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的形成发育
土壤的形成发育
土壤主要成土过程
1. 原始成土过程:在裸露的岩石表面或薄层岩石风化物上着生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藻类?地衣、苔藓,它们开始积累有机物并为高等植物生长创造条件。这是土壤发育的最初阶段,即原始土壤的形成.。
2.灰化过程:土体亚表层SiO2残留R2O3及腐殖质淋溶淀积的过程。在寒温带冷湿针叶林植被条件下,由于有机酸(富里酸)溶液在下渗过程中,与上部土体中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螯合,土壤中的硅、铁铝发生分离,铁铝胶体遭到淋失并淀积于土体下部,而二氧化硅则残留于土体上部,形成一个灰白色的淋溶层。
3. 黏化过程:土体中黏土矿物的生成和聚集过程。主要在温带、暖温带、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土体中水热条件比较稳定,发生强烈的原生矿物分解和次生矿物的形成,或表层粘粒向下机械淋溶,在土体中下部明显聚集,形成一个较黏重的层次。
4. 富铁铝化过程:土壤形成中土体脱硅富铝铁的过程。在热带亚热带湿热气候条件下,土壤形成过程中原生矿物强烈分解、盐基离子和硅酸大量淋失,铁铝锰在次生粘土矿物中不断形成氧化物而相对积累。由于铁的染色作用,土体呈红色。
5.钙化过程:碳酸盐在土体中淋溶淀积的过程。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由于季节性淋溶,使矿物风化过程中释放出的易溶性盐类大部分淋失,而硅、铁、铝氧化物在土体中基本上未发生移动,而相对活跃的钙镁的碳酸盐发生淋溶和淀积,在土体下部形成一个钙积层。
6.盐渍化过程:土体上部易溶性盐类的聚集过程。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或成土母质中的易溶性盐类,随水搬运至排水不畅的地平低地,在蒸发作用下,使盐分向土体表层集中,形成盐积层
7.碱化过程:土壤吸收复合体上交换性钠,占阳离子交换量30%以上,pH>9, 呈碱性反应,并引起土壤物理性质恶化(如板结)的过程。碱化过程与盐化有密切联系。松嫩平原碱土发育
8. 潜育化过程:低洼积水地区土体发生还原的过程。由于土层长期被水浸润而厌氧,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较多的还原物质,高价铁锰转化为亚铁锰,形成一个颜色呈蓝灰或青灰色的还原层。
9. 潴育化过程:土壤形成过程中的氧化还原过程。主要发生在直接受地下水浸润的土层中,由于地下水雨季升高,旱季下降,土层干湿交替,引起土壤中铁锰物质处于还原和氧化的交替过程。土壤渍水时,铁锰被还原、迁移,土体水位下降时,铁锰氧化淀积,形成一个有锈纹锈斑、黑色铁锰结核的土层。河岸、湖岸带和水稻田发生比较多
10. 白浆化过程:土壤表层由于土体上层滞水而发生的潴育漂洗过程。发生在质地粘重或冻层顶托,水分较多的地区。土壤表层经常处于周期性滞水状态,引起铁锰的还原淋溶。其中一部分低价铁锰淋出土壤并逐渐脱色形成白浆层,另一部分低价铁锰旱季时就地氧化形成结核。
11. 腐殖质化过程:在生物因素影响下,在土体中尤以土体表层进行的腐殖质累积过程。是土壤形成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成土过程,结果使土体发生分化,在土体的上部形成一个暗色的腐殖质层。
12. 泥炭化过程:有机质以植物残体形式的累积过程。主要发生在地下水位接近地表,或者地表有积水的沼泽地段,特别是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中,湿生植物因厌氧不能彻底分解而以未分解、半分解状态的有机质积累于地表,形成了泥炭,有时可保留有机体的组织原状。
13. 土壤的人为熟化过程:在人类合理耕作利用改良及定性培育下,使土壤向着肥力提高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65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