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用复混肥的依据,选择时要考虑土壤状况和肥料性质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选用复混肥的依据,选择时要考虑土壤状况和肥料性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选用复混肥的依据,选择时要考虑土壤状况和肥料性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选用复混肥的依据,选择时要考虑土壤状况和肥料性质 ♂
选用复混肥的依据,选择时要考虑土壤状况和肥料性质选用复混肥时需从土壤情况、肥料性质、作物种类、施肥方式等方面考虑。
土壤状况、肥料性质:偏碱性土壤应选用酸性复混肥,偏酸性土壤应选用碱性复混肥,有机质含量低的地块选用有机复混肥。
作物:大田作物选用氮磷钾复混肥,果树作物选用钾含量高的复混肥,忌氯作物选用不含氯的复混肥。
施肥方式:用作基肥时,以颗粒状复混肥或含有缓控释肥的复混肥为宜。
一、选用复混肥的依据
1、根据一
根据土壤状况和肥料性质选择和施用肥料。对于地处北方偏碱性土壤的农民朋友来说,一般应选购酸性复合(混)肥;相反对南方酸性土壤的农民朋友来说就应选用碱性复合(混)肥;对于有机质含量偏低的土壤,一般可配合增施有机复合(混)肥或有机—无机复合(混)肥。
2、根据二
根据作物选择和施用肥料。对于大田作物来讲,一般应选用氮磷钾三元复合(混)肥;对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特别是块根作物因需钾较多,应选用含钾较高的氮磷钾三元复合(混)肥;对忌氯作物如葡萄、马铃薯、烟草、甜菜等不宜施用以氯化钾、氯化铵为原料生产的氯离子含量高的复合(混)肥。
3、根据三
根据施肥方式选购复合(混)肥。为提高复合(混)肥的肥效,对于不同施肥方式应选用不同剂型的复合(混)肥。如做基肥时,要选购颗粒状复合(混)肥,或选购含有缓控释肥的复合(混)肥,肥效长,有利提高氮素的利用率。腐植酸[类复合(混)肥一般基施的效果要优于追施效果。
二、如何识别复混肥
1、看
先看肥料是否双层包装,外包装上是否标明商标、生产许可证号、标准号、养分总含量、生产企业的名称和地址,内包装袋内是否放有产品合格证等,如上述标识不全,或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养分含量标识不分,有可能是伪劣产品。
2、摸
用手抓半把复混肥搓,手上留有一层白色粉末并有粘着感的表明质量优良;若摸其颗粒,可见细小白色晶体的也表明为优质复混肥。
3、烧
取少许复混肥置于铁皮上,用明火烧,有氨臭味说明含有氮,出现黄色火焰表明含有钾,且氨臭味越浓,黄色火焰越黄,表明氮、钾含量越高,即为优质复混肥。
4、闻
复混肥料通常无异味(有机无机复混肥除外),如果具有异味,则是劣质复混肥。
5、溶
优质复混肥水溶性好,浸泡在水中绝大部分能溶解,即使有少许沉淀物,也较细小。而劣质复混肥难溶于水,残渣粗糙坚硬。
6、尝
氯化钾有咸味,在购买时可以取微量复混肥品尝,若无咸味,则是劣质产品。
选用微生物肥料的方法,有登记证号的产品质量更有保障 ♂
选用微生物肥料的方法,有登记证号的产品质量更有保障查看登记证号:拥有登记证号的微生物肥料,其质量有保证。
查看标签及使用说明:若说明书规范,操作性较强,说明该企业的技术水平较好,所生产的产品也值得信赖。
查看批号和有效期:根据规定出厂,未过期的微生物肥料,质量有保证。
查看评价:留意产品评价,若用户反应良好,说明该产品质量及效果较好。若用户差评较多,则购买时需格外谨慎。
一、选用微生物肥料的方法
1、看产品有没有登记证号:登记证是农业部颁发的的市场准入证,相当于人的身份证。有登记证号的产品,质量相对有保障。
2、看标签标示和使用说明:如果使用说明比较规范,操作性比较强,说明企业技术水平比较高。
3、看批号和有效期或者是可追溯的条形码:一般出厂合格,在有效期内的肥料产品,质量有保证。
4、看使用后的效果评价:比如,某个产品在某一地区有一定应用,了解一下该产品有没有负面的反馈,如果没有,说明该产品质量就有一定的保障。
二、微生物肥料的种类
1、按微生物种类划分
(1)细菌类肥料(如根瘤菌肥、固氮菌肥、解磷菌肥、解钾菌肥、光合菌肥)。
(2)放线菌类肥料(如抗生菌肥)。
(3)真菌类肥料(菌根真菌肥:包括外生菌根菌剂和内生菌根菌剂)。
(4)藻类肥料(如固氮蓝藻菌肥)。
(5)复合型微生物肥料,即肥料由两种以上微生物按一定比例组合形成。
2、按成品剂型划分
(1)液体类
即将菌种投放到无菌罐中进行工业深层发酵而成,其中活菌的含量将直接影响到肥料的应用效果。
(2)粉剂类
粉剂类是由液体微生物肥料和草炭土等载体混合均匀而产生的,它具有运输方便、含菌量高、增产效果明显的特点。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19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