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小农耕作成本低还是流转成大片机械化农业成本低?1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究竟是小农耕作成本低还是流转成大片机械化农业成本低?1,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究竟是小农耕作成本低还是流转成大片机械化农业成本低?1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究竟是小农耕作成本低还是流转成大片机械化农业成本低?1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穗长30一35厘米的玉米品种

2、究竟是小农耕作成本低还是流转成大片机械化农业成本低?1

3、空中怎么种植红薯,有哪些技术要点

穗长30一35厘米的玉米品种

穗长30一35厘米的玉米品种

穗长为30-35厘米的玉米有平玉8号、八强十号、泰棒111、农大372、登海710等品种。

平玉8号:株型紧凑,株高为2.4米左右,穗位高90厘米左右,穗长25-30厘米左右。

八强十号:株型紧凑,株高为2.5米左右,穗位高为101厘米左右,穗长25-30厘米左右。

泰棒111:株型半紧凑型,株高为2.6米左右,穗长为21-35厘米左右。

穗长30一35厘米的玉米品种

一、平玉8号

1、植株

该品种的株型为紧凑型,平均株高为240厘米左右(夏播),叶片颜色为深绿色,根系较发达,具有较强的长势和抗倒伏、抗旱能力。

2、果穗

果穗呈筒型,穗长为25-28厘米左右,最长可达到30厘米左右,穗位高为90厘米左右,穗粗5-5.8厘米左右。

3、籽粒

具有良好的结实性,出籽率可超过86%,千粒重为350-400克,属于典型的大穗型玉米新品种。

4、产量

该品种种植在高水肥地块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春播时,平均产量可达到2650斤左右/亩,高产时可达到2800斤左右。夏播时,平均产量为744-816公斤/亩。

穗长30一35厘米的玉米品种

二、八强十号

1、植株

(1)该品种的株型为紧凑型,平均株高为251厘米,成株叶片数为19-20片,主根较发达,气生根较多。

(2)该品种具有较强的抗旱性,抗旱能力比其他品种高出2倍以上,即使忍耐超过40天的干旱天气也不会减产。

2、果穗

果穗呈长筒形,穗长25-30厘米左右,穗位高为101厘米左右,穗行数为18-24行,最多可达到30行,是目前行数最多的玉米品种。

3、产量

在常规种植的情况下,该品种的平均产量一般为679公斤/亩,适合作为鲜食玉米出售。

穗长30一35厘米的玉米品种

三、泰棒111

1、植株

该品种的株型为半紧凑型,在东北、华北地区进行春播时,平均株高为273厘米左右,穗位高为99厘米左右;在黄淮海地区进行夏播时,株高为265厘米左右,穗位高为91厘米左右,长成后植株有21片叶。

2、果穗

果穗呈长筒形,平均穗长为21厘米,最长可达到35厘米,穗轴为白色,穗行数为14-16行。

3、籽粒

出籽率为90%,籽粒为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为37.2克。

4、产量

在常规种植的情况下,该品种的平均产量为660-800公斤/亩,属于大穗型高产玉米新品种,适合作为鲜食玉米出售。

穗长30一35厘米的玉米品种

四、农大372

1、植株

该品种的株型为紧凑型,株高为279.3厘米左右,成株叶片数为21片。

2、果穗

果穗呈长筒形,穗长一般为20.7-24厘米左右,最长可达到33厘米左右,穗位高为107.7厘米左右,穗粗5厘米左右,穗轴为红色,穗行数为14-16行。

3、籽粒

籽粒呈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为35.7克,出籽率为86.5%,最高可达到92%。

4、产量

在常规种植的情况下,该品种的产量一般为1400斤左右/亩,最高亩产可达2543斤,适合在黄淮海地区进行夏播。

穗长30一35厘米的玉米品种

五、祺华703

1、植株

该品种的株型为紧凑型,平均株高为279厘米左右,茎秆具有良好的弹性,根系发达,霸王根多,抓地牢,高抗倒伏。

2、果穗

果穗呈筒型(较大),平均穗长为20.5厘米,最长可达到30厘米左右,穗位高为109厘米左右,穗粗4.7-5.2厘米左右,穗行数为16-18行。

3、产量

该品种的增产潜力比较大,将其种植在黄淮海夏玉米区时,平均产量为679.3公斤/亩,最高产量达到890公斤/亩,若在高肥水地块中种植,亩产量可达到1000公斤左右。

穗长30一35厘米的玉米品种

六、登海710

1、植株

该品种的株型为紧凑型,株高为259厘米左右,茎秆弹性较好,韧性强,霸王根较发达,高抗倒伏。

2、果穗

果穗呈长筒形,穗长20.7-30厘米左右,穗位高为92厘米左右,穗行数为16-20行,穗轴为红色,穗粗5.2厘米左右。

3、籽粒

籽粒为黄色,长马齿型,行粒数为39.4粒,百粒重为36克,出籽率为85.1%,每个果穗结出400克左右的籽粒。

4、产量

种植在夏玉米区时,平均产量为733.3公斤/亩,目前最高产量为2060斤/亩。

穗长30一35厘米的玉米品种

七、优迪919

1、植株

(1)该品种的平均株高为289-299厘米左右,穗位高为95-109.5厘米左右,长成后植株有19片叶。

(2)从2012年开始,该品种先后通过国家东华北和西北春玉米区审定,以及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等省份和地区的审定。

2、果穗

果穗呈长筒型,穗长一般为22-25厘米左右,最长可达到30厘米左右,穗轴为红色,穗行数为16-20行。

3、籽粒

籽粒呈黄色,深马齿型,出籽率为91.2%,百粒重为41.3克。

4、产量

在常规种植的情况下,该品种的平均产量为1536斤/亩,最高产量为2071.4斤/亩,适合在东华北、西北等地区进行春播。

究竟是小农耕作成本低还是流转成大片机械化农业成本低?1

究竟是小农耕作成本低还是流转成大片机械化农业成本低?

农业生产中的成本一般包括土地成本、人力成本还有其他农资、机械的投入成本。如果是小农经营的话,由于土地是自己所有,生产也是农户自身来做,因此很多人只考虑其余的投入成本,但是这种算法其实并不科学,换个角度想,农户其实相当于是自己给自己打工,所以自身的劳作也是要作为成本算进去,而小农生产的特点在于精耕细作,机械化投入较少,人工投入较多,所以人力成本这块其实是比较高的,把人力成本算进去,小农经营的平均成本是要高于规模生产的平均成本的。举个例子,2014年美国玉米生产成本是704元/亩,亩产733kg,折合0.96元每千克,我国玉米生产成本2014年是832元/亩,平均单产在400kg/亩,折合2.08元每千克,相差在两倍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规模化对生产成本的影响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替代人工,后续其实会产生很多连锁反应,比如规模化生产之后,农户可以使用更先进的生活品种,更好的管理方式,甚至于可以购买农业保险来规避或降低一些农业生产风险,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和数量,另外规模化之后可以提高农民在市场上的话语权,有利于买到更低价格的农资产品等等,这都可以在不同方面帮助农户降低生产成本。

空中怎么种植红薯,有哪些技术要点

空中怎么种植红薯,有哪些技术要点

种植方式:利用深液栽培模式,采用的是水雾式的浇水方式。

营养液:雾化喷洒的水分含有很多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很快会被红薯吸收。

温室进行:恒定的温度可以实现一年收获3-4茬红薯。

栽种设施:水培槽、营养液池、营养液管线、水泵、栽培网架、补光系统、挂盆等。

采收要点:需两个人同时进行。

空中怎么种植红薯,有哪些技术要点

一、种植方式

空中红薯是利用深液栽培模式,将红薯由传统的土壤栽培转变成水耕栽培。这种新型红薯栽培方式采用的是水雾式浇水方式,与传统的浇灌方式不同,可以让每一个红薯在短时间内接受水分带来的营养物质,生长速度和大小统一。此外,这种雾化的浇水方式中含有大量的营养液,营养液可以直接喷洒到红薯的根部,时间长了,红薯的长势会变旺,自然一年能收获上千斤。

二、营养液

雾化喷洒的水分含有很多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很快就会被红薯吸收。原因是少了土壤转化吸收的这个过程,自然吸收营养的速度会加快很多。此外,由于营养液是喷洒的,红薯的各个方面都可以接受,因此不会存在于浪费或者是吸收不完全的现象。

三、温室进行

红薯树的生长和结薯是在温室里进行的,恒定的温度可以实现一年收获3-4茬红薯,大大提高了植株的生产潜力。一般来说,温度控制在16-28摄氏度之间,光强度为8000-30000勒克斯之间,最适合红薯树的生长。

四、栽种设施

光有日光温室还不行,无土栽培红薯树需要相应的栽培设施,以满足植物的根系吸收充足的水分和营养,使红薯藤蔓得到有效的生长,形成巨大的植株营养体。栽培设施:水培槽、营养液池、营养液管线、水泵、栽培网架、补光系统、挂盆等设施。

五、采收要点

红薯挂盆60天左右成长后可以收获。采摘需要两个人同时进行,拿着剪刀,沿着盆底向上剪,剪完后,用手轻轻地去除营养土,十几块诱人的红薯就展现在人们面前了,用剪刀沿着红薯根依次剪,同时去除所有的须根,把红薯的藤蔓放在网架上继续生长采摘后,继续选择粗壮健康的当时藤蔓进行二次压蔓作果。根据每盆收获约5公斤左右计算,一茬挂盆60个,一年结3-4茬,年收获红薯共计1000公斤左右。

标签:左右   厘米   成本   品种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10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