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县:土地托管让农民当上了“甩手掌柜”
这两天,在沙河站镇张庄村麦田上空,一架小型的农用植保无人机正在喷洒雾化农药。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无人机便完成了一百余亩麦田的农药喷洒工作。
“无人机打药确实方便了我们农民,原来用人工喷药每天最多只能打十多亩地,不仅费时费力,还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张庄村一名村民告诉记者,现在采用植保无人机打药,劳动强度大大减轻,节省了人工费,而且喷施均匀,效果好。
土地是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根本。但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城镇化的不断提高,大量农民离开土地涌入城市。“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成为当前农业农村的一大突出问题。近年来,东平县沙河站镇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结合供销系统为农服务中心建设,认真组织和实施 “土地托管”新型经营管理模式,让土地“老大难”变成村集体和农民增收的“加速器”。
沙河站镇是个农业大镇,拥有耕地7.3万亩。2020年6月,该镇土地流转面积已达5.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0.8%。
最初,土地流转大多数为群众和种粮大户之间自行协商,流转价格不一,还经常发生纠纷。因此,该镇通过发挥党组织的“龙头”作用,带领各村党支部开展土地委托流转、托管经营,领办土地合作社,探索出了一条通过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促进为农服务中心发展的新型土地经营管理模式。
该镇引导群众书面委托村集体统一流转土地。村集体掌握土地经营权后,重新丈量土地,与种粮大户签订承包合同,并积极引导种粮大户将土地托管给镇为农服务中心经营,由村委会与为农服务中心统一签订服务协议。截至目前,该镇已实现土地委托流转全覆盖、土地托管全覆盖。
土地委托流转解决了村民和种粮大户之间价格不统一,流转期限不固定,存在承包风险等问题。土地托管则将原来零散、小规模的种植模式变成规模经营,解决了传统种植业存在的种植方式粗放、生产率低下等问题,有效地促进农业向高质量发展,受到了群众拥护和称赞。
为了让土地托管走得更好、更扎实,该镇积极引导村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探索出了“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村党支部+合作社+为农服务中心”两种经营模式。
这两种模式如果种植粮食作物,又委托为农服务中心托管经营,为农服务中心都采取“保底+分红”的方式,既充分考虑了各村的不同情况,又解决了村党支部的后顾之忧,受到普遍欢迎。
冯洼村村民冯兆立有5.2亩农田,因在外地打工,只能把地以每亩800元的价格流转给种植大户。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后,冯兆立积极加入合作社。“这个政策真是好啊,加入合作社后不光流转价格提高到了1000元每亩的保底收入,年底还进行分红。”提起土地收益,冯兆立笑得合不拢嘴。
此前,该镇承包土地2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有260个,有大型农机具有460多台,土地托管经营难度较大。为了推动工作开展,该镇积极争取小麦、玉米托管服务补贴、深松深翻等项目资金462.9万元,调动种粮大户进行土地托管的积极性。通过多次座谈沟通,种粮大户决定将他们的农机具统一由为农服务中心管理。在作业过程中,镇村负责人全程监督,保证了托管服务科学有效进行。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种植效益,也让外出打工的村民没有了后顾之忧。
不仅如此,该镇通过为农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旋地、播种、打药、施肥、运输、销售等一条龙服务。农民当上了“甩手掌柜”,形成了“你去打工、我来种地”的双赢局面。同时,实现了农业产业发展特色化、土地流转托管规模化、集体增收持续化、资源利用最大化,成为农民致富、村集体增收的“聚宝盆”。
丰庄村原先是有名的村集体收入薄弱村。自从领办合作社后,通过承包大户管理服务费、溢出土地承包费和年底分红三项收益,去年丰庄村集体收入增加7.5万元。村集体有了钱,就能为村民办实事。如今,丰庄村修好了路、种上了花草、建起了文化小广场,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们纷纷为村集体点赞。(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李娜 李平 报道)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butie/62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