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二手农机农具回收公司:乡土风情:古镇岔河历史地名保护名录知多少
一、名镇古村(7个)
岔河镇 岔河镇位于邳州市偏西北的中心区域,310国道从镇中心通过,270省道、岔台(岔河——台儿庄)路、林四路(林子——四户),从镇东西两侧南北延伸,泇河、运女河在镇中交叉后南流。岔河镇为邳西北水陆交通主要通道和经济贸易集散中心。
岔河镇历史文化底蕴丰富,是古徐国故里,徐族人发祥地。史料中记载徐国的“徐山”即云坛山就在境内,岔河镇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徐王、黄石公、张良都在山水间隐居生息,死后葬于斯。境内古遗址10多处、古庙宇20余处,是苏北道佛教发源地。全国闻名的黄石公庙就在黄石山上。镇域河多,古称“洪水走廊”。
岔河镇政府驻地座落于岔河村,村庄源于明永乐年间,因西泇河与鱼沟河、小泥河在村东交汇南流而得名,故称“汊河”、“三河村”。清初演变为“岔河村”。清中期建集、建圩,又称“岔河集”、“岔河圩”。
明清时,属堰武乡黄石社。民国元年(1912年)置岔河乡驻地。民国3年(1914年)建圩,属谭家圩团管辖。民国13年改圩为村,23年建保,属六区,民国29年属六区岔河乡。1948-1953年属山东省临沂专区兰陵县六区马店乡。1953年9月属江苏省邳县十七区岔河乡。1956年3月区乡合并为岔河区驻地。先后划入区中所管辖的有岔河、邢楼、大固、东庄、思田、銮墩、黄楼、刘屯、戴庄、依宿、李圩、张庄、夏墩、良壁、岗子、郭宅等乡,区域大于今。
1958年8月全县取消区乡建制,成立人民公社。岔河村为中共岔河人民公社委员会驻地,全境南北长9.8公里、东西宽7.3公里、总面积71.5公里,社辖20个生产大队138个生产队,25个自然村。1983年秋恢复乡村建制,为岔河乡人民政府,大队和生产队分别改为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1992年8月4日邳县改为邳州市,岔河乡改为邳州市岔河乡。1999年12月18日,撤乡建镇,改为岔河镇。2001年村组合并,下辖12个村委会114个村民小组。2015年岔河人口5.5万人。
2001年镇政府行政中心东移至岔河村东的泇河东岸区域,与集市分离。2014年岔河建置邳州市经济工业开发第九园区。
黄石村 黄石村背靠黄石山(原名二龙山、谷山),南临戴庄镇,310国道与270省道在村中交汇而南北、东西延伸,西泇河在村东南流。
村名源于西周,徐偃王时期,此村为徐偃王遗民聚居村。并在村后黄石山西建储谷仓,晒谷场,称谷城,俗称徐王场,后简称王场(地名今戴庄镇王场村)。村后二龙山称谷子山。秦汉之际,黄石公隐居谷子山中的藏谷洞,即今称的赤松洞。黄石公与张良邂逅于圯桥自称为“黄石一片”,死后葬于二龙山上,坟上放“黄石一片”标记。张良在张家楼(今西桥头村)起兵反秦,在邳西北遇刘邦队伍并入编助刘邦兴汉业,封留侯,功成名就后,在二龙山上寻得黄石公墓,得墓上“黄石而褒祠之”,并在墓前建庙,名曰“黄石祠”,此山又由二龙山、谷子山改名为黄石山,山前村庄名为黄石村至今。黄石村坐落在显阳山、黄石山、青岗山之椅子位中心处,村前为依徐湖之水,是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故尔黄石公这位风水圣祖选为隐居和定葬之山巅。黄石东麓有唐宋元明清、民国时期重建的“黄石祠”,百姓称为“黄石公庙”。今古庙古碑八筒,古迹10余处。明清时黄石村为偃武乡黄石社驻地,所辖三十余村圩。村西有八十年代初建的砖窑厂遗址,村西偏北为缫丝厂和岔河工业园区。
桥头村桥头村因村庄座落在牧猪河上的圯桥西头而得名,此村庄在1979年设置桥北与桥南2个村民委员会,但民众们仍俗称桥头村。
桥头村北靠310国道和镇政府行政中心驻地,东临牧猪河,西临西泇河,南望读书山,显阳山,东望云坛山、依宿山。村三面环山而二水绕流,人杰地灵。
秦始皇灭韩国时,有韩国贵族遗民逃难在此聚居,其中有张氏贵族在布子山前建有宅院,并建有高大门楼,百姓以此门楼命名村名曰“张家楼”。不久韩国四朝宰相之子张良,因在博浪沙刺秦始皇未遂,而逃至下邳,寻得群山秀水之地张家楼而落脚,并在张氏财主家放猪和养花。在放猪之时邂逅黄石公,在牧猪河上石桥,时称圯桥,黄石公授张良兵书,并在张家楼一边放猪一边研读兵书,为报国仇大恨,他得到张家财主的支持和资助,在此“率百余人”反秦。“邳西路遇刘邦”后入编,从此从戎做军师助刘邦建汉业,村民为了纪念张良,这里遗留下较多的纪念张良的地名,如读书山、布子山、送子山、逃犯山、牧猪河、圯桥、子房床、马乳泉、寡妇坟等。
桥头村明清时属堰武乡黄石社,清中期在读书山处建有观音堂,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桥头乡驻地。1957年为岔河乡民主二社。1958年后为西桥头、生产大队、西桥头村。2000年设置桥北村和桥南村。
东桥头村东桥头村因座落在牧猪河东岸和圯桥东头而命名。
秦汉之际,这里已成为村落,为圯下村。其东为何家洼(今林子村)。均为秦灭韩国时的遗民难民聚居村落,也是张良“率百人西征反秦”时的主要兵源和资助地。张良封留侯后,圯下村改称纪念张良的村,名为子房村,俗称房上村、房子村。村前云坛山区域有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徐国部落土城遗址。
东桥头村前有310国道通过,南临云坛山山脉诸峰、西临牧猪河、小泥河。云坛山处明代建有“依山寺”,清初郯城大地震后,依山寺移建于东桥头村中,改称“移山寺”。
明清时期,东桥头村属堰武乡艾山社。民国元年(1912年)属岔河乡。民国37年建邳县六区云台乡,属云台乡。新中国成立后,先后隶属岔河桥头乡、依宿乡、岔河乡。1958年属岔河乡林子生产大队,1961年析出建东桥头大队,1983年建东桥头村,2000年后林子村与东桥头桥合并,称桥林村。
良壁村 良壁村在5000年前就有新石器时代部落人居住而生息。并有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良壁村名源于周朝徐国徐族人的聚居。是徐国徐族人的粮仓之地。良壁土地肥沃,村东西分别有小沂水、祠水和西泇水南流,灌溉便利,称之为地沃陂良,誉为“羊(羊同祥)陂地”。徐族人在此民居分为十三陂,邳州志载“唐称十三陂遗址”。
徐偃王时期,为保粮仓和守卫北大门,这里建徐国粮城兵营。成为徐国粮丰壁垒之地,汉初由“羊陂”改名“良壁”。其中一段时期为粮城驻地,与武原城并列史册。良壁十三陂遗址均为西汉汉墓群,从出土文物和古城城墙、古井、壕沟遗址可证明,良壁是久被淹没的汉代古良城驻地。
良壁为道佛教发源地,有道佛教庙观落座其中,有唐代贞观15年建的兴化寺,元代重建名为兴化院,是苏北、鲁南地区最大最宏伟的皇家庙宇,唐代建庙时,东街巷“敬徳监工栽古槐”2行,今存唐古槐一棵,名扬千里。
良壁唐代始建集市,始称良壁集,并开启庙会至今。宋元时已为邳北巨镇,明清时集市兴隆,店铺栉比,庙宇香火十分旺盛。
明清时,属堰武乡石兰社,民国元年建良壁乡。三年建团圩,民国29年建镇,民国13年潘俊三创办县立第四国民高等小学,16年迁址至依宿,更名为国民高等小学。1940年,粟培元在村中创建抗日小学,并发展抗日队伍,培养中共党员,此后良壁多为抗日基地。新中国成立初建良壁乡,1958年后分别设建良壁生产大队和良壁村民委员会,2015年,良壁村人口7000多人,有姓氏60多姓,属邳北最大自然村。
石兰村石兰村始建于秦汉之际,有民户住于村东南高台处,始称台子庄。因遭瘟疫,民户外迁,有一户用筐抬携儿子在运河岸边居住,名为台儿庄,今为山东枣庄市。又有部分居户向庄北迁居,因村后一坟堆前有石磨盘,除夕早上可现石兰花开放,又以石兰花命名,简称石兰村。宋代在村西建天齐庙,宏伟壮观,后又增建送子娘娘庙。宋末元初始逢天齐庙会。清代起集市,因临近良壁集影响,集市至清末停止。庙会迁至良壁集市,庙会由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改为三月二十七日集日,庙会兴旺至今。
明清时期,石兰为石兰社驻地,辖方圆15村之多,为石兰最兴旺时期。民国元年属良壁乡,1976年石兰从良壁析出,分别建石兰生产大队和石兰村民委员会,辖石兰、刘家和盛家三个自然村。
2000年村组合并,改名为盛家村,辖谭墩、刘家、盛家、石兰四个自然村。村东有土高台子,为新石器文化遗址,今村部建在天齐庙遗址上,村南有一坟堆,坟前有大户碑一座,传为清时石兰社首位社长之墓。
楚墩 村民由来,传说隋代有响马尤通在村中居住,村民无忧无难,故得名“无难庄”。后因拦截皇粮被官兵剿除,故又称“除村”,不久又有难民在村边土墩上建村落,又称除墩,后演变为楚墩。明末清初村中建观音庙,清中期遭大旱,村民搭台建刀架,禁床禁食跪拜求雨,有巫夫上刀山、下火海,手与背搓火红铁链子求雨多日而下雨,故多相传而影响至今。
明清时属偃武乡石兰社,民国时期属良壁乡。1958年建立楚墩生产大队,辖颜家、宋家、楚墩三个自然村,1980年颜家、宋家析出为颜家生产大队,辖区缩小。1983年复置楚墩村,2000年后楚墩村、颜家村合并,名为颜楚村至今。
楚墩村地下石膏资源丰富,分别建有三个石膏矿,即富兴、富达和岔河石膏矿,2010年停产。
二、山川河流(4个)
黄石山 此山座落在310国道边,黄石村后,西临戴庄,东临泇河,黄石山,山高94米,因东西两山头结构分别为黄土和黄石头,昔日称为土龙和石龙,山名为二龙山。周时,徐国徐族人居住,在西山坡种谷子并建有谷场,凿一洞为藏谷洞,又称此山为谷子山或谷城山。秦汉之际,黄石公隐居山中,并在圯桥上授张良兵书而名扬天下,死后葬于此山,墓上放“一片黄石”做标记,张良功成名就寻得山上坟墓,得“黄石一片”、“并褒祠之”,又在墓前建“黄石祠”祀“黄石”,此山改名为黄石山,而名称大振而远播。原“藏谷洞”也改名为赤松洞。黄石墓前立无字碑,雕塑有张良跪拜石雕和跪拜印迹。至此以后,山上建有赤松坛、人参涧、石鼓、石椅、石床和聚宝盆等。自张良建庙以来,已多次迁址和重建,宋元时期,黄石祠迁至山东泇河边,民众俗称黄石公庙至今。古庙在解放前夕拆除,遗址上还存有8筒古碑,其中有元代至元五年,村长王道安重建“黄石庙记”石碑一筒,记叙了建庙史实和经过,这些石碑对研究黄石公、张良提供了可贵的史料。
黄石公庙为邳州道教之始,是苏北、鲁南道教中心,张道陵是张良八世孙,此庙和碑文对研究道教史具有很高价值。
1970年至2000年,黄石山因烧砖、采石,山体遭到破坏,山上古迹多不存在。2010-2015年镇为了恢复黄石公庙,划出了庙地,修整了山体,徐州市审批了“恢复黄石公庙”的证件批文,正筹划建黄石公庙和黄石山景观,让昔日的黄石山、黄石庙再放异彩。
云坛山云坛山后依310国道和东桥头村,西靠牧猪河,南望依宿山和社石(韩信瓜屋),东临邳苍分洪道(艾水),山高102米。云坛山是有8个连绵山头组成为“C”型龙脉,云坛山居山脉当中的最高峰,云坛山因山顶有徐国族人祭祀徐王(若木)墓的祭祀坛而得名,又因山顶徐王墓土坟堆似馍头状,百姓俗称云台山,云通神,谓之山高有神灵。俗语曰:“云坛山出云,不要问神”。云坛山古迹众多,山上有徐王饮马汪、徐王望乡石、望海石、徐王剑劈泉、仙人洞、徐王演兵场、徐王观景台等景观遗迹。山前有徐族部落城,俗称“十二进院落”,即按“十二生肖”排序所建的徐族部落,今少存其遗址。尤其是徐王城的南面今存徐国社石,即俗称“韩信瓜屋”,是徐国徐族建城池立国的见证,在商周之时,部族要建城立国需建国家之标志的社石,如今天中国的华表。社石由4块大石组成,下面3块构成三足,上面放一块大石,这是东夷人徐族的杰作和标志。在这一条线上,东有连云港将军崖处的社石,西有原铜山县丘湾的商代社石,这是公认的史迹。故云坛山原名徐山,是徐族始居之山,是徐王发展建城立国之山,是徐王安葬之山,依宿山是后依徐(宿)城和徐山而得名,依宿山社石是以佐证。
云坛山西临牧猪河,又称龙池,意为卧虎藏龙之灵地仙池。其上通祠水,俗称池水,池水上徐国徐族便于交通而建了“七石二洞”石桥,俗称圯桥,此桥正是黄石公与张良邂逅授送兵书处,龙池南连依宿湖。
圯桥下有徐族部落圯下村,村边有商代墓葬群,曾出土有绳纹陶器和“徐王戈”等文物,对于研究徐国历史提供了实物信息。
读书山 读书山位于桥头村前,山高90米,读书山是因张良潜居张家楼得兵书读研兵书而得名,读书山东临牧猪河,西靠泇河,南望依徐湖。此山是由布子山、读书山、白马寺山、歇子山和显阳山构成“C”状龙脉,与东边云坛山“C”状龙与牧猪河构成了天然的山清水秀地貌环境,是苏北、鲁南地区难得的地灵人杰、藏龙卧虎之地。故尔这里出现了徐王、张良和黄石公等王侯及军事大家,印证了俗语:“两河夹一山,不出帝王出神仙”,“二龙抱湖,不出帝王出都督”。
山上有张良藏书洞、望景石,山东临河处有张良栽的黄连树,意为“亡国胜于黄连苦”激励报国志愿,四人合抱,1937年被大风刮倒破坏了,树下有张良读书石、演兵图,山前有张家财主花园,向西山上有马蹄泉、双乳泉、观音堂、白马寺庙和子房床等。显阳山北有子房洞等。
山后有红泥,是村民祖祖辈辈烧制陶器的窑场。1970-2012年,山上有采石场和砖窑场,山体和景观遭到破坏,2015年镇村两级政府下决心禁止采石、烧砖,现正在美景规划中,决定恢复历史文化,再现历史面貌,让历史文化永远传承下去。
牧猪河 牧猪河座落在云坛山和读书山之间,南流入依宿湖后入武原水。秦汉之际时期龙池面积在千亩以上,今存龙池600亩,是山靠水景、水映山景的天然秀美山水画。
龙池中间很深,又称龙眼、龙渊(淹)子,俗称“二两生丝打不到底”。池中有北来祠水流入南流而入武原水,构成水的游龙,从山上看去,水从南北天边来,蜿蜒为二条白龙戏珠,十分壮观。水润山、山护水,使这里的山在云雾中,水从天边来,水在山间流,孕育了自然仙境,尤其是云坛山与读书山所构成的二龙抱湖的地理地貌,更显示出地灵人杰之地气。故而,这里是出将相之乡,隐居仙贤之地,如云坛山处的徐王、读书山处的张良、黄石山处的黄石公。黄石公授张良兵书的圯桥就建在这条河上。同时这里更是民众宜居风水宝地。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东夷人居住的生息,靠山砍柴打猎、靠水打鱼捞蚌、靠红泥烧制陶器、靠山石贝蚌制造工具,因此这里出土的石器、贝器比梁王城还久远,这里的徐王城池比梁王城池还早,这里的徐王墓比九女墩的坟堆更大。这些都构成了邳州浑厚的历史文化的底蕴,也是邳州历史文化的源头与基石。
这里山美、水美、人美,流传着的故事更美、更精彩,如云坛山谷“神磨传说”、“徐王传说”、“剑劈泉”、“望乡石”、“十二进院子”的传说;黄石山“黄石公传说”、读书山“张良的传说”、“牧猪河”和“圯桥”的传说等,传颂着历史人物的史绩,传颂着历史文化的信息,价值难估。可构成这一地域历史文化的光辉一页,可构成一部五彩缤纷的历史史册。
三、景观名胜(2个)
古唐槐距邳州市政府驻地向北40公里处有一座邳州最大的自然村庄良壁,良壁是自始新石器时代至今,中间始终未有间断的自然村落,多个朝代的文物在村中均有出土,良壁是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远播千里文明的村庄。
村中现存最为著名的文化遗物就是汉代石羊、兴化寺古碑、佛塔、古唐槐等。
据兴化寺碑文载:古唐槐是唐代贞观十五年间,御批建兴化寺时,到此监工的敬徳在良壁村巷两旁栽植的纪念槐树,此槐为白槐,又叫家槐。解放后还余3棵,1958年,在村中心街东旁的一棵被社员砍伐,用作农具改革材料,向北30余米的街西旁一棵树,于1960年代枯老死亡,现存良壁北门内街西旁的一棵,至今约有1400年了。像巨大的老人一样,守护着村庄、村民,像巨大的古老丰碑一样,见证了邳州的历史和村中的兴衰之史。
古唐槐主干围3.67米,本干高3.14米,二层干高6.9米,树高15.6米,冠幅238平方米。古唐槐枝干枯老中空,仅剩苍老树皮支持,但枝叶茂盛,夏天郁郁葱葱,秋天开花结实,仍显现了他伟岸和强大的生命力。
俗话说:“万物日久有神灵”,千年古唐槐已被村民视为槐神。传说明代,古槐神结出树菌蛾,能给人治病和治疮疖,被当地一恶霸看守摘蛾子欺民卖钱,古槐神一气之下,远下南京行医,为民祛病保安宁,古槐因神离树体而干枯多年,今树身开裂处可见到敞怀树皮身和粗大干枯枝干。恶霸死后才从南京回来附体苏醒而生发枝叶。日本鬼子进入台儿庄时期,日本鬼子在古槐下乘凉,因干粗无法栓马,便用刺刀扎在树身上,作拴马凿子,古槐神发怒,当时马肚疼乱跳,日本军官也肚疼乱嚎,日伪军对一军官说:“槐树有神,快快离开这里吧!”日本军官拔下刺刀,下跪拜了三拜离开了良壁。
1946年冬,冯治安的538团在泇河西向良壁打108炮,炮弹均落到古槐树旁的3个汪塘中,仅伤树旁一名刘姓老汉。村民都说古槐树神又显灵了,保卫了村庄、保卫了村民,流传至今。故此,古槐树上都挂满红布绫子,表达了村民对老槐树的敬畏、崇拜之情。2004年,村民集资修建了护槐栏,并立纪念碑,成为人们欣赏崇拜的古槐景观。
染坊 荀子有一句名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虽是讲得后生强于先辈的寓意,但是也说明了在春秋时期,这里已有种蓝草打靛蓝染布的传统技艺了。荀子在兰陵讲学,据邳州良壁仅15公里。因此,良壁染布、染坊已有悠久的历史了,俗话说:“邳州无二行,除了铁匠就是染坊”。的确,良壁村在明清时期就有染坊10余家,染坊不仅招来了万千染民,兴旺了集市,也为集市村民装扮了蓝的靓彩。而良壁的兴旺也给染坊带来了滚滚财源。
蓝印花布是染坊艺人的高端而拿手的技艺,蓝底白花体现了天地交合,蓝天与地上白花互映,自然而和谐,温馨而悦目,与人们有亲和感。
蓝印花布是在染布技艺的基础上,于唐宋时邳州艺人开创发展的一种印染技艺,以后便成为黎民百姓的着身的蓝印花布。
蓝印花布首先要设计花纹后再雕凿花版,然后将花版平放在白棉布上,露刷上用白灰、豆面调和的防染剂浆,晒干后就可以入染缸多次浸染,染色后再晾开,用刀刮去石灰浆斑,就显现出蓝底白花布了。故此,蓝印花布在宋代叫“药斑布”、“花斑布”。明中期时才叫蓝印花布。蓝印花布、蜡染、扎染、夹缬是四种不同的的印花技艺。
邳州蓝印花布2014年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王如坤为传承人。为了邳州蓝印花的传承和发展,不仅创新了品种,而且还开办了蓝印花布技艺展览馆,是邳州览胜又一景观,免费招收学徒和学员,免费开放。并出版《邳州蓝印花布》一书,染坊已成为邳州民众观赏学习的基地,邳州电视台拍摄了《邳州蓝印花布》专题片。
四、古迹胜地(5个)
云坛山徐王墓 徐王墓座落在云坛山山顶上,俗说的云台山,就源于徐王墓在山头上的一个高大的土堆台子,墓高近30米,底边直径50余米。墓外由山上巨石垒成,石花五颜六色,是中国很难见到的金字塔,护墓石在70年代初被村民拆去建房,裸漏土墓外表。此山也因安葬有徐王命名为徐山,又因墓前有高阔的祭祀坛,而名为云坛山。
2013年春,南京博物院考古队与邳州博物馆考古队联合发掘了徐王墓。从发掘得知,大墓自古被盗,没留下什么文物,但在墓上方发掘出祭祀的石磬。大墓的土葬规模巨大,土墓是用五色土参拌石头,用木棒子捣击砸实的,一层土一层石的加高,外表也随土的增加而垒成护墓石坡。从大墓的规模、石磬、五色土可知是贵族王侯墓,从山前的徐城遗迹和山名及墓中出土的破碎陶片、石片、贝器、图文得知是徐王墓,而且要早于梁王城和九女墩之墓。各种信息综合判析,应是伯益之子若木封徐时的首选部落遗址,尤其是城前依徐山上的社石,更证明是夏商时代的文化遗迹遗物。
徐王墓座落在九个山头的中间的最高峰,依宿山为龙头山,其他几个山峰相连而如巨龙腾飞,龙头回首似饮龙池之水,形成徐王乘龙腾飞之势。这也可能是徐王选址葬身的目的,所以这里多以龙为命名,如龙脉、龙池、龙窝、龙汪、石龙等。徐王墓周边也有饮马汪、望乡石、望景台、剑劈泉、练兵场遗物和景观名称。都与徐王徐城徐族戚戚相关。根据徐城部落的规模和遗迹分析,徐君若木当时还不称王,而称君,在此生活时间不太长,就选址迁到距此向西10余里的梁王城了,徐族人在那里建立徐国都城。以后不断向东南,向南和西发展,成为以徐王为盟主的淮夷部落集团。
黄石公庙 黄石公庙座落在岔河镇黄石村后黄石山东麓,西依黄石山,东临泇河,南望柤口,即泇口,庙地占地20亩余。庙是唐宋时期迁至此,元代至元五年黄石村村长王道安集资重建,规模宏伟,红墙黄绿琉璃瓦,有大殿,前殿,左右厢房,后又经明代嘉靖重修,清康熙年间郯城大地震倒塌后,又经乾隆和民国24多次年重修,解放初期经战火毁坏,今存有遗址,遗碑,古碑8筒,5筒为元、明、清、民国重修黄石公庙古碑,3筒为清代时增建的关帝庙和观音庙,构成道佛合一的古庙群。这些古碑对于研究邳州道教、佛教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信息,黄石公庙是汉代张良所建是道教的发祥之地。历经魏、晋、唐、宋、元、明、清和民国多次重修,可见他它的影响力,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
2013年经邳州市徐州市宗教局审批,准于恢复黄石公庙的建设。
兴化寺 座落在良壁村东首,占地百余亩,于唐代贞观十五年兴建的为兴化寺,历经唐宋几百年历史,又于元代至元十五年重建,改名为兴化院,这次建设宏伟,《邳州志》载“殿宇巍巍,廊原奕奕,殿房三十余间,神像二十六尊。”为苏北、鲁南最大的古刹。
又历经明代,于清初康熙七年郯城大地震倒塌,未能重修,此庙为唐、元两朝皇帝批建的官方古刹。古碑26筒,于解放初期砸碎建桥,仅存御批蛟龙龟驮碑2筒,90年初移入邳州市博物馆。2004年,村民集资重修了三座佛塔和纪念碑,成为良壁一道风景线和村庄又一标志。
圯桥 圯桥位于岔河镇牧猪河的310国道北侧,此桥是商周时居住在云坛山一带的徐国徐族人所建的交通石桥。石桥不大,仅“七石二洞”,俗说:“七十二洞”。即三块石头为桥墩,四块片石作桥面,洪水期间,为漫水石桥,两边要摆石块作脚石才可通过。牧猪河是因张良潜居在张家楼(桥头桥)给张家财主在河边放猪而得名。在此之前,此水为祠水。因徐国社石祠而得名。祠水中间宽广称为龙池,祠水流入龙池后南流入武原水。良壁村的坐落方位就以“圯桥”为坐标,明代古碑有载:“圯之北有良壁圩”(碑今存)。
张良在张家楼常在龙池与祠水边上放猪,并与黄石公邂逅于圯桥上,三约张良圯桥纳履而得兵书,就是司马迁《史记》所载的“圯桥”。张良在张家楼得张家财主的资助和支持才率百余名村中青年西征反秦的,在邳西的燕子埠扒头山边的路上遇见刘邦队伍,志同道合而入编刘邦队伍,共同反秦,为报灭韩之仇,张良任军师,扶刘建汉朝。封留侯,功成名就而永垂青史。自此黄石公授张良兵书处的圯桥名声大振,流传至今。
无名烈士园 无名烈士园座落在良壁村西,这里有两个大坟堆,共掩埋了八位无名烈士。1946年12月八路军某部一个排,为了主力部队向山东围击国民党之敌,与国民党538团在村西展开阻击战。
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全排战士死守阵地,展开了肉搏战,战斗激烈而英勇,最后壮烈牺牲,只有八位战士找到了尸首。村民含泪掩埋 邳州二手农机农具回收公司在战壕处。2004年,村民集资建立了“无名烈士园”作为纪念,作为教育基地。
文化佳园微信公众号(pzwhyjh)
合作共享平台:大洲文苑今日头条号(6385661516)
邳州文化网邳州二手农机农具回收公司 http://pzwhjy.com
传播优邳州二手农机农具回收公司秀文化,荐举原创佳作,期期精彩,篇篇可读
欢迎订阅,欢迎投稿
主编:徐景洲 投稿信箱:2175339@qq.com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ershou/79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