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特维尔二手农机:奥加尔科夫:苏联天才元帅,预见未来惨遭无情冷落,美国却很钦慕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美国是军事信息化的“执牛耳者”。
90年代初,世界各国还在“钢铁洪流”的传统战争里打转,美军却用一场“海湾战争”震惊了世界,也让整个华约集团彻底失去了斗志。
光看“海湾战争”,美国可谓领先世界20年,但在真实的冷战后期,美国真的一枝独秀吗?
答案是否定的。
在军事领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差距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起码在理论领域,苏联并不落后,甚至比美国还要领先。
就拿“信息化战争”来说,苏军比美军更早注意到这一方面,苏联的奥加尔科夫元帅主张的“信息革命”,才是世界最早的现代战争蓝本。
奥加尔科夫元帅曾担任苏军的总参谋长,他在70年代研究了美国的越南战争经验,并结合微电子技术和卫星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军事技术革命”,在苏军里进行改革。
可惜的是,看透了人类未来的奥加尔科夫没能改变苏军,在苏联上层巨大的阻力下,他的改革被叫停,他本人都被发配到下级军区去带兵。
在大洋的另一边,美国人却捡起了奥加尔科夫的理论,最后完成了自己的军事改革。
那么,奥加尔科夫是个怎样的人?他的“军事技术革命”理论从何而来?这位元帅的改革失败了,后人是怎么评价他的?
1917年10月30日,奥加尔科夫出生在俄罗斯特维尔州,他的全民叫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奥加尔科夫。
奥加尔科夫的家庭虽是沙俄农奴,但他刚出生时就赶上了十月革命,所以他也算是“长在红旗下”的第一代苏联人。
奥加尔科夫家里有三个儿子,他排行老二,在苏联早期,他们一家人靠种地紧巴巴地生活着。
1927年,奥加尔科夫刚满10岁,这年特维尔州爆发了伤寒病疫情,奥加尔科夫的爸爸得病后撒手人寰,让这个穷苦家庭雪上加霜。
奥加尔科夫和兄弟、母亲相依为命,坚强的母亲撑起了家里的重担,把三个儿子抚养成人。
等奥加尔科夫长大,苏联已经在稳定后进入高速发展模式,国内的集体农庄教育、医疗水平大大提升,几乎每个苏联儿童都能得到相对优质的教育。
奥加尔科夫得以初中毕业后读了中专,学习农机维修,中专毕业后又考到了军事技术学院深造,在古比雪夫工程学院读了3年。
1941年,刚从军校毕业的奥吉尔科夫前往苏芬边境服役,这里是苏联在“冬季战争”里拿下的新国土。
苏联当时早得到消息,说德军有可能对苏联发起进攻,但是苏联高层过度相信《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将这一消息归为谣言。
结果在1941年6月22日,德国和仆从国派出550万大军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当时,奥加尔科夫在“列宁格勒军区”服役,几乎在德国入侵的同时,芬兰人也对苏联发起了进攻,奥加尔科夫跟着大军边走边撤,退到了列宁格勒周围。
在此后的两年多里,列宁格勒遭遇了近代最残酷的“围城战”,德军和芬兰军队包围列宁格勒,导致城内百万人死于饥荒。
奥加尔科夫在包围圈内战斗2年多,挺过了饥荒和残酷的战争。直到1944年列宁格勒解围,奥加尔科夫又加入反攻队伍,参与了苏军对纳粹德国“十次打击”。
作为工程学院的高材生,奥加尔科夫属于“战术工兵”,很少亲赴一线拉大栓、拼刺刀,这让他在多次恶战中化险为夷。
1945年战争结束前,奥加尔科夫已经是作战处长,领少校军衔,如果继续往西进攻,他很有可能爬到中校甚至上校的位置。
但可惜,他在匈牙利战场负伤,最后没有参与对德国本土的进攻。
二战胜利后,奥加尔科夫从匈牙利回国,他很快结了婚,妻子就是在负伤期间照顾自己的护士。
战后前10年,奥加尔科夫一直在远东地区服役,致力于苏军工程兵系统的建设。50年代末期他获封少将,进入“总参谋部伏罗希洛夫军事学院”深造。
60年代,奥加尔科夫已经担任苏联大军区的一把手位置,他个人也凭借优秀的军训成绩和高瞻远瞩的理论作品在军内扬名。
奥加尔科夫长于军事理论,70年代他被召入苏联红军总参谋部,负责红军战略规划。
当时美苏争霸正在白热化,苏联在军事上无法面面俱到,所以要常常放“烟雾弹”迷惑美国。
奥加尔科夫就是那个负责放“烟雾弹”的人,他创建了苏联著名的“战略欺骗部”,这是苏军专门针对美军侦查而组建的信息部门,曾让美军吃尽苦头。
在这个苏联“战忽局”,奥加尔科夫把《孙子兵法》中的“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学得炉火纯青。
他让苏军把很多虚假的武器拉到军事基地,故意让美国侦察机和间谍卫星拍到,让美国一度误以为苏联有“黑科技”。
此外,他还在阅兵时拉出一些只有铁皮的超大号“洲际导弹”,刊登在报纸头条,宣传苏军的导弹射程的载重,恐吓美国人。
这些招数的目的是恐吓美国,美国也的确多次上当,高估了苏联的武器装备水平,让美军把大量军费浪费在超越自身实力的科技项目中。
但是奥加尔科夫知道,苏联的国力和美国有不小的差距,美军的装备水平迟早会把苏军甩在身后。
转眼,越南战争爆发,世界各国都在盯着美国在越南的表演。
这次战争是美国自朝鲜战争后的又一次苦战,美军在丛林里和越共捉迷藏,在北越山区,美国飞机到处狂轰滥炸,但对于战略目标的收效不大。
美军所遇到的问题,也是当时世界各国军队都会遇到的。
当时,美军曾要炸掉一架“清化大桥”,1964年到1969年里美国空军共丢下了一万多吨炸弹,但大桥几乎完好无损。越南战争期间,像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面对传统武器效率低下的问题,美军最后拉出了激光制导武器。
在1972年春天,美军用20枚制导炸弹炸掉了之前万吨炸弹都炸不断的清化大桥,这在军事界引起震动。
根据苏联的计算,制导炸弹的轰炸效率是传统铁炸弹的百倍,一枚美国的“宝石路”炸弹,就能端掉一个军火库。
然而,如果让轰炸机去轰炸这种目标,它需要载着几十吨炸弹去地毯式投掷,而且很可能炸不到。
奥加尔科夫根据越战最后几年的经验,看到了精确制导武器的未来,他对此做了一个最简单的算法:
“如果把苏军的所有空投炸弹和导弹换成精确制导武器,那苏军只需要原来10分之一的火力,就能完成打击欧洲的战术目的。”
如果真能这样,那苏军省下的军费将是个天文数字,这些钱完全能用在军事装备研究上。
当然,这种精确制导武器前期需要大量投资,要建立起一个产业体系,这个时间需要10年甚至更长,也需要苏联计划经济委员会大量拨款。
奥加尔科夫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了专著《历史教育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在其中,奥加尔科夫细数了从19世纪起世界军事的变化,基本就是30年左右一个大跨步:
19世纪后期线膛枪的大规模使用、20世纪初飞机的出现、坦克的出现、核弹头的出现,跨度都在30年左右。
现在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和卫星探测技术就是未来,它们能让常规武器产生和核弹头一样的威力。
如果苏联能赶上信息化的起步阶段,就能在冷战里压住美国,甚至赢得冷战胜利。如果忽视这个时机,让美国走在前面,冷战的未来就不明朗了。
奥加尔科夫原本在苏军高层也有一定的地位,说话能受到重视。但尽管他苦口婆心,但是苏联政府、苏军高层面对改革都纷纷摇头,因为改革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奥加尔科夫的改革的确具有前瞻性,但是在苏联土地上严重水土不服。
奥加尔科夫口中的“先进技术”,恰好正是苏联的薄弱项,而苏联之所以这些科技差,深层原因是因为这些项目烧钱,苏联的经济难以支撑。
其次,在军事上和政治上的改革主张有点激进。
奥加尔科夫主张让全国政治和经济机构向军事倾斜,国家各部委要尊重、甚至听从苏军参谋部的计划,让苏军重新焕发生机,以取得冷战的胜利。
这种想法在苏联是很危险的,因为他触碰了一条红线——军国主义。
因此,在奥加尔科夫提出改革后,整个苏联高层都认定一个道理:他不能留在中央。
其实这已经不是奥加尔科夫第一次出问题,作为工科出身的军人,奥氏在性格上比较“认死理”,从不会拐弯。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奥加尔科夫就跟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吵架,说这一决定很愚蠢,惹得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勃然大怒,说:“你是谁?轮得到你教训党中央?”
1979年的事显然没让奥加尔科夫改变,他这次又犯了激进的毛病,不久后奥加尔科夫被分到西部军区带兵,自己组织两个合成军练手。
奥加尔科夫在第5近卫军和第48近卫军进行“合成军”改革,他把军队原来的编制打散,一个军里直属陆、海、空军部队,有机械化步兵旅、坦克旅、空降旅、炮兵团、防空团。
这种军小于集团军,大于师,总体来说就是“小而精”的协同作战部队,装备更好,战斗力更强。
苏联红军高级指挥官们都知道,这种改革肯定会增强部队战斗力,但它有两个缺点:
第一,这支部队的装备精良,实现全信息化很费钱,“合成军”的人数更少,但花销不比集团军少;
第二,这支部队的编制缩小,要裁掉很多士兵和军官,假设这次改革在全军展开,苏军要少掉百万士兵,上万军官,很多人要丢饭碗。
80年代的苏联经济凋敝,确实拿不出钱,加上奥加尔科夫的政治主张有点激进,任何政府都不会允许这种行为。
奥加尔科夫无力回天,而与此同时,美国已经看到了奥加尔科夫的相关论著,美军内讨论“奥加尔科夫革命”后爱慕不已,将其改名为“新军事革命”。
在美国国防副部长佩里的推动下,美军用10年时间基本完成了当初奥加尔科夫的设想,最终在“海湾战争”里爆发了惊人的战斗力,让一旁观战的苏联人对冷落奥加尔科夫懊悔不已。
奥加尔科夫在苏联解体后退出军队,1994年溘然长逝,在他去世10年之后,苏联的继承人——俄罗斯军队才开始改革。
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在普京总统的支持下军改,俄罗斯的合成部队就融合了奥加尔科夫的思想,后来在叙利亚战争、乌克兰战争里大放光彩。
虽然奥加尔科夫生前没能实现抱负,但是俄罗斯人仍然视他为军事理论先行者。
俄罗斯特维尔二手农机如今,俄罗斯军队有多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战略和技术会议,专门分析世界军事大势,研究先进技术。奥加尔科夫如果泉下有知,也应该为后辈们感到欣慰。
俄罗斯特维尔二手农机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奥俄罗斯特维尔二手农机加尔科夫:从技师岗位上成长起来的苏联元帅》,石奇义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ershou/66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