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让金融为农村经济发展护航
央行:让金融为农村经济发展护航
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其中8亿人左右生活在农村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是中央银行始终面临的创新课题。长期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一条条支农惠农政策举措犹如涓涓细水,汇流到农村希望的田野上,给农业发展带来资金,注入了活力。
农村信用社是中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事关“三农”发展的大局。2003年以来,人民银行通过专项票据、专项借款和支农再贷款等措施推动农信社改革,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农信社长期积累的历史包袱得到有效化解;长期存在的系统性、区域性支付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经营财务状况和资产质量明显改善;农户贷款等涉农信贷投放大幅增加,金融服务功能明显增强。截至2007年末,农信社不良贷款比例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3%和11.2%,与改革之初相比,分别下降28个和提高20个百分点。自2004年首次实现近十年来的首次盈利以来,最近4年,农村信用社共计实现盈利1005亿元,各项存款年均增长18.6%,各项贷款年均增长17.4%,均高于同期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增速。
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为主要方式的农户小额贷款,近几年在农村得到普遍推广,极大地改善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积极推动农户小额贷款发展,人民银行全面拓宽了贷款对象、范围、金额、期限、利率:贷款对象从传统农户扩大至农村多种经营户、个体工商户以及农村各种微型企业;贷款用途由传统农业扩展到有助于农民收入提高的各个产业;贷款额度在发达地区可提高到10万元-30万元,其他地区提高到3万元-5万元;贷款期限可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贷款项目生产周期等决定,个别贷款期限可延长到3年;对农村信用社通过采取支农再贷款和执行相对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安排改革试点支持资金,以及适当放宽贷款利率浮动幅度支持扩大农户小额贷款业务。在各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下,农民贷款担保难问题得以有效缓解,农户贷款面大幅度提高。截至2007年末,我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余额为3000多亿元,获得贷款的农户数达7819万户,占全国2.3亿农户总数的33%。
近年来,央行下大力气完善支付清算系统等金融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是支付系统建设的成功实践——农民工在打工地办理银行卡并存入现金,返乡后在家乡就近的农村信用社或邮政储蓄银行营业网点即可提取现金。该产品有效解决了农民工打工返乡携带大量现金的资金安全问题,使广大农民工享受到了方便、快捷、安全的银行卡服务。截至2008年8月底,全国有157家银行开通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发卡方业务,共有6万个营业网点开通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受理方业务,交易金额47.97亿元,同比增长388%。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指引下,今后将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坚持在农村地区提供符合基本需求的、低成本金融服务;完善风险管理模式,实现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继续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和产品创新,构建适度竞争的金融市场;加强农村金融政策与其他政策配合,利用政策扶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不断完善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建设。(温源)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18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