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资金要姓“农”
涉农资金要姓“农”
据有关媒体报道,<?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
李金华要求审计部门的“关注力”下移,是有针对性和普遍性的。因为近些年国家下拨的涉农专项资金渠道不够顺畅,有的地方层层擅自截留、随意挤占以及挪作它用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基层反映比较强烈。在下乡搞调研时,常常听到农民不满地说:“国家支持‘三农’的钱年年增加,报纸宣传、电台广播、文件传达,可是那么多的钱不知都干什么去了。”
当然,农民的这些反映也不一定全面客观,但起码说明我们的涉农资金的投向和使用情况不够“透明”,难免引发农民的质疑。李金华说,2004年和2005年,全国审计机关共开展涉农审计项目784个,查出滞留资金、挪用侵占转移资金等违规问题资金192亿元,损失浪费8.9亿元。难道这些数字还不够“惊人”吗?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落实“十一五”规划的“重头戏”。今年国家拿出3900亿元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这是全国九亿农民的大好事。众所周知,资金问题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保证资金足额到位,有钢用在刀刃上,就是为新农村建设“雪中送炭”;合理使用资金,坚持有效投入,防止盲目建设,讲求资金使用效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我们执政者的责任。
时下,农民盼资金就像盼星星和月亮一样。应该给基层的建设资金,有些部门习惯于“把”着,甚至在手里“攥”出汗来,也不轻易痛痛快快地及时足额拨下去,再加上一些部门暗里“做手脚”,你说农民怎么会没有意见?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随着财政资金不断向农村倾斜,监督财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则是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责。审计部门着力关注涉农资金的审计,尤其要看看涉农资金到了基层还姓不姓“农”,以及注意揭露和查处一些地方借新农村建设之机,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的问题,是完全符合农民的意志和愿望的。这项工作如果真正做好了,就是对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援。
今年以来,各地新农村建设正在稳步健康地向前推进。但也有少数地方搞了一些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和违背民意的“形象工程”,既浪费了国家大量资金,又给农民造成了不应有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媒体上陆续“曝光”的典型实例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恕笔者直言:涉农资金如果不姓“农”,就是腐败在“作祟”;截留和挪用涉农资金,就是砸农民的饭碗子,为党纪国法所不容!<?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93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