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购置补贴让农民只跑一次腿!农业农村部力推补贴“三合一”试点
中国农科新闻网讯 针对着力提升农机购置补贴制度化、信息化、便利化水平,严惩失信违规行为,创新组织管理,一场自上而下的"只需跑一次"改革拉开了序幕。
据了解,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作为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多数地方在行政审批窗口或农机大市场设立了"一站式"服务窗口,基本上可以做到一次办成;还有一些地方开展了集中进村验机和受理补贴申领等上门服务,超过15个省份探索使用手机APP等互联网技术办理补贴申领和机具核验,特别是随着敞开补贴、应补尽补改革举措的逐步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更加便民利民。但部分地区对中央政策的理解还不到位,办理流程还不规范,个别地区还存在繁琐复杂的补贴手续、"马拉松式"的补贴流程,这让农民和企业头痛不已。
为确保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真正落到实处,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可谓尽心尽力、耗时耗工。可实际却是,农民并没有真正省心,没有第一时间得到实惠。
随着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与深入,补贴申请办理、补贴资金兑付等流程已经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经营者和农机生产企业新的需求,可能是真正问题的症结所在。
"从过去十几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执行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不法分子冒用农户或者经营组织身份办理农机购置补贴,不法厂商虚构机器身份冒领、骗取国家补贴,部分人将中央农机购置补贴尤其是地方多级累加的购置补贴资金购买的农业装备转卖,盘剥真正购机用于农业生产的农户和经营组织的政策红利,而且还有一些补贴购置的机具使用情况没法跟踪,厂商卖完、政府补完,机器就呈失联状态。这些'假人、假机、假买、假用'的不法行为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这一系列问题必须严肃处理。"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政策规划处处长宋建武坚决地表示。
出现问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解决问题。8月10日前,农业农村部组建专家团完成对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管理流程需求分析,形成并提交了研究报告;8月10日,举行省级补贴机具唯一性识别暨辅助管理系统省级专项督导工作研讨会,提出"三合一"试点技术路线;8月22日,根据技术路线,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完成"三合一"试点初步解决方案;9月11日,部分省份督导专家对"三合一"试点方案进行研讨,梳理试点中的购机补贴办理流程;9月18日,召开全国农机购置补贴专项督导培训班……
结合"放管服"改革,农机主管部门以高效便民服务为目标、紧密结合当前工作实际、从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入手,刀刃向内、自我施压,科学规划审批程序,大刀阔斧地掀起农机购置补贴办理"只需跑一次"的信息化改革。
"'三合一'解决方案,是利用手机APP+二维码+物联网数据溯源等技术方式,完成农户不用跑、手机办补贴,政府放管服、信息化监督的农机购置补贴办理流程,切实减少农民用户购买农机办理购置补贴各种审批手续。具体来说,就是利用手机APP提交申请审核资料,建设农机企业二维码生产系统、各省农机补贴身份备案及物联网大数据溯源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溯源等措施,实现农民'一站式、一次性"'办理农机购置补贴。"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政策规划处副处长李伟做出了具体解释。
如果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快速到位便是农机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具体体现,那么,随着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农机购置补贴便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达到"放管服"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信息化和农机化有机地融合起来,通过这种信息化调动农业机械化发展,以达到最理想的规模或最高的效率。
"在保证国家补贴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要确保有限的补贴资金真正服务于农业机械化生产,同时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利用技术手段,不仅能够提高农机购置补贴办理的效率,还能够实现政策实施后的效率评估以及实现精准的政策管理,也简化了农机购置补贴办理过程中各种不必要的证明材料,真正实现'让手机成农具、让科技做贡献、让信息多跑路、让农户少跑腿'的目标。"宋建武表示。
"三合一"试点工作的切实实施,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购机补贴"真人、真机、真买、真用"的甄别和管理。
当前农机购置补贴对象为农户及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者,对象身份识别为个人用户和机构用户。据相关技术人员介绍,只要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和机构代码识别技术,就能够确保申请农机购置补贴对象身份的真实性。
而在"真机"甄别管理方面,通过采用二维码技术实现"一台装备、唯一身份、唯一编码、快速识别",并利用"物联网+农业装备"产生的大数据校验,实现一台机器"一码溯源",即扫描每台机器绑定的身份二维码,溯源该装备的全生命周期大数据(从出厂之后的所有轨迹、作业等大数据),不仅可以实现补贴机具的监管,还可以实现农机购置补贴机具实际使用情况的数据掌握。
"先购置、后补贴"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执行的基本逻辑。因此,在申请人提出补贴申请时,需要确定其购买行为已经发生。为避免"真开票、假销售"行为的发生,在甄别"真买"环节,便需要申请人上传"购买发票+农机二维码身份铭牌+人、机、身份证一体合影照片"进行识别。
同时,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农机购置补贴审核除了审核"真人、真机、真买"之外,还可以通过机载的物联网监控设备获取到每台装备的位置信息,以及基于位置信息计算出来的"运行轨迹、运行时长、运行里程、轨迹面积"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非常准确的判断出购买的农业装备使用情况,可以实现补贴机具"真用"的甄别管理,从而完成整个农机购置补贴数据链管理。
从"三合一"试点工作中不难看出,政府部门监督理念发生了重大转变,即从事中监督转变为事前和事后监督:用信息化手段对补贴办理前的审核要求更加严格;用二维码及物联网溯源管理系统对装备了物联网设备的办补机具实现常态化监督,重点加强长时间机具无轨迹、物联网设备拆除、短期大批量、单台多台套等情形的监督。
"这就意味着对生产企业和补贴对象责任要求更加明晰。在'三合一'试点工作中,实行政策实施主体承诺制,全面落实产销企业在补贴产品合规性方面的主体责任、生产企业在机具投档行为有效性方面的主体责任、产销企业和购机者在购机行为和补贴申请资料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方面的主体责任。" 李伟进一步指出,要在省域内全面建立补贴工作内部控制规程,着力落实县级农机化、财政部门在补贴资金兑付前的形式审核责任和补贴资金兑付后的监管责任,利用大数据强化事中事后抽查核验。
农机化主管部门在切实推行试点工作的同时,也支持"两条腿"走路。据了解,由于各地办理流程有差异、信息化建设程度有先后,试点的推行设立了一定的过渡期。过渡期内,传统补贴办理方式与"三合一"试点办理方式同步实施。同时,将进一步理顺各部门的职责,机具现场核验取消后,在机具抽查、绩效考核等方面将进一步加强与财政等部门的联系和配合。对于全面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和风险点,各地在试点过程中也需结合当前当地农机购置补贴办补流程,对工作中可能产生的风险点进行评估,进一步完善违规处理办法等配套制度。通过设置科学的绩效指标,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闭环体系,构建权责一致的监管体系,深入推进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有备无患才能落实好政策。"围绕深化购机补贴信息化改革,农机部门将继续通过创新服务机制,为广大农民办实事、办好事,让他们'只进一扇门,只跑一次腿'。"李伟表示。(文章来源的:中国农机化导报)
编辑:胡润田
农业科技报全媒体中心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butie/63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