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土壤耕作原则是怎样的?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中国古代的土壤耕作原则是怎样的?,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中国古代的土壤耕作原则是怎样的?

我国古代一直重视土壤耕作,并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指导农业生产。战国时,我国已出现土壤耕作的五大原则,《吕氏春秋》记载说:“凡耕之大方,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劳,劳者欲息;棘者欲肥,肥者欲棘;急者欲缓,缓者欲急;湿者欲燥,燥者欲湿。”其含义是:“力者欲柔,柔者欲力”说的是既要使过于紧密的土壤疏松些,又要使过于疏松的土壤紧密些,使土壤结构处于松紧适度的状态。

“息者欲劳,劳者欲息”,说的是在土壤耕作上要贯彻用地和养地相结合的原则,要使休闲的土地得到利用,又要让利用过的土地得到休闲以恢复地力。

“棘者欲肥,肥者欲棘”,说的是要求通过土壤耕作来调节肥力状况,要使瘠薄的土壤肥沃起来,又要使过肥的土壤不过肥。

“急者欲缓,缓者欲急”,这指的是土壤保肥能力的强弱和肥力释放的快慢,急者欲缓,是对保肥能力弱,肥力释放快的土壤,要提高保肥力,使肥力释放平稳些;缓者欲急,是指对保肥能力强,肥力释放慢的土壤,要提高其肥分的释放程度。

“湿者欲燥,燥者欲湿”,指的是要调节好土壤的水分状况,减轻旱涝为害。使过于湿润的土壤干爽些,使过于干燥的土壤湿润些。

其基本精神是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土壤结构状况,协调土壤中的水肥条件,为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从而为我国的土壤耕作奠定了基本原则。

汉代,氾胜之根据北方旱作的经验,又总结了“得时之和、适地之宜”的耕作原则,指出“得时之和,适地之宜,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并将这一原则作为北方农业生产的基本要求之一。他说:“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所谓“得时之和”、“趣时”,就是要求适时耕作;所谓“适地之宜”、“和土”,就是要求因土耕作,使土壤处于疏松柔和的状态。氾胜之还具体地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

在适时耕作方面,氾胜之说:“春冻解,地气始通,土一和解。夏至,天气始暑,阴气始盛,土复解。夏至后九十日,昼夜分,天地气和。以此时耕田,一而当五,名曰膏泽,皆得时功。”同时,他还指出了不适时耕作的教训:“春气未通,则土历适不保泽,终岁不宜稼……秋无雨而耕,绝土气,土坚,名曰腊田,及盛冬耕,泄阴气,土枯燥,名曰脯田。脯田和腊田,皆伤田。”不适时耕作,反而会把田耕坏。

在因土耕作方面,氾胜之说:“春地气通,可耕坚硬强地黑垆土,辄干摩其块,以生草,草生复耕之,天有小雨复耕和之,勿令有块以待时,所谓强土而弱之也”,又说“杏始华荣,辄耕轻土弱土,望杏花落,复耕、耕辄蔺之,草生,有雨泽,耕重蔺之,土甚轻者,以牛羊践之,如此则土强,此谓弱土而强之也。”

这便形成了我国因时耕作、因土耕作的耕作原则。

明清时期,我国的土壤耕作原则又有新的发展,出现了因物耕作。明代马一龙在《农说》中论述耕作的基本原则时说:“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而无所差失,则事半而功倍矣。”这样便在我国的土壤耕作形成了“三宜”的耕作原则,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物制宜三原则。因物制宜的原则,清代的《马首农言》体现得很清楚,例如谷子“耕一次,耙三次,以多为贵…种毕以砘碾之。”黑豆“原(指高平的地),子三升半,犁深三寸;隰(指低湿的地),子亦如之,深则二寸。深虽耐旱,少不发苗;浅虽发苗,后不耐旱”,春麦“以犁耕种者……宜浅不宜深……耕毕耙二次,耙不厌多。”宿麦(冬麦)“与春麦同,但耕微深耳”,小豆法与黑豆同,但“犁较黑豆宜深”,等等。

“三宜”的耕作原则是我国古代农学的宝贵遗产,至今在我们的土壤耕作中仍在遵循。

标签:耕作   土壤   原则   肥力   我国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25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