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极恐,中国农机是否会被固化在低端?
细思极恐,中国农机是否会被固化在低端?
资料图
(原标题:土地流转:中国农机转型升级的最后窗口期)
坊间有一个可怕的数据,说在中国农垦和国有农场,90%以上的机器都是国外进口产品,或者是外资品牌国内组装的。尽管这个数据没法去核实,但从笔者拜访过的农场状况来看,这个数据恐怕还说低了。
如果说10年前,国内产品在农场还有一些在负责打理“边角”工作,那放眼今天再看,国产货在农场成了绝对的稀有品,也不再负责打理“边角”,而是直接停放“靠边”,甚至有农场负责人很不负责任地说,“准备卖废铁”。
这是现实状况:越专业的用户,使用越专业、高效和高端的产品。
可能有人存在侥幸心理。心想,地方上的用户大字不识几个,距离专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所以,不要担心产品升级问题。现在的小四轮,还够他们掰扯100年。
笔者采访过不少所谓大企业的经销商和业务员,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所以,笔者打算用一个比较客观的数据说明一下问题。
官方有一个更加可怕的数据,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2007 年约为425万hm2,仅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5.2%。截至2014年底,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到0.27亿hm2,比2013年底增长18.3%;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30.4%,比2013年提高4.7个百分点。
这个数据有多可怕?意思是说,超过30%的原有土地承包权,被流转用来批量开发,组成了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当然了,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一组数据。就像我们有必要怀疑我们农机化率超过60%一样。
事实上,农机化率这件事,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理解。按照官方公布的超过60%计算,这是指主要粮食作物的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有专家认真核算后认为,“参考欧美的全程和全面的标准,我们仅相当于发达国家指标的1/3”。
也就是说,我们的机械化率实际上可能不到20%,而且这个数据还有一些水分,即质量和效率不是那么高。
还有一组可怕的数据。据环保部联合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等参与调研的农机行业库存问题,据说农机行业拖拉机和收割机库存总量超过30万台,这些库存是连环保关都过不了的产品,更不用谈质量和效率了。
综合以上3组数据,您发现什么了吗?
第一,经营规模越大,越专业,使用设备越高端;第二,除了农场和农垦以外,地方上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步伐越来越快;第三,我们能够制造的高端产品有限,还陷在低端价格战的泥潭。
这3个数据对应的总结,是我们本土农机企业生命周期的长短和面临的困境,不是危险,而是相当危险。
好在,我们的土地流转并没有看上去的速度那么快,用《农业机械》杂志主编刘振营的话来说就是,“(土地流转)这给了我们(本土企业)一个不短、但也不算太长的时间窗口。”
这个时间窗口很重要,关键看我们能不能抓住。如果不能抓住,很有可能就如农机行业知名专家高元恩所说,“我们(本土农机企业)有被固化在低端的风险。”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01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