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二手车农机户3米6]红河牌“铁牛”为何会成为“头名状元”?
红河牌“铁牛”为何会成为“头名状元”?
柳州人有很多值得自豪的历史,特别是在工业机械制造方面。
历史会铭记:1960年1月15日,柳机举行隆重庆祝会。当时的《跃进日报》《柳州日报》合刊1960年1月16日1版是这样报道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次试制的中型拖拉机——红河牌拖拉机成功了,从此,揭开了我区工业以现代技术武装农业的序幕。红河牌拖拉机试制成功,是党领导的结果,是柳州机械厂发挥敢想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辛勤劳动的硕果。”三天后,红河牌拖拉机在北京完成了500小时耐久试验,获得了“头名状元”的荣耀。
更让人骄傲的是,后来红河牌拖拉机参加了上海全国工业展览会,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观看了这些展品。
如今,城市里的人很少看到拖拉机了,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拖拉机在实现农业机械化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更让人自豪的是,红河牌拖拉机中有一个关键零部件,叫做分配式油泵,因为制造精密、难度大,法国人研究它花了10多年,英国人研究它用了57年。而柳机人为了攻下这道难关,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仅用57天就试制成功。
柳州二手车农机户3米6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那么,红河牌拖拉机荣获“头名状元”背后有哪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呢?
1
人民需要什么,我们生产什么
2022年7月20日,记者采访了曾参与过红河牌拖拉机试制的五菱柳机退休职工章贤熹。老人今年83岁,从他的讲述和记者查阅的相关资料了解到,这个“头名状元”真的来之不易,这也让记者明白柳州历史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工业基因的真正原由。
历史的风吹到1959年的某一天,柳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有几个县的干部和农民结队来到柳机,说出了心里一个焦急的期盼:请求柳机造拖拉机,支援农业生产。
也是在这一年,国家安排全国8个厂家进行新型拖拉机的试制,并示意哪个厂家的拖拉机性能优良,就有可能成为定点生产厂。
机遇,再一次降临到柳机头上。自治区党委直接指示柳机试制红河牌拖拉机,并要求3个月内试制成功。
当时,全国正兴起大办农业和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新高潮。很多企业通过研发生产农业机械化产品,支援农业发展。柳机当然也不例外。
《龙的动力》一书这样记载:“1958年4月至8月,柳机在短短的五个月时间里,就试制成功了2台青年号4马力小型万能拖拉机和2台金田牌8马力拖拉机,开创了广西拖拉机生产的先河,在广西机械工业的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那么,自治区党委指示柳机试制的红河牌拖拉机有何不同呢?
据悉,红河牌拖拉机是一种中型的拖拉机,是当时国内外最新产品之一,用的也是最先进的技术。主要特点是:轻巧灵活、马力大、用途广。全机重量1400多公斤,别看它比同类型拖拉机轻一倍,马力却超过它们许多。重点是还防尘、防水,特别适合在南方的水田耕作,还能用于抽水、打谷、碾米等加工和发电。
“我还记得,当时厂里从来宾红河农场要回了英国产的福格森35型拖拉机作为样机。”章贤熹一边比划,一边还回忆道,卸掉轮胎,没有多高。如今,在柳州工业博物馆看到的红河牌拖拉机,和样机差不多。
2
不能公开的秘密
于是,又一次重要而紧张的试制在柳机开始了!
自治区给出的要求是3个月内要试制成功,是压力更是动力。而柳机人自我加压,在没有技术图纸,缺少加工设备的情况下,提出了“奋斗六十天,试制成功拖拉机,向1960年元旦献厚礼”的响亮口号。
和其他柳机人一样,一进厂章贤熹就把“土专家”卢达(曾任柳机总工程师)当做自己的偶像。试制红河牌拖拉机,正是卢达牵头,当时他被任命为试制车间主任(兼)。
分配式油泵是拖拉机心脏中的关键零部件,技术要求比较高,加工难度大。卢达承担了这项重要的工作。
“那时,卢达工程师和大家一样基本不着家的。”章贤熹说,日夜奋战,吃在车间,睡在车间,一心扑在拖拉机上。
在试制过程中,柳机采取打擂台、抢课题、技术攻关等多种形式,把样机拆散、解剖后举行零件展览会,让各车间工段自动承包,把原零件实样分到班组,掀起了你追我赶的试制氛围。
1959年,章贤熹刚好从施工科练习生转为助理技术员,有幸参与了红河牌拖拉机试制的工作,主要负责部分零部件的测绘和图纸绘制。
那时,章贤熹手里不是拿着铅笔、千分尺、量规,就是皮尺、厚度板。他说自己做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工作,也是和大家一样拼尽全力。
“我家住在斜阳路,平时都是星期六步行回家,星期日返厂。”章贤熹说,试制红河牌拖拉机那段日子,他没回过家。“什么都不想,就是想抓紧完成工作。”当时,他一个月能领22斤的粮票,有时候没几天就把一个月的早餐票吃光了。“没票了就只能饿着,活也不能耽误。”
现在,在我们看来,章贤熹的经历令人不可思议。但是,在那个火红的年代,这却是许多柳机人最普通的生活经历。
柳机机二车间一工段接受了突击拖拉机汽缸、活塞、活塞环的紧急任务后,工段长钟国材就发动组员,把行李铺盖搬进工厂。经过10多天的奋战,车工和钳工突击完成100多套工具,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然而,当时柳机人这段艰苦奋斗的时光,对外界来说却是“静悄悄”的。
这又从何说起呢?
曾担任过《柳州日报》记者的欧同化写过一篇文章《一位老记者的回忆》称,柳机是划归他重点采访的单位之一,每个星期都要到那里去一两次。试制红河牌拖拉机,柳机人是把它作为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来打的。“但是,按照市委领导的指示,为了对国内的竞争对手封锁消息,必须‘保密’,暂时不能报道。因此,在试制过程中许多反映柳机人的智慧和干劲的动人事例,尽管我搜集了不少的材料,足以写成十几篇通讯和特写,也不得不闷在肚里,一时都无法见报,至今思之犹觉遗憾。”欧同化说。
柳机人的辛劳付出,历史不会忘记。
3
“柳州制造”昂首进京
就在这样“静悄悄”的氛围中,卢达和团队试制成功了被称为“高、精、尖”的分配式油泵,让红河牌拖拉机的心脏485型柴油机有了核心。
1959年12月27日,在经过57天奋战后,当红河牌35型拖拉机(马力为35,称为红河牌35型拖拉机)试制成功的那一刻,柳机人激动得流下了热泪。
更让人兴奋的是:当时,红河牌拖拉机经过工程师、技术员和区农业机械研究所对各部机件结构的反复鉴定,其质量完全符合要求。同时,经过拖拉机手们驾驶在水田和早地试耕,运转都很正常,特别在水田运转又灵巧又好使,很适合于我区农田耕作要求。
经过了自治区的鉴定,红河牌拖拉机与国内其他同期生产的拖拉机比,性能如何呢?
带着这个疑问,1960年1月,在老工程师吴鼎瑞和卢达等人的“护送”下,两台红河牌拖拉机从柳州运往北京。
在当时召开的全国拖拉机厂基建会议会场外,红河牌拖拉机就吸引了不少参会代表围观。红河“铁牛”优美的外形、匀称的运转声和光洁的机件,赢得了代表们的好评:不坏!真不简单!
在众人的瞩目中,卢达等人跨上“铁牛”,在空地上用各种速度转圈,还表演了刹车、转弯和控制机尾拖拉的农具液压升降装置等。
全国拖拉机厂基建会议后,当时的农业机械部拖拉机局的同志们想再看一看红河牌拖拉机。于是,红河“铁牛”进行了到北京以后的第二次表演。拖拉机局的两位工程师还亲自上手,试了一下它的性能,试驾结束后,一再地称赞说:“好哇,真灵活!”
演示没问题,关键还得靠实力说话。最终,红河牌拖拉机在北京完成了500小时耐久试验,荣获了“头名状元”的桂冠,后来还获得全国群英会红旗奖和全国机械工业跃进红旗奖。
柳机再一次用行动证明: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柳机不会造。
4
“母鸡下蛋”的历史贡献
获得“头名状元”后,柳机人并没有满足,立即对红河牌35型拖拉机进行升级。将其功率由35马力提高到37马力,被称为红河牌37型拖拉机。
据《龙的动力》一书记载:1960年8月,红河牌37型拖拉机在北京进行了国家级鉴定,参加了上海全国工业展览会。
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布局,为扩大生产,1961年开始逐步将产品转由柳州动力机械厂(后改名为柳州拖拉机厂)生产。
柳州拖拉机厂,也是柳机作为“母鸡”下的第一个“蛋”。这是怎么回事呢?
随着柳机的不断发展壮大,1958年,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准在柳州市河西扩建柳州机械厂。同年10月,筹建的柳州动力机械厂炼钢车间破土动工。
1959年3月底,柳州动力机械厂炼钢车间竣工。冬季,柳机开始调员到河西区柳州动力机械厂新工地。
章贤熹也是其中的一员。“当时都是把得力干将,年富力强的员工往外派。”章贤熹说,有一段时间,他的工作地点从鸡喇村转到了河西村,后来他又被调回到柳机。
在《柳机六十年》一书中,收录了原柳机厂长黄任武在广西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发言稿。他说:“区人民政府下令,为生产更多更好的拖拉机,决定柳机一分为二,建设柳州拖拉机厂。全厂干部和工人,二话不说,立即行动,分人马、撤设备、运工装、送图纸……还出现了父母送子女、师兄送师弟、妻子送丈夫的动人场面。共送走厂长、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1096人。”
1962年柳州动力机械厂经济实行独立核算,为柳机立下赫赫战功的副厂长孔文炎,也被调去任厂长。1966年,柳州动力机械厂改名为柳州拖拉机厂(以下简称“柳拖”),发展越来越好。当时,红河牌拖拉机成为农民喜爱的拖拉机品牌之一,柳拖也曾被列为全国八大拖拉机厂之一。
由于农村生产方式改变等原因,后来大型拖拉机销量急剧下降,柳拖迅速走下坡路。甚至在1980年,拖拉机出现滞销,许多产品积压在仓库。这时,柳拖另辟蹊径,开始转型捣鼓微型汽车。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做法让柳拖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1985年,工厂汽车产量达到4000多辆,超额完成3000辆的目标。也是在这一年,柳州拖拉机厂改名为柳州微型汽车厂,让柳州汽车工业发展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柳州微型汽车厂在不断发展壮大中,跃升成为国内微车的老大。1996年,柳州微型汽车厂跟柳州机械厂重新合并,成立了柳州五菱汽车有限公司。此时,柳机也改名为柳州五菱汽车有限公司柳州机械厂,2006年企业改制,再次改名成为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也就是现在大家熟知的五菱柳机。
历史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柳机人制造出闻名全国的拖拉机,为农业生产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后来,广西第一辆汽车在柳州诞生,柳机又发挥了什么至关重要的作用呢?请关注后续报道。
记者 李广西 朱柳融
柳州二手车农机户3米6梁莎莎 荣瑶
(来源:柳州日报)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ershou/13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