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农机总站办实事“见事”“见行”“见效”
西安市农机总站办实事“见事”“见行”“见效”自“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西安市农机总站党员干部在为群众排忧解难时,坚持多听基层声音、多看群众需要,从呼声诉求中见事、见行、见效,实打实地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让群众得实惠。
一是多看一线需求,于群众呼声中“见事”。为群众办实事,找准事、谋对事是基础。今年三夏,小麦收获“洪期”,我市出现“机荒”。6月9日,临潼区铁炉街办小麦抢收工作告急,1万余亩已成熟小麦急待收割,群众心急如焚。接到群众求援电话,我站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向南片区县调集小麦收割机,鄠邑区农机管理站积极响应,迅速协调渼陂农机专业合作社急调3台收割机,历时3个小时转场200多里帮助临潼群众“龙口夺食”,村民激动地发抖音:终于有收割机来收麦了,党和政府真好啊,把我们的事放心上……
今年“三夏”,因天气多雨,多省市小麦收获期集中,外出跨区收割机不能及时返回,致使我市收割机供不应求,群众热线求援不断。市农机总站及时成立紧急调度中心和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连夜安排区县摸清全市机具需求,同时,固化“有困难找农机热线”承诺、启动“农机直通车”信息平台、设立24小时维修点等“六项举措”,并在全市推行,急招我市跨区作业农机手返回,农机转运开通“应急绿色通道”,可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优先通行,仅3天时间调回1000余台收割机。同时,统筹协调各区县机具合理流动,缓解了群众燃眉之急,确保了粮食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二是多听基层声音,从群众诉求中“见行”。民之所需,行之所至。“您好,我是雁塔区陕西秦盛园林仿古建设有限公司的农机手,要给拖拉机挂牌子,不过车在宝鸡……”一个来电,让注册登记查验岗的监理人员犯了难。原来是一位户籍在雁塔区的农机手,要给远在宝鸡种植基地的拖拉机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因路途遥远,拖拉机无法回到西安进行信息核验,为此机手十分着急。市农机总站立即组织工作人员前往宝鸡,单程300多里,还有山路,2个多小时舟车劳顿,到达目的地后随即展开工作,经过拍照、拓印号码、核对信息,填写注册登记表,半小时就完成了车辆信息核对等相关工作。
这已经不是农机工作人员第一次上门服务。近年来,为保障农机安全,我们紧抓源头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开展"上门送检"活动,全市推行“手机预约,就近参检”模式,有效解决机手往返不便及费用高的问题,深受群众欢迎。今年以来,市农机总站开展调研活动41次,走访群众600余人,收集群众反映问题30件,经归并后解决问题25件,其中积极推动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4个“硬骨头”问题。以落实新一轮购机补贴政策为契机,研究优化措施,上线运行补贴申领手机APP,让农民少跑路,及时置办农机,将办理补贴手续由原来的104天缩短为35工作日。“手机上填资料,几分钟就办好了,真省心。”种粮大户张静说,在线申报,一台两用联合收割机5M,少花8万多元。让惠农政策落到群众手里,暖到群众心上,这是农机人的使命和光荣。
三是多办利民之事,在群众满意中“见效”。秋种一粒粟,来年万颗籽。市局结对帮扶的蓝田磨李村地处岭区丘陵地带,劳动力和农机具短缺,加之秋淋天气影响,播种期比往年推迟了20多天,村干部和群众忧心忡忡。我站乡村振兴工作队员将这一情况反馈给单位后,领导高度重视,把帮助群众种好秋粮作为办实事的一项具体行动,立即筹措经费,联系蓝田铁骑农机合作社,派出技术好的农机手和2台播种机,帮助群众种植了小麦、油菜。村民们一起搭手给农机添加化肥、种子,看着田地一派繁忙景象,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口中啧啧称赞。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市农机站“一团两队”服务队全年服务111次,专家团下乡技术指导10次,服务人数7963人,完成计划任务1260人的631%。加快新技术落地,机械化给力,农业生产兴起来。不用翻地也能种小麦,免耕宽幅播种机开过,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一条龙作业,秸秆覆盖还田,土地盖上“被子”,水土保住了,地力上来了,化肥减施了,亩产增加了,应用该技术每公顷节本增效约1500元,全市完成免耕宽幅播种62.6万亩,超额完成省上下达我市的小麦宽幅播种任务。如今,像铁骑农机合作社这样从事农机服务的“田保姆”越来越多,把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的轨道中,“服务套餐”精准满足农民需求。一个村百十亩地全托管,合作社提供从耕整地、购种、播种到收获的全程服务。
四是多思全局之重,在群众期盼中开新局。办实事的质量高不高、效果好不好,要看群众满意不满意。“为农机云课堂点赞!‘农机云课堂’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学到新技术,了解新政策、看到新农机,太好咧!”参加听课的农民朋友们纷纷在评论区留下这样的肺腑之言。“农机云课堂”、“农机抖音号”是市农机总站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之一,是解决“疫情下农机手培训难”问题的实际行动,打通了农民群众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宣传新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依靠“人才强机”“强机富农”。3万亩地怎么种?“你瞧,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都成了咱种地的好帮手。”长丰合作社理事长薛强底气十足。开春麦苗拔节,植保无人机、北斗导航仪、激光平地仪,一套套新型农机奔跑田间,整地松土、施肥喷药,农机“加速跑”“智慧”种地提效率。如今,春耕夏收用上智能拖拉机,误差小于2.5厘米,每20亩地能多种出1亩地。“智慧种地真省心,行子笔直,跑一天人也不累。”80后理事长张可说。农机一小步,农业一大步。“蔬菜、果树缺什么,我们补什么,从大水漫到‘打点滴’,水肥减少1/3。”示范园的田间日活动让群众大开眼界,点开手机页面,配肥机轰轰作响,“营养餐”通过管道滴到根部,农机装“大脑”,推动农业生产迈向智能化、集约化、现代化,农机让工业文明和农耕文明在深度交融中迸发独特魅力。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骆妍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butie/63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