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印发《推进广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行动方案》
农业部印发《推进广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行动方案》
资料图
农办机〔2017〕6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厅、工业和信息化委、农垦局、糖业发展办公室,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2017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打造重要农产品糖料蔗生产保护区,统筹推进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加快发展,不断提升蔗糖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制定了《推进广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行动方案(2017—202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积极配合联动,合力组织实施。
农业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2017年6月12日
推进广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行动方案
(2017—2020年)
为贯彻2017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大统筹推进《糖料蔗主产区生产发展规划(2015—2020年)》(发改农经〔2015〕1101号,以下简称《规划》)实施的力度,促进《广西推进“双高”基地生产全程机械化实施方案(2015—2020年)》有效落实,提升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行动目标
(一)总体思路
把推进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支持广西糖业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以推进广西500万亩“双高”基地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为抓手,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突出重点和薄弱环节,明确落实主体和任务责任,加大政策支持和资源整合力度,完善机制、形成合力,加强监督、严格考核,着力提高甘蔗机械化装备有效供给能力,改善甘蔗生产农机作业条件,探索建立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和适合机械化生产的作业服务、加工贮运运行机制,提高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和糖业竞争力,促进全国食糖安全水平有效提升。
(二)基本原则
1.市场主导,政府扶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调动蔗农、服务组织、糖厂等市场主体积极性,推动发展。发挥政府的调控和扶持作用,顺势而为,破解难题,优化和引导资源配置,促进加快发展。
2.地方主抓,中央支持。地方是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的责任主体,中央有关部门是重要的支持力量,各方要各负其责,加强中央部门和地方对应部门的对接,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快出成效。
3.创新驱动,示范引领。把创新作为推动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的首要动力,积极推进甘蔗机械化生产所需机具、技术、品种和机制创新,培育创新及成果应用典型,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发展。
4.部门联动,增强合力。加强国家、地方各有关部门的纵横向沟通、协调、配合,分工协作,联合施力,有效解决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的重大问题。
(三)行动目标
树立全产业链思维,着眼以机械化为核心的整体解决方案,综合施策,统筹解决标准蔗田建设、机具研发、良种良法推广、机械化生产体系构建、储运压榨等各环节的突出问题,支持推动广西500万亩“双高”基地实现全程机械化。到2020年(即2020/2021年榨季,下同),500万亩“双高”基地糖料蔗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其中机耕、机种、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8%、85%、50%。机械化中耕培土水平达到70%。带动蔗区收获机械化率提高到16%。
二、主要任务
实施“五大行动”,明确责任部门,推进中央有关部门联动,支持、推动地方相关工作深入有效开展,破解制约发展难题,实现机械化发展目标。
(一)土地整治推进行动。落实《规划》,安排基地建设资金,加快推进500万亩基地建设,及时协调解决基地建设布局遇到的问题,引导土地流转连片,开展土地平整,清理田间电线杆和石块等障碍,完善田间排灌系统,建设田间机耕道和机库棚(负责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推动统筹各渠道资金整合,引导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种子工程、高标准农田等工程项目支持基地建设(负责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财政部农业司、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部计划司)。创新基地建设项目管理,出台项目管理相关细则,实现建成基地蔗田“上图入库”(负责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厅)。
(二)机具研发供给行动。落实《中国制造2025》有关部署,实施《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5》(工信部联装〔2016〕413号),将甘蔗收获机列为实施重点,加快产业化进程;支持若干家标杆企业或联合体,承担甘蔗收获机研发及产业化任务(负责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司,农业部农机化司,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司)。将甘蔗收获机作为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大工程包的重点方向,统筹各种政策资源,支持产业化及应用(负责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司)。协调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农机装备”专项“甘蔗和甜菜多功能收获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加快甘蔗收获技术与装备研发(负责单位:农业部科教司、农机化司)。加强机具选型鉴定,有针对性地开展试验验证,及时反馈信息,优化机具配套方案,促进企业提高机具的适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负责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机局,农业部农机化司)。开展甘蔗收获机行业调研,及时了解行业运行情况,把握发展动态,研究提出改进的措施建议(负责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
(三)农机农艺融合推进行动。依托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建设一批全程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不同品种、种植模式及配套机具和机械化技术的对比试验,促进农机农艺融合,优选全程机械化生产方案,研究总结甘蔗机械化生产经营管理成功模式,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提供可学习借鉴的样板(负责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农机局,农业部农机化司)。选育推广一批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开展绿色高产创建,实现基地良种良法基本全覆盖(负责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糖业发展办公室,农业部科教司、种植业司、种子局)。统筹安排相关资金,支持适合机械化作业糖料蔗良种繁育和推广(负责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发挥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农业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专家指导组作用,研究完善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加强技术指导,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标准化(负责单位:农业部科教司、农机化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机局)。
(四)榨糖企业前处理工艺改造行动。适应甘蔗切段式收获的要求,支持、指导榨糖企业卸蔗平台和蔗槽等前处理工艺及设备的升级改造(负责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司)。组织制修订机收甘蔗入厂收购标准,确保切段式甘蔗24小时内入厂压榨,为解决甘蔗机械化联合收获提供保障;指导糖厂改善农务管理,完善机收作业调度,探索建立机收与糖厂加工的有效衔接机制(负责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
(五)重大技术推广行动。支持广西开展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大力推广机械化深松整地、种植、中耕培土、收获等技术;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甘蔗收获机实行敞开补贴;支持开展农机深松整地、报废更新工作;完善推广农机金融租赁支持方式,加快成果转化(负责单位:农业部农机化司、财务司,财政部农业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机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倾斜支持广西甘蔗机械化生产职业农民培训,符合条件的均纳入培训计划,为农机化技术应用提供人才支撑(负责单位:农业部科教司、农机化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农机局)。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举办甘蔗机械化供需交流活动,促进技术、人才、经验交流,推动甘蔗机械化发展(负责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
《推进广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行动方案(2017—2020年)》目标任务落实计划表见附件。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完善中央和地方相关部门联合工作机制,建立推进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联合工作办公室。联合工作办公室由农业部农机化司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司、农经司组成,负责日常工作,组织有关会议、开展专题调研,研究提出支持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的政策建议;加强对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的指导和服务,协调落实国家对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的有关扶持政策;研究解决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中的其他重要问题。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司(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厅(局、委、办)配合联合工作办公室工作,按职责和分工,研究落实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相互对接联动,形成推进合力。
(二)建立工作进展报告制度。各单位要按照本方案任务分工,密切跟踪和及时了解任务落实进展情况,于每季度和年度结束10个工作日前将进展情况报送至联合工作办公室组成单位。联合工作办公室组成单位分别按职能按季编发动态简报,联合编制年度报告。
(三)开展实施情况评估。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发挥好典型引领作用。加强监督,严格考核,适时对本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及时研判发展形势。评估采取联合工作办公室综合评估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评估的方法进行。广西有关部门也要适时对《广西推进“双高”基地生产全程机械化实施方案(2015—2020年)》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情况,适时调整完善目标任务和推进的政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如期完成、各项目标如期实现。
(四)营造良好实施氛围。围绕《规划》和本方案重要目标、主要任务的实施情况,及时发布相关信息,组织跟踪报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微信微博等现代信息传播媒体,大力宣传推进工作的成效和经验,提高甘蔗机械化发展的显示度、认可度和影响力,引导各有关方面积极参与推进工作,营造有利于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55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