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媒体的责任与担当
农机媒体的责任与担当
2019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我们伟大祖国将迎来她70岁生日。经过70年的发展与建设,现在的祖国已不可同日而语,在诸多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农机行业,经过70年的发展,也算得上成就辉煌。
作为农机行业发展历史的忠实记录者,农机行业权威媒体《农业机械》杂志也已经创刊61年。可以说,《农业机械》杂志是农机行业一份能够忠实记录并还原伟大祖国农机事业发展的杂志,也是始终和农机行业同呼吸、共命运的行业媒体。
在农机行业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杂志能够适应时代要求,始终将“积极促进和实现农业技术革命贡献力量”作为办刊宗旨,努力完成它所应当担负的历史任务。
农具改造运动:经验交流的舞台
《农业机械》杂志创刊于1958年7月1日,据杂志社老同志的回忆录记载,当时由于经费紧张,还是王震将军筹集5000元才得以使杂志顺利创刊。而创刊的主办单位,是当时的农业部和农业机械学会,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定价为每期0.13元,包含邮寄费用。
由于其创刊时,正值中国农机工业的起步阶段,各地正在进行的是农具改革运动,《农业机械》杂志的创刊词就是“把农具改革运动推向更新的高潮”。
农业部当时还专门成立了农具改革办公室,以掌握各地区农具改革运动的进度情况,各地上报的规划、指标和要求等,会在人民日报上定期公布。
基于当时国内农机生产水平和数量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实际情况,《农业机械》杂志利用媒体传播的特性,刊登各地农具改造方法和经验。这些方法和经验,有来自农业生产一线的“土专家”,也有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
如河南长葛的王玉顺,根据自己在农业生产中的经验,制造了双层深耕犁。他将自己制造深耕犁的方法发表在杂志上,后引起很多地区的仿制和改进,使双层深耕犁得到更大范围的应用。
特别是1958年毛泽东主席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后,社会各界对农业机械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农业机械》杂志也由创刊时期的每期发行1万多份,到了后来每期发行几万份。
《农业机械》杂志一直为农业生产提供应有的帮助,即便在“文革”期间,杂志依然还有出版发行,当时在全国出版发行的仅有两本期刊,另一本是《红旗》,也就是现在的《求是》杂志。当然,由于种种原因,《农业机械》杂志还是先后经历了两次短暂的停刊。
在农具改革运动中,《农业机械》杂志发挥了积极的传播作用,对各地农机改造的报道,对农机展览会的宣传,还有一些国外农机产品和技术动向的信息发布,为当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机具技术推广:新品展示的柜台
随着我国农机工业的起步,特别是诸如第一拖拉机厂“东方红”拖拉机的下线,为我国农机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自主研制的各类农业机械陆续登上历史舞台。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业机械》杂志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即农业机械由农具改造走向新机具、新技术推广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需要将陆续涌现的各类先进农业机械和技术推广到田间,同时要教会操作手如何使用、保养和维护。
根据这一特点,《农业机械》杂志编辑部的工作人员,对杂志内容逐步调整,开始全面推广先进产品,并在1980年开始刊登广告。为了减少广告占用版面对杂志内容的影响,当时还采用了加印页码的方式,进行内容补偿。
那时候介绍的新产品,除了国内企业生产的,还有许多国外进口和引进产品及技术等。如曾经介绍过的日本佐藤H1100DH型、井关HD3100GT、久保田NX1100型和洋马TC750K型半喂入收割机,都是较早在中国农机行业推广。
此外,还专门撰写诸如“引进日本成套水田机械试验情况”及“国外农艺和农机相互适应促进机械化的实例”等文章,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时任农机部部长的项南,还授权《农业机械》杂志刊发其《农机和农艺应当紧密结合》的讲话记录稿。
1980年第5期《农业机械》杂志,率先开始刊登广告,而内容是美国约翰迪尔公司的广告,当时的广告词是“世界农业机械化之先锋”,联系方式还留的是美国地址。
这一时期,《农业机械》杂志将自己定位为“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及技术”,利用杂志的媒体属性和情报属性,为行业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提供了很好的窗口。
当然,有了更多的农业机械,对使用农业机械就有了更高的要求,由此产生了对农机使用维修等知识的大量需求。当时由于版面有限,都是用很多“豆腐块”版面介绍使用维修知识,后来发展成为“一句话经验”。
为了弥补杂志版面不足的情况,杂志社先后进行了农机实用维修方面的挂图和图书出版,这也是杂志社走向多元化发展,更好服务行业的雏形。
这一时期,《农业机械》杂志的发行量也由几万份,开始向十几万份发展,各地不少农机操作手,将《农业机械》杂志视为“红宝书”和“宝典”。《农业机械》杂志对当时农业生产中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对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的减损增效,做出了不少贡献。
行业健康发展:舆论导向的平台
到最近的20年来,很多农机行业人士也都知道,农机行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媒体也增加了不少,大家为农机行业发展也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特别是很多商业媒体的出现,流量取胜似乎成了普遍现象,加大了农机行业媒体的竞争。好在,我们守住了底线,也没有远离战线。
从前我们专注于农具改革运动的经验和案例分享,后来我们专心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及技术,到近来我们将目光放在行业健康发展上,这都是我们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
以前没有农业机械,我们介绍如何改造制作“土农机”;后来有了一些农业机械,我们介绍如何使用和维修;现在农业机械过剩了,我们倡导行业该如何发展。
但自始至终,特别是后来《农业机械》杂志成立杂志社,改制为期刊社,先后孵化出几十本涉及汽车、工程机械等领域的刊物,我们自负盈亏,需要自己赚钱养活自己,我们一直坚持为行业服务的宗旨。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赚钱养活自己,但并非什么样的钱都去赚。我们也听说,有媒体开始钻营“人性”,研究“弱点”,但我们还是始终站在为行业创造价值的角度去发展,也始终坚持以内容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路。
时至今日,我们发展出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媒体平台,打造了在PC、移动端和纸媒等多平台同步,图文、视频和直播多维度互动的融合媒体典范,月覆盖用户数超过40万人,正在发挥农机行业媒体舆论导向的作用。
我们始终坚持不给不过关的产品打广告,这至少能减少不少坑农害农产品的销售;我们敢于在行业内提出“谁上半喂入谁找死”,挽回了数以亿计的行业冗余投资;我们向政府部门建言“农机补贴”“排放升级”“山寨横行”等问题,促进相关政策的改进和完善。
我们还提出了“正视国内外技术差距”的观点,得到行业广泛探讨;提出“国产农机如何突围”的建议,同样广受关注;还在行业内提出很多创新性概念,如“重型拖拉机”等。
作为农机行业的一员,我们愿意和行业同仁一道,为农机行业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28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