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农村金融“贷款难”比“贷款贵”更为紧迫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解决农村金融“贷款难”比“贷款贵”更为紧迫,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解决农村金融“贷款难”比“贷款贵”更为紧迫

资料图

近日,由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主办的“第三届互联网金融外滩峰会”在沪召开,作为一项重要议题,“农村金融的普惠新模式”被三农界和金融界广泛关注。

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认为,农村最不容易得到金融支持,贷款难比贷款贵更为紧迫。农村贷款难,一般农户贷款更难,贫困农户和低收入农户贷款难上加难。这个群体很大,农村发展普惠金融,应重点关注这个群体。

难点在哪儿——信息不对称、成本高、风险大

“为什么贷款难?因为农户的生产、生活特点和现在正规金融机构的体制、制度和运作方式不相适应。现代金融这一套,是伴随城市工商业社会逐步发展起来的,贷款产品包括操作流程,都是针对工商企业特点来设计的,农民水土不服。”

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段应碧在论坛上指出,用同一套办法去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银行往往会遇到三个方面的困难:一是信息不对称。农户和工商企业不一样,缺少规范的财务报表和系统的交易记录。银行很难知道他真实的金融状况。

二是成本高。农户的居住很分散,单笔贷款的额度很小,一般就一两万元,有的甚至几千元。翻山越岭去给农民贷款几千元、万把元,成本非常高。和几千万、上亿的大额贷款,成本无法相比,同样的利率他要亏。就算不亏,也没有什么利润可赚。

三是风险大。农户没有抵押物,也找不到担保。本来他从事的农业生产,包括种植业、养殖业,除了市场风险外,还有一个自然风险。再加上没有担保、没有抵押,银行感到风险太大,不愿给他们提供服务。

贷款难还与农户自身保护意识不强有关系。宜信公司在开展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中发现,贷款流程中的征信记录给他们带来了难题:因为农户大都遵循的五户联保,他们对自己信息保护的意识较弱。在一个村子里,大户用了他们的身份证去贷款,大户出了问题,整村的人信用都坏了。

为了解决农户没有抵押物的问题,国家允许承包地、宅基地可以抵押,应该说这是好政策。但段应碧认为,在实际操作中有两个问题目前还没有解决好:一是如何估价?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市场,那块地、那个房子值多少钱?不好算。二是变现难。万一贷款还不回来,银行要拿宅基地、去用那块土地变现是很难的。宅基地的房子,只能卖给本村的农民,不能卖给城里人。大城市的郊区还好一些,有些农村大家出去打工,房子本来就是空的。一户一宅,破产了、还不了贷款,你把他房子收了,他住哪里?都是具体的问题,银行执行政策的时候就显得很谨慎。

瓶颈怎么破——建立“三专一公”的信贷新模式

“普惠金融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服务最低端的贫困人口。这是一个体系的概念,需要从宏观的政策、法律,到中观的基础设施建设,到微观的金融创新,一整套建立起一个生态环境,才可以真正解决最低端群体的金融服务问题。”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秘书长白澄宇介绍说。

“要解决中低收入农户贷款难的问题,比较好的办法是要建立所谓‘三专一公’的机构。”段应碧介绍说,所谓“三专”:一是有专营的机构,只给中低收入、贫困农户提供贷款,而不给大户提供贷款。

二是有专业的队伍,主要是农村招聘的信贷员。这个信贷员提供“五险一金”,这就是公司的员工,必须是专职的。

三是有专门的贷款品种和专业的操作流程。根据各个地方中低收入农户生产生活特点,量身订作一些贷款产品和操作流程,不是按照金融制度的一套设计。所谓“一公”就是公益性,不以盈利为目的。是按照公司运作,市场化运作,只要求他覆盖成本,保本微利,不要求它赚很多钱。

段应碧在调研中发现,有些地方采取了“银证保联合合作办法”。也就是说政府主导,财政建立一个风险基金,请保险公司设立一个贷款保证保险这样一个新的险种,鼓励银行给贫困农户贷款。

具体实行当中,不是简单给到贫困农户名下,实际上是有龙头企业在用这些钱的。这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见效快、规模大,短短半年左右的时间,一个省几十亿都放下去了,每个建档立卡的农户都获得了贷款,这是最大的好处。但是这种财政兜底的方法,有没有可持续性,还有待观察。

“现在一提解决贷款难就是互联网+,但并不是所有的互联网模式都适合农村。比如我们的小额贷款,农户最需要的是把如何操作的信息告诉他。宜信有一个专门针对农村市场的移动金融服务平台——惠农平台,我们在推广中发现移动端比PC端的模式更适合农村市场,而且操作要做的很简单。”宜信普惠高级副总裁王威告诉记者,要让农户容易留下信息,而不是对他们来说很难的各种各样的选择操作。而且他们低端手机较多,不支持特别繁琐的流程,所以操作流程越简单越好。

如何更持续——“三力合一”扩大成本收益点

“解决贷款难,也可以跳出来。农户贷款尤其是一些大户,他们需要钱,无非是扩大再生产。对于这样的群体,我们尝试用融资租赁的方式来做。比如农机租赁,全国整个农机领域有11个类别的租赁模式,我们做了7个,从种到收基本全覆盖了。

这项业务目前覆盖了22个省,合作伙伴300多家,这300多家是农机经销商。”王威介绍说,在农村开展业务,不创新坚持不下去,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降低成本,让更多的客户知道我们的信息,否则全部靠人,这个成本会很高。她同时呼吁,去年宜信“宜定牛”业务开创了国内活体融资租赁先河,目前公司正在进一步尝试活体租赁业务的探索,希望政府可以给活体租赁业务一些新的资产类界定。

“传统的金融服务体系,有一个成本收益的边界,超过这个边界的业务就不做,因为不划算。现在要发展普惠金融,它的本质就是要把成本收益的边界往外推,推到把社会所有阶层、群体,都可以纳入到金融服务体系当中来,这就是我们发展普惠金融的实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主任叶兴庆在论坛上提出。

成本收益点怎么往外推?叶兴庆认为,要靠三股力量来共同推进:一是靠技术进步,通过数字技术的进步,使金融服务的边际成本不断降低。通过模式创新,也可以使边界不断往外推。小额信贷的高利率覆盖高成本,也是覆盖边界的方法之一。

除了更多靠市场方法来把边界往外推之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做这项事要有情怀,搞普惠金融,特别是农村的小额信贷,要有一种精神的力量,这是很重要的条件。还有一个是政策上还是要给比较宽松的环境,甚至给一些政策上的扶持,这也都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市场化的力量,加上精神上的力量、政策上的支持来共同推动成本收益的临界点,农村普惠金融的文章才可以做好。

标签:贷款   农户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95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