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二手农机市场在哪里:农业最潮打开方式!每3000亩新疆棉田“油耗”2个人,网友:真·赛博朋克农场
综合整理自光明日报、榕城网、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微博@中国青年报、@新华社、@荔枝风景线
丰收啦!
近日,在新疆特克斯县
蔚蓝的天空下
金灿灿的麦穗随风摇曳
伴随着收割机作业的隆隆声
和风吹麦浪的沙沙声
农民迎来小麦夏季丰收
在新疆巴州棉田
一个平板电脑、两个人
四架无人机
三百多套智能设备
3000亩地从种到收全搞定
中国农业正在数字化加持下
为人民带来更多便利和惊喜
“干活变得很轻松”
在这个夏天,喀什地区疏附县乌帕尔镇阿依丁库勒村,一架无人机给63岁老农艾力·阿卜杜克热木家的麦田喷洒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种了45年地的艾力·阿卜杜克热木表示无人机打药,不仅避免了人与农药的接触,而且很少出现漏喷和重喷,很省工。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哈尔布呼镇的玉米规模种植户吐尼亚孜则没有在地里,他表示虽然农忙,但因引入了智慧种植系统,干农活变得很轻松。“去年我种了3000亩,从备耕、播种到收获基本上是7-10天下一次地。查积温、看作物长势、灾害提醒,手机上都看得到,去年每亩产量达到1.5吨,每亩多赚了200多。”吐尼亚孜说。
新疆库尔勒市普惠乡雅其克村棉农对棉田进行防虫害作业,棉农抢抓时机,利用无人机、农机机械等现代农机设备在棉田地里锄草、施肥,田间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近年来,新疆不断推动数字农业发展,驶入现代农业“快车道”。今年新疆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1年新疆粮食总产量1735.8万吨,增长9.62%,创5年新高。2022年粮食播种面积将稳定在3400万亩。
一个人管理500亩
今年年初,从来没有种过地的90后湖南女生莫晓钰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一个人管理500亩新疆棉田。
90后新农人是一批懂农业、有技术、爱农村的年轻人,有着敏锐的互联网思维和市场化思维。2021年初,28岁的莫晓钰从广州来到新疆尉犁县,成为一片棉花试验田的专职摄像师。
在这里,她跟随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全程目睹了尉犁县百万亩棉田的“科技春耕”景象。当地将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应用到传统农作当中,实现了从播种、田间管理到最终采摘全过程机械化、科技化、精准化作业,这也让她对完成目标充满信心。
棉花的耕、种、收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灌溉、施肥全部通过滴灌系统完成,但管理环节依然依赖人工。如何发现更高效的手段?
莫晓钰和团队工程师几番试验,将试验田中的近270个出水桩全部改造为智能化电动出水桩,并配备先进的全自动施肥灌溉机,实现了远程定时定点控制。
“你们看,我们现在通过地里安装的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酸碱度等指标,经过智能分析,系统可以精准调节水肥比例,把水分和营养及时输送到棉苗根部。不仅如此,人工智能技术还能通过识别遥感无人机拍摄的图像,来分析棉花的出苗率、长势和病虫害情况。”32岁的团队成员艾海鹏对记者说,探索无人化农场管理模式,一方面可以大幅降低农业种植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更加科学地为田间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今年目标是亩产400公斤,在管理环节实现80%的无人化率。”另一位年轻的团队成员凌磊说。
莫晓钰(中)与艾海鹏(左)、凌磊(右)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目前,尉犁县棉花种植采收机械化率达到了97%,未来还将加快数字赋能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农业由“设施化”向“数字化”转变。
“无人植保”要做新疆农田标配
在塔城乌苏市甘河子镇王乡庄子村,邱昌伟带着团队几个人,操纵无人机在农田上空喷洒农药。
2019年,刚从飞行学院毕业的邱昌伟,很快意识到无人机在助力农业发展方面的作用。那时,邱昌伟就在思考,如何能让无人机走进百姓日常农业生产,让更多的劳动力从繁重的农业劳作中解放出来?
“眼见为实!要让大家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次年9月,邱昌伟应邀为镇里棉花种植大户及多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现场展示无人机喷施脱叶剂作业。
“无人机作业不会碾压棉株,而大型机车施药则难免对棉花产量造成一定损失。更重要的是,无人机作业不仅效率高,还省人工,1000亩棉田只要一天就能完成。”邱昌伟颇为骄傲地说,看见无人机作业省时、省力且价格实惠,很多农户都愿意尝试一下。
现在,90后邱昌伟的公司已经拥有了7架航空器,还将引进作业效率更高的植保直升机,业务范围囊括了农林喷洒、草原飞播乃至消防应急等不同内容。
无人机成为农田的“标配”,没有那么多“飞手”,该怎么办呢?另一个90后韩少华敏锐捕捉到问题背后潜在的商机。植保无人机在新疆的应用场景、市场规模越来越大,“要让更多年轻人加入飞手行列!”
韩少华的公司从2019年开始销售植保无人机,至今已售出400多台,买家中一大半都是去田间创业的年轻人,还培训了“飞手”超过700人,其中年轻人比例更高。
“年轻的‘飞手’不断涌现,是新疆农业不断推进智能化、数字化的一个缩影。从不懂农业种植,到比老农户更加熟悉作物的田间管理技术,他们正在成为农村‘新细胞’、农业‘新主力’。”韩少华说道。
带着科技,回家!
扎根农村、思路活跃、反哺乡里……说起昌吉州吉木萨尔县庆阳湖乡的90后创业青年罗辉,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他的创业实践影响了当地一大批人。
“我考上大学的那年,因为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销路不畅,父母种植的700亩土豆、食葵等作物亏损不少。他们无奈伤心的表情,让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闯出一片天地。”谈到创业源起,罗辉仍念念不忘。
创业,从哪里破题?先从打通渠道入手!从进入大学起,罗辉便不断摸索销售模式。从注册店铺到参与线上线下公益助农,再到2015年创办电子商务公司,专门销售新疆阿克苏冰糖心苹果、库尔勒香梨、和田红枣等新疆名优农副产品,罗辉不仅淘到了第一桶金,也从一次次失败中积累了不少经验。
“要想有更大的发展,就要与当地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光有互联网思维是不够的,只有发展农业生产经营、发掘全产业链价值潜能,才能真正提高抗风险能力,让老乡的农产品卖得更好。”罗辉说。
2019年,罗辉联系到疆外某农产品开发企业,开始自建厂房,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运作。不仅如此,今年初,他还利用自家的院子,搭设农产品初加工大棚,每天来帮忙分拣葡萄干、红枣、核桃等干果类产品的村民达二十余人。
“这种生产、加工、包装、流通、销售一体化的方式,不受代加工厂制约,还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量的多少调整产能。”罗辉对此满是信心。
如今,罗辉公司的产品在各大互联网平台日销售总额最高超7万单,他们今年还计划在庆阳湖乡建设一座新的农副产品精加工厂,以此带动更多人创业就业。
目前,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数累计达到1120多万,创办的项目中80%以上都是乡村一二三产融合项目。这些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人”,正秉持乡村匠人的情怀,提升“三农”水平和竞争力。
新疆北部产棉区春播现场。新华社记者胡虎虎 摄
新疆北部产棉区春耕图。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资料图:采棉机在新疆沙雅县的棉田采收。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无人机、平板电新疆昌吉二手农机市场在哪里脑
无人驾驶农机
数字化农业种植系统
无人农场
在中国大地上开花
还有更多年轻人
把科技带回家乡
为传统方式生产的农业
插上数字翅膀新疆昌吉二手农机市场在哪里
飞向科技,飞向现代化
来源: 共青团中央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ershou/64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