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才谈农业:瞄准新目标强化新举措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杨庆才谈农业:瞄准新目标强化新举措,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杨庆才谈农业:瞄准新目标强化新举措


  吉林省是农业资源大省,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为加快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省委、省政府从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出发,不断在认识上深化、措施上细化、工作上实化,研究和探索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新思路、新措施和新办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开拓创新,求进求变,力求在农业大省中走出一条具有吉林特色的农村经济发展之路。
  
一、精于运筹,克难攻坚,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
  
长期以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的要求,我省环环相扣地制定措施,步步紧跟地安排部署,项项细化地狠抓落实,使吉林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探索中不断提高,在提高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壮大,为进一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始终坚持把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不断优化结构的工作主线不动摇,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效果愈来愈明显。多年来,我省立足资源优势,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经过不懈的努力,区域结构已经定型,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品种品质结构不断优化,农业整体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在区域结构上,紧紧依托我省中部大粮仓、东部大森林、西部大草原和城市郊区的区位优势,“3+1”的区域结构已经定型。即中部通过粮牧加结合、一体发展,经济总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形成了中部粮牧加优质农产品产业带;东部地区通过林特药系列开发、立体发展,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已成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形成了东部优质高效特产品产业带;西部地区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通过大力发展适应性、多样性特色经济的综合经营、多元发展,实现了脱贫增收的重大突破,形成了西部优质农牧产品产业带。城市郊区通过园区带动,借助城市各种发展要素,循环高效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形成了城市郊区高效复合型优质农产品产业带。在产业结构上,在整体推进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服全面发展的同时,畜牧业、园艺特产业、绿色食品产业迅速崛起,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目前,畜牧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42%以上,全省人均肉品占有量已达100公斤,连续6年居全国首位。园艺特产业2004年总产值达到215亿元,相当于全省农业总产值的24.8%。绿色食品产业2004年实现总产值88.2亿元。在品种品质结构上,全省优质农产品的数量大幅度增加,质量明显提高,优质专用玉米、水稻、大豆面积已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50%以上,畜禽优良品种普及面已覆盖全省。
  
二是始终坚持把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作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任务不动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我省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的松辽平原腹地,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生产粮食具有得天独厚的立地条件。长期以来,我省发展粮食生产虽然经历了国家政策调整、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主要生产资料涨价和严重自然灾害的冲击,尤其是卖粮难、储粮难、调粮难问题的长期困扰,但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发展我省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的重要原料保障、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产业,坚持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使粮食总产量先后跃上了200亿斤、300亿斤、400亿斤、500亿斤四个大台阶,目前稳定在500亿斤的阶段性水平。尽管我省的幅员面积仅占全国的1/50,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25,但为国家提供的商品粮却达到了1/10,专储粮最多年份达到1/5,粮食出口达到1/2。多年来,我省粮食的人均占有量、商品量、调出量、出口量和农民人均提供商品粮量均居全国第一。年人均占有粮食1700斤左右,商品率70%以上,商品量400亿斤以上,出口能力100亿斤以上,农民人均提供商品粮量为全国农民平均水平的5倍以上。
  
三是始终坚持把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战略重点不动摇,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起步,快速发展于90年代中后期,现已进入整合扩张阶段。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摆上重要工作位置,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克难攻坚,农业产业化经营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2500多个,龙头企业1300多个,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13个,其中国家级20个。龙头企业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6个,1-10亿元的24个。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到2004年底,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670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79%,比2003年增长了39.5%;粮食加工能力达到230亿斤,畜产品加工能力达到2.3亿头(只)。预计2005年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有望实现1000亿元,有望成为吉林省第一大支柱产业。
  
四是始终坚持把不断拓宽渠道增加收入,作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核心目标不动摇,多元增收的格局已经形成。农民收入结构单一、增收难的问题,一直是困扰粮食主产区的突出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我省始终把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抓住关键环节,积极拓宽增收渠道。通过更新品种和技术支撑,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通过农畜产品过腹转化和加工转化增值,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加工业,2004年直接带动农户238.8万户,增加农民收入28亿元,户均增收117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牧业收入已超过25%;通过开发特色资源,大力发展高效特产业,2004年农民人均园艺特产收入达到705元;通过制定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优惠政策和积极引导,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等,打破了农民增收渠道狭窄的局面,形成了多元化增收格局,保证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突破历史最高水平,比2000年增长了32.7%,比2003年增长了18.6%。特别是近年来劳务经济的发展异常迅速,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去年我省外出务工农民达到241万人,比2000年增长了近1倍,农民人均劳务收入达到550元以上。
  
五是始终坚持把不断加大国内外市场开拓力度,作为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不动摇,农业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多年来,我省紧紧围绕加快推进农业市场化进程这一目标,以不断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和市场体系建设为手段,通过发展会展经济、订单农业、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加强与销区的产销合作等办法,积极为农民搭建市场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农业的市场化组织程度明显提高。目前,全省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到619个,年交易量达到2500多万吨,实现交易金额1000多亿元;农业订单面积已达到种植面积的50%;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3000多个,年创经济效益11亿多元。同时,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先后在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澳门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成功举办了各类绿色特色优质农产品博览会、交易会和展洽会30多次,实现交易金额20多亿元,合同协议金额5000多亿元,签订招商引资和经贸合作项目3000余个,合同金额达1000亿元,进一步提高了我省农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是始终坚持把强化科技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不动摇,支撑保障功能不断增强。长期以来,我省紧紧围绕加强科技资源整合,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生态省建设,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工作力度,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保障功能明显增强。农业科研不断取得了新成果,到目前,全省育成并通过审(认)定的农作物新品种已达1025个,良种普及率达9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48%。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普遍加强,1998年以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60多亿元,是建国后55年来的投入总和。重点建设了大江大河治理、城市防洪、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人畜饮水等工程,县以上城市防洪设施建设达到了50年一遇标准,全省41个有防洪任务的城市基本上完成了达标任务,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250万亩,超过农田总面积的1/3。农业生态建设整体推进,重点开展了退耕还林、生态草、“三北”防护林、盐碱地治理等工程建设,三年来累计造林近1000万亩,完成生态草建设620万亩,治理盐碱地面积280多万亩,实现了连续24年无重大森林火灾,森林覆盖率达到42.5%。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农机总动力1330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55万台,比1998年提高64.8%,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0%。
  
七是始终坚持把不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作为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不动摇,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就没有前途;改革是大道理,不改革发展就缺乏活力。因此,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始终把改革创新摆上突出位置,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推进农村各项改革,把该“多予”的给到位,把该“少取”的让到位,把该“放活”的放到位,在农村改革中实现了新突破。目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展顺利,粮食购销企业和职工身份转换全部到位,实现了购销主体多元化,共分流富余人员14.08万人,占原有职工总数16.7万人的84%。以免征农业税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推进、运行平稳、效果显著,改革后将撤并乡镇290个,撤并比例将达到31.7%;整合了乡镇事业站所,事业编制将精简25%左右。推行了“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乡用”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调整了县乡事权财权,提高了公共财政的保障能力。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定岗、定员已经完成,教育经费实行了部门预算管理。同时,各地正在积极探索化解农村债务、完善农村“一事一议”等配套改革。总的看,我省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上下认识一致,步调一致,目标一致,体现了力度大、步子稳、效果好的特点。
  
二、着眼全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新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经上下努力拼搏,获得了较快发展。但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出来。这些矛盾和问题,从表面上看,是农民普遍存在着“三难”和“七怕”。“三难”,就是农民增收难、农业增效难、增加投入难;“七怕”,就是怕农业受灾、怕农产品降价、怕生产资料涨价、怕负担反弹、怕失去土地、怕政策多变、怕生病。但从深层次上分析,根本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农民增收滞缓,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二是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弱,一方面表现在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风险能力低,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另一方面表现在农民素质低,组织化程度低,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差。三是城乡二元壁垒还没有彻底打破,统筹城乡发展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要实现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由“快走”变“快跑”,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入手,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有的放矢地实现工作思路的创新。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就没有发展,就没有前途。围绕现阶段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创新,应注重把握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要有新理念。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旧的矛盾解决之际,也是新的矛盾产生之时,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之后,随着全球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与世界经济、区域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关联度也越来越强。在这一大的背景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就会不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变化的、联系的观点,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念去思考农业、去指导农业、去发展农业,不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吉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坚持用城乡统筹的思想促进农村进步,坚持用减少农民的办法富裕农民,坚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举全省之力把农产品加工业培育打造成全省经济发展第一大支柱产业。
  
二是要有新定位。农业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但从粮食主产区的发展情况看,普遍存在着农民增收困难、县域经济发展乏力、地方财政实力不强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根据我省实际和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定位于富民强县。通过制定措施,完善机制,加快农村各业的发展,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通过实施“县域突破”战略,主抓大项目建设,聚集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税源,从整体上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实力。
  
三是要有新定型。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里,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增加产品数量,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再加之保护不够和经营粗放,使生态环境遭到了很大破坏。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按照不断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经济增长方式必须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经营方式必须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因此,结合吉林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定型于生态环保型效益农业。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农业,就是要着眼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目标,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要有新定向。新定向就是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定向于发展“三精产业”,即:精准种植业、优质精品畜牧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精准种植业,就是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加速对传统农业的改造,通过调整品种结构、推进适度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走精细种植的路子。发展优质精品畜牧业,就是要着力提高品种质量和安全质量,靠精品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产业层次。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就是要坚持产品开发、市场定位、经营规模、运行机制的高起点、高标准,主攻大项目,开发新名牌,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从而提高农村经济的商品化组织程度,更加有效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是要有新目标。根据全省经济实现“快走”变“快跑”的目标任务,现阶段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主攻方向和目标确定为“三增一稳”,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县域经济实力增强,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到“十一五”末期,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目标是: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600亿斤阶段性水平;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实现3000亿元,在2004年的基础上实现翻两番;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450万人,实现50%的农村劳动力离粮、离土、离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000元。
  
三、独辟蹊径,勇于实践,强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当前,经过“十五”时期的努力奋斗,我国经济增长已经稳定地进入新一轮上升期,据国家有关部门预计,“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速将超过“九五”时期8.3%的水平;新的物质基础已经奠定,经济结构变动空前活跃,发展空间急剧扩大;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新的体制条件逐步完善,发展活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新的发展理念正在树立,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了科学指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有了良好开端。这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条件,都为“十一五”期间乃至于更长时期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也呈现出明显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国家经过多年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经济发展迅速,实力明显增强,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今后国家扶持农业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随着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经济增长方式必将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同时加快催生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根据我国市场规模大、劳动力丰富和居民储蓄水平高等经济发展的内源型要素十分充裕的特点,今后将继续坚持以内需为主导、充分有效利用内部发展要素,扩大农村内需,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农村改革的继续深化,将进一步加快促进有利于“三农”工作的体制和机制的形成。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势,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发展思路和主攻方向,用敢于超越的胆识和智慧,积极探求独具吉林特色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之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上,要全力做好五篇大文章。
  
第一,要做好“一转多变”的大文章。“一转”,就是转变工作思维和工作方式方法,即进一步确立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思维方式。要运用全心追求经济效益的工业理念和现代先进的工业管理方式改造传统农业。通过实行集约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把农业作为工业生产的基地和“第一车间”;通过工业技术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效益的最大化。“多变”,就是要按照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立足资源优势,寻求切实有效的办法和途径,实现农业的高效益,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一是实施“粮变肉”工程。畜牧业是拉动种植业、促进加工业、加速农村经济结构升级的中轴产业,也是我省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主要途径。要进一步充分利用粮食生产资源优势,通过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快粮食过腹转化增值,促进农民增收。二是推进“小变大”进程。生产经营规模小是影响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主要症结。要进一步通过专业化、商品化生产,把千家万户分散生产经营形成整体规模经营和产业优势,实现小生产变成大规模。同时,还要把不同区域的特色产品进行提纯扶壮,基地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以优提质,以特竞市,实现小品种、小品牌进入大市场。三是加快“少变多”步伐。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加缓慢,主要是结构单一,渠道狭窄。要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必须打破粮食“一枝独秀”的传统形态,通过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高效园艺特产业和劳务经济,由以粮为主向五业并举、并驾齐驱迈进,实现五路进财,多元增收的格局。四是实现“粗变精”目标。粗放经营是造成“质量不高成本高、产量不低效益低、增产不难增收难”的主要根源,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大力发展精准种植业、优质精品畜牧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通过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质量,增加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五是促进“农变工”转变。农村是工人雄厚的储备地,农民是工人强大的后备军。要通过加快农业工业化建设步伐,并根据就业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力度,为工业发展提供合格的工人,实现农民向工人的转变;要通过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第二,要做好“一化多能”的大文章。“一化”就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一种创新和发展,其内在要求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对农业实行市场化运作、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企业化管理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代表了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多能”,就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把多功能钥匙,能够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实践证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政策的基础上,构建和发展新的农业组织形式,创新合作方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使农民进入大市场,参与大流通;能够实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使农民获得二三产业利润,增加农民收入;能够按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聚集各类生产要素,吸引技术、资金、人才向农业集中,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能够消除城乡分割、工农分离的二元结构,加快小城镇建设,扩大农民就业,实现城乡一体、工农联动、协调发展。总之,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实现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发展农业产业经营,关键是要加大力度抓好龙头企业建设、生产基地建设、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和品牌开发与培育。要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集中扶持发展一批产品有竞争力、技术有成长性、对农户和整个行业有较强带动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按照标准化、专业化、区域化生产要求,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桥梁和纽带,发展壮大一批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立足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开发和培育一批产品有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新品牌。到2010年,我省规划建设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特大型龙头企业5-10个,50亿元以上的大型龙头企业50个,10亿元以上的中型企业50个,1亿元左右的中小型企业100个,建设100个规模较大,生产水平较高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使全省50%以上的农户参与到合作经济组织中来,40%的农产品由合作经济组织销售,带动农户占全省农户的70%以上。
  
第三,要做好“一策多法”的大文章。“一策”,就是要把“两个重中之重”(即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工作中扎扎实实地贯彻落实好,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三农”工作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多法”就是不断探求多种有效的解决“三农”问题的办法。从现实和长远考虑,解决“三农”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办法。
  
一是传统实际的办法,主要是在农业提质增效上做文章,要充分运用科技、市场、人才等各方面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拓展农业外部增收空间,使内部挖潜和外部拓展有机结合,靠这个办法,可以使农业效益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20-30%。
  
二是简单实效的办法,主要是立足资源优势,抓住关键环节,用易于把握的办法破解长期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具体的说就是要做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加”就是多业并举,做好三道加法。第一道是“1+1”,就是粮食生产+畜牧业。要以粮食资源为基础,通过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快粮食过腹转化步伐,使农民增效增收,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农民从畜牧业中获得的收入达到粮食收入水平,实现粮牧并举,并驾齐驱;第二道是“1+2”,就是粮食生产+畜牧业+园艺特产业。近年来我省园艺特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今后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园艺特产业由分散无序的小生产向大规模、产业化的大生产转变,使农民从园艺特产业中获得的收入,能尽早地赶上粮食和畜牧业收入。第三道是“1+5”,就是粮食生产+畜牧业+园艺特产业+多种经营+加工业+劳务经济。多种经营和劳务经济是近年来我省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庭院经济是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的有效载体,要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和剩余时间居近投劳,实现小庭院大发展,使农民获得较高收入。要制定有利于农民进城打工的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增加收入。通过整体推进粮食产业、畜牧业、园艺特产业、多种经营、加工业、劳务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六路进财”,多渠道增收。“减”就是节本增效,做好三道减法。即减轻负担、降低成本和撤乡并镇。减负和降低成本就是增加农民收入。要落实好免征农业税和完善税费改革相关配套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要运用科技手段,挖掘潜力,降低经营成本。要立足区位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推进撤乡并镇,降低行政成本。“乘”就是转化增值,做好一道乘法。要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粮食、畜产品和优质特色农产品多极转化增值,延长产业链,使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实现几何级数增长,体现乘数效应。“除”就是裂变分流,做好三道除法。主要是多途径、多渠道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第一道除法是到2010年,实现三分之一的农民外出务工,离土也离乡;三分之一的农民从事多种经营,离土不离乡;三分之一的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第二道除法是到2015年前后,实现三分之一的农民进入大城市,变成工人、市民及城市的生产经营者;通过实施小城镇大战略,使三分之一的农民进入小城镇,参加小城镇建设和生产经营;三分之一的农民留在农村。第三道除法就是留在农村的三分之一农民,到2020年三分之一从事加工业、服务业,三分之一从事多种经营,三分之一从事粮食生产。这三道除法做成之后,真正种田的农民只占农村人口的九分之一。
  
三是巧为创新的办法。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事物发展的源动力。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要在遵循客观规律、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前提下,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向创新要活力,通过创新求发展。要在管理体制、发展理念、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使上层建筑不断适应变化了的经济基础,削除一切不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因素,不断增强活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四是政策扶持的办法。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是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的地区。只有国家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才能促进农业快速发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当前,我国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工带乡的发展阶段,国家要在免征农业、粮食直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扶持力度,通过制定粮价保底、权益保障、农业保险、环境保护、投入保证等政策措施,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繁荣、农民生活富裕。
  
五是开放联合的办法。要积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战略,通过发展会展经济、开展产销合作、发展外向型农业等多种途径,广泛开展农业对外合作与交流,不断拓展农业发展的外部空间。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扬长避短,积极引进资金、技术、项目和人才,不断优化配置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形成新的生产优势,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第四,要做好“一保多安”的大文章。“一保”就是要制定公共财政补贴投入机制,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业。“多安”就是要通过开展农业保险,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增效,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实现安民、安收、安贫、安企和安定的目标。农业保险是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风险保障体系和国家支农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重要渠道,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助推器。长期以来,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较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低,农业的弱质地位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因此,农业生产还经常遭受自然风险的严重威胁,大灾大损失、小灾小损失的问题仍然很突出。开展农业保险,能够有效地帮助农民化解自然灾害风险,减轻农民因灾损失;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化解原料基地的生产风险,解决企业所需原料供给的后顾之忧。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看,开展农业保险的条件已经具备,要充分抓住国家对农业加大扶持的机遇,大力推进农业保险工作。要通过制定《农业保险法》,建立农业保险分保和再保险、国家对农业保险补贴机制,制定农业保险减免税政策,设立农业保险风险基金等法律和政策手段,规范农业保险行为,促进农业保险事业发展。
  
第五,要做好“一统多筹”的大文章。“一统”就是政府要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利用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适时跟进地制定统一发展政策和规划,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局。“多筹”就是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整合各种发展要素,合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要通过城乡统筹、农科教统筹、财政金融统筹等多方面的统筹协调发展,确保政府统领目标的实现。实现“多筹”的关键,一个是必须统一思想认识。要充分认识到无论什么时候、任何情况下,农业的基础地位都不能有丝毫动摇,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历史职责。另一个是必须建立保障机制。要制定强有力的扶持政策,建立规范和操作性强的保障机制,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一是要建立公共财政的政策补贴机制。以建立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为手段,建立起符合WTO协议规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政策补贴体系和公共财政向农业投入政策机制。二是要建立增加投入的多元运筹机制。通过创新投融资机制,把政策、信贷、社会等各类资金整合配套,进入农业领域,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资本环境。三是要建立强化支撑的科技创新机制。统筹整合科技资源,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起科研、推广、应用与一体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尽快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农科教统筹发展。四是要建立城乡统筹的协调发展机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起城乡统筹的协调发展机制,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资源,建立以工带农、以工哺农的机制,形成工农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五是要建立依法兴农的法律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支持农业、补贴农业、保护农民、依法兴农的法律体系,用法律保护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切身利益。

  
来自:吉林日报

标签:农业   发展   农民   农村经济   实现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95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