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做到第一的农机企业往往先死?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为什么做到第一的农机企业往往先死?,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为什么做到第一的农机企业往往先死?

多年从事农机行业的人都知道,1990年代,我国小型拖拉机,包括小四轮和手扶拖拉机这样的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很多企业参与到价格战中来,拼得是你死我活。

同样的一个小型拖拉机产品,我们的企业家们以令人惊讶的成本控制能力——包括原材料成本、制造工艺成本、劳工成本以及环境治理成本、营销成本等等,硬生生地打垮了一个又一个同领域的竞争对手。

按说取得竞争胜利的企业应该活得很好,但结果却出人意料,出现了谁的年产销量得第一谁先死的怪现象。

很多人可能还记得,当年山东潍拖、常林沭河、新乡一拖、开封机械、石家庄天同等小型拖拉机生产企业,无一不陷入了这个怪圈,得了全国年产销量第一后,企业效益很快下滑,到最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企业从行业里逐渐隐身。

这里面的原因至今仍应引起人们的思考。

价廉物美是人们的共同理想,也是很多农机企业和用户的追求。

但在当年已经失去理性的价格战中,生产企业为了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想尽办法降低生产和销售服务成本,其中最主要的是来自于采购配件的质量下降,装配和检测程序的减少,以及今后服务保障的取消。

最终的结果,是造成用户体验和企业声誉的下降,企业及产品的品牌价值大打折扣。同时,由于价格过低,企业无力在技术迭代上进行投入,产品技术进步不可能实现。

尽管市场占有率取得了进展,但企业的盈利空间没有了,甚至有的企业到最后债台高筑。这些,就是取得第一后的企业逐渐走向衰败的主要原因。

所谓“价廉物美”,“价廉”是硬梆梆的,“物美”则其实未必。换言之,若物美则价不可能廉!

几十年来,中国农机制造业产能已经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当前的大宗农机产品中,从大中小型拖拉机到小麦、水稻和玉米收获机,无一不是产能过剩。可是,赖以制胜的成本优势却在不知不觉中烟消云散了,因此“价廉物美”的空间其实已经被极端地压扁。

更为重要的是,当今中国出现了数以万计的中高端农机用户,他们开始认真地关注农机产品的质量与性能,这一族群有3个显著的消费特性。

第一,他们是典型的性能偏好者。

即便是去买一台普通的农机产品,他们也要明确地知道这种产品的性能如何,同类产品细分型号的不同点,特别是现有用户对它的评价,哪种细分机型更适用于自己,细分意味着品位,品位诉求于品质,品质指向于品牌。

第二,他们是精明的广告辨识者。

粗鄙的、洗脑式的广告在他们看来是对智商的侮辱,他们迷信体验,更愿意相信来自同一审美水平的口碑传播。他们很难认同一个品牌,不过一旦入得法眼,却会成为持续的消费者和慷慨的分享者。有些农机产品在某一区域得到大量推广就是这一道理。

第三,他们愿意为高品质埋单。

他们相信好的农机产品就应该有相匹配的价格,这既是对商品提供者的尊重与犒劳,也是对自我品味的一次认可,消费行为的必需性让位于审美性,他们愿意为服务埋单,为设计埋单,为技术埋单,为流行元素埋单,农机产品提供者的每一份用心都值得用更多的金钱予以肯定。某农机品牌虽然取消了国家购置补贴,但照样卖得很好就是例证。

由此看来,企业应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好的农机产品就应该有好的价格,有了好的价格才可能有好的利润,有了好的利润才可能有好的研发,有好的研发,才可能有更好的农机产品。

把低价农机产品称作“价廉物美”,作为广告概念是可以存在的,甚至作为阶段性的促销攻击策略,也是值得尝试的,但它不应再是“中国制造”的绝杀神技,更不可能把“中国制造”带到一个新的升级层次。

已经粉墨登场的新生代农机用户,愿意为好的农机产品支付好的价格,他们愿意自己信赖的公司蒸蒸日上,有更高的利润和更好的发展,用更多的投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农机产品。

然而,企业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过程中,某些方面遇到了补贴政策的制约。

目前的补贴政策是,一款同型号的农机产品,补贴数额是一定的。质量高的产品,售价肯定要高一些,在当前这样的补贴政策情况下,就使得价格高的农机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

如何找到提高质量并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平衡点,考验着企业家的营销智慧。同时,补贴政策的制定者,也要考虑这一因素,在补贴实施过程中,应该鼓励企业提高质量和技术创新。

标签:农机   产品   企业   他们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90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