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虫啉的用法,一般可兑水拌种包衣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吡虫啉的用法,一般可兑水拌种包衣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吡虫啉的用法,一般可兑水拌种包衣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吡虫啉的作用和防治对象,可灭杀刺吸式口器害虫 ♂
吡虫啉的作用和防治对象,可灭杀刺吸式口器害虫作用:吡虫啉是新一代氯代尼古丁杀虫剂,主要用于水稻、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蔬菜、甜菜、果树等作物,具有优良的内吸性,适于用种子处理和撒颗粒剂方法施药。
防治对象:防治蚜虫、飞虱、叶蝉、蓟马、潜叶蛾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对于双翅目和鳞翅目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线虫和红蜘蛛无效。
一、吡虫啉的作用和防治对象
1、作用
(1)吡虫啉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可与啶虫脒低高温轮换使用--气温低用吡虫啉,气温高用啶虫脒),防治如蚜虫、飞虱、粉虱、叶蝉、蓟马;对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的某些害虫,如稻象甲、稻负泥虫、潜叶蛾等也有效。
(2)吡虫啉对线虫和红蜘蛛无效。可用于水稻、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蔬菜、甜菜、果树等作物。因为它的优良内吸性,特别适于用种子处理和撒颗粒剂方法施药。
(3)通常亩用有效成分3~10克,兑水喷雾或拌种。间隔期20天。施药时注意防护,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药粉、药液,用药后要及时用清水洗洁暴露部位。不要与碱性农药混用。不宜在强阳光下喷雾,以免降低药效。
2、防治对象
(1)吡虫啉可以有效防治蚜虫、飞虱、叶蝉、蓟马、粉虱、稻甲虫、小麦吸浆虫、潜叶蝇、负泥虫、潜叶蛾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对于双翅目和鳞翅目害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对线虫和红蜘蛛无效。
(2)吡虫啉是新一代氯代尼古丁杀虫剂,具有广谱、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敌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多重药效。
(3)害虫接触药剂后,吡虫啉可以干扰害虫运动神经系统使化学信号传递失灵,可以使昆虫神经麻痹后迅速死亡,而且吡虫啉用药后1天即有较高的防效,残留期长达25天左右。在温度高时杀虫效果更好。
二、使用吡虫啉的注意事项和间隔期
1、吡虫啉不能与碱性农药或物质混用。
2、吡虫啉对蚕、蜜蜂等益虫毒性高。
3、果树、蔬菜、水稻多使用2次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间隔期为14天。
4、小麦多使用2次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间隔期为20天。
5、茶树多使用2次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间隔期为7天。
6、果树多使用2次10%吡虫啉乳油,间隔期为20天。
7、使用过程中,不慎吸入,应将病人移至空气流通处。不慎溅入眼睛,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并送医院。
三、吡虫啉怎么拌麦种
1、将称好的小麦种子倒入配制好的溶液中进行搅拌,通常每10千克麦种使用600克/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600-700毫升包衣,每亩用1-2克即可,使每一颗麦种都沾染到足够的药剂。
2、然后立刻把拌种完成后的麦种均匀的铺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晾晒,等到小麦的种子晾干之后就可以进行播种了。
吡虫啉的用法,一般可兑水拌种包衣 ♂
吡虫啉的用法,一般可兑水拌种包衣使用方法:吡虫啉可用于花生、玉米、小麦、大豆、豌豆、豇豆、菜豆、棉花、油菜、芝麻、菜籽、土豆、姜、大蒜、山药等作物的种子或种块包衣处理。
使用注意事项:吡虫啉不能与碱性农药混合使用,作物收获前14天禁止使用。使用过程中不可污染养蜂、养蚕场所及周边水源。
一、吡虫啉的用法
1、大粒作物
(1)花生:每40毫升吡虫啉兑水100-150毫升,包衣30-40斤种子(1亩地种子)。
(2)玉米:每40毫升吡虫啉兑水100 -150毫升,包衣10-16斤种子(2-3亩地种子)。
(3)小麦:每40毫升吡虫啉兑水300-400毫升,包衣30-40斤种子(1亩地种子)。
(4)大豆:每40毫升吡虫啉兑水20-30毫升,包衣8-12斤种子(1亩地种子)。
(5)棉花:每10毫升吡虫啉兑水50毫升,包衣3斤种子(1亩地种子)
(6)其它豆类:豌豆、豇豆、菜豆、四季豆等作物,每40毫升吡虫啉兑水20-50毫升,包衣一亩地种子。
2、小粒作物
油菜、芝麻、菜籽等作物,每40毫升吡虫啉兑水10-20毫升,包衣2-3斤种子。
3、地下结果、块茎类作物
土豆、姜、大蒜、山药等作物,一般用40毫升吡虫啉兑水3-4斤,分别包衣1亩地种子。
二、使用吡虫啉的注意事项
1、本品不能与碱性农药或物质混用。
2、使用过程中不可污染养蜂、养蚕场所及相关水源。
3、适期用药,收获前两周严禁用药。
4、如不慎食用,立刻催吐并及时送医院
5、贮藏要与食品远离,以免发生危险。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01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