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小麦收割机市场]写给小麦机用户:购机时使用5大策略增加收益保障
写给小麦机用户:购机时使用5大策略增加收益保障
已经进入“三夏”季节了,再过些天,也就是在4月20日左右,从四川的攀枝花、凉山州开始,一直到10月份内蒙古结束,持续近8个月,绵延几千公里的全国性的跨区作业的大幕就要拉开了,其中“三夏”跨区作业以收割小麦为主,那么今年小麦联合收获机能否有个好收益?还值不值得购买小麦联合收获机呢?
笔者长期跟踪研究三大作物联合收获机,出身北方的原因,也尤其关注小麦联合收获机行情和机手的收益变化。笔者判断,今年小麦联合收获机作业市场形势不好,机手收益会下降,所以购买小麦机要特别谨慎。
一、疫情影响大,跨区作业风险和难度增加
从时间上看,2015年开始,小麦联合收获机作业市场已经在走下坡路了,但以往只是小幅度的惯性下滑。今年情况非常特殊,新冠疫情属于典型的“黑天鹅事件”,对整个农机行业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跨区作业市场也难逃厄运。
笔者判断,疫情对小麦联合收获机的作业服务市场有以下的重大影响:
一是部分机手买不到高效率的新机器。跨区作业是一个速度和效率的竞技场,老机手通过不断地淘汰旧机器和新机器以保持在跨区作业市场里的竞争优势,今年疫情严重影响了生产厂家的备货生产,预计到4月底开始跨区作业了,仍会有一部分机手买不到新机器,就是供货恢复正常,新机价格也会上涨,这会打击机手的积极性,从而放弃购机并选择不出门作业。
二是跨区过程中的风险和更多的不确定。与以往相比,今年机手需要戴着口罩出门了。除了要在当地开健康证明外,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停下来登记、注册健康码和接受体温测量,有一些地方可能还不让外地人进去。另外长途奔波,接触的形形色色的人,也会增加被感染的概率。此外,今年停车、住宿、吃饭、雇佣机手等的硬性成本都会增加。
综合看,受疫情影响,今年机手跨区作业的风险和难关前所未有的大,很多机手会选择放弃或就近作业,这将会极大地影响机手的收益。
二、种植收益不断降低,小麦种植面积逐年萎缩
小麦联合收获机作业的对象是小麦,所以要研究和分析小麦联合收获机的收益变化情况,根本上说要研究小麦种植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这就是“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就是事物的本质和事性的基本规律。小麦联合收获机和小麦之间的“第一性原理”就是小麦种植面积增加,小麦联合收获机作业收益会增加;反过来,小麦种植面积减少,小麦联合收获机作业收益会减少。这个基本原理可以指导企业的战略布局和机手购买决策。
种植结构优化调整,低收益作物面积普遍减少
从大趋势上看,属于第一产业的农业市场化步伐越来越快,尤其是2009年土地流转速度加快之后,得到大量土地的合作社、农业投资公司、土地托管组织追求的是最高的投入产业出,近几年关于不同农作物的收益,民间有“1亩菜10亩粮,1亩果100亩粮”的经验总结,形象地说出了主粮作物和经济类作物的巨大收益差距。
资本具有天然的逐利性,金钱永远向着利润高的方向流动,所以从2000年以来,整体看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在减少,包括种植面积很大的小麦,高收益的经济类作物种植面积在增加,如下图所示,2009年之后这一趋势更加明显。
具体到小麦上,从下图可以看出来,如果把时间轴拉长看,从1978年开始,到2002年之前,小麦播种面积一直在剧烈的波动,但是在2004年之后,小麦播种面积整体大幅度的下降,之后虽然有小幅的反弹,但是大趋势是面积减少和逐年萎缩,图上虽然没有2019年的数据,但补上数据也是在下降。
图:国内小麦种植面积变化趋势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如最低收购价和市场终端零售价持续下降,小麦用途狭窄,种植成本逐年提高,库存消化居高不下而且消化缓慢等诸多的不利因素,下面两图供读者参考。
种植环节的诸多变化和各种不利因素,正在持续影响小麦的种植收益。同时严重打击了种植者的种植积极性,面积逐年萎缩,这对与小麦全程机械化相关的机器都是利空。所以近几年包括小麦联合收获机、播种机、地膜机等需求量都在下降,同时机手的收益空间也在变小和萎缩。
图:国内小麦种植农药、机械化作业费用等不断增长
图:小麦售价与成本及最低收购价的关系
三、作业时间短,回本时间长,投资不划算
一年的作业时长直接决定着小麦联合收获机收益大小和收回成本的时间,时间长短与回本周期正相关,而决定作业时间长短的有机器保有量、机收率水平等因素。
1、机收率碰到天花板,投资已属不明智
在国内所有作物里,小麦的综合械化水平是最高的,这得益于小麦主产区是北方地区,土地种植条件好、规模化水平高、地块大、机耕道建设领先等原因。
2019年,小麦机耕率达到99.8%水平,机播率92%、机收率97%,综合机械化率预计达到96.5%以上。
97%的机收率,潜台词就是凡是能用机器收的地区,已经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收获,剩下的偏远山区和丘陵地带,机器到不了的地方或机收不经济的地方,只能用人工收获。这意味着小麦收获作业市场碰到无法突破的天花板,也说明小麦机收市场,已没有增量空间。蛋糕既定的情况下,竞争会更加激烈。
机多地少的情况下,农户的话语权会越来越强,作业市场价格会越来越低。所以当下投资小麦联合收获机不明智,尤其是新手,进入这个行业将很难赚到钱。
图:2017年国内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
2、保有量太大,竞争太激烈,收回成本时间不断拉长
机器保有量的多寡,决定着机手的收益。如果从2010年开始算起,国内小麦联合收获机的保有量是40万台,如果从2015年有效保有量算起,也有18万台的保有量。
据从“三夏”作业现象观察,现在一块地往往有好几台收割机在等着收获。10年前是地等机,在麦黄六月天,找不到机器的农户会用路上搬大石、设路卡、聚众拦截等极端的形式,把收获机“劫持”到自己的地里收小麦。而当前早已经是一块地四五台收割机抢着收,机收价格当然是一降再降。笔者去年在河北现场了解到,小麦每亩机收价已经到了35元-55元水平,10年前100-150元只存在于记忆中了。
据笔者从河南、陕西麦收现场采访机收了解的情况,7公斤、8公斤的小麦联合收获机,10万左右到手,如果不能长途跨区作业,一年收益2万左右,五年左右回本,折旧和收益不成正比,去除人工几乎不剩钱!
3、本地机器多,跨区作业不挣钱
小麦联合收获机的主战场是跨区作业市场,如果不去作业,在本地的话,除了自用,给别人搞经营作业很难在短期内收回成本。所以购买小麦联合收获机的机手,有80%以上都会出远门参加跨区作业。
但现在面临的一个尴尬问题,就是小麦主产区本地小麦联合收获机的保有量越来越大,外地来的机器不是被当地机手找各种办法驱逐出界,要么就是作业时间太短,作业面积少,根本回不了本。
图:国内各省小麦种植面积占比
市场调查显示,近几年黄淮海区域小麦联合收获机销量,占到全国总销量的97%左右;河南、山东、安徽、河北、江苏等冬麦区,都是主要销售区域。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小麦机主战场是“逐鹿中原”,中原区域一直是跨区作业机手的第一目标市场。但经过多年的高强度补贴,现在中原区域小麦机的饱和度近乎超过120%。也就是说,在中原地区,本地的机器出现了严重的过剩局面。
河南、山东、安徽、河北、江苏等主产区的机手,只有出门跨区作业,才有机会增加收益和收回投资的成本。
4、被履带联合收获机抢占了半壁江山
以前小麦跨区作业,由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担当主角,也就是小麦联合收获机。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占比越来越高。
北麦南稻,自古以来,中国就是这种固定的种植模式。所以北方跨区作业用小麦联合收获机,南方用水稻联合收获机。本来井水不犯河水的两种产品,但它们已经有了大面积的交集。原本属于小麦机的地盘库,从2015年开始被水稻联合收获机快速的替代,且是单方面的替代。也就是说,水稻联合收获机在替代原本属于小麦联合收获机的市场,而小麦联合收获机并不能反过来替代水稻联合收获机。这让笔者想起《三体》里的一句话:我消灭你,与你无关!
据抽样测算,2015年在北方小麦种植区,跨区作业期间,小麦收和水稻收的比例是8:2,但2019年已经是7:3了,也就是说有30%的作业市场被水稻机抢走了。预计在今后5年内,水稻机替代小麦机的趋势不减,最终有可能是轮式机和履带机在北方地区跨区作业市场中的比例达到5:5。最近十年时间,夏收小麦年均出动的小麦机有30万台,要完成一半的替代,还有至少10万台的市场空间,对水稻机来说是个增量市场,但对小麦机来说是被抢了市场。
小麦联合收获机的作业市场,外部客观环境明显对机手不利,但受经济条件、文化水平、个人能力等因素限制,没有其它创收渠道的情况下,机手没有其它选择,仍不得不依靠购买小麦联合收获机搞经营养家糊口。
在此,笔者给机手提供几条实战实用的购机和用机的策略,希望能帮助机手增加收益。
1、选购一机多收的机型
如果不参加跨区作业,机手一年的作业时间不超过10天,一天净赚2000元,一年撑死了就是20000元,如果参加跨区作业,时间可以延长到30天,一年有可能挣到60000元,需要2年收回成本,但这只是假设,真正能2年收回成本的机手并不多。
小麦联合收获机之所以会被水稻机取代,主要原因是小麦机收割的作业太单一,所以要增加收益,就得选择一机多用的多功能机器,只要增加一种作物收获功能就增加10-30天的作业时间,只要拉长作业时间,机手就能提前收回成本,之后就是净赚的。
建议选择能收获小麦、油菜、大豆、玉米、高梁、荞麦等作物的多功能机型,或具有收割打捆两用功能的机器。
这种机器并不难求,近几年约翰迪尔、雷沃阿波斯、中联重科、山东巨明、金大丰、郑州中联等主要的谷物联合收获机企业,为了提高产品性价比和竞争力,都向市场上推广多功能机。
2、购买大品牌的最新迭代产品
跨区作业市场里比拼的是机器的效率和速度,小麦收获时间非常集中,像中原地区每年集中收割的时间约10天。所以同样的时间谁的机器跑得快,收得快且收得干净,谁的机器就会有更多的作业机会。
近几年小麦联合收获机喂入量以每两年一公斤的速度在增加,现在已进入了9公斤、10公斤时代。
建议机手购买新机器时,一是要选择大品牌,二是要选择在成熟的老机器基础上最新迭代的机器。这种机器已经经过了市场和用户的充分验证,新迭代机器是在老机器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升级、强化、加固,所以质量会更稳定、效率会更高。
3、先搞定作业面积,再购买收割机
供大于求的行业,机器很多,但是作业面积并不会增加。从前文的分析,大家能直观地看到,小麦的种植面积在减少,所以建议机手在购买机器之前,要先锁定作业面积,这样就能给收益上一个旱涝保收的保险。
目前订单式农业模式正在成熟过程中。在跨区作业市场里,已经形成了“机手+经纪人+种植户”的产业链,老机手通过当地的经纪人,每年出发前都已经锁定了数千亩或上万亩的作业面积,一些老机手会有固定的老用户,每年不会空跑。
4、购买性价比高的“次新机”
笔者之所以不主张购买二手联合收获机,而鼓励购买“次新机”,是有深层次的原因的。
对跨区作业市场有深刻理解的人都知道,从事跨区作业的联合收获机都是超负载、高强度作业。在小麦集中成熟的季节,通常是24小时,换人不停机,所以老机手购买新机只用一年,一年如果能回本当年就会卖掉,二手收割机的价格就是净利润。二手的小麦联合收获机有可能车龄只有一两年,但是机器可能有重大的隐患或接近报废,所以老机手从来不会购买别人淘汰下来的二手小麦机。
那么什么是“次新机”呢?所谓的“次新机”就是从来没有下地作业或下地作业时间非常短的收获机。
由于有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尤其是一些地方还有累加补贴,一些用户利用补贴政策的规则,在领到补贴款之后就把新机器当二手农机转手卖掉了,这就是“次新机”,虽然是二手机,但是没有使用过,是全新的机器。
在山东临沂郯城,全国最大的二手农机市场,笔者在2019年12月份看到了9月份出厂的联合收获机,里程只有几公里,说明是“次新机”,如果是正规渠道的“次新机”,唯一应该担心的是售后服务。如果厂家答应对保修期外地车也一视同仁的二手小麦收割机市场话,用户可以放心购买。
5、提供“一条龙”增值服务,增加盈利点
眼下乃至今后的市场,小麦机靠单打独斗已经没有了竞争优势,不管是制造企业、流通企业还是合作社、个体用户,都必须向着综合性解决方案的方向进行转型。不仅仅要完成小麦收割机械化,更应该充分考虑大部区域尤其是中原区域自然晾晒所带来的霉变、浪费、占用道路引发的安全隐患等问题。大力推进小麦收获后机械化烘干,并针对小麦秸秆打捆回收、饲料化、肥料化以及加工再利用等达成一系列机械化解决措施,形成小麦这一主要粮食作物全过程机械化解决方案。进一步拓展产品作业环节和空间,不管是联合相关企业抱团打造生态圈,还是规模企业拓展业务范围,针对小麦作物从种到管、再到收、贮、加工全过程机械化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实施复合式经营大有必要。
所以机手现在开始,应该提供“一条龙”的增值服务,要打造生态圈,达成小麦收获、烘干入库、秸秆处理等一体化解决方案,增加作业环节、增多盈利点。
结语:整体看,小麦联合收获机正在走下坡路,作业服务市场规模也在萎缩,新手要谨慎进入,但如果只有这一条路可走,就要找到新的应对的策略,“大脑里可以挖掘出大油田”,只要动脑筋想办法,在衰退的行业里,照样能增加作业面积,保障收益,提前收回投资成本。
笔者提供的购买一机多收的机型、购买大品牌的最新迭代产品、先搞定作业面积再购买收割机、购买性价比高的“次新机”、提供“一条龙”增值服务的6条建议,虽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对于机手减少购机风险,提高收益肯定有帮助,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广大机手和读者有更好的建议,欢迎留言和评论区交流。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发布·(2022-07-08 07:32:51)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ershou/4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