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党员在田间找到“新使命”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老党员在田间找到“新使命”,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老党员在田间找到“新使命”

  前不久,云阳县2022年高素质农民粮油专业县级培训班开课。现场,一位白发苍苍、脸色铜黄的学员特别引入注目。?

  “他是来‘蹭课’的,积极得很,每次培训都没有落下。” 云阳县农业科技培训中心主任彭敏介绍,老人叫刘伯秋,今年73岁,本不符合培训条件要求,但他再三请求参加培训。?

  刘伯秋说,带着50多余位留守老人耕种了550亩撂荒地,自己不学点新技术、掌握点新行情,就没得好收成。今年8月,尽管遭遇极端干旱天气,但他仍然收获了10万斤高粱。?

  稀奇:旱地涝田他都流转 ?

  过去,刘伯秋在云阳县文化部门工作。2010年退休后,他下乡路过宝坪镇江南村龚家湾,意外发现一块平坦的庄稼地,杂草长得比人高。?

  “怪可惜的。”云阳山高谷深,难得有平展的土地。刘伯秋一直就喜爱农业,看到撂荒的土地,心头便有了新主意,“退休后下乡种地!”?

  很快,刘伯秋在江南村四组流转了70亩土地,涉及40家农户。因为第一年开荒,村民不收租金;第二年每亩租金100元,第三年开始每亩租金200元。?

  宝坪镇是高粱产业基地,但过去村民都是各家各户分散种植。刘伯秋这70亩土地种上高粱后,集中成片,蔚为壮观,当年就举办了宝坪镇第一节高粱节。?

  “老刘流转土地种高粱,政府欢迎,农户也喜欢。”四组组长龚举安介绍,刘伯秋雇用村民种地,每人每天70元工资,“大家没想到撂荒地既可以收租金,还能务工挣钱。”?

  于是,附近的村民都愿意把土地流转给刘伯秋。郎家湾30亩、桑树湾30亩、水磨社区100亩……有村民悄悄告诉刘伯秋,这些地块,有的土地贫瘠不耐旱、有的土地低洼积水多。但他不管这些,照单全收。?

  在龚家湾,记者看到刘伯秋驾驶着旋耕机在田地里飞驰,一排排高粱秸秆随之倒地身,后一群老人高声欢呼,整理着倒地的秸秆。?

  现在,刘伯秋流转土地达550余亩,涉及农户269户,每年支付土地租金就达10万元。老人说,“都是一把年纪了,田地规模这么大,不搞机械化不得行!”?

  惊喜:遇干旱也喜获丰收 ?

  今年8月,重庆遭遇了高温连晴天气,但让人意外的是,刘伯秋的流转地仍收获高粱10万余斤。?

  向家湾2万斤、龚家湾3万斤……听着刘伯秋一块一块地报账,村民们发现,过去高粱长势不错的田地几乎绝收,但那些积水太多的水坝田、潮湿地扛住了旱情,实现了稳产、增产。?

  “搞农业,没有绝对的好田好地。”刘伯秋向村民道出了他的“丰收经”,山区天气阴晴不定,遇到雨水多的年景,贫瘠的坡地不积水,利于庄稼生长;碰上干旱,田坝水、潮湿田又特别能抗旱。他说,“田块不限一地、庄稼不限一季、作物不限一例,丰收要算总体账。”?

  秋日清早,刘伯秋又带着留守老人们忙着种植油菜和冬小麦。“既要种高粱,还要种油菜、小麦,但又不是所有地块都种。”他告诉记者,种油菜、小麦的地块要在每年5月收割后才能种高粱,这样很容易遭遇七八月的高温干旱天气。他必须留足一大部分地块,在3月底4月初就把高粱种下去。?

  今年,刘伯秋的油菜和小麦产量各有7000斤,因为延误了种植时间,高粱遭遇干旱没有收成;但其它地块因为早在4月初就种了高粱,正好避开了高温季节,就收获了10万斤高粱。?

  “如果没有干旱,今年收成还会更好。”刘伯秋说,种庄稼,就是要以地块、品种的多样性应对气候、市场等的不确定性,提高总的粮食产量。今年,他还进行了玉米套种大豆试验,尽管没有成功。但这个路子,他还会坚持探索下去。?

  担当:老党员找到新使命 ?

  刘伯秋夫妇都有退休工资,儿女事业有成,晚年生活是富足的。当初下乡种地,他凭的就是对农业的真心喜欢。?

  “现在,我找到了一名老党员的新使命。”10余年相处,刘伯秋深知留守老人的困境和疾苦。他说,“把留守老人组织起来耕种撂荒地,让他们有事干,也可增加收入,改善他们的晚年生活,这就是我的新使命。”?

  如今,刘伯秋每年创收50万元,其中30万元用于支付土地流转租金和农民工工资,剩余的钱大多用于添置耕作机具,还把村民务工的工钱提高到每人每天100元。?

  “他们也感动着我。”隔三岔五,刘伯秋的管理房前总有村民送来的猪肉、鱼肉、大米、蔬菜、水果等。特别让他感动的是,前年基地产了28000斤小麦卖不出去,陈孟顺、秦顺贤等近20户务工农民,将刚发的工钱转身就买他的小麦。老人眼睛有些湿润,“就像一家人一样,一起分享劳动成果,一起面对困难。”?

  刘伯秋的基地里,摆放着两台微耕机、两台东方红拖拉机旋耕机、1台久保田688收割机、1台10吨烘干机。平时,他就靠着这些机器带着50位留守老人耕种这550余亩撂荒地。?

  “还要种多久的地?”看着这些耕作机具,再看看精神矍铄的刘伯秋,记者问道。老人称,现在惠农政策多、政府支持力度大,参与乡村振兴正当其时。看着新翻的庄稼地,刘伯秋坚定地说:“干出感情了,干到干不动为止!”?

标签:高粱   土地   老人   村民   流转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197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