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兴业富乡村——我省农产品品牌建设扫描
质量兴业富乡村——我省农产品品牌建设扫描
?一方水土滋养一方特产。
我省黑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出产的农产品品质优良、绿色安全。近年来,吉优农品走出“深闺”,“飞”入寻常百姓餐桌。
我省将农业品牌建设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打造了吉林大米、吉林玉米、吉林杂粮杂豆、长白山人参、长白山食用菌、吉林优质畜产品、吉林梅花鹿等七大“吉字号”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实现了从偏重规模和数量的“吃饭农业”,迈向更加倚重质量和效益的“品牌农业”。
做足“特”字文章
提升农产品含金量
品牌是农业强不强的标志。从过去的吃得饱,到如今的吃得好、吃得健康,居民消费需求的升级,让农产品逐步迈入品牌时代。
加强顶层设计、坚持规划引领。我省联合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浙江农本品牌管理咨询公司等国内专业团队,重点打造“吉字号”品牌,编写了“吉林大米”“吉林玉米”“吉林杂粮杂豆”“长白山人参”“吉林长白山黑木耳”等“吉字号”品牌发展战略规划,以及“松原小米”“扶余四粒红花生”“白城绿豆”“白城燕麦”“公主岭玉米”“抚松人参”“汪清黑木耳”等区域
公用品牌建设规划。
加强资金投入,助推品牌培育。通过协调农业农村部资金3500万元,采取省直部门统筹推动、省市县三级联动、质量推动和品牌带动等有力措施,加快推进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
加强标准化建设,夯实品牌质量基础。推进“两品一标”认证,推动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平台与国家对接,实现品牌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并与吉林农业大学合作,制定了吉林长白山黑木耳、香菇、灵芝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有效推动产销对接。近年来,省农业农村厅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陕西等地组织专场优势特色农产品宣传推介、产销对接活动;在福建、香港、澳门、韩国、日本等地,集中开展“长白山人参”品牌新闻发布会、品牌推介会、参王拍卖会、国际人参大会等宣传推介活动,成功举办5届“长白山人参”美食大赛;在北京和杭州建立5家吉林省优质特色农产品专营店,创建“长白山人参”“吉林长白山黑木耳”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并在淘宝、京东等网站开设网店。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品牌影响力。通过聘请形象代言人,机场车站投放灯箱广告牌,制作播出纪录片和广告,举办论坛、评选等方式,让“吉字号”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认可度和美誉度明显提升。“梅河大米、榆树大米、双阳梅花鹿”等4个产品获得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吉林农嫂”鲜食玉米、“德乐圆”鲜食玉米、扶余四粒红花生、查干湖黄小米等25个农产品品牌荣
获中国农交会金奖;抚松人参、汪清黑木耳、舒兰大米、九台贡米、榆树大米等11个区域公用品牌入选全国300个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名录;48家农业企业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59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品牌录入中国农业品牌公共服务平台。
据统计,我省重点培育79个市级以上区域公用品牌、188个企业品牌、267个产品品牌。全省有效使用“两品一标”产品数量1382个,其中有机农产品160个、绿色食品1198个、农产品地理标志24个。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助推产业升级强农富民
品牌是质量、安全和效益的象征。优质的原料是“吉字号”农产品品牌质量安全的根本保障。我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通过创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农业全程标准化、农业全产业链融合,以标准确保品牌底气,引领产业升级。
群山环绕、泉水甘甜、林木繁茂、空气洁净,在蛟河市黄松甸镇伟光村黑木耳产业园区,圆柱状的菌袋整齐地摆放在棚架上,形状各异肥嘟嘟的黑木耳从遍布菌袋四周的小孔中探出头来,长势喜人,竞相绽放。
今年,我省持续开展“吉林长白山黑木耳”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工作,率先在
汪清、蛟河、敦化、靖宇等核心产区,推行统一菌种生产、菌袋配料、栽培模式、生长环境、分选加工标准,辐射带动省内其他产区规范生产,集中打造全国黑木耳标准化生产、高质量发展示范样板。
在“品牌”战略的引领下,农民实现了增收致富。“我们村95%的村民都选择种植黑木耳。2014年,从吊栽木耳开始起步,1亩地地栽能种2万段,吊栽能种9万段。我这3亩地种了15万段木耳,一年挣了20多万元。”伟光村村民刘立志说。
通过农业品牌培育,有效推动产地市场建设。蛟河黄松甸、汪清天桥岭成为全国黑木耳重要集散地。汪清县天桥岭黑木耳大市场年销售1.5万吨,交易额16亿元,成为当地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截至目前,全省创建国家级特优区10个(包括长白山森工集团1个),位列东北三省第一名。省级特优区32个、市级特优区79个。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3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3个,良好农业规范(GAP)基地认证2个。
“今后,我们将继续抓好产销对接,扩大品牌影响力,着力加强创意策划,强化品牌服务支撑,积极开展线上营销,拓宽品牌推广渠道,不断强化政策赋能,激活品牌提升动力。”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32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