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农场”之春
“无人农场”之春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5月8日早,伴着一路春光,驱车奔向公主岭,去探访吉林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无人农场”。
路旁花红柳绿,广袤的田野里农人三三两两,都在忙着春播。在记者的想象中,现代农业的春播应该是农机排成排、轰鸣响震天的场景和气势。那“无人农场”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
行驶中,一块标有“长春国家农高区现代农业技术示范园”的牌子映入眼帘,目的地到了。
与想象出入很大,这里只有一台免耕播种机往来穿梭,驾驶室里空无一人,方向盘自己不停地转动校准方向。农机过处,开沟、播种、施肥、覆土一气呵成。装完种子和化肥的农机手站在路边,看着农机摇摇晃晃地在田地里行进,神情分外轻松。“‘开车’的是驾驶室里的北斗导航系统。事先在操作系统上规划出导航路径,农机就能按规划好的路线行走作业。”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陈国双指着徐徐开过来的免耕播种机介绍说。
记者钻进驾驶室,只见一大一小两个显示器上下排列,一个按照事先设计好的作业参数,控制播种量和株距;一个显示导航路径、确定行走边界,操纵农机按部就班。
“无人驾驶农机智能化程度高、工作模式多样、行驶路径直、轨迹偏差小,效率是传统有人驾驶农机的近10倍,直线定位精度可达到厘米级,保证苗齐、苗壮,提高作业质量。”
无人驾驶免耕农机继续“闲庭信步”,我们则随着陈国双来到“无人农场”的大本营一探究竟。大本营是“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长春示范区公主岭示范基地指挥部,位于陶家屯镇。指挥平台硕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个基地无人驾驶农机运行情况,这里是“无人农场”的“大脑”——智慧农业大数据管控中心。
坐在电脑前,陈国双轻点鼠标,屏幕上立刻显示出无人驾驶农机在田地里运行的画面。“‘无人农场’主要是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设施、装备、机械等全程自动控制,实现生产自动化、监管信息化、分析数字化、管理智慧化,这些都是未来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陈国双介绍,“无人农场”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人员与赵春江院士团队、中农阳光数据公司一起合作设计完成的,通过科技手段将智慧农机与现代农艺新技术和新模式相结合,提高“耕、种、管、收”作业质量与效率。
正说着,窗外缓缓驶过一个蓝色“钢铁怪物”。记者追了出去,只见几个年轻人正在通过远程操作,把这个连驾驶室都没有的大家伙“请”到院外一块耕地里。“怪物”走过,一片片挺立的秸秆被打得粉碎。这“怪物”叫无人驾驶秸秆还田机。“这台机器是李德毅院士团队研发的,没有驾驶室、没有操纵杆和方向盘,完全无人驾驶。搭载的秸秆还田机将秸秆粉碎后直接覆盖在地表,充当肥料,避免了表土的流失,在保护黑土地的同时实现全量还田。”陈国双介绍说。
“怪物”干完了活儿,轻车熟路地钻进了一个大库房,这是“无人农场”的“武器库”,里面停满了各式各样的无人驾驶农机,从春种到秋收就靠这些“轻重武器”。
陈国双说:“随着智能升级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操控农机会越来越简便,在智能平台上就可以操控农机作业全过程,真正实现农田耕作‘无人’化。虽然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探索,但耕作‘无人’化一定能实现。”看着陈国双信心满满的笑脸,记者和他约定:夏天还来这里,看“无人农场”的植保和喷灌。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33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