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经验看中国农机,我们需要一场正儿八经的革命!
从美国经验看中国农机,我们需要一场正儿八经的革命!
中国农机为什么不行?我们从表面上讲了很多,但很少深入实际,也很少真正的用具体资料和国际发达国家对比。今天,笔者试图通过美国农机发展历史,来考察一番中国农机发展所需是什么。
来看美国农机和机械化。农业机械化对美国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对其社会的影响非常深远。1900年,美国农民占全美总劳动力的38%,由于农业机械的创新,到21世纪初,农民在美劳动力总数中只占不到3%。农民和农业劳动力要到别的行业找工作,从而使制造业和服务业得到蓬勃的发展。
例如,19世纪末,要生产3500升玉米需要花费35至40小时的播种和收获劳动。而100年以后,生产同样数量玉米仅需2.7小时。现在,美国农民是坐在带有空调的舒适的驾驶舱中,听着音乐干农活。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农业就意味用牛、马和骡子拉犁,耕种土地,用牛、马车装载收获物,而其中70%的收获物要用来喂养牛马等役畜。播种、除草、收获、脱粒及打包等都要依靠人类的体力劳动。
美国西部早期大量使用马拉犁,我国60年代西北地区也使用过
但到20世纪初,内燃机的发明为农业的巨大变化搭建了舞台,这一舞台的中心则是拖拉机的发明。拖拉机引发了农业机械的革命——拖拉机牵引犁进行耕地,带动了播种机、中耕机、收割机、摘棉机、脱粒机、割草机和打包机等农业机械的问世和广泛应用,而农机设备公司每季都保证供应这些农机具。
美国工程师一直在对拖拉机和农机具不断创新,使这些农机具用起来更得心应手。早期拖拉机由笨重的蒸汽机驱动,是一个20吨重的庞然大物,常常因陷入泥潭而不能使用。
美国早期使用的蒸汽拖拉机,后因笨重改良发明了煤油和柴油发动机
1902年,孪生工程师兄弟哈特和帕尔发明了内燃机驱动拖拉机,它比蒸汽机拖拉机既小又轻,只使用一桶燃油就可供全天运行。哈特和帕尔建立了第一家拖拉机制造公司,哈特-帕尔3型拖拉机在商业上大获成功。但随后,亨特?福特就推出了重量只有1吨、售价为395美元的Fordson牌拖拉机,不久便称雄拖拉机市场,占有了75%的美国市场及50%的世界市场。
即便如此,拖拉机市场仍然充满竞争,而竞争有助于促进创新。拖拉机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轻,并被设计成有通过更高地面障碍物的能力,使其既能拉着耕作机具,又能穿过未收割的谷物。1922年,国际收割机公司又推出一项创新,即所谓的“动力牵引”。这种装置由金属轴组成,可通过万向节将发动机的动力直接传输给牵引的机具,如收割机。1933年,它又设计出专为农业应用的橡胶轮胎,使拖拉机能在崎岖不平和泥泞的田地里发挥功效。
拖拉机的销量也因此直线上升,1951年,仅在美国就销售了80万台。
20世纪30年代,康拜因联合收割机的发明是又一项大胆创新。它将谷物收获的两个过程合二为一:将收割谷物和脱粒结合在一起。相比之下,摩尔发明的联合收割机需要20匹骡子拉动,因此很难推广。改用柴油机驱动的联合收割机立即风靡一时,它像一条移动生产线,能自动收割、脱粒和筛选,还能利用传送带将谷物送上卡车。
目前,自动联合收割机一趟可收割9米宽的作物,可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操纵其移动,并能测量和分析收割情况,因而使谷物收获生产率提高了600倍。
当然,不同作物有不一样的收获方法。例如,玉米的收获就得到了极大改进。1954年,一种“采摘玉米穗附件”被装到联合收割机上,可在农田现场实现玉米脱粒。在1900年,一个人干一天也只能脱出有限的玉米粒,到了20世纪末,装有8行“采摘玉米穗附件”的联合收割机,不到5分钟就可脱粒3500升玉米。
1938年,诺尔特发明了一种自动打捆机,使干草的收获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久,几乎所有的作物都可以实现自动化收获。诸如樱桃、柑橘及核桃等都实现了机械化采摘,甚至很容易挤伤的西红柿、葡萄和黄瓜也实现了机械化采摘和分类。
美国机械工程师们发挥其聪明才智,最终解决了机械采摘棉花的难题。由于棉桃拥有很强的黏着力,因此采摘棉花是一种劳动力密集的过程。
20世纪30年代,德克萨斯州的约翰和马克兄弟设计出了“轴型棉花采摘器”,这种装置由可加湿的转动轴构成,能从绽放的棉桃中仅抓出棉纤维,而保持棉花其他部分完整无损,抓出的棉纤维被吸入漏斗中保存。“轴型采摘器”甚至比手摘棉花还干净。可惜,约翰和马克设计的采摘器无法用流水线生产。1943年,国际收割机公司研发出了第一台商用轴型采摘器,从而彻底解决了棉花的自动采摘问题。
国际应为万国公司,后组建凯斯万国公司,图为凯斯生产的采棉机
水的灌溉已逐渐成为农业中的重大问题。1952年,泽巴赫设计出了一种“自推进喷灌器”,从而使美国的农田灌溉率增加了4倍。这种灌溉器还可用于喷洒农药和除草剂。
当然,由美国工程师发明创造的不少农业机械,如今已经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中国也不例外。中国每年销售大中型拖拉机在40万台以上,谷物联合收割机也超过15万台,是世界上最大的农机使用国。
而且,上述提到的“国际”、“约翰”等企业,至今已经成长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国际农机巨头,不仅在农业机械制造领域风靡全球,即便和制造飞机、汽车的工业品公司相比,也丝毫不逊色。约翰迪尔、凯斯(含纽荷兰),包括后来以整合起家的爱科集团,年销售额都超过了100亿美元,约翰迪尔和凯斯纽荷兰更是世界500强企业。
这些成绩,主要得益于他们的不断创新。而他们的大部分创新,是应对当时农业发展的需求。相对来说,中国尽管有着传承数百年的“手艺”,但真正的机械加工制造和设计,还是从建国以后才真正算得上开端。
我们也为适应时代做过大量的改进,并获得成功。比如,在五六十年代,我们引进国外技术,并制造出了适合国家当时情况的收割机和拖拉机,但大部分都是对欧美产品进行简化。甚至到七八十年代,我们的产品还主要围绕“简化欧美、适应中国”来设计改进。
这一过程中,我们有不少土法制造的农业机械出现,但大部分都是“一时热闹”,甚至是运动式的过去就过去了,没有很好的延续改造和升级。
最具中国特色的农用三轮车,实际上是中国人自己的发明。这种发明,最早起源于安徽,后来风靡全国。可惜,因同业竞争太过惨烈,如今所剩下的也就三两家,产品升级也十分有限。
这种人力车有些地方叫架车子,后来统一名称学名叫人力胶轮车,三轮车的发明基本替代人力车
不得不说,农用三轮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让农村的“人拉车”逐步淘汰。在1990年,每个人每天用“人拉车”最多运输10吨的货物,而三轮车的出现,一天可以替代20个强壮劳动力,使农业生产得到极大提升。
然而,当这种农用运输车发展二十几年之后,改进仍旧十分有限。再来看看美国和欧洲,他们的农用运输车已经完全成了另外一个样子,不但外观好看了,更加便捷了,功能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可以施有机肥,可以运输青贮饲料。
有人说,技术的发展史随着市场需求而来的。这话没有毛病,就像当年农用运输车的崛起,就是市场需求而来的发明。但这么多年,难道我们的需求就没有发生新的变化吗?
显然是有的。似乎我们哪里出现了问题,致使我们在农业机械上的发明越来越少,或者根本到了不足道的地步。
有专家提出,我们缺少创新的环境!这句话诚然是没有错的,毕竟很多企业已经陷入到“不创新等死,创新找死”的境地,这是行业的问题。如何改变?我们需要一场正儿八经的革命!这个革命应该由谁来发起?
靠政府,市场经济下不太现实。虽然政府会给出强有力的支持,但那只是“输血”,必须让行业能够“造血”才行。这是一个很庞大的计划,是真正让农机行业拥有创新基因的百年难题。
我们需要从小事做起。比如,积极引导企业在产品上的创新,自发的制定一些行业规则。既然政府不太可能做这件事,我们总要有个“带头大哥”吧?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发出了低调而强有力的信号。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会长陈志,先后发起行业公益基金,设立中国农机工业科技进步奖,对农机行业真正有创新的产品,树立标杆。并且,研究制定农机行业团体标准,让大家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下共同发展。当然,陈志还有更庞大的计划。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陈志要重塑中国农机工业,来一场正儿八经的革命。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82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