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苹果产业 接力乡村振兴
做强苹果产业 接力乡村振兴
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再次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新纪录,同时也刷新了另一项纪录——陕西苹果第五次登上太空。自从去年鲜食水果送到中国空间站,陕西苹果就一直陪伴着中国航天员的太空旅程,成为中国航天员“出差”必备水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多年来,陕西把苹果产业作为富民强省的农业主导产业来抓,苹果已成为陕西农业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千万吨产量、千亿级产值、千万人从业,全球集中连片种植苹果最大区域,产量占世界的七分之一。这串数字,是陕西苹果产业的概况,也是三秦儿女乡村振兴的密码。
这是一颗科技果
随着陕西苹果5次被神舟载人飞船送上太空,陕西苹果蕴含的科技力量被全世界看到。
来自陕西的苹果通过一道道严苛的“体检”,以果型好、内在品质优异而入选,它的甜度和酸度都适合宇航员在太空复杂的环境下吸收营养和能量。
一颗苹果,从苗子入土到果子下树,通常要经历20多道工序,形成了一整套标准体系,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
“院校+试验站+机构”的果业研发体系,首席科学家、岗位科学家、贯通市县乡村技术骨干的产业技术体系,汇聚起陕西果业科技支撑的磅礴力量。
陕西苹果90%以上产量为国外引进品种生产,急需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苹果品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团队经过十多年的艰苦研究,成功培育瑞阳、瑞雪、瑞香红、秦脆等我省自主产权新优品种,种植面积超10万亩,满足消费者不断提升的口感体验。
陕西苹果的栽植管理也向高效化迈进。“大改型、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4项关键技术让苹果生产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三强树势、三肥匹配、三项管理、两法蓄水”的“3332”旱作密植高效栽培模式,再次推动陕西苹果迎来一场新的产业革命。
11月24日,在延安市宝塔区桥沟街道烟洞沟村,村民马文昌正在果园里开沟施肥。这片果园是全省最早探索“3332”模式的地方,采取乔化密植栽种,从栽树到现在,坚持施用发酵过的鸡粪、羊粪,在地里套种黄豆、油菜做绿肥,年年如此。因此,苹果个头大、色泽艳、味道浓郁。
“今年苹果长得好,也卖得好。一颗苹果最贵能卖到15元。”马文昌说,通过果树认养、进园采摘和网络销售,今年,他的72亩果园预计能够销售300多万元。
田间管理标准化,采后加工智能化。在果子采摘的季节,智能光电分级分选技术可根据着色度、果径、甜度、霉心病等30多项指标,自动将苹果“分级优选”。全省4.0智能选果线从无到有,建成150多条,果品冷藏库容量达569万吨。全程冷链让陕西苹果365天新鲜供应。
为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陕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聚力国家级苹果批发市场,聚焦国际国内大型展会,不断擦亮品牌成色。
2021年度受市场欢迎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榜单中,陕西入选17个,位居全国第二。
在国内,陕西苹果遍布一线城市的直营店、体验店、专卖店,让消费者随时可以购买;二线城市网上下单,从指尖到舌尖只需24小时,让消费者拥有看得见的速度和新鲜。
在国外,陕西苹果已经销售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是一颗生态果
陕北高原的苹果树,由南向北、自东向西延伸,铺满了塬地,长满了山坡。
站在绿意盎然的山头,谁能想到,这里过去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正是这一棵棵根深冠大的苹果树,守护着脚下一方水土,催生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契合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布局,打造出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样板。
陕西苹果种植历史悠久,种植区域几经变迁。从秦岭北麓到渭河北岸,再到渭北高原、陕北山地,陕西苹果在黄土高原扎根落户。
这里海拔高、光照足、黄土层深厚,昼夜温差大,无工业污染,富含钙、铁、锌、硒等多种有益于人们健康的微量元素,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这里生产的苹果“色泽艳丽、果肉香脆、酸甜适度、耐贮运”。
但是,干旱缺水一直是制约陕西苹果产业发展的瓶颈。专家们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总结出黄土高原苹果密植高效旱作节水栽培技术:山脚筑坝拦水,山顶建窖集雨,树下覆膜滴灌,截住天上水,保住土壤水,补充外来水。这种“集雨窖灌+坑施肥水+覆盖保墒”旱作节水保水模式,已经在陕北高原大范围推广。
这项技术也推动苹果向延安北部、榆林南部山区的最佳优生区聚集,生产出脆甜爽口,品质更佳的陕北山地苹果。
据了解,陕西265万亩山地果园为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作出了重要贡献。
931万亩全球最大的优质苹果集中连片种植基地,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氧吧”,一场碳中和的自然交易正在果园悄悄上演。
因此,把陕西苹果称为生态果,毫不夸张。
这是一颗致富果
“苹果红来,油菜绿,总书记来到我们果园里,又问吃来,又问穿,还问我苹果能卖多少钱。”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村民赵永东唱起了自编的陕北民歌。
一首淳朴的民歌唱出了千万人的心声。
黄土高原,曾经是中国西部最贫瘠的地方之一。苹果产业的兴起,彻底改变了这里的面貌。伴随着苹果产业的发展,果农的腰包鼓了起来。百姓们告别过去的苦日子,过上了富裕和富足的新生活。
进入新世纪,陕西抢抓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加入世贸组织等政策机遇,决定建设苹果强省,出台全国首个果业发展条例,让黄土高原既裹上了“红腰带”,又披上了“绿被子”。陕北果农尝到了苹果带来的甜蜜。
步入新时代,陕西紧跟党中央、国务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以苹果为代表的“3+X”特色产业工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拉动着乡村全面振兴。
2017年,苹果产业扶贫模式成为全国产业扶贫范例。
陕西省5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县中,有30多个是陕西优质果业基地县。这些县区大力发展现代果业,实现果农人均年收入近万元,使产业链上的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步入小康。
奋进新征程,陕西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陕西在黄土高原和秦岭打造苹果和猕猴桃两个国家级产业集群,苹果、猕猴桃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稳步推进,一二三产加速融合,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随着5G时代的来临,陕西重点打造“短视频+直播+电商”水果立体化营销模式,在全省果农中开展“千名水果网红”培训活动,3年累计培训果农过万名。2021年,全省水果网络零售额突破140亿元,位居全国第三,线上销售占比达到17.66%。陕西水果产业正全面拥抱互联网经济。
目前,在陕西果业全产业链上,从事果业种植的农村人口多达800万人,苹果基地县果农人均年收入近万元,在加工、物流、营销等一个个产业环节上嵌入200万从业者。果业成为陕西农业领域覆盖面最广、从业人数最多、受益最大的主导产业,正带动着越来越多的从业者走向共同富裕。
小小红苹果成为致富果。陕西苹果产业已成为陕西农业最红火来“钱”的产业。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47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