涉农企业和合作社做大做强,光山县持续加大金融、财政的扶持力度。县政府从2010年开始,对油茶100亩以上的成片造林,验收合格后当年每亩补助100元,对采用三年生油茶大苗造林的农户,按实际栽植数量每株补助3元,连续补助三年。

稻虾共作让农民尝到甜头,全县掀起产业发展高潮

文尧稻虾共作基地的数字监测设备

“现在龙虾不好捕了!”9月18日上午,在潢川县踅孜镇文尧水产公司一块稻田边,一名工人下到沟里捞了好大一会,也没捞到几只龙虾,“母虾怀孕了,大都钻进洞休息了,明年开春,将产出小虾。”

文尧水产公司董事长徐文尧介绍,文光水产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以小龙虾加工为主的企业,2016年公司获得了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同年与湖北潜江莱克集团合作。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省“稻虾共作”的示范带动企业,市“稻虾共作”规程即地方标准的制定企业,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年加工原料3000吨以上,产值9000万元以上,用工600人左右。

潢川县水产局局长胡旭升告诉记者,2016以来,为了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充分发挥辖区资源优势,踅孜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利用资源优势引进文尧水产公司重点发展“虾稻共作”养殖,出台在贫困户养殖县补贴每亩400元的基础上再补贴200元的激励政策,鼓励支持稻虾产业加速发展,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2016年该镇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引进文尧水产公司在全县率先创建了“稻虾共作”产业扶贫示范基地,流转土地5000亩,其中核心区1200亩,初步形成了“公司十基地+农户”的产业运行模式,建成了“稻虾共作”精准扶贫产业和示范推广基地,实现经济效益亩均6000元以上。

在文尧水产公司的带动下,全镇小龙虾养殖面积达9600亩,带动贫困户230余户,亩均增收3000元以上。实现了小龙虾特色养殖产业的发展,加快推动“一村一品”产业发展。

华来时代的小龙虾获得丰收

“好大的龙虾!”“这螃蟹也很肥啊!”在潢川县华来时代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院内,十几名记者被桌上筐里装的龙虾和螃蟹吸引,他们纷纷拿出相机拍照。还有煮熟的花生、菱角,让记者们口水直流。“这是你们自己种的吗?太好吃了!”记者们一边品尝,一边不停地赞叹。

公司总经理李金贵介绍,河南华来时代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以稻渔综合种养为主的现代农牧企业,现有养殖总面积4866亩,其中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区500亩,几年来,公司一直秉承“绿色·高效·创新·共享”农业发展理念,致力于现代农业新发展,先后与华中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签定技术服务协议,制定了稻虾综合种养生产操作规程、质量安全控制措施,实行产业化管理经营,品牌化方向运作。

公司现打造“稻米虾、虾米稻”等农产品,培育了“虾耕米”、“红螯头”小龙虾品牌,拉长拉深产业链条。2017年9月,被河南省农业厅认定为“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2018年4月,被河南省农业厅水产局评为“省级互联网检测站”。

2016年,公司实施稻虾共生养殖样式,实现亩产“1000斤虾米稻,300斤稻米虾”,效益突破5000元大关,真正实现了“一水两用、一亩双收、稳粮增效、粮渔双赢、生态环保”的可喜局面。稻渔种养模式为增加高品质农产品供给探索了新途径,为改善生态,保护水体和增肥地力开辟了新阵地。

在公司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示范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先后带动周边100户贫困户发展该养殖模式,直接或间接为300多名农民提供劳动就业岗位,推动了大批养殖户精准扶贫,增收致富。

潢川县水产局局长胡旭升说,近年来,潢川县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多彩田园”为抓手,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大力推行“稻虾共作”模式。全县小龙虾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养殖面积由2016年的不足2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9万多亩,增加了近10倍。其中稻虾共作面积16万亩,遍布全县所有乡镇,其中8个乡镇养殖面积超过万亩,创建改建小龙虾加工企业5家。涌现了黄国粮业、宝树水产、文尧水产、华来时代等稻虾综合种养龙头企业,小龙虾养殖规模均达1000亩以上,带动小龙虾养殖贫困户2103户;潢川县小龙虾产业从业人员达到2000多名,已建成集苗种繁育、生态养殖、加工出口、精深加工于一体的小龙虾产业链条。“虾稻共作”生态种养高效模式,已经成为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生态增优”的当地最具特色、最有潜力的富民产业,现在潢川县大地正在掀起稻虾共作产业发展高潮。

一茬收两回质优价高,再生稻种植商城受推宠

商城县农业局总农艺师胡敬东介绍再生稻生长情况

“再生稻稻米品质好,味道香,每斤可以卖到8到10元,是传统稻米的2倍!”9月18日下午,在商城县河凤桥乡辛店村绿色田园粮油种植专业合作社再生稻种植基地,理事长陈昌抚摸着即将成熟的稻穗,高兴地说。

陈昌介绍,再生稻就是种一茬收获两回,即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再收一季的水稻。

“我2016年开始种植再生稻,2017年种了再生稻200多亩,头茬最高亩产达650公斤,二茬最高亩产达330公斤,平均亩产210公斤。”陈昌说,种植成功后,今年,他将再生稻种植总面积扩大到330亩。目前,头茬稻已经收割完毕,平均亩产约580公斤,二季稻已经抽穗成长,长势良好,预计平均亩产可以达到200-300公斤。

不仅河凤桥乡,鄢岗镇的再生稻种植也广受欢迎。曹启铜是村里种粮的行家里手,2009年,他成立了商城县泰丰粮油种植专业合作社,去年开始种植再生稻。尝到甜头后,曹启铜不仅自己扩大了种植规模,还带动其他农户发展再生稻种植,无偿为种植再生稻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并采取保护价收购,打消了农户担心卖稻难的顾虑。在他的带动下,目前全村再生稻种植面积有1100亩,计划明年全面铺开种植,种植面积将突破2000亩。

“再生稻亩产最高的两季总产接近2000斤,其中二茬亩产约500斤。” 曹启铜说。

商城县农业局商城县农业局总农艺师胡敬东说,再生稻绿色、环保,投资少、收益高,是适应商城稻区发展的好项目,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好抓手,是带动农民增产增收的好途径。

商城县从2014年开始种植再生稻,近5年来,该县通过整合水稻高产创建、农业科技培训、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资金和县财政拨付专项资金,对再生稻的发展给予引导性扶持,再生稻面积呈现出逐年增加的势头。2014-2018年全县累计示范推广再生稻面积86086亩, 2018年达到50546亩,再生季单产从2014年试种的350斤到2017年的大田平均400斤以上,最高单产达746斤。

胡敬东说,因为再生稻不需要投入很多的劳动量,且生育期短,日产量高,亩平日产量6斤以上,50天左右的生育期可获得亩产300斤以上,亩增加收入300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从现阶段看,商城县水稻面积常年在50万亩,如果实行“1.5”季的再生稻种植模式,其“一季种两季收”的优点即被优化放大,省工、省时、节本、优质的生产过程必将被广大农户接受而推广应用。在熟化的技术指导下,亩产达到“头季1200斤+再生季500斤”的水平,以单价1.30元/斤计算,每亩水稻的产值达到2210元,除去生产、管理、销售等的投入,农民每亩尚能有800—1000元左右的收入。全县50万亩水稻,若发展30万亩再生稻,以再生稻亩产500斤计,仅此一项,全县可增产粮食1.5亿斤,这是我们一个山区农业县的历史担当,也是对国家粮食安全做出的重要贡献。

另外,再生稻能减少劳动力投入,减少药、肥、水投入,适应了生态农业发展的新要求、为农作物秸杆禁烧工作提供了新思路、为产业扶贫工作拓宽了新动能、为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增收拓展了新途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兼备。

在生产实践中,该县注重再生稻优质品种的选用,通过组织相关涉农部门、种植大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开展筛选,已筛选出部分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头季稳产高产,再生季高产优质、再生能力强的品种,如:天两优616、两优6326、丰两优香1号等。

“目前再生稻生产技术已完全成熟,我县会不断加大推广力度,更好更快的把此项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去,让更多的农民朋友受益。”胡敬东说。

标签:再生   水稻   产业   发展   公司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butie/62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