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及创新模式
浙江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及创新模式
资料图
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宝贵的农业生物资源,长期不被人们重视,农户往往将秸秆堆放在田间地头,或者一烧了之,造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加快农作物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不但节约资源而且还能避免农业废弃物所造成的面源污染和枝条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
因此,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确立符合浙江省实际情况的秸秆资源化利用模式并推广,从而提高全省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秸秆资源概况
生物质能源来源于人民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其中可回收利用的主要是固态废弃物。我国固态废弃物主要有农业废弃物(农业生产加工残余物、养殖场固态废弃物等)和林业废弃物(修剪后的枝条秸秆、木材加工废弃物等),总量约为21.3亿t,其中农业废弃物约为18.3亿t,林业废弃物约为3亿t。
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固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不被重视,导致固态废弃物资源化年均利用总量仅为2.2亿t左右,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巨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日益重视,初步扭转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也列入国家长期发展规划,根据“十三五”规划表述,到2020年我国可开发生物质能源总量应达到15亿t标准煤,相当于回收利用农林废弃物9亿t。
浙江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全省陆地面积中,山地丘陵占70%,平原占24%,河流湖泊占6%。近年来全省秸秆总量约为1 200万t,其中稻谷秸秆672万t,占56%;果树蔬菜秸秆192万t,占16%;油料秸秆96万t,占8%;其他秸秆240万t,占20%。
丘陵山地占比较高的特点决定了浙江省无法采用北方及平原地区省份采用的大型秸秆还田作业机械,必须根据各区域秸秆品类和数量情况,因地制宜,探索符合浙江实际的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
2 政策法规
政府在治理秸秆焚烧问题之处并未深入进行调查分析,而是强行禁止秸秆禁烧,造成农民的不理解甚至不配合。在全国各地秸秆禁烧工作开展过程中,政府意识到单纯以“堵”的方法并不能根本解决的秸秆禁烧的问题,秸秆焚烧不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也是资源浪费的问题,秸秆禁烧工作应当由“以堵为主”转变为“疏堵结合”,政府通过引导,帮助农民把作为废弃物的秸秆变废为宝,农民增加了收入同时又不影响农业生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秸秆焚烧问题。由此,秸秆的资源化综合利用被提升到农业节能减排、资源有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高度。
3 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及相关措施
3.1 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
稻谷是浙江省主要农作物,稻谷秸秆每年总量为672万t左右,占比56%。近年来,浙江省大力推广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即农作物秸秆通过机械化粉碎和旋耕机作业直接混埋还田,以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秸秆还田的增肥能力和增产增收方面的积极作用。
为了更好地推广该模式,浙江省农业部门还采取了以下3项措施:把秸秆粉碎还田机一体机等通用机械列入浙江省农机补贴目录;借鉴外省成功经验,推行水稻联合收割机收割水稻残茬标准,规定稻杆残茬必须低于10 cm;设立地方专项补贴,鼓励水稻种植专业户将秸秆粉碎后还田,完成率达到85%以上的水稻专业合作社获得财政补助。以上举措使得近年来浙江省稻谷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2 浙江省首推“秸秆换肥”创新模式
浙江省果树和蔬菜油料秸秆总量约为288万t,占比24%。果树和蔬菜油料秸秆数量仅次于水稻秸秆,绝对数量较多,且存在缺少合适的处理设备、分布范围广和丘陵山地收储运输困难等问题,成为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的“难点”。
浙江省永康市集思广益,创造性的开展“秸秆换肥”创新试点,通过以“秸秆换肥”的创新方式,整合秸秆资源化各方的利益,建立一种可操作、可复制、高效的秸秆收贮运模式,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使农民自愿拒绝秸秆焚烧。
通过以永康市鼎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秸秆收贮运的主体,农户的秸秆与企业的有机肥等量置换,永康市财政给予企业有机肥600元/t的补助,具体实施由永康市鼎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完成,企业统一收贮秸秆后粉碎加工,替代价格较高的锯末作为有机肥生产原料,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该模式关键在于有具备一定生产能力的有机肥加工厂,作为整个现代化生态循环农业的主体,承担建设秸秆收贮运中心,建设大型秸秆堆场和粉碎运输等设备,建立统一收购、堆贮、粉碎秸秆,配送有机肥,实行一站式收贮运,为果农提供了便利。
同时,收贮运企业每回收1 t秸秆,财政给予600元的补助(其中秸秆收贮运环节补助400元/t,原有机肥使用补贴200元/t),企业主体除去生产成本可赢利100元/t。政府要求农户与秸秆收贮运中心签订秸秆换肥承诺书,农户保证按合同定量提供,企业确保秸秆收贮运服务,保证有机肥供给质量。
在试点实施过程中,政府充分征求收贮双方的意见,为了提高收贮效率,在试点区域内,16个秸秆主产村的主要田块附近,均设置了换肥网点。企业将有机肥运输到换肥点,农户只要将秸秆拿到换肥网点,填写换肥登记表格,双方签字确认,即可现场完成秸秆换肥。
收集的秸秆再由企业运回加工成有机肥。各换肥网点设置统一换肥网点标识牌,并公布企业收贮运中心联系电话,便于农户了解咨询。同时,建立农户微信群,定期通过政府公众号和微信群公布秸秆换肥时间表,尽量做到无缝对接。
同时,政府、企业和农户三方签订秸秆禁烧、换肥承诺书,明确换肥网点政策及秸秆打捆堆放要求。目前,试点区域永康市唐先镇已设立秸秆收集换肥点23处,种植农户换得有机肥约750 t,基本杜绝了秸秆焚烧行为。
“秸秆换肥”运营主体永康市鼎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要通过大型粉碎设备将秸秆粉碎加工成木屑,与猪粪按比例混合发酵后生产商品有机肥。该公司目前每年资源化利用4 000 t秸秆和6 000 t干猪粪,生产1万t商品有机肥。
基于该模式的成功经验,永康市正在谋划设立浙江省首个农作物秸秆“五化”综合利用产业园,除肥料化利用方式外,秸秆粉碎后还将用于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食用菌基料、防盗门木塑材料等,实现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进一步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的附加值。
4 “秸秆换肥”模式积极意义
农户通过秸秆换肥,大约可获得3 t/hm2的商品有机肥,可以抵销40%的用肥成本;作为收贮方的永康市鼎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销售生物质有机肥公益类农业企业,属农业类初创企业,不管是企业规模和营销能力,都无法与有机肥品牌企业抗衡。
通过“秸秆换肥”模式,企业获得了廉价的有机肥生产原料,通过秸秆换肥服务,以“产品+服务”的形式极大提升了该企业有机肥的市场竞争力,在试点区内,市场份额在3个月内迅速从30%提升到70%以上,实现了规模化效益。
示范区内基本杜绝果树秸秆焚烧现象,大气污染防控成效明显,达到了多年“禁烧”没有达到的效果。与此同时,农户认识到秸秆的资源品价值,都会自觉地收集用来置换有机肥,只要能持之以恒,就能实现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
5 发展建议
“秸秆换肥”的模式设计,充分满足了相关各方的利益诉求,切实推动了秸秆资源化利用、商品有机肥推广、生态循环农业主体培育、美丽田园清洁生产和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工作,真正起到了“四两拨千金”的作用。
试点区域基本实现“秸秆零焚烧”的目标,实现了农户、企业和政府三方共赢,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但要使该模式“全面开花”,还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户各方共同努力,从以下4方面实施。
5.1 强化农业秸秆综合利用
紧紧把握住农作物秸秆的农业化利用量这个关键,应占到可收集利用总量的90%以上,在总体政策导向上,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品种,因地制宜,大力实施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推进秸秆肥料化利用。对于无法进行农机作业的丘陵山地及狭小地块,采取秸秆覆盖、生物腐熟等方式还田利用。
5.2 加快秸秆发电项目建设,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
对于秸秆资源量集中的区域,可根据秸秆资源情况,合理布局生物质能源发电项目。鼓励企业与秸秆收贮企业签订原材料长期购销合同。在目前体制下,秸秆发电项目需要国家层面统筹规划,按各地生物质能源总量合理布局发电厂,鼓励社会资本踊跃参与。因秸秆发电所用的秸秆在产生时间的不一致性,产生地点相对集中。
而作物秸秆的产生则时间较集中,产生的地点较分散,需要在作物收获时将秸秆集中收储并运输到发电厂,政府财政应考虑到秸秆的该特点,给与相应合理的补贴。当前按0.75元/度的补贴电价,生物质发电厂仅保持微利甚至亏损。
5.3 强化秸秆利用技术研发创新与推广
针对部分秸秆品种处理技术难点,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针对目前秸秆能源化、饲料化、燃料化以及工业化利用等方面的短板,设立重大专项,引导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踊跃参与,力争在较短时期在以上领域关键技术及设备方面取得突破,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蓬勃发展。
5.4 制定和完善政策激励体系
(1)加大各级财政的支持力度。
组织实施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和捡拾打捆、秸秆中小规模综合利用项目、秸秆收贮运体系建设等工作,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对秸秆还田、新能源、秸秆加工等项目实行专项补贴。
(2)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各级政府是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和禁止秸秆露天焚烧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把秸秆综合利用和秸秆露天禁烧作为控制农村废气污染的重要内容,与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紧密结合,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明确职责分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3)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参与秸秆资源化利用项目。
“永康模式”能够成功实施关键在于永康市作为工业强市,一些社会资金以敏锐的嗅觉察觉到商机,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具体实施和农户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取得三方共赢的效果。
来源:2018年9期《农业工程》(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作者:童一宁 姚爱萍 王涛 柳国光 楼婷婷
杂志订阅:点击链接
在线投稿:www.d1ae.com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86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