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十五”期间农村公路快速发展
吉林省“十五”期间农村公路快速发展
“门前汽车嘟嘟叫,只转轮胎不走道”。这是广大农民兄弟对以往泥泞土路的兴叹,“没有媳妇能活,没有雨靴不能活”,是他们流传的口头禅。
日子不能这样过,有需求就有动力。“十五”期间,吉林省共建设农村公路31081.8公里,是“九五”期间的11.5倍。尤其是近3年,每年的建设规模均突破1万公里。2003年,全省共计完成农村公路8674.7公里,是前十年建设的总和;2004年,农村公路建设里程更是达到了15361公里。目前,全省通水泥(油)路的乡(镇)已达到760个,占乡镇总数的97.3%;9502个行政村全部通了公路,村通公路率达到100%,是继京、津、沪、粤之后,全国第5个实现村村通的省份。
农村公路,真正成了农民就业和增收的“助推器”。农民兄弟切身感受到了公路建成后带来的实惠,他们说如今是“公路通到家门口,老光棍娶上新媳妇,老百姓建起砖瓦房,果菜卖个好价钱”。适度超前规划农村公路大发展“十五”初,为抢抓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我省对农村公路建设规划适时地进行了调整,站在更高的基点上制定了农村公路发展规划。按规划调整,在“十五”前两年,全省农村公路平均每年新改建2000公里。为适应交通部提出的新的跨越式发展目标,我省又重新调整了“十五”后3年农村发展规划。国债的投入,对我省农村公路的发展形成了强力推动。
把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兴奋点引导到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上来各级党委政府领导把宣传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意义,作为加快本地区公路建设的首要任务去抓,通过宣传,使广大群众认清了农村公路是壮大农村经济,加快小城镇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从而自觉自愿地为农村公路建设出力。强有力的宣传鼓动使各级党委、政府、交通部门及广大农民群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形成了发展农村公路的良好氛围和巨大合力。
在国家农村公路投资政策的鼓舞下,我省对农村公路补贴标准进行了调整,进一步加大了补贴力度,水泥路在原补贴标准上,增补5万元,每公里达11万元;油路增补4万元,每公里达9万元;通村公路施行了3+1万元补贴方法,对2003年完成通村公路建设任务的,按4万元补贴,否则只补贴3万元。按建设计划测算,“十五”后3年,省交通厅对农村公路的投资补贴平均每年突破3亿元。2004年又调整了投资政策,水泥路增补3万元,每公里达14万元,同时粮食重点生产县另上浮10%。
资金问题是制约农村公路发展的大难题,我省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坚持大胆创新,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化市政府排除困难,在财政资金中给农村公路建设挤资金,对水泥路每公里补贴4万元,油路每公里补贴1.5万元,对承担建设任务的乡镇按每公里2000元进行奖励。几年来,通化市的通化县政府就支付农村公路建设补贴近1亿元。仅2002年就新改建农村公路165.7公里,提前3年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水泥路)的目标。据统计,仅2002年,全省各级政府出台政策化解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就达17.5亿元。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确保农村公路持续健康发展为规范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我省先后制定了《吉林省乡路管理办法》、《吉林省乡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等法规和规章,并适时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使全省农村公路建设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管理,从建设程序到技术标准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为适应农村公路发展的需要,省交通厅给农村公路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对参加农村公路建设的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省厅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农村公路建设技术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素质。同时,行业管理部门对重点工程和复杂工程都派工程建设督导组,由专人进行技术指导。
针对农村公路养护不及时,造成早期破损的实际,我省一方面积极推广水泥路,减小农村公路的养护压力;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农村公路的养护形式。一是有条件的地区实行交通部门统管统养,逐步纳入专业养护。二是把分散性、季节性养护逐渐转变为常年性、规范化养护。三是实行分户包段养护。四是设立准专业养护道班养护。把承包土地少、热爱公路养护工作的青年农民组织起来,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养护。
安全、畅达、便捷、舒适的现代农村公路网,促进了我省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使吉林农村更加文明,农民更加富裕,为吉林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提供了助力。 吉林日报<?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41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