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二手农机转让信息网:当个种地人 手上也能没老茧
周口一个民俗文化博物馆收藏的传统农具,这些逐渐消失的农具,见证了农业发展的历史。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于扬 实习生 李玉坤 文图
核心提示|又是一年丰收季。大河报记者在传统农区周口采访时看到了新变化,过去常见的竹耙、桑杈、架子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现代大型农机。农机的普及,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消失的是传统农具,不曾改变的却是丰收的主题。
来自周口市农机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周口市的农机保有量逐步增加:玉米联合收割机从4500多台增长到8400多台,秸秆粉碎还田机从9100多台增长到了13000多台。与此同时,周口的粮食产量也在稳步提高:2012年,全市粮食总产为773.13万吨;到了2016年,就增长到了805.79万吨。粮食产量提升的背后,有多种积极因素,其中,与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密不可分。
收割机进地,玉米丰收
探访
过去20天的秋收,如今只需三五天
9月底的周口秋高气爽,田野里玉米金黄,大豆饱满,秋收大幕渐渐开启。西华县迟营乡石坡村,61岁的村民石全富家种了3亩多地的玉米,没有带任何帮手,老石一个人开着拖拉机进地,并请来了一台玉米联合收割机。马达轰鸣,收割机齿轮转动,钢铁刀锋与玉米秸秆碰撞,不消20分钟,3亩多地的玉米全部收割完毕。从收割机的出仓口“吐”出金黄的玉米粒,石全富的秋收基本完成。天气晴好的情况下,再晾晒上三五天,玉米就可囤积入仓,秋收宣告结束。
老石种了半辈子地,如此快速的秋收,是他以前不敢想的。以往收玉米,先掰掉玉米棒子,然后砍掉玉米秸秆,之后打掉玉米根上的坷垃,最后才把秸秆、玉米分别拉回家。秸秆当燃料烧火做饭,玉米一点一点手工脱粒入仓,前后需要大约20天。老石说,铁锨、竹筐、麻袋、架子车、抓钩等这些农具,是收玉米的必备“神器”。而现在,只需一台拖拉机和一台联合收割机即可,收割机负责作业,拖拉机负责往家运玉米。收割机过后,秸秆就地粉碎还田。
不仅在西华县,秋收期间,大河报记者走访周口多个县市发现,传统的农具悄然从田间地头消失了。
收割机进地,玉米丰收
改变
告别传统农具,农机让生活更美好
周口郸城的80后农民贾云飞创办了一家种植合作社,在郸城县 周口二手农机转让信息网胡集乡大苏庄村,他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从乡亲们手里承包流转了1000多亩耕地种植优质红薯,然后深加工做成红薯粉条。
同样是农民,贾云飞的手上没有老茧,打扮时髦。几只麻雀叽喳着掠过头顶,他站在潮湿的红薯地里手臂一挥:“你看我这1000多亩地,如果没有农机耕作,我敢这么干吗?”
贾云飞高中毕业,少年时代也曾在家种地。腰酸背痛、手掌磨泡、两腿不听使唤,这是贾云飞对种地耕田的痛苦记忆。他曾发誓要进城闯一片天地,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家种田。只是他把种地这件事做大了,一下种了1000多亩。而能让贾云飞轻松“驾驭”农事的,正是现代大型农机的普及。
眼下,贾云飞的红薯迎来丰收,如果不是这几天秋雨连绵,应该基本收获完了。“以前收红薯都是用抓钩锛地,现在有了专门的机器,方便多了。”贾云飞轻松地说,农机不仅效率高,而且还省钱。如今,1000多亩地的红薯,经过深加工变成粉条,他每年的毛收入可达到200多万元,这无论在农村还是城里,都是名副其实的“小康户”。虽然是当地闻名的种粮大户,但贾云飞的家里却找不到一件农具。
博物馆里的农具
博物馆里的农具
讲述
从农具到农机,农耕文明薪火相传
农业效益日益提升,农具会消失吗?这似乎是个没有答案的命题。老辈人对农具有着根深蒂固的情怀,但年轻人却对农具印象不深。新时期的农民,或许不知道抓钩怎么用,但他们一定知道收割机加什么柴油。
在周口市区工农路南段,有一个名叫华威民俗文化博物馆的地方,这里收藏了从汉代至今的各种农耕工具。76岁的馆员马子明对这些农具颇有研究,在城市安家落户之前,老马曾在农村务农多年,他说,一件件古老的农具,就是古人在长期劳作中的一个个智慧结晶。
“虽说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农具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农耕文明没有熄灭。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乘着现代农业的东风,借着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仍在薪火相传、一直延续。只要土地还在,农耕文明就一直会在。因此,我们丰收的主题不可能改变,反而会越来越好。”马子明说。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丝毫没有减弱。从鼓励发展农业合作社,到倡导土地流转,再到推行农机耕作,一个个惠民举措,更加坚定了农民们种地的信心。他们有理由相信,土里一定能生“金”,定能实现小康梦。
周口二手农机转让信息网来源:大河客户端周口二手农机转让信息网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ershou/80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