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盐土植物的生态适应类型及每种类型的特点?1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简述盐土植物的生态适应类型及每种类型的特点?1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简述盐土植物的生态适应类型及每种类型的特点?1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简述盐土植物的生态适应类型及每种类型的特点?1 ♂
简述盐土植物的生态适应类型及每种类型的特点?
盐土植物又称盐地植物。指能在含盐(主要是氯化钠)量高的土壤中生长的植物,包括真盐土植物。一般具有肥厚多汁的茎叶,灰分中含盐量很高,如海篷子,能忍受6%甚至更浓的氯化钠溶液,体内渗透压很高。这类植物也称聚盐性植物。另一种是泌盐性植物,可将体内过剩的盐分从叶面分泌出来,如柽柳、胡杨、大米草、红树植物等都是。此外,还有一类植物能适应在盐渍化程度较轻的土壤中生长,它们根细胞对盐类透性很小,表现很少吸收土壤中盐分,称为不透盐植物,如蒿属、盐地紫菀、简婉、盐地和碱地毛风菊、獐茅、田菁等皆属此类。有些植物虽然并非典型的盐土植物,但有些也具有一定的耐盐碱的能力,如农作物中棉花、甜菜、向日葵、糜子、碱谷、高粱、大麦等作物也能适应一般盐渍化土壤上生长。典型盐土植物对土壤碱性也有一定适应能力,但当土壤碱性过重,例如pH>8.5时,大多数植物均不能生长,但西伯利亚滨藜、碱蓬、碱茅、芨芨草、药地瘤等可在碱性很强的土地上生长,为碱土植物
简述砂土土壤肥力改良利用途径1 ♂
简述砂土土壤肥力改良利用途径
土壤砂多泥少,结构较差;漏水漏肥,易遭干旱;土质瘠薄,养分含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耕层浅薄。 土壤原有的耕作层也就是我们说的“熟土”基本上被推成了后墙,棚室内的土壤都是原有耕作层以下的土壤,也就是“生土”。可以适当地改良土壤组成,砂土则应掺入黏土,以改善土质。 大棚土壤中有机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较少,在第一年要加大肥料的施用量,提高土壤肥力。大量施用粪肥等有机肥,但必须经过充分腐熟,均匀撒施后翻耕。鸡鸭等家禽粪肥养分含量高,每亩至少用10方;牛马等家畜粪肥养分含量低,但其中有机质含量高,对于改良土壤效果良好,每亩可施用20立方米。为了提高新建大棚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改良土壤,施用腐熟秸秆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将收获的玉米、小麦等的秸秆切短至5-10cm,浸透,加入秸秆重量3%-5%的尿素或相当数量的其他氮肥,然后加入专用的发酵菌种发酵。在一个月后完全发酵的秸秆就成为了优质的有机肥。尤其对于黏质土壤来说,使用充分腐熟的鸡粪、牛粪等禽畜粪肥和秸秆改土效果非常好。另外,粪肥含氮量较高,在翻耕土壤时应配合施用化学肥料,每亩使用高磷高钾的复合肥80-100公斤,并视当地情况适量施入微肥。
深翻土壤,增施有机肥,可以较好地疏松改良土壤,利于瓜菜根系的生长。撒好肥料后,翻耕土壤时最好不用旋耕机、犁子等农具,尤其是旋耕机,其翻耕土层深度不够。人工用铁锨翻两锨的深度,使翻深达到40-50cm,将施入的肥料深翻均匀。
多施生物菌肥因为是“生土”,土壤中的有害菌少,但有益菌同样缺乏。通过使用生物菌肥,可以快速地补充土壤中的有益菌,使其成为优势群落,促进瓜菜根系的健壮。新建大棚施用生物菌肥的用量较大,最好普施与穴施结合。在翻耕土壤之前,将部分生物菌肥随粪肥等一起撒到棚室内,深翻。定植时,在定植穴内撒上部分菌肥,可起到很好的作用。
简述美国的农业耕作情况1 ♂
简述美国的农业耕作情况
美国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都处于世界最发达之列。美国农业之所以成功,有其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因素,但更与经历百年的历史演化和市场竞争所形成的农业及相关产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机制构成的、有竞争力的生产方式密切相关。
美国的农业以家庭农场为主,约占各类农场总数的87 %,合伙农场占10
%,公司农场占3%(1987年)。由于许多合伙农场和公司农场也以家庭农场为依托,因此美国的农场几乎都是家庭农场,可以说美国的农业是在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进行的。
由于农产品市场开拓、科技进步和大范围配置资源,促使农户分工分业,使生产要素向优势农户集中。专业化、集约化生产,加速了农户之间的兼并与重组。从农场数量和土地规模来看,1950年农场总数为565万个,拥有土地48600多万公顷(包括耕地、牧场和饲草用地,下同),平均每个农场拥有土地86.2公顷。到1998年农场总数下降到219万个,拥有土地近38600万公顷,平均每个农场拥有土地176公顷。农场数量下降了61
%,平均规模扩大了一倍。农场总数的下降增强了农户的产业竞争力。同时,使那些不适合现代农业经营的农户重新定位,转换职业,进入城市,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农业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以及向城市的转移。现在美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由1910年的32
%降到 l.8%。
美国农业现代化程度很高。农业现代化即用先进农业机械和农业技术去改造传统的落后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过程。它大体包括农业的机械化,即用现代的耕作机械、水利灌溉设备等代替手工和耕畜动力、农具,尽量投入机器设备,节约劳动力;技术的现代化,通过采用化学的、生物的技术,改善与增加农作物品种,提高单产水平;管理的现代化,即把在工业部门中先发展而后成熟的管理办法、经验引入农业,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实现产业化经营。
美国农业资源结构的特征是人少地多,劳动力供给短缺,劳动力价格相对较高,因此,美国农业的技术革命是从机械技术开始的。农业现代化经历了农业机械革命、化学革命和生物革命以及管理革命(并不排斥它们的相互交织)。美国的农业机械化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南北战争前后至1910年的农业半机械化时期;1910年至1940年的农业基本机械化时期;20世纪40年代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农业全面高度机械化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土地价格的高涨,土地利用率的提高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突出矛盾。美国就把农业现代化的焦点集中到采用生物、化学技术,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上。与此同时,农业机械自身的改革和运用仍旧伴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不仅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同时也十分重视农业组织管理现代化,大力推行农业专业化、一体化、社会化,其专业化形式主要有三种:地区专业化、部门专业化、作业专业化。到1969年,美国以经营一种产品为主的专业化农场已达农场总数的90%以上。据美国专家计算,仅此一项,使美国农产品大约增产40
%,而成本降低50
%~80%。同时,美国加速进行农业管理革命,一方面把工业部门的管理技术运用于农场管理;另一方面,在建立高度发达的农业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组成为一个统一的农业综合体,实现了产业化经营。
美国农业的发展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分界线,现代化的特征逐渐表现出来,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是各种农业机械迅速增加的时期,1945~1965年拖拉机增长103
%,谷物联合收割机增长179
%,其他种类的机械数量也有大幅度增加,此后,机械数量增长缓慢,渐趋稳定,有些机械数量还有所下降,但是机械质量和性能大大提高。在一些高难度作业领域,如马铃薯、甜菜、西红柿及葡萄等的采收都实现了机械化。畜禽饲养实现了自动化和工厂化。目前,农业机械与计算机、卫星遥感等技术结合,正在向高度自动化和精确化方向发展。
2.实现了以化肥和农药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农业化学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美国化肥消耗量直线上升,80年代以后,由于在较高的化肥投入水平上单位投入报酬递减和生产化肥品种的有效成分不断提高,化肥使用量呈减少趋势。
3.经营集约化和产业化、生产专业化、服务社会化。20世纪70年代之前,南部的一些烟草和棉花农场还属于劳动力密集型,现在大都成为大规模的机械化农场。目前,美国农场的平均规模已经达到176公顷,其中大农场已经达到1200~1600公顷。机械化技术、资金密集型经营已经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而且,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行业分工越来越细,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而且农场规模的扩大也促进了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小型农场(年产值在10万美元以下)占83.6
%,农业产值只占34.2
%;中型农场(年产值10万~50万美元)占14.2
%,农业产值占38 %;大型农场(年产值在50万美元以上)虽然仅占2.2
%,但其农业产值却占27.8
%(1993年)。农场的专业化比例已经很高,棉花农场专业化比例为79.6
%,蔬菜农场87.3 %,大田作物农场81.1 %,园艺作物农场98.5
%,果树农场96.3 %,肉牛农场87.9 %,奶牛农场84.2
%,家禽农场为96.3 %。
简述耕作土壤分布规律的概念和主要内容1 ♂
简述耕作土壤分布规律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耕作土壤指自然土壤通过人类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造成适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土壤。经过人类的耕作、施肥、灌排、土壤改良等生产活动影响和改造的土壤。
其形态、性状和肥力特性在不同程度上有别于当地的自然土壤。由于施肥、灌溉、耕作等农事活动,带来大量新的物质,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土壤的层次和土壤肥力发展的方向、方式和速度,因而,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是耕作土壤形成中的主导因素。在合理利用改良培肥可使耕作土壤的肥力超过自然土壤。
如长期灌溉和种植水稻的土壤,发生层重新分异,形成具有耕作层、犁底层和水耕氧化还原层的水稻土。耕作土壤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03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