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中耕的作用是什么?怎样进行?
水稻中耕的作用是什么?怎样进行?
水稻中耕俗称为“薅秧”,随着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薅秧这种田间劳作已经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说起薅秧,也是比较有趣的农活,在四川、贵州等地有一种传统民歌“薅秧歌”,大多由两句、四局的七言歌词组成一个完整的曲调,可一个领唱多人合唱,也可两人对唱,多反映田间劳作或男女之情,薅秧歌的传承主要靠民间口传,眼下已然不多见。好了,下面继续回答水稻中耕的作用及中耕的过程:
配图:2015年都江堰·柳街薅秧歌,实景展示
水稻中耕的作用:除草、松土通气、搅乱氧化层和还原层、消除土中还原有毒物质、提高地温、加速肥料分解、切断部分老根促进新根生长、促进分蘖早发等。
水稻中耕的过程:水稻插秧后分蘖期,结合追肥氮肥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拔除田间杂草或用脚踩进泥土里,拔秧的目的是给秧苗松土,可使肥料与土壤混合,起到深施效果,能减少肥料流失,利于根系吸收,提高肥效。在土壤粘重、施用未腐熟有机肥多的田块,及时中耕效果更大。而在田间劳作时,手里拄一根竹竿,左摇右摆,两只脚轮番在秧田禾苗间游走滑动。人们常一边薅秧,一边拉些家常闲话,甚至打情骂俏,唱起了薅秧歌,劳作时也会轻松些。几首薅秧歌下来,一丘田的秧就薅完了。
配图:2015年都江堰·柳街薅秧歌,实景展示
水稻中耕的时间、次数应根据水稻品种的全生育期、土壤和杂草发生的情况决定。一般早熟品种薅2次,中晚熟品种薅3次。第一次薅秧应在返青后结合追肥进行,过迟则伤根多,草大不易拔除,耗时效果差。以每隔10-15天薅1次,但最后一次要在穗分化前结束,以免伤根,影响幼穗分化。
水稻中耕质量要求做到“薅秧之时水要浅、天要晴,头道浅、肥拌匀,二道深、薅到根,三道精、田面平,草除净、肥土拌匀,窝窝薅均匀。”
当下薅秧可能在一些有机种植的稻田仍可见,而现在的水稻中耕多指分蘖期至幼穗分花期的水肥管理、防治病虫草害。科学水肥一般是早施分蘖肥、巧施穗肥,寸水回青,浅水分蘖,中前期要注意露、晒好田,提高抗倒能力。除草一般结合施肥拌撒封闭除草剂,后期根据田间杂草发生类型选用合适的除草剂。
云众地服务宗旨:帮助农民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06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