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有哪些?
推进农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有哪些?
推进农田质量保护提升,树立耕地保护“量质并重”和“用养结合”理念,坚持生态为先、可持续性发展。建立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长效机制,奠定粮食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
一、农田质量保护提升的必要性
1、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是促进粮食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人多地少的国情,使我国农业生产一直坚持高投入、高产出模式,耕地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利用,造成质量状况堪忧、基础地力下降。全国耕地退化面积较大,部分地区耕地污染较重,南方耕地重金属污染和土壤酸化、北方耕地土壤盐渍化、西北等地农膜残留问题突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土壤养分失衡、生物群系减少、耕作层变浅等现象比较普遍。
2、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是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措施。
解决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就必须保证耕地数量的稳定,实现耕地质量的提升。
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必须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做到永久保护、永续利用。同时,还必须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提升耕地质量,切实做到“藏粮于地”。
3、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是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选择。
我国农业种植效益偏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化水平较低,更主要的是基础地力偏低20~30个百分点,必然会增加用工和化肥等生产资料的投入,增加生产成本。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能够提升基础地力,减少化肥等生产资料的不合理投入,实现节本增效、提质增效,提升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农田质量保护提升的措施方法
农田质量保护提升的重点是“改、培、保、控”四字要领。
1、改良土壤。针对耕地土壤障碍因素,治理水土侵蚀,改良酸化、盐渍化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改进耕作方式。
2、培肥地力。通过增施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平衡土壤养分,通过粮豆轮作套作、固氮肥田、种植绿肥,实现用地与养地结合,持续提升土壤肥力。
3、保水保肥。通过耕作层深松耕,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推广保护性耕作,改善耕地理化性状,增强耕地保水保肥能力。
4、控污修复。控施化肥农药,减少不合理投入数量,阻控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控制农膜残留。
三、农田质量保护提升目标
1.实现耕地质量水平持续提升。提升耕地地力等级,提高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耕作层厚度。
2.提升有机肥资源利用水平。提高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和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
3、提升科学施肥水平。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和肥料利用率,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推动实施农田质量保护与提升,提高耕地内在质量,实现“藏粮于地”,可以进一步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有效改善耕地质量,减少耕地土壤酸化、盐渍化、养分失衡、耕层变浅、重金属污染、白色污染等问题,恢复土壤生物群系。普遍改善耕地质量状况,提高粮食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05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