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市场处于市场发展“空窗期”,短期好转可能性较小
农机市场处于市场发展“空窗期”,短期好转可能性较小
资料图
在人们的传统习惯里,年中、年末都是工作盘点的重要时间节点,再过一段时间,2018年即将进入上半年的收官阶段,而眼下农机市场的实际表现着实差强人意,持续低迷的走势令业内人士大跌眼镜。
行业不景气,农机企业更是举步维艰,直面生存困境,转行者不在少数。而从另一个意义上讲,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需要坚守者和耕耘者,只有经得住起伏考验和时间沉淀的企业,才称得上行业中坚力量,因此,让我们重新审视农机市场现状,商榷企业生存与发展路径。
理性看待利空因素与政策机会主义造成市场“空窗期”。
自2014年开始,国内农机行业进入发展趋缓阶段,产业格局和发展态势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去过剩产能等一系列因素发生了根本变化,2017年至今,一直处于产业发展的低谷,与日益红火的工程机械行业形成了一反一正的鲜明反差。
以目前的市场变化走势看,今年下半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仍需要先消化诸多利空因素和政策机会主义所带来的影响。
首先,农机行业需要消化诸多利空因素影响。诸如“镰刀湾”种植结构调减、“粮改饲”、“粮改豆”、粮食价格市场接轨、去过剩产能、发动机排放升级等等,这些因素与农业、农机直接相关,对农机市场所带来的挫伤影响非常大,需要一定时间来消化。
其次,农机行业要消化前期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所造成的机会主义的负面效应。自2004年国家农机补贴政策开始实施,政策红利成为了拉动市场的第一驱动力。在这个过程中,不少农机制造单元抓住政策拉动所带来的机会主义,抄袭、模仿、粗制滥造、扎堆进入,久而久之形成了“大而不强、精而不专、产业分散、产品低效”的诸多短板,具体体现在高端领域供给不足、严重依赖进口;中低端产品同质化严重、产能过剩;市场竞争进入恶性循环,死拼价格战……这些负面效应需要逐一消化。
再次,用户投资农机热情不足,市场发力仍需时日。
近年来,农民面临着一个突出矛盾,那就是种植成本居高不下、粮食价格反而起伏不定,说到底,就是农民种地不挣钱!根本原因是农资、农药以及用工成本在上升,粮食价格飘忽不定,与此同时,大部地区农机规模化集中作业因为土地流转不力而实施效果不明显,农机手挣不到钱,农机投资热情不够,市场表现也难免差强人意。
由此可见,目前农机行业处于市场发展的“空窗期”,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自我调整、淘汰、修复和升级,传统过剩产业下滑、新兴刚需小众品类提升,这是一个再平衡的过程,发展节奏放缓在所难免。
可以预料,下半年,虽然玉米收获机械、畜牧机械、打捆机械、收获后加工机械等存在一定的发展机会,但是超常规增幅出现的可能性不大,趋稳、调整、升级仍是行业发展的主基调。
农机企业顺势而为、自我升级才能发展。
先看个两则故事——
故事一:有位根雕大师,雕什么像什么,每件作品都栩栩如生,很多人问他,你是怎样做到的呢?他笑着说,我不是雕什么像什么,而是像什么就雕什么,我只是做了一些顺势而为的事罢了。
故事二:从前,一个山上的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就给小和尚一个碗,让他到山下端一碗水上来,小和尚下山去端水,因为担心水洒出来,因此小心翼翼地紧盯着碗里的水上山,生怕洒出来,可水还没有端到半山腰就已经洒完了,连着几回都是这样。小和尚向老和尚诉苦,老和尚笑着说,你上山的时候不要光眼盯着碗里的水,不要指望一点不洒出来,而最终忽视了你最应关注的路,你只要用心看路,将很小一部分精力放在水上就可以了。小和尚依此去做,果然成功地将大半碗水端了回来。
大家必须清楚地认识一个基本规律,任何企业只有顺应社会及经济形势才能生存与发展。
直面当前市场环境,农机企业既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又要放眼长远、做足准备,具体说来,有三点必须做到极致。
第一点,不惟速度,更关注质量。
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农机企业不管是要做“大而全”——提供全套解决方案,还是要做“小而美”——专注于某一专业领域,都必须高度关注企业运营质量,要顺应市场形势,适当放慢发展步伐,积极拓展渠道,建立良性经营模式,关注现金流,培养忠诚用户,提升服务水平,打造优质产品和核心竞争团队,活下来,才有机会发展。
第二点,创新引领,打造无法替代。有资料统计,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中国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与欧美企业平均寿命40年、日本企业平均寿命58年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一个根本原因,中国企业家太偏重于赚钱,全球顶级企业家更加关注产品和品牌。
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农机企业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核心优势和差距所在,要在把自身“长板”做到最长的同时,补齐自身“短板”,具体体现在技术领先和产品创新上,要真正沉下心来提升国内农机产品整体水平,哪怕是一枚螺丝,只要做到极致,做到领先甚至不可替代,也必将获得丰厚收益,当眼长远,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很难生存。
第三,新旧转换,追求“不同”。有管理学家讲,最打动人心的企业卖的不是“更好”而是“不同”。目前,国内传统中低端农机产品出现饱和过剩,而高端智能化产品依赖进口、新兴小众品类供给不足,农机企业必须直面现实,在做到传统产品可靠性最强的同时,向着市场所需产品方向迈进,把传统产品过剩产能转化到特需品类上来,发扬“工匠”精神,实现产品全面升级,打造专属特征的“不同”之处,这样的企业才能赢得竞争。
总之,再不好的市场,也有好的企业,不能机械认为行业下行就没有了发展机会,每个农机企业都必须以务实而积极的心态去发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共同推动行业进步。
相信,伴随着利空因素的逐渐释放,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到位,农机市场上行的趋势会逐步展现,而短期内,农机市还在原有运行趋势之中,大家必须对发展压力进行充足的预判,负重前行,创新发展,在农机行业转型升级的历程中贡献积极的力量!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83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