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具的逐步改进对农业生产有什么意义?1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农具的逐步改进对农业生产有什么意义?1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农具的逐步改进对农业生产有什么意义?1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农具的逐步改进对农业生产有什么意义?1 ♂
农具的逐步改进对农业生产有什么意义?
1、解放劳动力,举个例子“气死牛”这个犁地机的发明的产生,确实让牛基本上“失业”了,但它也得到了解放,不用顶着烈日,脸朝黄土背朝天为人类为人类劳作了。以人为本,最重要的人劳动力得到解放,这种重活基本上有机器代劳。
2、提高劳动生产率。简单的说有了机器,你要10天干完的活,用机器1天甚至不到1天就干完了。
3、提高产品质量。机器有固定工作模式,而这种固定的模式,也让生产得到精细化,产品质量理应有所提高,这市场竞争力也会提高。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趋势,先进的农业机械农业规模化的标配。从现实农业生产来看,农村年青一代大部分进城打工或者是做生意。现在种地的,大多是五十多岁至七十岁的老人。因为年龄大了,打工没人要。种自己家的承包地,一是维持生活、二是照顾自己孙子孙女上学。等这一代人种不了地,土地终归是要流转到大户去种植。下面介绍一下我农业机械,前几年买了一台四驱五征404。配套农具有旋耕机、三划犁、红薯杀秧机、红薯起垄施肥机、打农药机等。这些农业机械,基本能解决我一百多亩地管理需求。先进的机械能降低种植成本、用工量,扩大种植规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及工价的增长。农业机械将是农业生产的一大助力
农华101玉米种简介,出苗至成熟100~128天 ♂
农华101玉米种简介,出苗至成熟100~128天农华101在东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28天,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成熟100天,株高296cm,穗位高101cm,果穗长筒型,穗长18cm,穗行数16-18行,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6.7g。
2008-2009年东华北春玉米、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75.5kg/亩、652.8kg/亩,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80.6kg/亩、611kg/亩。
一、审定信息
1、审定编号:国审玉2010008
2、选育单位: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3、品种来源:NH60×S121
4、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二、特征特性
1、在东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28天,与郑单958相当,需有效积温2750℃左右;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成熟100天,与郑单958相当。
2、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浅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浅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96厘米,穗位高101厘米,成株叶片数20~21片。花丝浅紫色,果穗长筒型,穗长18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6.7克。
3、经丹东农业科学院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抗灰斑病,中抗丝黑穗病、茎腐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感大斑病;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中抗矮花叶病,感大斑病、小斑病、瘤黑粉病、茎腐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高感褐斑病和南方锈病。
4、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38克/升,粗蛋白含量10.90 %,粗脂肪含量3.48%,粗淀粉含量71.35%,赖氨酸含量0.32%。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68克/升,粗蛋白含量 10.36%,粗脂肪含量3.10%,粗淀粉含量72.49%,赖氨酸含量0.30%。
三、产量表现
2008~2009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75.5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5%;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80.6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1%。2008~2009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52.8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4%;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1.0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2%。
四、栽培技术要点
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东华北地区每亩适宜密度4000株左右,注意防治大斑病;黄淮海地区每亩适宜密度4500株左右,注意避免倒伏(折),褐斑病、南方锈病、大斑病重发区慎用。
五、适种区域
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中晚熟区、辽宁中晚熟区、吉林晚熟区、内蒙古赤峰地区、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山东、河南(不含驻马店)、河北中南部、陕西关中灌区、安徽北部、山西运城地区夏播种植,注意防止倒伏(折)。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14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