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万发二手农机合社:新节俭主义,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安徽万发二手农机合社:新节俭主义,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二手农机网请查看:二手农机网

  

来源: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周 娴

在物质丰足的今天,“节俭”二字又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

生活富裕了,为什么还要节俭?很多人提出了疑问,但更多人说出了内心的答案—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物质再丰富,也不能丢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勤俭节约,它既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文明,更是一种品质。

节俭不是抠门,是物尽其用,是自律中蕴含的一种严肃的生活态度。

全国每个人少用一双一次性木筷,意味着成千上万亩森林免遭砍伐厄运。没有节俭精神,人类社会就不可能持续发展。

从举手之劳做起,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粮,我们的地球家园才会永远美丽富饶……

从这些回答中,我们看到了物质富裕年代“节俭”的时代价值。今天,节俭已渐渐成为一种风潮,融入到人们的每一个生活细节中。勤俭节约既是老传统,又成为新风尚。新节俭主义,正在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

年轻人的新节俭生活

晚上九点前不去超市,衣服网购,电影票用积分兑换,请客吃饭用优惠券……这两年,“晒俭”渐渐成为吴昕跟闺蜜分享的一项重要内容。

吴昕是南京一家互联网企业的软件工程师,刚毕业时,她是个花钱大手大脚的女孩,每天一杯星巴克,定期打卡网红店,即使住出租屋,烤箱、扫地机器人、戴森吹风机……一个都不能少。尽管月薪过万,却常常捉襟见肘。前年底,妈妈突发心梗,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出院后,吴昕想给妈妈打点钱,但几张银行卡的余额,加起来还不到四位数。这让她有深深的挫败和无力感,也开始反思:当初买买买的生活方式,到底给自己带来了什么?

从那以后,吴昕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从过去流行什么买什么,到如今下单前总是先问一下自己:“我真的需要吗?”一年下来攒的钱竟然超过5万。吴昕给妈妈买了颈椎按摩器,又给爸爸转了2000元,听到转账成功的“叮咚”声,她感到从未有过的自豪。“如果总以拥有什么来衡量自己,就会陷入‘更多更好,永远不够’的死循环。摒弃无谓的铺张浪费,对每一件拥有的事物加以善用,从中获得愉悦,这才是生活的精髓。”吴昕开始以平和的心态梳理生活,一步步明澈内心的诉求。

近些年,像吴昕这样从“尚攀”到“尚俭”的年轻人不在少数。除了消费观念的转变外,环保意识的加强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节俭不光为了省钱,更是用环保的理念去生活。”去年研究生毕业的汪明竹,自从上了大学后,她的不少教材和书籍都购自二手平台,除了市面上的二手网站,她和学长学姐的学生群、宿管群里等都有交易。“不仅是因为价格便宜,一些书上还有之前用过的同学画好的重点,更重要的是环保!有个广告语不是这样说的嘛,在你买下一本二手书的同时,赋予了一本书新的生命,也为地球减轻一份重量。”

洗脸水用来冲厕所、单车骑行代替汽车出行、去超市自带环保袋……家住在南京雨花台区平治东苑的孙艳荣在节俭的生活方式中还找到了“妙手回春”“变废为宝”的新乐趣。“衬衫改九分袖子,如果九分袖的手肘磨破了就剪成短袖,看烦了就裁成马甲。你瞧,我家这几个房间桌上的收纳盒都是我用废弃的包装盒自制的,裁裁剪剪,再重新组合一下,心情好的时候用水彩笔再画上几笔装饰一下,一天的心情都美美的!”前几天,她从饭局上带回酒瓶,插上亲手栽培的绿植,“化腐朽为神奇”,别有一番情趣。

“有什么样的金钱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吴亦明认为,在不同时代,勤俭节约被赋予了不同内涵,在物质匮乏年代,过过苦日子的老一辈人,养成了节俭的习惯。然而,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那些“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观念,无法满足现代人正常的物质需求。

“新节俭主义”,区别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节俭,它强调量入为出、“把钱用在刀刃上”。在理性消费的同时享受生活,是一种反璞归真、更成熟、更健康的消费理念。比如,他们会用省下的钱学习某种知识和技能来提升自己,或者用于旅行游学、开阔视野等。比起单纯的存钱,新节俭主义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人清醒地朝着认定的方向努力。

是传统更是责任

“我们家不允许剩饭,这是传承的家风。”淮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关服务中心后勤保障科科长崔连凤出自农村,往上三代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她知道一颗米要成为一粒饭,是多么不容易。在她看来,无论何时,勤俭节约的美德都不能丢。

在淮安市经安徽万发二手农机合社济技术开发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食堂,中午11点半,食堂的工作人员已经将16种小份菜准备齐全。米饭、菜品分为半碗和满碗,供餐模式改革后提供的“小份餐”很受欢迎。孙竹瑄是当天“厉行节约”监督员,他介绍特色菜品的同时,提醒大家勤拿少取,并不时把菜品向中间归拢,避免浪费,收盘时,如果发现剩菜提醒大家打包带走。

为了杜绝浪费,食堂根据就餐人数采购蔬菜,中午的剩饭晚上加工成炒饭,择剩的芹菜叶子做蛋花汤,以前丢弃的西兰花菜梗变废为宝,做成炒菜或沙拉。“之前每天餐余垃圾有四桶,现在已经减了一半。”

监督了一个月,崔连凤明显发现大家观念在转变,“以前,点菜少会被说成寒酸,现在大家都光盘,点多了剩下来,反而会觉得不好意思。”

眼下,勤俭节约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一种文明风尚。比如徐州市鼓楼区丰财街道办公室里设了“备用箱”和“再生箱”,只用过一面的纸张都放在备用箱中,其他人可以再利用那张纸的背面,两面都用过的纸则放入再生箱中回收。平日里,参加非正式性会议,自带水杯,办公区域实现LED照明。

节俭操办红白喜事,也呈现风清气正的喜人社会景象。

面子问题,曾困扰过徐州马庄村村民厉慧卿,“农村人看重婚丧,前些年,大家在红白事上互相攀比,如果规格低了,或者份子钱少了,会被人说闲话。”

扭曲变味的人情负担让农村家庭苦不堪言,有些村民不惜债台高筑,也要摆排场,马庄村村委副书记王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能让这股铺张浪费和攀比之风蔓延!”

2019年,他动员有威望的老党员成立“红白理事会”,请教了研究民俗的专家,探索出一套既有仪式感,又能减轻村民负担的仪式。两年前,村里利用空置地,盖了真旺大食堂,给村民免费操办红白喜事。“不安排豪华车队,不摆豪华排场,不请低俗乐队,白事每桌不超过300元,红事每桌不超过500元,随礼不超过500元……”,这些办事标准也清晰地写进了马庄村的“村规民约”。

前不久,厉慧卿的公公去世,大家在村里的真旺大食堂为他送行,公公生前是个本分的老矿工,临终前特地叮嘱家人,“丧事一定要简办”。“大食堂能放20多桌,场地、音响都免费,价格比酒店便宜了一半,既有脸面,还经济实惠,亲戚朋友都夸‘办得漂亮’。”王侠说,已经有20多户村民在这里办红白事,“凡是简办红白事的家庭,奖励10个积分,纳入家庭年度档案,年底这些都是评选精神文明户的依据。”

政府的倡导让节俭不仅成为一种风尚,更在日积月累中成为内化于心的一种习惯。

而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节俭的生活方式缘于他们身上的一份责任,还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8岁的杨洋在南京一家国企当会计,今年3月份,她和相恋6年的男友攒够了首付,在临近长江的地方,拥有了一个小家。房贷每月9000多元、车贷1500元,加上保险费、物业费,当这些花费一一摆上桌面时,小两口决定奉行“新节俭主义”。

厉行了半年多的精打细算,他们发现,开支降低了,但生活品质并没有变。新衣服少了,杨洋把以前的经典款翻出来,重新搭配一下,别有一番味道。下馆子少了,两人在家变着花样学做菜,听着葱姜蒜椒在油锅里噼啪作响,杨洋有种脚踏实地的安全感。到了周末,小夫妻喜欢从绿博园沿着江岸骑行,江风吹拂,既健身又浪漫。今年夏天,杨洋还考了网约车驾驶员证,每次出门,发个顺路消息,搭个人,“一个人走是走,两个人走也是走,赚了钱,也节约了资源,何乐而不为。”

最近,两人还商定,设个育儿账户,每月从工资里拿出4000元,购买稳健的债券,这样下去,三年内生宝宝的目标,也变得切实可行。

节俭,是另一场丰收

有人说世界上最后一滴水是人类的眼泪,节约用水已成为一个全球性课题。

据分析,一个家庭只要注意改掉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节水意识,就能节水70%左右。比如在水龙头下放一个容器;不用抽水马桶冲烟头和碎细废物;洗脸水用后可以洗脚,然后冲厕所;家中应预备一个收集废水的大桶,它完全可以保证冲厕所需要的水量;淘米水、煮过面条的水,用来洗碗筷,去油又节水;养鱼的水浇花,能促进花木生长;衣服集中一起洗,洗菜时控制水龙头流量,改不间断冲洗为间断冲洗等等。

“节俭不只是个人行为,也应该是一种社会行为。”吴亦明认为,“新节俭主义”是新时代对勤俭节约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扬,更符合新时期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他说,要把目光放远些,树立“大社会”意识,任何资源都不是用之不竭的,“钱是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奉行新节俭主义,是善待安徽万发二手农机合社我们人类的未来,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把这种美德传下去,是每个人的责任。”

如何让勤俭节约,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全社会都在行动。面对“新节俭主义”,商家转变理念,纷纷推出了小份菜、半份菜、一人食套餐;低碳出行、绿色环保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截至2021年底,哈啰用户累计骑行427.7亿公里,累计减少碳排放近200万吨;江苏省教育厅2020年出台的《江苏省中小学“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实施方案》,将勤俭节约纳入中小学德育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

而在90后中学老师邓典看来,节俭不仅是物质层面的“节约”,更是精神层面的“丰收”。最近他留意到一则新闻,说的是当年希望工程中的“大眼睛”女孩苏明娟一直过着节俭的日子。2018年,苏明娟拿出3万元积蓄,成立了助学基金,截至今年9月,这笔基金筹集了大约490万元,参与建设了5所希望小学。“如果一个人自小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在精神层面也会不断强健,从而炼就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成为一个敢于直面任何困难、迎接任何挑战的人。她感受过光,便努力也要成为那道光。大概这就是所谓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吧!”

又是一年秋收季,稻谷金黄,长势饱满,伴随着阵阵农机轰鸣,一排排稻谷连秆带穗被卷入收割机中。

崔连凤总想起,小时候,跟随妈妈去帮外公家收割的情景。当时她年龄还小,母亲让她去田地里拾麦穗、捡谷穗,告诉她,当天捡拾多少,晚饭就吃多少量。那时候,崔连凤饭量大,任凭她再怎么努力,都没法捡拾到晚饭所需要的分量。

真实体验过“粒粒皆辛苦”,崔连凤对自然、对丰收有了更深的敬畏。每年的丰收季,她会把孩子带回老家,让孩子看到广袤沃野背后农人的艰辛。

如果说丰收给人安全感,节俭则是守护这种来之不易的安全感,崔连凤觉得,“节俭本身就是另一场丰收。”

标签:节俭   生活   一个   成为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ershou/70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