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的全人工驯养繁殖模式,中国大鲵的人工驯养技术不足点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大鲵的全人工驯养繁殖模式,中国大鲵的人工驯养技术不足点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大鲵的全人工驯养繁殖模式,中国大鲵的人工驯养技术不足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大鲵专池强化速养技术,附大鲵专池强化速养技术的问题 ♂
大鲵专池强化速养技术,附大鲵专池强化速养技术的问题适当的放养密度有利于大鲵的生长和饵料系数的降低。幼鲵饲养15天后,可以适当喂虾、蚯蚓、肉碎等,晚上投饵。饲养8个月左右,幼鲵体重达到20克以上时,饵料可以用小杂鱼肉糜或切碎的牛、羊肉等,也可以人工配合饵料。幼鲵池要每天换一次新水,成鲵池一般2~3天换水一次,冬季每周换水一次。每周还要定期清洗鲵池。
一、鲵池建设
1、幼鲵池:多采用水泥结构,每口池面积以8~10平方米为宜,池壁高50~60厘米,水深20厘米左右池底应铺一层泥沙,池壁要求光滑,池内应设置石堆、假山、岛屿,池边应设置防逃板,以便幼鲵能爬上陆地活动,防止逃跑。
2、成鲵池:多采用水泥结构,每口池面积50~70平方米,池壁高1.2~1.3米,池形优选长方形,设置出入口,水深保持在30厘米左右。池底周围或中间建洞,可以用砖和水泥板等作为材料。窝穴盖成长方箱形,穴高15~20厘米,深50厘米左右,宽30~40厘米。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大鲵往往是群居一个穴位,因此穴位宽度可视饲养规模相应扩大。窝穴内壁必须用水泥砂浆平整,使其光滑,以免擦伤大鲵。池中央设有栖息台,可以在其上面活动。池面应搭棚或在池岸种树,种瓜豆遮荫,防止烈日高温危害大鲵。
二、放养苗种
1、适当的放养密度有利于大鲵的生长和饵料系数的降低。生产实践证明,每平方米水体可放养幼鱼25~30尾,规格为500~1000克/尾的幼鱼10~15尾。放养规格应整齐,以免因个体大小不同而导致弱肉强食。
2、新建的水泥池必须用水浸泡15~20天,池水pH值稳定在8以下,才能培育苗种。放养前一周,新、旧池用漂白粉或其他药物消毒,杀死敌害生物。苗种下池前用呋喃类药物0.2克或五甲青0.5克浸水5分钟。
三、喂食饵料
1、幼鲵开食期,主要投喂摇蚊幼虫、水蚯蚓等活饵,以吃饱为度。幼鲵饲养15天后,可以适当喂小虾、蚯蚓、碎肉等,晚上投饵。饲养8个月左右,幼鲵体重达到20克以上时,饵料可以用小杂鱼肉糜或切碎的牛、羊肉等,也可以人工配合饵料。用鱼粉和α-淀粉为主要原料,粗蛋白含量为42.3%~45.6%的人工配合饵料饲养幼鲵,其生长速度比生活饵料快33.3%。成鲵饲喂可用鲜活低值鱼类或人工配合饵料(参考配方:鱼粉55%、枯饼8%、麦麸5%、蚕蛹5%、骨粉1.2%、α-淀粉17.3%、预混料8.5%)。
2、使用活鱼时,请将饵料鱼切成块状喂食。人工配合饲料一般为粉状,使用前用水调成软团状即可。新鲜动物内脏用开水煮熟后也可以作为鱼饵,但营养价值不如生鱼和人工配饵。一般来说,生鲜诱饵的日诱饵率为10%~15%,人工配合诱饵约为10%。饵料一般投在水中,通常在傍晚天黑前后投饵。在适温范围内,成鲵在天黑后3小时内摄入量最多,天气闷热时摄入量明显减少,甚至停止摄入。因此,具体的喂食时间和喂食量必须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和大鲵的活动状况灵活把握。
四、日常管理
1、大鲵专池强化速养,放养密度较高,水质难以自然平衡。因此,幼鲵池要每天换一次新水,并将池内残渣剩饵清除干净,使池水透明度一眼见底,pH值保持在6.5~8.5之间。
2、成鲵池一般2~3天换水一次,冬季每周换水一次。具体换水次数应根据气温高低和水质情况而定,以保持水质清新为准。要经常检查饲养池,防止大鲵逃跑。无论幼鲵、成鲵,自入池后,每天都要做好气温、水温、投饵品种、投饵量、吃食情况、生长情况及活动的记录,以便总结积累经验,进一步养好大鲵。
五、疾病防治
大鲵抗逆性较强,一般无疾病。但专池强化速养,密度高、投饵多,生长快,仍应加强大鲵疾病防治。饲养过程中,每月定期用0.7×10-6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比例5:2)全池泼洒一次,杀灭池中病菌和寄生虫。如大鲵发生皮肤溃烂或被咬伤,应立即将其捕出进行隔离饲养和治疗,可注射青霉素5万国际单位/公斤,每天一次,连续4天,然后每4天注射一次,连续2~3次即可治愈。
大鲵的产卵季节是什么时候?大鲵是肉食性动物 ♂
大鲵的产卵季节是什么时候?大鲵是肉食性动物大鲵的产卵季节在每年7~8月间,卵产于岩石洞内,每尾产卵300多枚以上。大鲵性凶猛,肉食性,以水生昆虫、鱼、蟹、虾、蛙、蛇、鳖、鼠、鸟等为食。大鲵一般藏匿在山溪的石头缝隙之间,洞穴在水面以下,喜欢身体的颜色和周围的石头一样,以免被天敌发现。夜间静守在滩口石堆中,发现猎物通过后,突然袭击。
一、大鲵的生活特性
1、大鲵的产卵季节是每年7~8月之间,卵在岩洞内产,每尾产卵300多枚以上,剩下的抚养任务交给雄大鲵。雄鲵把身体曲成半圆形,避免被水冲走或受到敌害,2~3周后孵化幼鲵,15~40天后小“娃娃鱼”分散生活,雄鲵才肯离开。大鲵的寿命在两栖动物中也是最长的,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能活130年。
2、大鲵性凶猛,肉食性,以水生昆虫、鱼、蟹、虾、蛙、蛇、鳖、鼠、鸟等为食。捕食方式为“守株待兔”。牙齿不能咀嚼,只是张开嘴吞下食物,然后在胃里慢慢消化。
3、大鲵一般藏匿在山溪的石头缝隙之间,洞穴在水面以下。夜间静守在滩口石堆中,发现猎物通过后,便突然袭击。嘴里的牙齿又尖又密,猎物进入嘴里逃不掉。娃娃鱼有很强的耐饥能力,饲养在清凉的水中两三年不吃也不饿死。同时也可以暴食,吃一顿饱饭可以增加体重的1/5。食物不足时,会发生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用卵充饥。平时躲起来,喜欢身体的颜色和周围的石头一样,以免被天敌发现。
二、中国大鲵的原产地
1、湖南张家界、江永、岳阳和湘西自治州以及福建武夷山。
2、湖北房县、神农架、麻城龟峰山、罗田天堂寨。
3、陕西汉中、安康、商洛。
4、贵州遵义和四川宜宾、兴文、威远葫芦口、巴中南江等地。
5、江西靖安。
6、其他零星分布于湖北鹤峰、利川、恩施,广西柳州、玉林,甘肃天水、文县,河南栾川县、卢氏县、蒿县、南阳内乡宝天曼,山西垣曲县,浙江庆元,贵州黔东南,潮州凤凰山天池。其中靖安县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全国首次发布公告保护大鲵,成立全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成立全国第一个县娃娃鱼研究所。靖安县大鲵人工繁殖技术成果全国领先,通过中国科学院相关专家鉴定,具备大规模开发利用大鲵的技术条件。2005年8月,被中国水产加工与流通协会授予“中国娃娃鱼之乡”称号。
大鲵的全人工驯养繁殖模式,中国大鲵的人工驯养技术不足点 ♂
大鲵的全人工驯养繁殖模式,中国大鲵的人工驯养技术不足点全人工驯养繁殖模式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近几年来在大鲵人工繁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已经基本上掌握了人工繁殖过程中的核心技术。中国人工繁殖大鲵存在“五个偏低”的现象,同时亲鲵的使用效率较低,孵化的幼鲵约有5%的畸形。且养殖成本较高、技术水平不高,多搜集野生大鲵,严重消耗了野生大鲵资源。
一、大鲵的全人工驯养繁殖模式
全人工驯养繁殖模式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大鲵原分布区的大部分省区均开展了此项工作。由于当时对野生大鲵生境中的自然生态因子、生活习性、生殖生理、生殖行为等基础生物学资料了解不足,因此在人工繁殖方面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直到近几年来,随着对大鲵繁育生物学基础研究的深入以及对大鲵人工驯养繁殖技术的不断探索,在人工繁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已经基本上掌握了亲鲵的培育、人工催产受精、卵的孵化、幼鲵饲养等大鲵人工繁殖过程中的核心技术。
二、中国大鲵的人工驯养繁殖技术不足有以下几点
1、人工繁殖大鲵的技术水平不高,还存在“五个偏低”的现象。也就是说,娃娃鱼的发育成熟率低,人工催产后产出优质精子和卵子的比例低,卵子的受精率低,受精卵子的孵化率低,最终繁殖率低。因此,娃娃鱼繁殖的技术水平现在还很低,将来有很大的发展和提高空间。
2、最致命的缺陷是在亲鲵经过4~5年的激素催产并繁殖之后就会丧失繁殖能力,亲鲵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过低;而且有些养殖场由于催产激素的用量过大,导致催产后引起许多亲鲵死亡。因此全人工驯养繁殖模式必须不断补充大量的野生后备种鲵,对大鲵(也叫娃娃鱼)的野生资源消耗过大。
3、孵化出的幼鲵约有5%的畸形。这些畸形个体虽然能够正常生长,但将来肯定不宜作为后备种鲵。此外,即使生长发育正常的子一代大鲵目前还可以作为种鲵进行繁殖,但经过若干代之后是否还保持着大鲵的遗传多样性、是否还能够作为后备种鲵进行繁殖目前尚缺乏证据。
4、养殖设施成本高,运行成本巨大。费用主要包括:引进、上交资源费、建设养殖户和养殖池、购买调温设备、水电费、技术人员及工人工资等。
5、在人工驯养繁殖方面,目前国内兄弟省区和陕西省都存在非技术层面的不足,很多养殖场只从商业利益出发,想自己独领风骚,互相封锁技术信息,这极不利于鱼类繁殖技术水平的创新和进入繁殖场,单纯通过经济实力在全国各地搜集野生大鲵,采用以多取胜的战术来换取大鲵幼苗,而不求技术进步,严重消耗了珍贵的野生大鲵资源。
大鲵的养殖基本技术 ,附大鲵养殖池的建设 ♂
大鲵的养殖基本技术 ,附大鲵养殖池的建设大鲵养殖对水的总体要求是水源充足、无毒有害、符合渔业用水规范。水温应严格控制在0~28℃以内,以10~22℃为好。水质要求溶解氧丰富。养殖池周围环境平静、阴凉、空气清爽,以周围群山盘绕、树木茂盛、人烟稀少、环境绝对独立为好。另外,要求交通方便,外地鱼虾蟹或植物内脏等饵料资源丰厚。
一、水资源的要求
大鲵养殖对水的总体要求是水源充足、无毒有害、符合渔业用水规范。详细地说,在水源上,以山区溪流水、水库水、地下水等清凉、死水为好,水温应严格控制在0~28℃以内,以10~22℃为好。在水质上,要求溶解氧丰富,在3.5mg/L以上,PH值为6.5~7.5。水中的总硬度、总碱度和氯化物、硫酸盐、硅酸盐、氨氮等不能超过渔业用水的规范。
二、环境要求
养殖池周围环境平静、阴凉、空气清爽,以周围群山盘绕、树木茂盛、人烟稀少、环境绝对独立为好,另外要求交通便利,外地鱼虾蟹和植物内脏等饵料资源丰富。
三、养殖场的设计建设
大鲵其养殖池面积取决于大鲵规格的大小,稚鲵池(蝌蚪阶段1龄以内)0.5~1平方米,幼鲵池(幼鲵阶段1~2龄)1~2平方米,成鲵池(成鲵阶段2~4龄)2~4平方米,亲鲵池(4龄以上)5平方米左右。在大鲵的各个阶段养殖池,其外形以长方形或椭圆形为佳,长宽比为3:2,其高度要求养殖的大鲵的全长的2~3倍,养殖场池的周围和底部润滑,顶部建防逃设备或加盖防逃网,在池内设计多个洞穴,便于大鲵荫蔽躲藏,各养殖池建设独立的排灌设备,做到水位能无效调理,水进出自若,排污方便。养殖场整体应建立完善的大鲵防逃、防盗、防害设备。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13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