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机企业如何实现国际化?这4种能力缺一不可
中国农机企业如何实现国际化?这4种能力缺一不可
中国农机企业的国际化梦想,无时无地都在。就连很小的企业,都在进行出口业务的规划和运作。
当然,在中国还不乏一些专门做农机出口业务的小公司,干出名堂的很少,更多的是扰乱国际市场,为中国农机企业走出去徒添困境。
那么,中国农机企业如何国际化呢?笔者认为,至少先把国内业务做扎实,并且有足够的人才,有自己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之后才是和世界顶尖高手过招,成长为令人尊敬的国际化公司。
把国内业务做扎实
国内是大本营,而中国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当然,如果说真的有天生的国际贸易公司,能够成长为国际化的大公司,笔者觉得这是万中无一的事。
做好国内市场有两层含义:一是国内市场本身不小,能够做出一定的体量,有了一定的体量,才能够支撑发展海外业务;二是国内市场并不简单,如果连国内市场都应对不了,比如大马拉小车等问题,到国际上更为复杂的贸易规则下,会更吃力。
那么国内业务做到什么程度可以国际化呢?笔者觉得这并非定数,在公司很小的时候就可以筹划国际化的事,逐步了解并开展海外业务。
要明白一件事,我们到海外开展业务,并非单纯去卖产品,而是在公司及业务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充分展现自身的优势,这是未来成长的基础。
并不是说,国内市场不好做,到海外看看有没有机会。越是这样做的企业,越很难有好的发展,就像狗熊掰玉米一样。
有一位曾经在某大型农机企业当过老板的人告诉笔者,未来海外业务要做到整体业务的一半,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国际化公司。虽然笔者不是完全认同,但他这样说,应该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总体来说,扎实做好国内业务,是走出去的前提。
突破人才关
人才匮乏是当前阻碍农机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单从学历上看,农机行业机构稍高,农机企业从业人员次之,农机经销商和终端用户群体较低。即便是学历较高的行业机构,本科以上人员也不多,并且很多学历高于实际能力。
虽然学历并不是能力的唯一凭证,但说明了很多问题。
农机行业艰苦、没有面子,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到这个行业来工作,甚至倒逼很多农业类院校改专业名称。
而这还只是基本的人才,要到更高一层的精英,也就是可以带领小团队完成艰巨任务的人,就更是难找。笔者发现,能够很好地运用外语直接获取世界前沿信息的人,更少。再说具有掌控企业发展和技术发展脉搏的专家,几乎没有。
实际上,人才可以通过自身培养获得,也可以通过职业经理人的模式引进,这在跨国巨头中早已运作成熟,中国的企业还基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不过,中国农机院在院长王博的大胆创新下,首次在国有农机企业中引进了职业经理人,这一大胆尝试希望是一个好的开始,未来可以引进更高端的国际化人才。
有人说,因为农机行业收入低,所以人才不来。那我们是否可以换个角度去想,因为农机行业人才匮乏,所以整体收入低。
如果想进入国际市场竞争,没有国际化的人才,恐怕也是道长且阻。我们的农机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有所斩获,需要有更多的人成为尖端人才,也需要有更多的人,能够驾驭更多的尖端人才。
打造有竞争力的核心业务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出来混,谁没有两把刷子”。这和上述所说,在某一领域不可替代是一个道理,就是要打造有竞争力的核心业务。
为何要打造有竞争力的核心业务?
因为,如果缺乏有竞争力的核心业务,意味着越是铺的摊子大,越危险,越容易瞬间崩塌;同时意味着,你做的是低价值和高成本的生意。当然,缺乏有竞争力的核心业务,也意味着资源配置的严重浪费。
举个例子,之前我国农用车行业非常火,全国几百家公司,都觉得自己有做第一的能力。而最终到了拼价格的时候,大家都力不从心,还有行业组织出面协调大家要价格自律。当时农用车质量和技术含量,大同小异。
但通过充分竞争后,为何只有时风和五征胜出了呢?因为这两家企业在农用车领域打造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五征将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档次,拉开了差距;时风呢,通过严格的精益管控,使成本降低到一个新的档次,也拉开了差距。
再举例小四轮拖拉机,当年流行一句话:谁做第一谁死。“各领风骚三五年”就是从那时候流传出来的。这种现象一点也不夸张,先后有潍坊、新乡等做第一的企业,确实倒掉了。为何如此?他们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味摊大饼,风险越聚越多,不死掉才怪呢。
那么,如何打造有竞争力的核心业务呢?笔者认为,一切要从终端用户需求出发。农业机械不同于别的机械设备,是因为农业机械面对的客户群体以及他们面对的工作环境,具有特殊性。
这个从终端用户需求出发,包含了对产品质量性能的需求、对技术升级的需求、对售后服务的需求,还有人情关怀、经营风险支持等方面的服务需求。
做适应市场的开发
做适应市场的开发有两层含义:一是在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产品策略,二是一定要到发达市场去竞争以提升能力。
如何切入发达市场竞争,笔者一直推崇久保田的国际化做法,特别是产品国际化的道路,久保田走的很坚实,也很巧妙,可以说是用最小的代价,做到了最大的产出。
要想成为国际化公司,或者要想快速提升能力,到发达市场上去竞争,是最好的方法。就像你想成为高手,整天和一帮很弱的人过招,可能再努力也无法得到提升。《功夫熊猫》里有句台词很经典: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永远也不能进步。
曾经有人提出,到发达市场收购一个公司,带着先进产品回到中国销售,用高端产品打压低端品牌,一定会大获全胜。笔者只能说,想法是好的,但没有考虑市场阶段的适应性。就像爱科不会拿芬特产品到中国销售一样,利润不足以支撑销售、服务等成本。
无论是爱科还是克拉斯,他们针对中国市场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利用国际化资源,设计针对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而不是直接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如爱科开发的T5和克拉斯的D370收割机。
其实,约翰迪尔在进入中国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依托天拖铁牛产品的改造作为主要赢利点,在佳木斯的联合收割机业务同样如此。
他们也引进先进产品,但只是作为引领性技术的试验田,不断在寻找适应区间。我们的企业无论到哪里去开发市场,希望也能遵循这一原则,即做适应市场的开发。
比如到欧洲市场,我们就要开发出适应欧洲竞争优势的产品,而不是一味追求低价。可能前期没有能力自己设计产品,可借鉴久保田的做法,寻求设计公司的帮助,有了一定市场空间后,再通过自主培养或者收购的方式,获得后续发展的业务模块。
最后还是那句话,国际化大公司里,应该有中国本土农机企业的一席之地。
"农机企业国际化重新思考"系列报道发表完毕,完整内容将刊登在2019年10期《农业机械》杂志,欢迎订阅。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87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