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针式喷灌是我国未来灌溉方式的发展方向吗?
时针式喷灌是我国未来灌溉方式的发展方向吗?
在国家对土地流转的大力推广与支持下,土地规模化经营在我国已经势不可挡。如今,在全国不少地方已经初现成效,比如黑龙江有的农业合作社流转土地规模已经达到2万多亩,即使在人口稠密的中原地区,比如安徽等地,也出现了1000余亩的流转规模。
在土地规模化经营初步形成的情况下,很多农业机械也开始相应的升级换代,拖拉机、收割机等常规机械向大马力、大喂入量发展,以满足日益增大的土地规模需求。然而,当常规农业机械有了不小的转变时,灌溉机械却似乎仍没有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
当大马力、智能化等具有美国特征的农业机械已经在我国逐渐被采用时,时针式喷灌这种更具美国特色的灌溉方式,能否也成为我国未来土地规模化经营的一种可行灌溉方式?
什么是时针式喷灌?
堪萨斯圆形农田卫星图
这些一个个的小圆圈,半径一般都在300~400 m,一台喷灌机的灌溉面积最多能达到100公顷。
如此巨大的旋转半径,如果像时钟那样,由旋转轴驱动时针旋转,肯定没有足够的动力能够维持。因此喷灌机将动力分段输出,若干桁架铰接,每段桁架由一个塔车支撑,动力驱动机构便设置在塔车的两轮之间。分段后,由各铰接处的角度传感器监测,从而控制每个塔车的速度,以使每段桁架都在一条直线上。
电动式时针式喷灌驱动机构
由于这种铰接的连接方式,使时针式喷灌机拥有其他灌溉方式所不具备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不平整的耕地上作业,适用的坡度最大为30°。
在美国的使用情况如何?
这种大规模、高自动化程度的灌溉方式为美国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1976年,《科学美国人》杂志评价该系统“或许是继拖拉机代替牲畜带动农具后,美国农业中最具意义的机械发明”。
的确如此。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出现城镇化潮流,很多农民进入城市,农村出现劳动力短缺的现象,加上当时席卷美国的干旱,美国迫切需要更加高效的灌溉方式。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948年,Frank Zybach发明时针式喷灌,1954年,交于Robert Daugherty(现今全球最大的时针式喷灌机生产商Valmont Industries创始人)进行商业化生产。
自此,时针式喷灌在美国飞速发展。
在此过程中,时针式喷灌对美国农业的最大贡献,就是推动了位于美国中西部的高平原(high Plain)区农业的发展。由于海拔较高,气候干燥,二战前,高平原还是只有耐旱杂草生长的荒野。二战后,时针式灌溉在该地区使用,将高平原丰富的地下水提取至地表,促使其成为美国重要的农业产出区。
高平原在美国的位置图
目前,时针式喷灌在美国的灌溉面积达到2200万英亩(1英亩=6.07亩),占美国喷灌面积的63%,灌溉面积的40%。主要使用区域在堪萨斯、德克萨斯、内布拉斯加等中部大平原和加利福尼亚、俄勒冈等西部沿海地区。
在我国有使用的地区吗?
如果您打开卫星地图,定格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就会发现这里也有像美国那样的圆形农田。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时针式喷灌区
是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便引入了时针式喷灌,但是推广效果却并不理想。直至今天,时针式喷灌也并没有在我国发展起来。这当然是与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有关。
首先,当然是地块的问题。小则30公顷,大则80公顷的喷灌面积,要求农田必须是连片且不存在障碍物,暂且不说我国人均0.5公顷的耕地面积实在太小,就说电线杆、树等障碍物在我国的农田里也是屡见不鲜了。
其次,是成本的问题,一台喷灌机的成本大都在几十万上下,好的更是要上百万,尽管使用时间长,但如此巨大的先期投入,对我国农民来说就无法负担。
最后,是时针式喷灌机自身存在的固有缺点。旋转的喷灌方式带来了圆形农田的耕作方式,无论如何规划圆形农田的分布,总会有浇不到的地方。但我国本身人口稠密、耕地资源不足,再小的耕地都显得无比宝贵。
因此,时针式灌溉未在我国推广也是必然。
然而,这些都是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进行讨论,而在未来,我国个人经营的农田规模必然会越来越大,到时,将会拥有适于时针式喷灌的地块面积。目前在黑龙江、内蒙古、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的大片农田就在做这种尝试。
那么成本问题如何解决?在土地规模化经营后,规模化带来的效益就会日渐明显,农民收益就会得到显著提高,所以在未来,成本问题将不会成为大的阻碍。就说在现阶段,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采用时针式喷灌的农田是马铃薯种植区,这种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区域,摆脱成本约束的时间将会大大提前。
最后是灌溉死角的问题。其实,目前,Valmont Industries已经研制了新型灌溉机,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个问题。Valmont公司在灌溉机末端添加一段可伸缩臂,当灌溉机旋转到灌溉死角时,可伸缩臂伸出,到达边缘时再收进去,从而适应了方形农田。
具有伸缩臂的时针式喷灌机
那么,时针式喷灌到底是不是我国未来灌溉方式的发展方向,或许不是简单地就可以断言,还需要结合我国农业的实际条件,进一步实践论证。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16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