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农时 万象“耕”新
抢抓农时 万象“耕”新
立春一年端,万物气象新。随着气温渐渐回暖,春管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展开。南方冬油菜开始现蕾抽薹,西南冬小麦进入拔节期,江淮冬小麦即将返青……农民们着手管护农田、检修农机、精选良种、购置化肥,农技服务人员也活跃在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田畴沃野呈现出一派人勤春早的忙碌图景。
记者了解到,当前小麦主产区整体长势向好,但部分地区受极端低温影响,个别麦田发生冻害,防冻抗旱、促弱控旺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是当前小麦田管的重点;长江中下游等地油菜苗情整体保持向好趋势,但存在部分早播旺长、迟播弱小油菜出现冻害的“两极分化”情况,油菜田管要特别注意防渍抗冻、控旺促弱。
抢抓农时,因地制宜,各地正围绕全力以赴再夺粮油丰收的目标,抓实抓细春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确保春管春耕扎实有序推进。
政策保障给力 物资及时到位
1月31日,在河南省商水县魏集镇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内,员工们正忙着购买农资、农机配件等,为春耕做好充足准备。
“开春后小麦就要及时浇水和施肥,如果水肥不足,小麦返青就会减慢,影响后期成穗,降低田间有效穗数而减产。”谈起种植技术,合作社负责人刘记森总有说不完的话题。目前还没到当地大忙时节,他还准备把农机全部维修保养一遍。
在江西吉安市,油菜已经进入抽薹期,一株株嫩绿的油菜为一排排冬闲田披上“绿装”。
“今年我种了1000亩油菜,长势比往年好很多。因为今年土壤墒情比较好,天气也好,有利于油菜生长,今年亩产可增加20-50斤。”吉安市万安县田园飞防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陈斌华充满信心地说。
除了种油菜,陈斌华还种水稻,并为农户供应农资。虽然还不到水稻的种植时间,但是农资都已全部到位。“合作社可以提供服务10万亩地的化肥供应,目前已经备好6万亩。”陈斌华告诉记者,对于种植大户会让他们先使用农资,丰收到手再付款。
春耕备耕的重要时节,多地打出“组合拳”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农资供应跟得上。
2022年底,内蒙古第一时间分解下拨耕地地力补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耕地轮作等惠农补贴,提前释放政策信号,给农民吃下“定心丸”;黑龙江印发《黑龙江省2023年农作物优质高效品种种植区划布局》,科学指导全省备耕生产有序推进;湖南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统筹用好商品粮大省奖励、产油大县、耕地轮作等项目资金,突出支持双季稻生产、油菜扩种。
科学防灾减灾 落实关键措施
农历年刚过完,江苏省灌南县田楼镇田间地头就一片繁忙景象,当地群众抢抓天气晴好条件忙于施肥、喷药、除草,镇村联动,多措并举推进在田小麦、油菜等农作物的田间管理。
“去年秋冬时节天旱,加上严寒低温寡照,秋冬播小麦苗情复杂、长势偏弱,部分村小麦、油菜等农作物出现冻害,对夺取夏粮丰收产生一定影响。我们积极动员群众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田间管理,抓好春耕春播,夯实全年粮食生产基础。”田楼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孙红得介绍。
针对当前小麦和油菜长势情况,农业农村部及时印发《当前小麦防冻抗旱促稳长技术意见》《2023年冬油菜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意见》等多个技术意见指导小麦、油菜生产。同时,派出11个专家指导组分赴小麦、油菜主产区调研指导,推动防灾减灾和春季田管关键措施落实落地。
依据当地生产实际,各地正进一步细化防灾减灾技术措施。江苏培育壮苗提高抗灾能力,指导农民加强小麦栽培管理,拔节期普施重施拔节孕穗肥,培育壮秆,减少小花退化,增加每穗粒数;湖北制定冬春防灾减灾技术预案,重点针对“倒春寒”,提出防范应对措施,并派出农技专家现场指导,减少灾害损失。
力量沉到一线 服务力求精准
眼下,东北黑土地上冰雪尚未消融,但备耕的脚步已经迈开了。
在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有限公司第四管理区,党员干部与种植户一起加快清雪和检修农机,繁忙而有序。“春节刚过,我们就对大马力机车和农机具进行全方位的检修和保养,为春耕生产提供更好的服务。”管理区农机工作人员许志国介绍。
备耕期间,建设农场选派了6支党员服务队,与种植户和农机工人一起清理晒场、检修农机具,将“冬眠”的机械唤醒,为春耕生产做好准备、蓄足能量。
春耕备耕期间,从南到北的田间地头,都有建设农场这样的“服务小分队”的身影活跃着。河北充分发挥专家团队、推广队伍、科技专员3股力量,从上往下开展培训、从下往上反映问题,打通小麦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湖北推进农技到田服务,组织开展全省春季田管大培训活动,发布27项农业主推技术和十大引领性技术,组织1.5万名农技人员将技术服务送到千家万户。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争一日不宜迟。抓住春耕的节奏、抓好田管的关键,全年粮食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就赢得了主动。不误农时不负春,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田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33246.html